词条 | 杀妻求将 |
释义 | 典故,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起为了取得鲁国信任,不惜杀死来自敌国(齐国)的妻子以获得将军位。后比喻为了成功不择手段。 发音shā qī qiú jiàng 释义求:谋求。为了谋得将军的职位,不惜杀害自己的妻子。比喻为了追求功名而不惜伤天害理。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起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欲就名,遂杀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攻齐,大破之。” 事例吴起贪官,母死不归,~,不孝之甚。 ★《晋书·段灼传》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顾一切追求功名利禄 故事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者,卫人也,①好用兵。尝学于曾子,②事鲁君。③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注释①《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吴起,卫左氏中人也。” ②“曾子”,据《经典释文叙录》,即曾申。曾申从子夏受《毛诗》,传李克;从左丘明受《左传》,传吴起。曾申是曾参之子,字子西。 ③吴起事鲁为将伐齐,年数无可考。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一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二遂破其家。乡党笑之,三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四与其母诀,五啮臂而盟曰:六‘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七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注释一、“猜忍”,猜忌残忍。 二、“游仕”,出外找官做。“不遂”,不遂愿。 三、“乡党”,《周礼》所记乡遂居民组织以五族即五百家为党,五州即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这里是泛指吴起的同乡。 四、“郭门”,外城的城门。鲁在卫之东,所以说东出卫郭门。 五、“诀”,诀别。六“啮”,音niè,咬。“盟”,发誓。 七、鲁的始封君周公旦和卫的始封君康叔封为同胞兄弟,所以称“兄弟之国”。 八、“谢”,辞退。 出处据汉代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五》记载,战国时代,魏国人吴起(前?-前378年)曾先后在鲁、魏、楚三国做官。他在鲁国时,齐国人来攻打鲁国。鲁国因为吴起有一定的将才想要任命他做将军,率兵与齐军作战。但由于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鲁国怀疑他与齐国的关系,对任命他做将军一事迟疑不决。在这种情况下,吴起想成就自己的功名,就把自己的妻子杀死了,以表明他与齐国没有什么关系。鲁国最终任命吴起为将军。吴起做将军后,率兵攻打齐军,把齐国打得大败。这个故事说明,吴起为了成就自己的功名,忍心杀害自己的妻子,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后因以“杀妻求将”比喻忍心害理以追求功名利禄的行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