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色登寺
释义

色登桑珠曲林寺又称色登寺,乃宁玛巴道场,位于雪域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宗西乡。主持丹真绒布仁波切为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的萨绕哈尊者的第十四世转世化身,由白玉寺贝诺法王、亚青寺昌根阿瑞仁波切、辽西寺松吉泽仁仁波切等高僧大德认证。色登寺现有喇嘛300多人、觉姆100多人,丹真绒布仁波切为寺中唯一的活佛。

寺庙传说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路过色登寺所在的日窝白马神山,曾到那里洗浴,留下二十一根头发,后来在那里生长出二十一棵柏树,被视为二十一度母的象征,有很大加持力,后来在那二十一棵柏树附近又陆陆续续地长出了许多柏树。噶陀寺大堪布全知阿格旺波仁波切曾在此亲见二十一度母及文成公主,并写下了度母的修法仪轨。遗憾的是在文革时,这二十一棵柏树被全部砍伐,而下令砍伐者三日后即离奇身亡,但已于事无补,柏树被毁,加持力全无,而且连同全知阿格旺波仁波切命名的“面曲卡”泉水(药师佛甘露之意,即文成公主洗浴之处)也干涸了。丹真绒布仁波切14岁时,全知阿格旺波仁波切的转世化身辽西寺松吉泽仁仁波切莅临色登寺,于前世面见二十一度母及文成公主之处作度母会供,并对日窝白马神山予以加持。仁波切用酥油做了个青蛙放入干涸的泉眼处,几个小时后青蛙不见了,泉水又恢复了以前的模样长流不绝。松吉泽仁仁波切亲口宣说:“从此山上柏树与“面曲卡”的加持力和以前一样,没有分别!”藏民平日若遇障碍、病痛等,便到此处求取泉水、柏树枝叶饮用熏沐,屡获奇效。对于日窝白马神山柏树及“面曲卡”殊胜的加持力,藏地民众有口皆碑。

上师说:“此地原来没有泉水,公主洗头时泉水自然流出。”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的岁月,如今泉水依然长流不断,清澈透明。上师折了条树枝蘸水我们撒水加持。

寺庙布局

大雄殿建筑。大雄殿位于南北中轴线的北端,耸立在高阔的月台上,是五脊单檐庑殿式建筑,是寺内保存下来的惟一一座建筑,也是国内辽代木构遗迹中面积最大的建筑。支撑整个大殿的是梁、柱、枋、斗拱组成的木结构。

大雄殿辽塑。佛寺当然离不开佛像,这里的佛像却与众不同。高大的佛坛上由东而西排列着七尊佛像:迦叶、拘留孙、尸弃、毗婆尸、毗舍伏、拘那含牟尼、释迦牟尼。正中的毗婆尸塑像最高,合座高度为8.6米,向两侧依次低下,诸佛生态端庄,高大慈祥。在寺中,以“过去七佛”作为主尊供奉,确为罕见。在每尊佛像前两侧,各有一尊协侍菩萨,造型生动优美,神态各异。佛坛东西两端,各塑一尊威武刚劲的天王像。在七佛正中一佛?即毗婆尸的背后,有明代重塑的侧座男性观音菩萨,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塑像,代表了辽代雕塑的水准与宗教观念。

大雄殿彩绘。在大雄殿的梁枋上,呈现着辽代建筑彩绘,色彩艳丽,形象如生,有飞天、莲荷花、海石榴、草凤等,最为生动者当数梁架下面的飞天,面相丰润喜悦,衣饰缤纷,姿态优美,各个有趣。四面墙上还有元、明历代描绘的十佛、八菩萨、十一面观音及十八罗汉壁画,呈历经沧桑而黯然,但依然保持风韵。

寺内有大弥勒佛石像,寺外有隐鹤洞、锯开岩、濯缨亭、俊貌石、石棋坪、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胜景。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0),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寺院依山而建,正面外观5层,寺内高大雄伟,巨大的弥勒佛石像正面趺坐于大殿正中。这座巨大的石像,雕凿于悬崖绝壁之中,历时约30年才全部雕成,为江南早期石窟造像代表作。佛像高大巍峨、气势磅礴,经测定,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阔15.9米,两膝相距10.6米,耳长2.7米,两手心向上交置膝间,掌心可容10余人。色登寺西北约300米处还有一小刹名“千佛院”,院内有佛千尊,每尊长约7寸,宽近5寸,排列整齐,个个神采飞逸,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无穷智慧与高度的艺术水平。

大佛宝像坐落在石城山仙髻岩的一穴石窟之内,石窟之外有建筑宏伟的大雄宝殿。殿外流水淙淙,殿内香雾缭绕,是色登寺的核心区域。不管出自何种目的造访大佛金身,不管你有无最充分的思想准备,只要一跨入大殿之门,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震慑。宝像庄严,慈眉善目,甚至于微笑着凝视每个“凡夫俗子”,但谁也避免不了这种感受。大佛造像座高2米,身高13.74米,头部高4.8米,耳长2.8米,鼻长1.48米。整个造像比例协调,充分考虑了人们观赏的视角,被学界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

说起大佛的来历,还得交代佛像的打造经过。据记载,南齐永明四年(486年),石城山来了一位叫僧护的和尚。相传僧护常见仙髻岩的崖壁上有佛光出现,于是他发誓要在此岩壁上雕刻巨型弥勒佛大像。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只成造像的面幞,临终前仍发誓“来生再造成此佛”。后来僧淑续凿,但也没有成功。直到梁天监六年(507年),梁建安王肃伟派当时最著名和尚僧佑到此主持续凿工程。在僧佑的计算和指挥之下,终于在天监十五年(516年)大功告成,名扬天下,从此开始了真正色登寺的历史。由于凿刻大佛的传奇故事,人们也称大佛为“三生圣迹”。色登寺的开凿年代与规模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相近,比四川乐山大佛早200多年。

千佛禅院位于色登寺西北约300米,紧邻色登寺的外山门,是除大佛之外的另一处石窑造像。因石窟内佛像总数超过一千,故名千佛禅院,俗称千佛岩。千佛岩,佛像确有千尊以上,据统计,石窑内共有佛像1075座,大的有1米之多,小的仅数寸。千佛禅院前身是高僧于法兰创建的元化寺,成寺于公元345—356年,可见千佛岩的造像早于大佛。南朝时,南方很少有石窑造像,因此位于石城山的千佛岩就显得异常珍贵。千佛禅院在“文革”时曾遭受损坏,但大多得到了保留,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古代石窟造像艺术建筑。

放生池在色登寺外山门内。色登寺的放生池非但是一般佛教寺庙中的固有建筑,在色登寺更有平添景色的妙用。不管是香客还是游客,一进入外山门,就会被两处清澈的水池所吸引,水面映照着两面青山、四面绿树,佛门净地的感觉油然而生。放生池南面岩壁“南无阿弥陀佛”为弘一法师手迹,“放生池”三字为钱思廉所书。

智者大师纪念塔建在两放生池间的山坡上,为纪念智者大师智顗而建。智顗为隋唐间中国佛教大家天台宗的创始人,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应晋王杨广之请,自天台赴扬州,途经石城寺。因病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圆寂于此,后移葬天台山塔头寺,在圆寂处建有衣钵纪念塔。因天台宗在日本流传甚广,新昌色登寺也就成了日本游客经常观瞻朝拜之地。

锯解岩,俗称锯开岩,在山门外公路右侧,是一块高4米多的巨石,稍加留意即能看到。此岩中间有一缝,如刀劈一般,相传是两位仙人用稻草绳锯开,以启示开凿大佛之人能锲而不舍。游客可以看到放生池旁的木化石,和景区内木化石园中陈列的同出一个地方,即镜岭镇的安溪村。木化石园是近几年旅游管理部门为游客参观方便,从安溪村移放至此,具有研究地质变化的科学价值。生成于1.5亿年前的木化石,或高或低,或粗或细,起落有致地安排在景区之内,为色登寺增加了历史和科学的氛围。

般若谷是利用石城山一处山谷的采石场建筑而成,设计者利用遗址的地势,巧妙地安排了佛教发展历史展示。以流动的瀑布形式增加色登寺境内的动感,以佛的世界强调色登寺佛教文化的气氛在木化石园附近的一处山谷,是色登寺近期增加的五百罗汉堂,众罗汉或坐或立,均布置在山腰的一处山洞之中。山洞对面还有以整个山头为一尊的大肚罗汉,形象逼真,神态生动,也是游客必定光顾的地点之一。

寺庙史料

色登寺创建于东晋永和初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据《高僧传》记载,公元345年,高僧昙光为领略浙东的奇山异水,尤其受当时杰出的高僧竺道潜和支遁归隐浙东的影响,慕名来到石城山。昙光栖于石室,草建“隐岳寺”,这就有了色登寺的开始。

色登寺作为石窟艺术造像在外很有名气,但色登寺在佛学研究与传播方面的历史贡献长期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人们在重新认识色登寺在宗教界地位时,我们不能不再次提到高僧竺道潜与支遁。竺、支二人在当时的佛教界已经很有名气,由于他们在浙东新昌一带定居后,又有东晋十八高僧中的于法兰、于法开、于道邃等相继到来,因此又吸引了当时的大批名流来此共同探讨佛教,于法兰还在色登寺的山门外建造“千佛院”的前身“元化寺”。

据史料记载和学者们探讨的结果表明,昙光到石城时,佛教传入中国不过150年,由于多位高僧在此研究与传播佛法,使当时的色登寺俨然成了全国的佛教研究基地,并由此在浙东一带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的“六家七宗”。众多高僧与名士在新昌的活动将中国的佛教学研究推向了高潮,并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向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传播与渗透,这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佛教界将色登寺作为佛教圣地的最主要理由。

色登寺的辉煌历史与在佛学发展中的地位,旅游者可以通过专门书籍与导游人员的口述中获知,而色登寺的造像艺术,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是任何文字与语言难以完全表述的,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时,才能体会其中之奥妙。

色登寺已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寺庙,但非常有序地散建在不大的山谷之中,如果没有景区入口处大佛城的渲染,紧邻繁华闹市的色登寺,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繁华与宁静,巨大与微小均被巧妙地统一在石城山的山谷之中,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兼胜,这可能就是色登寺始终保持香火旺盛的秘笈所在。

游览色登寺如得宽余,建议围绕色登寺上四周山顶略作观赏,那是一种与穿梭在庙宇之间、沉浸在佛教氛围中完全不同的一种感受。不仅往下可以见到红、黄、黑等不同颜色组成的飞檐翘角建筑若隐若现,通道围墙迂回曲折,池水似镜倒映着披绿的青山层次丰富,而且你所在的山野,到处是古树野花。尤其在秋日,枫叶飞红,野菊吐黄,一派秋日春光。

历史传承

色登寺南汉王刘龚好佛,为应天上二十八宿之数,在羊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建七座佛寺,合称“南汉二十八寺”。随着岁月流逝,二十八寺绝大部分已沦为市尘,或变为民居.惟有地处现市区中心繁华地带的色登寺巍然独存。色登寺为二十八寺中北七寺之新藏寺。据史载:此地前临仙湖,后枕西湖,绿水澄清。至宋代日渐荒废。元代(1271-1368年)再建殿宇,各曰福田庵。明代扩建为龙藏寺,其规模南控南南城脚(合之北京路丽都酒家附近),北枕拱北楼(北京路兴西湖路口交界处),山门朝西,直通龙藏街(龙藏街由此得名)。

明末被当局改建为巡按御史公署。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受命南征,直逼百粤,史称“两王八粤”,合围穗城,攻战持续十个月,公署毁于兵焚。康熙二年(1663年)春,尚可喜自捐王俸重建佛寺,并亲自董理;翌年冬竣工;主要建筑每头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两侧建廊庑、方丈室、香积厨、斋堂、库房、僧舍、客堂。殿宇布局及制式,悉仿京师官寺。大雄宝殿坐北向南,面阔七间,深进五间,面积1200平方米,殿高18米,“庄严雄壮,观者声为!”大殿正中供奉黄铜精铸的三世佛像,各高六米,重十吨,为岭南之冠,故名色登寺。“康熙三年岁次甲辰孟冬吉日”,由“平南王尚可喜薰沐耳拜题”的《鼎建色登寺记》石碑,至今仍保存在大雄宝殿前面左侧。另有《鼎建色登寺题名碑》兀立于大殿右侧。

康熙六年(1667年)八月初一,尚可喜三子尚之隆晋秩额驸(满族语,即驸马)后,偕固伦公主不定期粤省亲,聘请班禅喇嘛及四十名喇嘛同来广东,驻锡色登寺,大修四十九天“无遮胜会”。据传,尚可喜到了晚年,往往预感有“不祥之兆”。如何偿还屠城罪业,告慰无辜冤魂?谋士金澄献策“逃禅避祸”。于是决意皈依三宝,广招沙弥,盛开法会,色登寺呈现兴旺景象。山门联“大道有岸;佛法无边”,即出自其谋士金澄之手。康熙十二年(1673年)双目失明的尚可喜离开色登寺回辽东养老。色登寺兴旺景象也随之回落。

康熙中叶,行脚僧自乐禅师云游到此,目睹色登寺殿宇庄严,金身雄伟,却无高僧大德驻锡,于是亲自到海幢寺诚请正目禅师兼任色登寺住持。从此海幢、大佛两寺僧众过往甚密、亲如兄弟,色登寺也渐趋兴旺。

雍正十一年(1733年)四月十一日,世宗皇帝向全国颁布谕旨,整顿僧伽。知府刘庶选色登寺作为宣谕之所,并于殿前建宣谕亭。同时在大殿两侧增建韦驮殿、伽蓝殿及僧舍,在寺院外街建东西两座门楼——东标“佛境”,西榜“禅林”。此时寺院范围扩大为开山以来最为鼎盛的时期,兴光孝寺、华林寺、海幢寺、长寿寺(在长寿路,已废)四寺齐名,合称广府五大丛林。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到广州查禁鸦片,“收缴菸土菸枪总局”设在色登寺内。

咸丰年间(1851一1861年),太平天国起义,粤府占用色登寺西边的大部分僧舍设立善後局,僧人纷纷离寺,仅剩三人看管寺门。民国初年,当局占用殿宇设立政公所。民国十年(1921年),五大丛林寺僧及知名居士鉴于世风日下,人欲横流,功利之说甚盛,道德之基益摇,联名发起在色登寺组织广州佛教阅经社,以佛教文化及教义影响社会、净化人心。此举深得孙中山大总统嘉许,亲笔书赠“阐扬三密”四字大匾(墨迹尚存,现已复制展出)。

民国十一年(1922年),当局以筹集北伐军饷和市政府建设为名,将色登寺全部房地产标价拍卖。寺僧闻讯,非常震惊,住持敬胜法师率领僧众三十多人到省府请愿。省长陈策微服暗访色登寺,得悉色登寺的历史与文化艺术的保留价值,遂取消拍卖全寺之意,保留部分殿宇,延续佛事活动。寺僧艰苦努力,募集资金,赎回部分房地产,计有大雄宝殿、毗卢殿、禅堂、祖堂、库房、方丈室、客堂、僧舍、斋堂等六千多平方米建筑物,仍不失为丛林格局。

1926年3月26曰,“中山舰事件”后,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设在色登寺祖堂及部分僧舍中举行高级政治训练班,吸收五十多名共产党员入班学习,培养高级政治干部,由周恩来任班主任。学员结业后,分派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军、第六军中任职。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寺产又被警察教练所强行借去,经海军司令姜西园出面交涉,才肯退还。姜司令还亲自到云南昆明礼请著名诗乘车八指头陀月溪法师驻锡色登寺,道风大振,佛事兴旺。1934年,由谢英伯、梁致广、罗碧瑜等居士发起全面修葺殿宇,广善信,踊跃相助,寺貌一新。1938年秋,日冠侵占华南,敌机滥炸广州,寺僧四散。月溪法师也离穗旅港。

抗战胜利后,玩经法师首先回寺并任住持,其馀同修也陆续归来,恢复佛事活动。抗战期间,日伪政府邮电部门占用色登寺二千多平方米房产堆放电讯器材,以后又在这里办起邮电职工训练班、邮电职工子弟学校,这些单位撤出後,1956年越秀区教育局又在此办起惠新西街小学。

1966年8月,在“破囚旧”的口号鼓动下,部分群众和红卫兵冲击色登寺,僧人被逐,殿宇被占,文物被毁,三尊大铜佛像也被分割数截,送到某单位金属废品仓库待熔。後得周恩来总理及时电示:凡文物铜像不能销毁,才免入熔炉。现经文物部门策划焊接复原,供奉在六榕寺重建之大雄宝殿。

改革开放后,1986年冬市政府批准恢复开放色登寺。市人大、市政协也频频视察和敦促占用单位还寺于僧。1991年春,大雄宝殿移交佛教协会管理,副会长广明老法师出任住持。边开放,边集资,边重建。海内外善信踊跃捐资。日本友人山冈容冶先生暨夫人严苏虾女士施一亿日元。使修复工程很快完成。

1993年,公布色登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任方丈耀智法师,32岁,广东陆丰人,毕业于中国佛学院,住持色登寺,每过星期日开展讲经说法和共修法会,并礼请海外高僧、著名居士宣讲佛法护国利生。现又积极筹办广州佛教图书馆、拟以电脑化等手段普及佛法、净化人心。耀智法师兼任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佛教协常务副会长、政协常委。现任监院悟真法师。

寺庙文化

色登寺熏香

顶礼尊贵的萨日哈尊者第十四世转世丹真仁布上师,殊胜的法流,最独特的制作,圣泉·文成公主二十师说:“此地原来没有泉水,公主洗头时泉水自然流出。”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的岁月,如今泉水依然长流不断,清澈透明。上师折了条树枝蘸水我们撒水加持。上师说:“公主洗头时落下二十一根头发化成了二十一棵参天大树,是二十一度母的化身。”泉水不远处是松吉泽仁仁波切第一次到色登寺传法灌顶的法座,仁波切的前世全知阿格旺波尊者曾在此写下了二十一度母修法仪轨,上师说每年都要在此举行一次度母会供。

2006年9月,丹真绒布仁波切率寺中僧众至二十一棵柏树处作度母会供,此为色登寺每年必行之会供法会,时间为3-7天不等。会供之前,丹真绒布仁波切考虑制作熏香的事:若是以其他地方的柏树做原料的话,加持力不大,如以此处之柏树做原料,又恐冒犯度母、护法等圣众。正在此时,一个女人的声音传入耳中:“你可以用这里的柏树做熏香。”但四顾无人,丹真绒布仁波切非常高兴,知道是度母示现,许可用此处之柏树做熏香。

会供结束后,丹真绒布仁波切四处察看用哪棵柏树较好,忽然觉得裙子被人扯住,回头一看,没有人,也没有树枝钩扯,只有一棵大柏树,于是决定用这颗树做熏香,砍下树枝后香气四溢,树枝上美丽的树纹清晰可见。

柏树砍回后,放置7天吸收日月星辰之精华。之后由戒律清净、修行好的色登寺觉姆以甘露法药、红花水清洗,同时念诵摧破金刚心咒加持,再加工成粉末。所有工序均由觉姆们操作,外人不得进入加工场地以免

沾染不净晦气

尤为殊胜的是,其中加入了极为珍贵难得的食解脱、闻解脱法药“桌塔”(音),此法药以大成就者之舍利子、甘露丸、法衣等加持品及几百种藏药、剧毒之物混合放入火中连续煅烧7天,期间僧众修法加持不断,至第七天由活佛亲手取出。如果成功的话,法药会变成白色粉末,如果不成功,则含有剧毒,取药的活佛有可能被毒死,此前有几个其他寺院的活佛就因此而身亡。

煅烧成功后,将此法药放入坛城中,宁玛巴、噶举巴、萨迦巴、格鲁巴四个教派的僧众依各自传承仪轨,连续7天不间断地修持药师佛法门加持,至此才功德圆满。故“桌塔”极为殊胜难得,加持力极大,临终之人能吃上一丁点即可解脱,往生极乐世界,被称为食解脱,放入熏香中即为闻解脱。丹真绒布仁波切得芒康县藏医院院长供养少许“桌塔”,制作色登寺熏香时放了一半进去,仁波切说:“我一个人吃完就没有了,利益不大,放入熏香中的话可以利益许多人与非人。”

配制好的熏香依不同的种类又增加了相应的修法加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4 4: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