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散花舞 |
释义 | 名词解释“散花舞”是佛教法事活动中的舞蹈。流传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和洱源县两地。洱源县又称“八宝花舞”,由四个和尚表演;剑川县由两个男性居士或藏传佛教的阿阇黎对舞;两地舞者跳这种舞时均手执一支缀满红、黄、蓝、绿等各色纸花的花杆表演。 组成部分洱源县的八宝花舞由“花”、“香”、“灯”、“涂”、“果”、“乐”六个舞段组成。舞僧们通过六个舞段的表演,一方面去演释图解佛教教义,另一方面则藉此表达僧侣和主办法事人以乐舞祟神礼佛的虔诚之心。 “花”段的主要内容是表现主办法事活动人家和舞者以“八宝花”供养佛、法、僧三宝。 “香”段主要表现舞者向佛祖和众神灵敬香献烛,以表达虔诚之心。舞者通过夸张的献香、投香等各种动作及各种样式的造型姿态显示佛教“香烟不断、神道永昌”和“法力无边”的盛况。 “灯”意为“七星灯”普照万物众生灵。这个舞段从动作到造型,均系图解传诵“佛光普照”的宗教法力。表演时,舞者将花束道具当成灯烛去舞动表现。 “涂”乃梵文译音,汉意为“净水”、“甘露水”、“圆通法水”。这个舞段以唱、念、舞结合的形式表现观世音菩萨法力无边、救苦救难、施思于众生。舞的主题即舞者所唱:“一撒东方见道场,二撒南方保平安,三撒西方求净土,四撒北方得清凉”。 “果”舞段主要表现以寿果、香茶敬献给佛教司寿之神,为众生灵和主事人家祈求长寿平安、六畜兴旺。舞者将道具当做祭献的托盘;表演者则充当“金童玉女”。舞中唱“金童捧寿果,玉女献香茶,供仰南极老,壶中日月茶”。交替变换的“童子拜观音”、“苏秦背剑”、“膝上栽花”、“美女穿针”等舞蹈造型与虔诚天真的童稚神态,表现出祈求神佛赐福降恩的意愿。 “乐”舞段是散花舞的尾声和高潮。至此表示此次佛教法事活动已毕。舞者以毕恭毕敬的心情用乐舞向神佛谢恩,送众佛神摆驾回宫。舞段热烈欢快、节奏由慢渐快。舞者在高潮时不间断地齐声高喊,最后在调度变化较大的“龙摆尾”、“二龙吐水”、“满天星”队形中将舞蹈推向高潮而结束。 剑川县的“散花舞”剑川县的“散花舞”舞蹈不分段落,一气呵成,队形变化比较丰富;内容与洱源县的“八宝花舞”相近。但舞者不是僧侣,而是居士或阿阇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