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樟乡 |
释义 | 三樟乡位于衡东县北端,地处湘潭、株洲、衡山、衡东四县交汇处,距县城48公里三樟乡1982年前为三樟人民公社,1982年撤销人民公社分设三樟乡和油麻乡,1989年,二乡重新合并为三樟乡。相传境内有一株古樟树被列为全国三株古樟之一,三樟由此而得名。 简介三樟是革命老区,1926年3月全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即中共栗子港支部诞生于此,同年7月湖南省农运特派员贺尔康在三障乡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即衡山县柴山洲特别区农民协会;1927年成立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一家金融机构。该机构的旧址夏拜公柯坐落在该乡的柴山洲,已修复,并已正式对外开放。该乡农产品以稻谷为主,农副产品有棉花、花生、西瓜、辣椒、湘莲、牲猪、鲜鱼、家禽等。三樟乡水陆交通方便。湘江自南而北流经全乡20余里,设有客轮停靠点。京广复线、京珠高速穿境而过,公路运输四通八达。三樟乡市场繁荣,每逢赶墟之日,市场上物资丰富,人来人往,一派热闹景象。衡东县畜牧水产局获悉:全县生猪出栏 48.7万头,存栏49.2万头,同比增长12.1%和34%;羊出栏1.95万只,存栏4.84万只,同比增长8.3%和3.2%;家禽出笼231.2万羽,存笼363.8羽,同比增长4.9%和12%;蛋品产量5523吨,肉类总产量35708吨,水产品总产量8225吨,分别同比增长3%、6.8%和1.3%。畜牧业的全面、强势复苏,成为今年衡东农业生产的一大亮点。 衡东县三樟乡抓住国家出台扶持发展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一系列政策机遇,克服元月份特大冰灾给畜牧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畜牧业发展全局,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的扶持、引导,全县畜牧业实现较快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为促进畜牧业发展,衡东三樟乡成立了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为落实工作责任,全县还将生猪、家禽产业化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实行了县级领导、县直有关部门联系重点产业的责任制度,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各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措施,如银信部门出台了对畜牧产业化建设资金扶持政策,畜牧水产部门优先对规模养猪、养鸭户提供种苗、饲养技术和疫病防治,国土、林业等部门对畜牧产业化建设用地、用材优先办理手续,减免有关费用等。 经济概况三樟乡东临松江乡,南涉湘江与常宁市隔江相望,西连近尾洲镇,北毗硫市镇。镇内自然条件优越,山清水秀,交通便利,三樟乡公路、车栗公路成“丫”型贯通南北,湘江南绕,栗水中穿。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三樟乡成为衡南经济快速发展的南大门。三樟乡素有“鱼米之乡”、“油茶之乡”的美誉,全镇年产粮食3.8万吨,湘江、栗水沿岸村民有江河网箱养鱼习惯。长冲、藕塘冲等四处小一型水库总水面800余亩,常年蓄水1000万立方,是大水面开发、规模养殖的场所,全镇有油茶近1万亩,是全县重点油茶乡镇。水藕、荸荠、豆油、板栗、香菇为三樟乡五大名优特产。三樟乡矿产资源丰富,煤、铜、锰、石灰石均有一定规模储量。县松柏煤矿、金鸡岭铜矿坐落境内。三樟乡山川秀美,名胜古迹甚多。享誉“楚南第一家”的明代古建筑群“王家祠堂”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整座建筑设计精美,48根石柱支撑,雕梁画栋,工艺精湛,碑牌匾额均为名人手迹,对于研究古代建筑、雕刻、绘画、书法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已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基、杨梅两峰均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海拔高200余米,蜿蜒20余公里,犹如一对孪生兄弟。爱平集团从美国引进大白、长白、杜洛克原种猪178头,建成原种猪扩繁场。湘泰饲料公司准备投资6500万元新建湘泰生态种猪场。大浦禽业有限公司和衡东同脱实业公司对湘黄鸡实行保种扩繁。目前,外血三元杂交瘦肉型猪饲养量占全县85%以上。湘黄鸡已成为鸡养殖的主要品种,占全县鸡饲养总量的93%。进行科学规划,形成区域发展。为加快农业支柱产业建设,衡东县以优势养殖区域(生猪、家禽、草食动物产业经济圈和洣水名特优水产养殖带)为基础,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县规划建设了一批生猪、蛋鸭、湘黄鸡、黑山羊、珍珠等专业化的规模养殖小区。全县有21个生猪生产基地、48个蛋鸭养殖基地、52个湘黄鸡养殖基地、8个黑山羊养殖基地、9个珍珠养殖基地。生猪养殖小区219个(村),涌现了白莲镇的对江、小初、大浦镇的堰桥、三樟乡的金山等一批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养殖专业村,霞流镇的李花、新砚、甘溪的洄水等蛋鸭饲养专业村,石滩乡的大丰、大浦镇的大岭、浅塘等湘黄鸡饲养专业村,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个特色”的生产格局,提高了养殖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创新经营模式,促进组织经营。三樟乡人杰地灵,孕育着众多英才,分别就职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天涯海角,有党务要职、有政府官员、有学者名流、有优秀企业家和各界实业巨富及有识之士。 畜牧业在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建设过程中,衡东县三樟乡坚持从强化养殖业的良种意识入手,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从注重畜牧业量的增长转变为量质并举。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重点培训养殖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2008年1-6月,全县共举办畜禽养殖技术电视讲座和培训班24次,培训人员3000余人,发放养殖科技资料1.5万份;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县畜牧水产局选派7名科技骨干分别进驻到霞流、石滩、杨桥、蓬源、甘溪、高湖等7个乡镇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大力推广“瘦肉型猪规模化饲养配套技术”、“高产圈养蛋鸭配套技术”、“湘黄鸡山地围养技术”、“畜禽疾病防治技术”等;抓好畜禽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成功实施生猪品种改良项目,建成生猪人工授精站23个,年可进行生猪人工授精配种8万胎次以上。衡东县组织成立了县畜牧水产养殖协会和11家生猪养殖分会。正积极指导筹建养鸡协会、蛋鸭养殖协会和黑山羊养殖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全县涌现了爱平养殖集团、湘泰饲料、衡金优农公司、亚峰食品公司、达冠皮蛋厂、大浦禽业公司、益品皮蛋、大源渡名优水产品开发公司等13家外连国内外市场,内连基地农户的骨干龙头企业,订单养殖正逐步发展壮大,全县养殖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全县共有生猪规模养殖户234户,其中新增规模户58户,改扩建规模户101户。爱平集团晋升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并纳入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库,享受国家有关补贴。饲养万羽禽以上规模户39户,饲养黑山羊50头以上规模户110户,饲养肉牛20头以上规模户4户。建设养殖小区4个(爱平集团、大浦萱塘、蓬源潭江、城关苗圃),种鱼场5个,其中大型种鱼场1个(大浦种渔场),种羊场1个(东泰羊业发展有限公司)。畜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的支柱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特色产业土菜衡东土菜源远流长。清朝时期,该县的三樟黄椒就因清脆可口、色味俱全,被赐为“贡椒”。此外,杨桥的麸子肉、新塘的地皮子、草市的豆腐、霞流的咸蛋、石湾的脆肚等土菜也早已名闻遐迩。不少精明的衡东人就地取材,开始大规模经营衡东土菜餐饮。“衡东土菜”声名鹊起,该县在县内外经营的衡东土菜馆已达1000多家,年销售衡东土菜1.2亿元。仅新塘镇就有土菜餐馆120多家,年营业额3000多万元。衡东土菜的兴起,拉动了全县生猪、蛋鸭、辣椒等产业的发展,如三樟乡贡椒的种植面积,便由原来的3000亩猛增到今年的1万亩。 辣椒在衡阳市最大的辣椒生产基地--衡东县三樟乡,一个个辣椒厂棚像孕育希望和梦想的孵化器静静地矗立在田间地头。昔日的穷乡僻壤,成了农业产业化的样板。许多农民靠种辣椒发了家。三樟乡的气候、水土、资源都非常适合种辣椒。 三樟乡的辣椒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辣椒成了栗江农民致富的一把金钥匙。辣椒生产对气候依赖性很强,风险很大。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