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氧化二铬 |
释义 | 浅绿至深绿色细小六方结晶。灼热时变棕色,冷后仍变为绿色。结晶体极硬。极稳定,即使在红热下通入氢气亦无变化。溶于加热的溴酸钾溶液,微溶于酸类和碱类,几乎不溶于水、乙醇和丙酮。相对密度5.22。熔点约2435℃。沸点约3000℃。有刺激性。 中文名:三氧化二铬 外文名:Chromium sesquioxide 别名:氧化铬 化学式:Cr2O3 相对分子质量:151.99 化学品类别:无机物--金属氧化物 管制类型:不管制 储存:阴凉通风保存 理化性质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鲜绿色粉末,无臭味。 熔点(℃):2435 相对密度(水=1):5.22 沸点(℃):4000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酸和碱,溶于金属溴酸盐溶液。 化学性质溶于热的碱金属溴酸盐溶液。不溶于水、醇、酸和碱。对光、大气、高温及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腐蚀性气体均极稳定。有很高的遮盖力。有毒。 与许多二价金属的氧化物一起加热至高温能生成尖晶石型化合物。 具有α-Al2O3结构。(Cr2O3呈现两性,不但溶于酸而且溶于强碱形成亚铬酸盐。)?? Cr2O3+ 3H2SO4 =Cr2(SO4)3+ 3H2O Cr2O3+ 2NaOH = 2NaCrO2 + H2O (Cr2O3对酸碱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与酸碱一般不反应) 经过灼烧的Cr2O3,晶型致密,类似于刚玉,不溶于酸,但可用熔融法使它变为可溶性的盐。如Cr2O3与焦硫酸钾在高温下反应: Cr2O3+ 3K2S2O7 =3K2SO4+ Cr2(SO4)3 作用与用途主要用于冶炼金属铬和碳化铬。用作搪瓷、陶瓷、人造革、建筑材料的着色剂、有机化学合成的催化剂、耐晒涂料、研磨材料、绿色抛光膏和印刷纸币的专用油墨。 使用注意事项危险性概述侵入途径:皮肤接触,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3价铬对鼻、喉、皮肤无损害,6价铬刺激鼻、喉、皮肤、眼睛。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冲洗5分钟。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输氧或施行人工呼吸。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使用简便的方法将粉末泄漏物收集至密闭容器中。 操作处置与储存储存注意事项:存于密闭容器内,置于凉爽、通风处或规定的场所;避禁忌物。 制备氧化还原法由重铬酸钾和硫磺混合后进行还原反应,经湿磨、热水洗涤、压滤、干燥、粉碎制得。 K2Cr2O7 + S == K2SO4 + Cr2O3 三氧化铬分解法亦可用铬酸酐经1100℃热分解,冷却,高速粉碎制得。 4CrO3 =1100°C= 2Cr2O3 + 3O2↑ 氢氧化铬分解法或用氢氧化铬在高温下热分解,经洗涤,干燥,粉碎制得。 2Cr(OH)3 =△= Cr2O3 + 3H2O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