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星乡
释义
1 重庆市石柱县三星乡

三星乡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县城南部,地处东经108°10′,北纬29°45′。东邻六塘乡回龙村,南邻丰都县茶元镇木坪村,西接下路镇湖海村,北与下路镇公平村接壤,总面积为102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设在三星乡石星村红光组,距县城19公里。全乡6个村,39个村民小组。全乡现有人口17062人,4762户。实有耕地面积15884亩,其中田面积4902亩,森林面积129348亩,草场面积9.1万亩。

行政辖区

三星乡辖雷庄、石星、观音、三树、五斗、下塘6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三星半月,

[代码]500240204:~201雷庄村~202石星村~203观音村~204三树村~205五斗村~206下塘村

历史沿革

1942年置三星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31.1平方千米,人口1万,乡政府驻三星半月,辖雷庄、三元、高歇、南坪、石星、白羊、庙沟、高勤、石堰9个行政村。

2001年区划调整后,三星乡管辖原三星乡和五斗乡的平安、五斗、风光、中院、万宝、下寨及三树乡的龙池、三树、滑石等村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02平方千米,总人口165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37人,辖1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三星半月。

三星乡得名于“三星半月”,民国三十一年曾为二区区工所驻地,1950年区工所迁址下路坝。2001年8月,机构改革时,将原三树乡和原五斗乡的9个村划归三星乡管辖,组成了如今94平方公里,辖有6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2002年12月村组建制调整后)4400户17237人的新家。

地理环境

该乡坐落在县城东南19公里处,她上挟巴渝古风,下汲楚天灵气,东望巍巍七曜山,与龙潭、六塘两乡项背相望;西傍滔滔龙井河,与下路镇天池村隔溪相望;北临四龙溪,与下路镇遥相呼应;南与丰都五坪镇接壤。境内物产丰富,品种繁多,有约3.8万亩肥沃耕地,上千种珍奇动植物品种。属典型中丘陵山地,北低南高,海拔在400~1300米之间。境内层峦叠嶂、沟壑万千、地貌奇特、风景秀丽。

经济发展

该乡经济还相对落后,1998年前还处在温饱线以下,属典型的特困乡之一。近几年,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党委政府深化了农村改革,加大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广良种良法,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三基地两开发”兴乡,“三建设一发展”富民的经济格局。充分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做好山水文章。年人均纯收入比98年翻两番。

目前年均种植烤烟3500亩,产级内烟叶7000担;在山下扩大育苗栽桑和桑园改良规模,实现在地桑1000亩;依托大风门天然草场,大力发展肉牛、山羊和生猪饲养业。同时凭借红火的生猪业进行深加工,开发土家老腊肉系列产品。以石雕工艺为龙头,培育壮大个体私营经济。

三星乡经济和社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区位优势逐步明显,主要是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发展,突出抓好以辣椒、马铃薯、烤烟、畜牧、林业等为重点支柱产业,切实宽松发展环境,以走出去、引进来,推动劳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发展理念。重点扶持个体工商业,着力发展个体民营经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信息、电力、人畜饮水等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

强化交通、通讯、场镇三项基础建设,突出旅游业一大发展。交通方面:一是两年内硬化下路至五斗的乡道公路。二是耗资200万元新修三星至三根树的联网路,再延伸至丰都县茶元,打开该乡的西大门出口。三是大力支持修村道公路,实现组组通路,初步构筑了便利、快捷的交通网络。通讯方面:一是加大农户安装电话的扶持力度,实现组组通电话。二是加大通讯设施建设,使手机的网络覆盖率为100%。

场镇建设:一是改造了原又窄又乱的旧场镇。二是重新规划了新场镇,街道长435米,宽16.5米,房屋统一设计,统一样式。

旅游资源

有一批与武隆芙蓉洞、贵州织金山媲美的溶洞群。风洞:洞中时而宽阔,时而险峻。洞中有洞,怪石兀立,形象逼真。有龙太子患了水疾需排水数月而造成洪水泛滥,龙王为救苍生一声呼啸,顿时暴雨骤息,然而龙太子却因病而死的龙啸殿;有犹如海滨奇观的沙滩美景之踏沙殿;有不知风起何源,去向何止的威风厅,厅内有一神泉岩,神泉细如丝线,滴落而下,长年四季,永不停息,饮之清爽,甘美无比,能明目清神,治疗百病;有活埋恶霸鬼老爷的垮石殿;还有宝塔河、仙女观灯、观音殿、刺扁堂、珊瑚殿等景观。

燕子洞:实为蝙蝠洞,因洞中蝙蝠成群,大的张开翅膀象一把小伞,当地人误称燕子而得名。洞中怪石峥嵘,凹凸不平,洞顶蝙蝠密密麻麻,黑黑压压,如遇惊吓,千万齐鸣,腾风而起,叫人不知所措。洞中的神话厅内溶石景观包罗万象,高低错落,大小间插,有如石林丛生,有如冰柱悬崖,有如瀑布倾泻,有如巨浪拍岸,有如犬状伏卧,猛虎雄立等,还有人称“孙悟空镇守妖塔”之美景。过了神话厅,还有罗汉厅、文乐池、万象殿、求神殿等。

有名噪川黔湘鄂四省八方,灵验之极的神灵净土观音洞:观音洞始建于乾隆22年,依山而建,层层相叠,上狭下阔,风格古朴,雕梁画栋,悬檐玉阁,殿堂无数,设有玉皇殿、观音殿、如来殿、罗汉殿、阎王殿等,终年游客无数,香火较旺。山崖左侧有一泉水,出自崖缝,清澈无比,能驱魔除病,养身延年。在观音洞背面还有更为神奇的状如人形的“白人匾”和“红人匾”,相传为一女一男,观之可知天象,遇雨则红匾泛白,白匾变红,反之则天晴,准确无比。还有郁郁葱葱、松涛阵阵、起伏十里、方圆六千余里的林海景观,站在观音洞制高点远观林海,其间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溪流交错,顿觉心旷神怡、心怀宽广、千愁释然、五腑畅通、百病尽出。

在林区边沿有纪念川鄂边游击队浴血奋战、英勇抗敌的黄草坪革命烈士纪念碑。更有草场生态原始、水源丰富、绵延数里、杂草繁茂的大风门天然万亩草场。登临峰顶,云游群山,眼界宽阔,遍及四县,山势高峻,风景秀丽,似有“云在脚下游,人在天上行”之感。还有梨子垭原始灌木林,盐井溪飞瀑直下万丈深谷之美景,有与云南瑶山并驾齐驱的云海梯田景观。总之,三星美景,美不胜收,闻之心震,观之心爽,然因路之不畅,宣传之乏力,拓展之空白,均处在原始自然形态,锁在深闺人未识。好在近几年该乡已经认识到了其蕴含的价值,加大了宣传力度,编制好了中长期规划,大风门草场正积极申报国家植被恢复项目,同时连接各主要景点的旅游公路也已经完成测设,预计年底完工,目前正积极引进老板进行综合开发。

社会事业

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文体生活等协调发展,空前繁荣。起源于该乡的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薅草秧歌》参加全市乡村文艺汇演实现了该县金牌零的突破。土家女更是心灵手巧,针织产品精湛绝伦,颇受欢迎。

2 四川省金堂县三星乡

位于四川省金堂县县城东北河大桥对岸,乡人民政府驻汤家湾,距县城3.5公里。1951年8月,从栖贤乡分置三星乡,以境内有“三星伴月”山得名。1958年10月,改置为三星人民公社。1982年12月,分置四方人民公社。1984年3月,仍名三星乡。曾为三星区公所和三江区公所驻地。乡境东与四方乡、东南与悦来乡、南与龙威乡、西与赵镇、北与栖贤乡相邻。1990年底,辖有来宝沱、蓝家店、金家店、天灯、快乐、和平、川福号、幸福、河心共9个行政村,65个组。乡境地处北河下游冲积平原,乡域靠近县城,东部有丘陵,近龙泉山脉西坡。成南公路和成达铁路穿境而过,并有公路通往广汉、德阳二市。境内有县柑橘研究所、植物保护检疫站等。农业主产玉米、小麦、红苕等,为县内柑橘及其他四季水果、蔬菜、建材、砂石、水泥的主产区之一。乡镇企业以年产近万吨的水泥厂著名。

3 上海市崇明县三星乡

三星乡位于县境西南部,南濒长江,北接海桥乡,东与庙镇、合作乡为邻,西同绿华乡交界,总面积40.86平方公里,有可耕地40004亩。辖26个行政村、317个村民小组,共有10883户,29691人。乡机关设在草棚镇北0.5公里处,距县城17.5公里。乡名以三星镇而得。三星镇原名黄猫狸镇,后人们以《三字经》上的“日、月、星”将其改名为三星镇。

该地原是平安、协安、长安等沙,清道光中期开始筑堤围圩,诸沙渐成一片,开生成熟。1912年属协平、均安两乡,后经几次分合,至1949年分属西新、南桥、新安三乡。1950年成立三星区,1958年成立三星人民公社。解放前,全乡粮食亩产仅300斤左右,皮棉亩产不足20斤。1958年浚深拓宽竖河5条、横河23条、泯沟904条,兴修江堤780米,挖土136万方。70年代,重新规划水系,新开横河11条、标准泯沟和引水河77条,平整土地3010亩,完成127万土方;建造机电车口41座,排除了旱涝灾害的威胁。1983年,粮食总产3319万斤,比1959年增长1.37倍。1984年,虽减少粮田100亩,但粮食总产仍达3823万斤,比1983年增长15.2%,常年亩产1549斤;油菜籽亩产384斤,皮棉亩产63.9斤。全乡人均纯收入291元。

1958年,该乡兴办集体畜牧场,以养猪为首的副业生产得到发展。1978年以后,又发展了饲养鸡、免、羊、蜂和水产养殖,种植香料药材,培育食用菌等副业生产。1984年有各种专业户、重点户310户,全乡副业总产值401.68万元。

乡办工业始于1958年。1984年,有乡办企业9个、村办厂29个,乡村工业总产值为1015.7万元,利润76.7万元。乡水泵厂生产的单级单吸清水离心泵畅销全国各省市;色织厂生产的茶巾、卫生巾,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埃及和毛里求斯等国家。

乡内主要集镇为草棚镇,老街长480米,占地94.8亩,1984年又向东延伸350米。此外还有三星、三光、沈家、协隆、平安5处小镇。现有个体商户23个,个体饮食店12户。

1984年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学生1155名;小学14所,学生3083名。乡卫生院有病床50张,1969年起实行合作医疗制度。

4 台湾省宜兰县三星乡

三星乡旧称叭哩沙,位于台湾省宜兰县中部,兰阳平原西隅,以三星葱、卜肉闻名全国。因为此地靠近三星山,所以就以山名为地名,称为“三星”。所在经纬度是东经121.38度,北纬24.40度,总面积144.2238平方公里,总户数7115户,人口21256人(2008年8月), 区划为18村196邻。

三星乡南面倚靠中央山脉,北面则为兰阳溪的冲积平原,因为土壤肥沃与灌溉便利,本地亦成为宜兰县重要的农业区,尤以青葱与上将梨(因上将官为三颗星而得名)打乡名号。西南一隅的清水溪河床上,有著名的“清水地热”,建有地热发电厂。

5 四川巴中市巴州区三星乡

县情简介

三星乡,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辖乡。1951年置三星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府47公里。面积29.8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双柏、凤居、石虎、龙宝、关蓬、双山、大元、梓童、长生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造、农具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

行政辖区

511902213001 210 瑞昌区

511902213200 210 双柏村

511902213201 220 凤居村

511902213202 220 石虎村

511902213203 220 龙宝村

511902213204 220 关蓬村

511902213205 220 双山村

511902213206 220 大元村

511902213207 220 梓潼村

511902213208 220 长生村

农村经济

巴中市巴州区玉山农村信用合作社三星分社于1954年8月1日在三星乡街道注册成立,(行政区号511902,邮政编码636058),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经营存、贷款、个人储蓄、转账结算,现金结算,注册员工人数为2人,注册资本7万元人民币

地址 三星乡街道

行政区号 511902

注册资金 7万元人民币

成立日期 1954年8月1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5: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