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新村
释义
1 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三新村

三新村位于海虞镇镇区东边,东与吴宗村、南与东泾村、西与南塘村、北与工农村相连,海周路、罗卜泾塘分别从东到西贯穿全村,距沿江高速公路入口不足5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辖区面积3.55平方公里,共3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90多人,总户数1077户,耕地总面积2635亩。

经济发展

2007年村实现工业总产值1.49亿元,产品销售实现1.45亿元,利税总额实现1791多万元,村级可用财力159.0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1738元。

全村拥有彩印包装、服装、毛纺染色、自行车配件、纺机加工、塑料制品等15家企业,个体毛裤产业兴旺。目前村资产总计1146万元,今年村可用财力力争实现175万元。

社会事业

随着村级经济的发展,村的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村级道路基本实现硬化,村民出行方便,河道得到疏浚。目前自来水入户率100%,户厕配套率93%,合作医疗参入率98.5%,绿化覆盖率32%,通过卫生长效管理等各项工作,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荣誉获奖

经过多年努力,三新村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先进村,“常熟市计划生育协会先进村”、“常熟市敬老先进村”“苏州市农机安全村”“十佳健康促进行动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2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三新村

三新村地处鹅湖镇的最西面,北靠安镇镇,西临鸿山镇,是三镇的交界处,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三新村是由原来的新红、新亚、新建合并而来,全村村域面积5.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32亩。村内有12个村民小组(44个自然村),在册人口4002人,农村劳动力2160人。三新村人文历史悠久,村内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和谐文明。近年来,三新村坚持以繁荣农村,致富农民发展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富民强村的道路,经过几年的努力拼搏,工业经济和村综合实力逐步增强,至今村辖区内企业37家。目前工业形成以胜懋手套为主体的制造产业和彩印、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全面发展的格局。2009年全村完成工业销售3亿元,实现村级可支配收入280万元。

近几年来,三新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谐社会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创建文明村为努力方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不断壮大村级经济的同时,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村庄环境美化、净化、亮化、绿化,社会秩序安定,家庭和睦。我村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无锡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无锡市文明村、无锡市计划生育模范村、锡山区经济发展先进村、锡山区民主法制村等荣誉。

3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湾镇三新村

新湾镇三新村是新湾镇的一个中心村,由原新龙、新湾、新建三个村组建而成,全村共有31个村民小组,3316人,是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行政村。2006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00元。三新村利用江东、临江工业区的辐射优势和地处集镇的区位优势,2006年又成功引进了7家企业,使全村工业企业达到43家,有力地加快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扩大了村级经济规模,增加了非农收入。在支持农民种植传统作物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成立了一支专业的农民经纪人队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突破土地资源紧缺的瓶颈制约,坚持规划先行,力求自然和谐,体现群众意愿,建一流人居环境,走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多举并重之路。为改善村容村貌,累计投入1200余万元,全面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先后获得杭州市文明村,萧山区文明村、现代化建设标兵村、卫生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4 浙江省长兴县雉城镇三新村

基本概况

三新村位于长兴县雉城镇最西端,距离县城约15公里。东邻雉城镇中心,西接八三机场,北毗素有我县三大古生态奇观之一的小浦镇八都岕十里古银杏长廊。

交通状况

三新村交通便利,五八线公路穿越本村。南至318国道相接,每天有数班长兴至白阜线的乡村客运公交车经过本村,并设有候车站点,村民出行较为方便。

人口与面积

三新村由上南、朱城、张家桥三村合并而成。全村人口为2526人。其中,农户为727人,含三个自然村,33个承包小组。村域面积为9.8平方公里,全村的耕地面积为3328亩。其中,水地面积1663亩,旱地面积为1665亩。林地面积为1500亩,苗木面积占林地面积的66.6%;果树面积约为500亩,以桃、李、梅等为主要品种。

经济发展

三新村为农业、林木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2007年人均收入8280元,集体收入3.2万元。全村拥有家庭工业户9家,苗木基地、茶园基地、果园基地各一个。农林产品以紫笋茶、白茶、桃、李、杏、银杏、香樟、广玉兰等为主。

自然条件

走进三新村的山水森林,能体验到健康生活。三新村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较高,村民的宅院错落分布在森林深处,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协调,体现自然、古朴和野趣,使人们从中感受到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妙趣,故有“森林庭院”之美称。林地内植被茂密、境内山清水秀、岗峦叠翠、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对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及自然风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旅游资源

三新村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以森林旅游资源为主。来到三新村,可以到响水涧新农村示范基地领略新农村建设新风貌;可以在朱城水库旁钓鱼虾、陶冶性情;可以在绿色山路间健身登山,锻炼身体;可以亲临茶园基及果园基地品茶会友、采摘各种水果和挖掘竹笋、野菜。当你步入三新村,就像置身世外桃源,让人感受山水风情、山野妙趣,就像回到自然的怀抱,感到放松、温馨。

5 浙江省桐乡市梧桐街道三新村

地理位置

梧桐街道三新村地处城乡结合部,位于梧桐城区的西侧,东依桐乡市区,西靠东宗线航道,北与京杭古运河相伴,南与320国道相衔接;中山西路、振兴西路、校场西路和清河桥港、桐秦桥港横贯东西,文华路、复兴路贯穿南北,水陆交通便捷。

人口概况

全村共有4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61户,常住人口4415人(其中已实施农转非4015人),暂住人口8573人。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48人,下设工业、农业、老年、天龙精铸厂四个党支部。

经济发展

全村区域面积5.02平方公里,现有土地面积为5880亩,(其中5300亩已预征)。村级经济主要以三产服务业为主,全村共有大小个私工商企业300余家,出租汽车、商业三轮车80余辆。200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7130万元,农民人均净收入达到11615元。

新农村建设

2003年度村党总支部被中共桐乡市委评为“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2004年度被街道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新村“两委”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以村庄有序规划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程为抓手,务实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将三新村建设成为村美、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6 浙江省诸暨市同山镇三新村

三新村现有农户285户,人口805人。三新村不断加大农业扶持力度,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努力向特色农业要效益。以经营粮食种植,樱桃、枇杷、红心李、葡萄等本地传统水果,已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村内道路基本硬化,垃圾全部投入垃圾站,基本做到村庄整洁,绿化种植,环境优美。

7 广东省兴宁市新陂镇三新村

基本概况

三新村位于新陂镇西北。东邻新元、家庄,西邻叶塘河西,南连乐仙,北靠麻岭河、上长岭。北有麻岭河,南有西山河,是一个双河紧夹约1.5公里呈长方形的平原村庄,村委会距镇政府3公里。全村有548户2325人,水田953.68亩,旱地100余亩。由乐善、亭高、上楼、下楼、庄上、塘肚里、郑屋七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组成。有李、郭、宋、郑、江、陈、王、赖八个姓氏居住。

历史沿革

三新村庄上是李氏始祖屋,一九五三年民主建政时,由新群村、新星村、新元村各取一“新”字而称为三新人民政府。一九五五年改为三新高级社。一九五八年公社化时称三新大队,一九六一年三新大队分为新群、新庄、新星、新联四个大队。一九六三年十月新群、新庄合并为新庄大队(新星、新联合为新联大队)。一九六八年八月称新庄大队革命委员会。一九八四年四月称为三新乡人民政府。一九八七年四月称三新村民委员会。一九八九年九月为三新村管理区办事处。一九九九年四月至今称三新村村民委员会。

经济发展

三新村根据习惯和自然条件,以种植水稻为主,早晚两造。冬种蚕豆、小麦,一年三造可收。旱地种花生、黄豆等经济作物。解放后兴修水利、平整耕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品种,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在水、土、种、肥、密、保、工、管上狠下功夫,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尤其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科学种田,实行塑盘育秧抛秧。取得水稻产量大幅度的增长,实现了亩产超千斤,其它农作物也取得不同程度的增长。

由于地少人多,村民一年两造按季节种完水稻的同时,寻找工副业门路,争取提高现金收入,在劳动力出路方面,大概分两个时期。一是集体化时期(1955——1979年)由公社、大队、生产队统一安排,除集体出勤外,业余时间在自留地、饲料地种些蔬菜和经济作物,养鸡、鸭等作为副业收入。二是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一九八零年)普遍是女人在家种田、养猪等,男人出外做工。有的农户按自己的技能从事粮食加工、养鱼种果,全村现有加工厂四间,红砖厂一间。养鱼专业户十户,水面百余亩。种果专业户十户80多亩,农户在政策引导下各显其能。2005年全村人平收入3700元。由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放宽了政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入不断地增加。农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目前全村家家户户建有新房,装有电话、电视。据统计有六十八户村民还在城市购置了新房。真正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随着形势的发展,交通工具也不断的更新,自行车基本淘汰,大部分农户购有一两部摩托车,个别家庭已经买上小汽车。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交通工具更新,农村原有乡道远远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路通财通,一九九四年下楼至鲤麻桥开辟了一条一公里长的泥沙公路连接兴叶公路,一九九八年至二OO五年,得上级的支持和在外乡贤募捐、村民自愿捐款,筹集资金对道路进行改造、扩大,路两边砌石,路面实行水泥硬底化,目前全村水泥硬底化约六公里,七个自然村十八个村民小组之间可全面通行汽车。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解放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开发塘肚里,调整排灌系统,一九七七年对麻岭河、西山河进行了改造,对河床比地面高出三米多的麻岭河实行了230米两面砌石,新建水闸三个。二OO二年用上级支持和群众的捐款实行了山水田林路改造,由引仙沟至下楼砌石一千多米,由下楼至翻身楼两千多米,由下楼至长岭尾一千多米,由上楼至八角亭一千多米实行“三面光”工程。二OO三年冬,由岭尾至井下西山河改造,庄上村民捐款四千多元,政府拨款两万多元,共计用款三万多元。二OO四年,由乐善郭汉彬捐款一万八千元对麻岭河段清理扫障。二OO五年,“大禹杯”项目在三新村落实,由翻身楼至宋屋排灌沟一千五百米全线砌石,以上“三面光”工程的落实,提高了排灌能力,改善了农田耕作条件。

文化教育

一九四五年村里兴建弦升小学(即现在新庄小学),学童依习惯分别在麻岭小学、力行、友俊、庆华等小学读书。解放前,念完小学毕业的人不多,中学的更少。解放后,适龄儿童百分百入学,现已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彻底消灭了文盲。一九八五年,上级政府支持,群众自愿捐款对新庄小学危房进行改造。

二OOO年春,香港同胞李立果先生捐款六十二万元拆除旧校舍,兴建一幢“念祖”教学大楼,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二OO五年,企业家郑健儿的母亲郑炳英捐款一万元,对学校的植物园、文化走廊进行绿化。现在的新庄小学是一间环境优美的新型学校。为国家培育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OO三年,村委对原有村址进行改造,建了一栋两百五十多平方米的办公楼。同年农村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全村百分之三十的村民加入。二OO四年至二OO五年全村百分之五十的村民加入,解决了群众就医难、因病返贫,使群众得到了实惠。为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1990年成立了老人协会,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百分之九十自愿入会,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多年来实行“三为主”的方针,宣传教育群众,群众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和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2006年出生16人,出生率6.91‰,计划生育率87.5%,基本达到上级要求 。

名人乡贤

李彩古,武艺超群,人们常说李彩古敢破坏人肚,好打抱不平,维护正义。使穷人得到他的正义支持而扬眉吐气。还有一手治病的本领,对患病穷人免费治疗。

李安定,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陆军大学第二期毕业。曾任福建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兼闽东保安司令。

李明,云南讲武学堂及陆军大学毕业。历任营、团、旅长、师长、副军长。解放后先后任兴梅专员公署副专员、广东省水利厅副厅长。

李新俊,民国政府内政部常务次长、部长。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解放后在马来西亚办中学,培育学子,后居加拿大。

李则芬,是文武双全的抗日将军。先后在黄埔军校、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师长、副军长。到台湾后弃武从文,专心治史,卓有成就,著作颇丰。此外,另有译著数百万言。

李云田,上楼人,曾任少将办公室主任,为李振军长新建部队作过重要贡献。

李佛云,上楼人,上校军械库长。多次以枪支弹药支持游击队,对新中国解放事业有重要贡献。

李觉宇,上楼人,上校科长,中山大学毕业,解放后在新陂中学任教,现住美国。

李浪佰,上楼人,上校,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毕业后留黄埔军校任上校大队长。

李真本,上楼人,县参议长。解放前曾掩护地下工作者陈紫明等同志,为闽粤赣边纵一支队六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李烬玉,下楼人,高级工程师。曾在广东省建设委员会任职,是一位有名的桥梁工程专家,是设计广州海印大桥、汕头大桥、虎门大桥等的主要成员之一。

李焕良,庄上人,早年参加革命,曾任闽粤赣纵队三团团长,为和平解放兴宁起了重要作用。解放后任汕头军分区作战科科长,后任汕头地区公路局局长。

李华,庄上人。曾任连指导员。后任中山市小榄镇党委书记,中山县副县长,市人大常委主任。

李建生,庄上人,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副院长,军医大学毕业,曾在解放军一五七医院主持施行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手术,获全军科技二等奖和三等奖。一九九一年曾参加国际脊柱外科研究会,其论文受到中外学者高度赞誉。

李定国,上楼人,武汉市军区职工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曾编写《现代医学诊疗进展》专著。

李巨川,上楼人,武汉大学副教授,1994年参加日本举行的新建住宅设计竞赛中,其论文《与一块砖共同生活一星期》荣获第三名。

李寿中,曾任江西省公路段段长,高级工程师。两次赴科威特设计桥梁和路段建设,受到科威特政府的称赞。

李立果,上楼人,企业家,现居香港,曾为新庄小学捐款六十二万元建设教学楼,多次捐款支持老协会活动。

李启中,上楼人,江西龙南工艺美术干部。1994年荣获国家科研功臣称号。

李同坤,兴宁市扶贫办主任,曾任石马镇、岗背镇党委书记

李诚,井下人,兴宁市地税局长。

宋石苑,乐善围宋屋人,兴宁市国税局长,

李清发,长岭尾人,翁源县府办公室主任,政协主席,现已退休。

李访梅,长岭尾人,翁源县委宣传部长,现已退休。

郭启发,乐善围人,四望嶂留守处书记。

郭志海,乐善围人,深圳市劳动局局长,现深圳市人才培训中心主任。

郭志环,乐善围人,广梅汕铁路医院院长,省劳模。

郭兴文,乐善围人,企业家,海南沙珠岛旅游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郑健儿,企业家,顺兴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省劳模。

郑健雄,企业家,正兴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领导机构

三新村现有党员47人,村干部六人。两委干部通过先进性教育,在上级党委直接领导下及广东汉剧院“十百千万”驻村工作组和镇驻村干部的具体指导下,组织带领全村村民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历任党支部书记

丘惠莲 1953年12月——1958年8月。

刘佛云 1958年9月——1961年。

丘惠莲 1961年5月——1963年10月。

肖俊梅 1965年1月——1972年12月。

李元泉 1971年1月——1972年12月(代书记)。

李维新 1972年12月——1975年7月。

李远来 1975年8月——1980年9月。

李发巨 1980年10月——1984年3月。

李新禄 1984年3月——1998年3月。

郭欣梅 1998年3月——2001年

李胜强 2002年起任——

历任村委主任(乡长、大队长、革委管委、主任)

丘惠莲 1953年——1958年10月。

罗进娣 1956年12月——1957年12月。

刘玉英 1961年5月——1963年10月。

李杞新 1963年——1972年12月。

李则才 1970年——1972年12月。

李维新 1972年——1975年5月。

李远来 1975年6月——1980年6月。

刘玉英 1975年5月——1980年6月。

郭欣梅 1980年6月——1998年3月。

李胜强 2002年起任——

8 重庆市忠县拔山镇三新村

基本概况

三新村位于拔山镇西南方,东临汪家洞村,南临丰都县董家镇三仙湖村,西临丰都县董家镇四角楼村,北临新立镇关坪村,仅有一条村道通往原庙垭乡场,全村幅员面积约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78亩,林地面积4000亩,村民小组9个,共有830户,汉族人口占95%以上。

人口状况

全村总人口2710人,农业人口2710人。劳动力1210人,按照劳动力分级状况分为:23-30岁劳动力有216人,30-40岁劳动力有414人,40-50岁劳动力有320人,50-60岁劳动力有260人;按照劳动力文化状况分级分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065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有120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5人;按照劳动力职业技能状况分为:从事建筑业的有250人,缝纫制鞋业的有68人,电子装配业的60人,机械制造业的22人,商业的26人,管理人才16人,种养业28人。外出务工总人数765人,劳务收入平均每人每月达800元左右,返乡创业6人,主要从事种养业,现初具规模,效益良好。

经济状况

该村主要经济来源于务工、种养业。全村种植水稻1708亩,亩产约400千克;种植玉米850亩,亩产约500千克。全村每年出栏肥猪1500头左右,种养大户25户,全村劳务收入约500万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

基础设施

全村村道约为8千米。社道18条,约有27千米。基本每家每户用电,95%的户有电视,安装电话430户。

村支两委

该村村支两委人员构成人员如下:村支书黄清江,男,54岁,党员,初中文化,支委由杜康、杜明良、余兆华、朱现淑组成。村主任杜康,男,45岁,党员,村委成员有杜明良,朱现淑,彭德洪、杜恩福。两委人员中大专文化的1人,中专文化的2人,初中文化的3人。

组织建设

全村共有党员102人,年龄结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党员发展情况较好,每年都有积极分子入党,党群干群关系较好。

旅游资源

该村辖区内的谭林寺河流具有开发的价值,现董新公路修通,交通条件较好,此河流两岸风景优美,是一个垂钓、休闲、玩乐的好地方。

9 四川省双流县西来桥镇三新村

三新村是在2004年由原双三村和原南旺村两个经济薄弱村合并而成,目前仍是扬中市的经济薄弱村之一。

现有36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埭,村级水泥路面覆盖率达到70%左右,全村总人口3061人,94名党员,10名村工作人员,全村年收入9.62万元。全村地域面积达4500余亩,现有耕地1931.36亩。2009年的三业总产值为7430.9万元,人均收入为8152元。我村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处于中石油长江项目的前沿。在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中,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之下,负重奋进,以高昂的斗志,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9: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