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献茶
释义

简介

这个故事是日本战国时期的石田三成(英文名:Ishida Mitsunari,),如何加入后来的丰臣政权的故事。

事情经过

公元1574年,织田家臣羽柴秀吉(即后来的“丰臣秀吉”)为长滨城主的时候,石田佐吉(即后来的“石田三成”)是15岁。当时佐吉为某寺院的童子,在寺中学习。一天秀吉外出打猎,口渴至该寺,想讨一碗茶喝,佐吉见秀吉气喘吁吁,恐怕那热茶很难喝下去,于是就端上一大碗凉茶,秀吉一饮而尽。后又捧半碗(还有一种说法为一小杯茶)微热的茶,他仔细观察秀吉的表情和饮入速度,感觉秀吉已经适应后,佐吉又献上一碗刚刚沏好的热茶,秀吉一饮而尽。但他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便问佐吉:“现我已经解渴,你能告诉我这三杯茶为什么有如此不同,而不给我上三杯相同的茶呢?”佐吉回答:“将军进门后,满头大汗,如果我给你喝热茶,您不仅不解渴,还会因为茶太烫而责怪我,其实,并不是茶太烫,而是因为您一时无法适应。我便给您了一碗凉水,见您解渴,便应该以身体为重,再喝凉水便会伤身体,我便给您了一点点不算太热的茶,仔细观察您的反映,见您已经逐步适应,才敢把刚起好的上茶奉给您。这些不过是一些生活常识罢了,何足挂齿?”秀吉听后大喜,认定他是个人才,便邀请佐吉入仕织田。秀吉笑了一下后,说:你真是一个聪明人,以后就跟着我把!”这使得佐吉受宠若惊,佐吉在征得该寺住持同意后,成为秀吉的小姓,从此深得秀吉信任,并于18岁正式加入秀吉营帐之下,改名为“石田三成”,成为了后来秀吉的重要助手之一,三成也同样为秀吉尽心尽力,擅长内政管理,成为了秀吉的智囊。秀吉死后,内府德川家康想夺取丰臣家的天下,三成极力阻止,最终兵败被杀。当然,这是后话了。这个故事说明三成自幼就有明敏的才智,他能机敏地察知秀吉的意向,言行合乎秀吉的心意 。

相关诗歌

三成奉茶

将军近江兴鹰狩,狡兔藏身老林覆。

策马追逐入深丛,日高径迷渴思漱。

秋燥叶底皆生尘,马无足力口无津。

路转忽逢有野寺,短墙青瓦清凉地。

勒缰呼茶向山门,应门童子眉飞翠。

“我乃羽柴筑前守,俗身偶被疲渴累。

遥觉兰若玉露甘,佛前清泉肯一赐?”

童子开颜语欣然:“将军暂请坐上延。

小寺僻远人不到,家师采药入仙山。”

持鞭叱马向后园,牵绳汲水燃松根。

蒲团亲奉亲拂拭,事事勤谨四五番。

顷刻捧得香茗至,一碗沁凉次乳细。

三碗看来非寻常,薄胎轻巧如碟翅。

初尝若醴后琼浆,酽香绵甜润入肠。

如有清风生腋下,凤歌鸾舞动丝簧。

将军为此甚惊奇,因向童子问由之:

“三盅奉来一何异?如此工夫是何为?”

童子见问笑敛手,细说因由答所有:

“将军初来口舌干,恐进汤热君难餐。

粗瓷巨海新澎水,清凉痛饮方尽欢;

疲渴已消肺当润。故以温良中盏进。

贵体当为天下珍,养身仆不敢不慎。

既甘既润则当憩,合献佳品白螺杯。

雨前玉叶梅花雪,新烹试饮心脾开。

将军征战从南北,金戈操劳不得息。

偶离尘劫觅悠闲,区区自当效微力。”

将军闻言大拊掌:“是儿明澈有慧想,

甚慰平生戎马心。问儿所欲千金赏。”

“佐吉不求千金资,但慕伊尹王佐治。

君若不弃相从愿,从此天下许驱驰。”

陈罢情由颜转肃,整理衣裳深凝目。

将军听后复沉吟,沉吟计定暗赞服:

“是儿甚有济世心,才辩机锋更难寻。”

遂许攀龙附凤志,提携身畔授简箴。

此后风波廿六载,忠贞比玉固比金。

歌罢古事做长叹,追想当年风烟漫。

劝君莫轻东瀛史,东瀛有人亦如此。

劝君莫嗤忠与义,至今昭节犹传记。

今人真不如古人,天下纷纭皆逐利,

独不见忠良死泪千秋。

备注:此诗为伪乐府之作,且多处与实史不符,仅作参考之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3: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