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溪村
释义
1 安徽无为县泥汊镇三溪村

三溪村坐落高新段大道的中段,北接无城工业区,南接高新沟工业区,西联西大河,沿高新大道三公里。全村内铺设7.3公里的小水泥路,全村成荷包形状。交通十分便利,是高新大道中段人口最集中,区域最繁华的村,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村,全村现有农户1512户,总人口5137人,辖42个自然村,耕地面积4374.1亩,植树面积500多亩,其中水产养殖1308亩。

三溪村现有亚东棉业公司、方舟驾校、华泰电缆厂、三友防水保温有限公司等企业;还有坐落的三溪中学、水渡小学、三溪食品组、三溪农贸集资市场。地理位置特出,经商购物特出,人杰地灵特出的三溪村。

三溪村在落实上级政府的精神指引下,全面推进新农村布点建设,三溪新集镇建设,以推行了两个中心村发展并初见规模成效。村级的发展、社会的文明,三溪村的人民真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人士,看重三溪的发展潜力,观光、考察、指导。三溪的发展将成为高新大道的一个亮点。

2 安徽休宁县岭南乡三溪村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岭南乡三溪村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全村辖3个村民组,600人,居住集中,村庄景致独特,水口雄观,古树成群,村内小桥流水,青石板小巷交错密布,古建筑随处可见,是个徽派气息浓郁的古村落,特别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坐落其中,更增加了该村旅游开发的壮丽色彩,是发展旅游业的好地方。

3 安徽郎溪县幸福乡三溪村

三溪村隶属于安徽省郎溪县幸福乡。位于幸福乡东南部,是原沙滩、下堂、湖大三村合并而成。我村东与本县南丰毗邻,北与县东夏镇隔老郎川河相望,南至新郎川河与本王村村接壤,山幸公路穿村而过,属典型的圩区村。生产粮、油、鱼禽、莲藕,蔬菜等农副产品,皖东南占地最大的龙虾养殖基地------上海幸福龙虾养殖基地位于村内,全村共同36个村民组,1118户,人口4126人,耕地面积4133亩,党员95人,干部6人,可供精养水面1580余亩。

4 四川泸县立石镇三溪村

三溪村位于立石镇的西南部,与玄滩镇龙凤村和涂丰村接壤,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三溪村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木材资源,竟内有省级森林保护区。全村耕地面积2167亩,辖区内有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人口达3314人。

工业强村、劳畜富民后,村两委积极引进工业企业,境内现有各种企业如、矿石厂、水剂厂、玉龙石料加工厂、酒厂等。2000年以来,村先后荣获先进模范村、社会治安模范村、安全文明村、敬老先进模范村、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三溪村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交通、水、电、气十分方便、还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欢迎社会各界的朋友到这片土地上考察投资。

5 福建长乐市江田镇三溪村

概况

三溪村位于长乐市江田镇,亦名鼎溪,因屏山诸溪流会于石潭,成鼎足三分之势而得名。上游称潼溪,下游析为北、南两溪,北溪又名祠堂溪,南溪又叫街当溪。这里风景优美,人文景观颇具特色。有诗赞曰:“列嶂如屏挂望中,流霞晚罩气熊熊。斑斓五色迷苍洞,盘郁千层拥碧穹。散绮遥连江练净,腾辉斜接日华红。溪山不数吴航胜,第一曾闻品晦翁。”三溪开发历史可追溯至唐季,三溪潘姓始祖著作郎潘纲当年迁居至此。宋时,这里的经济文化相当发达,宋状元、宰相郑性之,签书枢密事高应松,监察御史潘文卿,太守潘斌,理学宗师朱熹等,或传学、或游观,或就学于此地。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潘氏子弟授业于朱熹,受其影响,连中进士者有10名。早在北宋祥符元年(1008年)潘循、潘衢兄弟同登进士;从第四代到第七代,曾出5个中丞,故有“二难进士,四叶中丞”之誉。在宋朝,仅潘姓一族就有59人考中进士。现尚留存许多唐、宋以来文物古迹,主要有天龙井、抟纱潭、九仙洞、皈愚洞、龙潭、钓鳌石和宋代苏舜元(字才翁)等摩崖题刻。“二难碑”横跨北溪、南溪的5座石桥,明代朝元观和陈省等摩崖题刻,潘文卿故居,紫阳阁遗址,明南昌知府庄维春故居,潘氏宗祠,“钟秀毓英”石碑坊及近百方散见于村间、庙内、桥边等珍贵碑刻,不胜枚举。

每逢端午节,总要在溪中竞渡龙舟,锣鼓喧天,颇为热闹。近年来,在上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对村庄进行整修、绿化,保护和修复文物古迹。

199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详述

江田镇三溪村位于吴航十二景之一“屏嶂铺霞”所在的屏山脚下,因潼溪、南溪、北溪汇集于此而得名。为首批省级5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距长乐市区15公里,土地面积16平方公里,总人口13700人。

三溪也称鼎溪。上游为潼溪,建有库容达千万方的三溪水库;下游分为南、北两溪,南溪入海,北溪入闽江口。南北双溪有唐宋以来所建石桥5座,分别名为:大桥、平桥、小桥、当桥和下桥。北溪的大桥,长43米,宽2.4米,高4.4米,桥面石板上有“宋咸淳已巳秋重修”的刻字。

前人有一幅对联概括这里的山水风光:“屏嶂铺霞山积锦,龙潭印月水浮珠”。朱子尝游览和传学于此,勒“溪山第一”四字。可见三溪的自然景观之优美。三溪的屏山高不过百米,但登山途中景观美不胜收。山上大小岩石千姿百态。如猴头、猪首、母鸡下蛋、五蛇聚会等,栩栩如生,维妙维肖。山腰有一个“皈愚洞”,由三块岩石顶托一25米长6米宽的巨石构成。周围古树参天,是村民避暑纳凉的好去处。附近还有 “九仙洞”,天成石门供人出入, 十几平方米的方形岩洞内供奉着“九仙君”,不少香客从老远跑到这个洞里“祈梦”。山巅巨岩有一深不知底的“天龙井”,传说一只小牛伸头向洞中喝水,不慎跌入井中不见,次日在海边发现小牛的尸体

站在山颠平坦宽阔的“龙背”上极目远眺,大海与蓝天相接,烟波浩渺,北至机场南至牛角山,长乐南乡一带的村落尽收眼底,足令游客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三溪水库边山顶有两块巨石重叠,上面的一块有贾庆林题刻“中丞”二字,在两石相接缝隙塞入硬币,大风过后会被轧扁。

三溪美丽的山水风光吸引了无数名宦雅士前来游览,留下众多吟咏三溪景色的佳作名篇,艺术水准很高的摩崖石刻比比皆是,成为三溪一道瑰丽的人文景观。村北柏山的仙字岩为上下两块巨岩重叠而成。上面一块刻有“钓鳌”两字楷书,每字80厘米见方;下面一块刻有“庆历丁亥秋,飓风起,余涉是山巅,观海波也,才翁题”,篆书。才翁姓苏名舜元,时任福建观察使,著名书法家。巨岩右方还有2首五言律诗篆书,记述宋时当地“飓风掀涨海,淠卤灌低原”和海啸灾情,分别为宋熙宁年间福州知府廉转运使张徽和福建转运判官蒋之奇题。这些摩崖石刻为研究宋代篆书风格和长乐市的历史地理变迁提供了珍贵资料。

植柱庙、朝元观、鹫岭祠等始建于宋代的寺庙亭阁,依山傍岩,错落有致。最早也是最大的是唐咸通六年(878年)所建的当阳寺,虽因战乱圮毁,但遗址尚存巨大的石柱石槽等建筑材料。三溪宗教寺庙的文化主旨及以惩恶扬善为主题的传说故事,让游客在明山秀水中感受至善至美的人性。紫阳阁(俗称朱子祠)旁有株墨竹,相传是朱熹残墨泼在竹上染成黑色,千百年来这株神奇的墨竹依然挺拔茁壮。

自古龙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这里的龙舟夜渡是我省独有的乡土风情。从村中穿过的南溪,每年端午节夜间灯光辉映,溪中龙舟竞发,两岸及桥上人潮如涌,热闹非凡。

三溪以其山水交融、自然奇秀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造就了文化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近年来,历史文化名村管委会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山上的摩崖题刻不再被人开采,并在山坡溪畔植树绿化和防止溪流遭受污染。目前已经疏浚南北双溪河道,游客可以划龙舟从水上进入景区游览。

建置区划

唐朝前,三溪建置不详。唐时,划长乐为七乡,三溪属安时乡归义里。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潘循、潘衢同榜进士,乡人以此为荣,改安时乡为二难乡,改归义里为同荣里。二难乡辖二、三、四、五、六、七、八都。八都辖二图八村:一图有石门、岭兜、岭寺、硋窑,二图、三溪有邦上、新田、阮山。元、明、清至民国初期沿用宋制。民国23年(1934年)7月,福建省设十个行政督察区,第一督察区行署驻长乐,时称长乐专署,长乐县属之。三溪设联保处,驻三溪营田陈氏宗祠,辖溪南保、溪北保,三溪警察所设在潘氏宗祠,附设监狱(闸仔)。联保处后改称保甲处。抗日战争前后,溪南保一度改称棋山保,辖境稍有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设立五个区,三溪为第二区驻地,辖古槐至松下各村。1952年3月,全县第二次调整区划,增设2个区。全县划为7个行政区,原来的第二区改为第七区,驻地由三溪迁往江田,后又改为江田区。原三溪区分为三溪镇和石门乡,三溪镇辖三溪、东岭、心田、满山4村。1955年8月,全县第三次行政调整区划,将9个行政区合并成6个区,各区以驻地冠名,即鹤上、金峰、营前、东渡、潭头、江田区,三溪属江田区。1956年4月,第四次调整区划,江田不变。1958年6月,第五次调整行政区划,撤区设乡,江田区委改为江田乡,三溪划为感恩乡管辖。但不久人民公社化,又划归江田公社管辖,溪北、溪山、石门、港西4个高级社为三溪镇,后三溪镇被撤销,直属江田公社管辖。1984年9月,公社改乡,江田人民公社改为江田乡,辖江田、三溪、长林、溪山、邦上、石门等14个村。1990年12月,江田乡改镇。1999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溪山、三溪、邦上定为历史文化名村,统称为三溪文化村。

人口姓氏

董、陈、潘诸姓在这里繁衍生息。古代三溪曾居住王姓人家几十近百户,传说有富翁“王百万”因犯法被斩,财产没收,此后王姓人家日渐衰败。民国初仅余王永光1户,其子迁福州,下落不明。今尚有王氏宗祠遗址。古时尚有廖姓20多户,迁往金峰集仙村。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有的姓氏迁出,有的姓氏迁入。三溪文化村现居住有潘、陈、杨、林、丁、刘、曹、周、蒋、王(另地迁入,与原来王氏不同族)、董、侯、郭、李、谢、姜、吴、戴、郑等姓。其中潘为大姓,有2060多户,主要分布于莲池、潘上厝、南潘、后路、大王埔、前潘、南溪北畔、上中街、大桥头、池头、爱溪、玄坛亭、塔下、邦上以及阮山、新田等地;陈姓有430多户,分布于莲池、后路、大王埔、前陈、大桥头、池头、洋头尾等地;杨姓有189户,分布于塔下、杨朱;丁姓在棋园;戴姓和郑姓户数最少,都仅1户。1949年底,全村4800多人。2002年,全村1.3万多人。

6 浙江富阳市洞桥镇三溪村

三溪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贯彻各项政策,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对全村村民住宅进步规划,村道及主要自然村村道建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建造垃圾箱40余只并配有保洁员,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有线电视、电话、移动通讯普及各家各户,村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2006年投资60余万元新建了村综合办公楼,内设面积达250㎡的老年活动室。村里同时建有篮球场、健身活动场所,全村村民生活安定、村风文明,业余生活丰富,并继续向着“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目标奋进。

7 江西丰城市孙渡镇三溪村

三溪村位于丰城市孙渡街办,又叫三溪杜家村,全村人口3000左右

8 云南宣威市龙场镇玉溪村

村情概况

玉溪村隶属于龙场镇龙林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 龙场镇北 边,距离龙林 村委会0.4公里,距离龙场镇10.4 公里,不是 龙林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有0.758平方公里,海拔 2030米,年平均气温 12.7℃,年降水量950 毫米,适宜种植玉米 等农作物。有耕地412.17亩,其中人均耕地1.93 亩;有林地553.54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7户,有乡村人口215人,其中农业人口214人,劳动力10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64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7.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97.44 元。该村属于 (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产业及劳务产业 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1.5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32.07万元,占总收入的28.75%;畜牧业收入28.73 万元,占总收入的 25.7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80头,肉牛2 头,肉羊 10头);渔业收入0 万元,占总收入的0 %;林业收入0.4万元,占总收入的0.89%;第二、三产业收入45.91万元,占总收入的41.16%;工资性收入2.9万元,占总收入的2.6%。农民人均纯收入2544.64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产业及劳务产业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38人(占劳动力的17.59 %),在省内务工34 人,到省外务工 4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水 、通 电、通 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 67户通自来水,有0 户饮用井水,有6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67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0%和 9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3户(分别占总数的55.22 %和 49.25%)。该村到龙场镇道路为土 路;进村道路为 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 0.6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 辆,拖拉机 0辆,摩托车2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 户;建有小水窖8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 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3亩,有效灌溉率为 12.9%,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42.19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0亩。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 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 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0: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