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王城 |
释义 | 在今湖北京山西北的绿林镇。为西汉末发动"绿林起义"的王匡、王凤、王常屯兵之处,故谓三王城。 在西汉末年,为反抗王莽政权,新市(即今京山)人王匡、王凤被本地民众推为首领,于公元17年在此揭杆起义,后来在河南舞阳起义的王常等人也率众参加。《读史方舆纪要》卷77第3273页载:“三王城,《寰宇记》:在县北九十里太阳山之麓。王莽时,王匡、王凤、王常屯兵于此而名。”起义军初期以大洪山地区的深山密林为据点,秣马厉兵,迅速发展壮大,攻竟陵(现天门),扫云杜(现京山),站昆仑,锐不可当,于公元23年10月攻破长安,推翻了王莽政权。这次起义史称“绿林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继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二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彪炳史册,三王城之名则同享其厚。 三王城今后三王台。1980年冬于三王城东水磨畈出土的一具清代石碑记载:“三王城,及今三王台,是台之南有一平原,号水磨畈。”三王城遗址,现存有三座矩形巨大土台,呈“品”字形,依丘岗而建,三台顶部面积约11000平方米,中间有一大堰,名叫擂鼓堰。近年遗址一带发现很多汉砖和陶片,现保存在县文化馆内。三王城遗址,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