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索锦蛇
释义

三索锦蛇,背面灰色或黄褐色,生活于山地、平原、丘陵地带,主要捕食鼠类,也食蜥蜴、蛙类及鸟类,甚至取食蚯蚓。

基本信息

·中 文 名:三索锦蛇,三索线蛇

·物种分类:爬行类→蛇目→游蛇科→锦蛇属

·拉 丁 名:Elaphe radiata

·英 文 名:Tri-rope beauty snake

·属中文名:锦蛇属

·国内分布: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

·国外分布:印尼、马来西亚、缅甸、锡金、印度

·是否药用动物:否

·是否经济动物:否

·经济用途: 系食用蛇,可配制五蛇酒和三蛇酒供药用,治疗风湿病;胆可入药。能食鼠类,灭鼠害。

·中国红皮书:EN

·生 境:生活于450-1400m的平原、山地、丘陵地带。

·体 型:全长1-2m,上唇鳞9或10;颊鳞1;眶前鳞1;腹鳞200-246;肛鳞1片;尾下鳞72-101对。

·保 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物种简介

三索锦蛇,俗名白花锦蛇,白花蛇,别名三索线、广蛇(泥广),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背面灰色或黄色,枕部有一黑色横纹,因头侧有三条辐射状黑线纹而得名,体前半段或2-3、4条黑色纵纹,上面一对比较宽,腹面淡褐色。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贵州、云南等省区,体全长较大者可达两米,以蛙、蜥蜴、鸟、鼠为食。生活于海拔七百米以下的山地、平原、丘陵地带,多见于土坡、田基和路边,有时也闯进居民点内。

十一月至次年三月为冬眠期,冬眠主要是在田基或墓地向南德鼠洞内,单一或成群,有时并和其他种类的蛇在一起。冬眠初醒时,常伏地等待阳光照射。行动敏捷,性较凶猛,遇人则攻击状。因其肌肉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脂肪等成份,常作为食物被捕猎,目前,已被列为濒危动物。

三索锦蛇体背部黄棕色,体前两侧各有2条断续的黑纵带,起始于头部的略后方,消失于体中部,枕部有一块黑斑,从眼部向后及向下有3条放射状黑带。三索锦蛇生活于平原及山区河谷等地带。吃鼠类、鸟类、蜥蜴及蛙类。卵生。激怒时常侧扁其颈部,身体呈S形做迎击姿态。三索锦蛇为无毒蛇,在广东一带常作为食用。

生活习性

习性:生活于海拔700m以下的山地、平原、丘陵地带,多见于土坡、田基和路边,有时也闯进居民点内。11月至次年3月为冬眠期,冬眠主要是在田基或墓地向南德鼠洞内,单一或成群,有时并和其他种类的蛇在一起。冬眠初醒时,常伏地等待阳光照射。行动敏捷,性较凶猛,遇人则攻击状。常见于田野、山坡、草丛、石堆、路边、池塘边。昼夜活动。受惊时可似眼镜蛇那样竖起体前部,并能发出咝咝声响。

食性:主要捕食鼠类,也食蜥蜴、蛙类及鸟类,甚至取食蚯蚓。

繁殖方式:卵生。4月至10月活动,5~6月产卵于灌木丛的落叶下,卵数6~12枚,呈圆柱状,两端稍尖,卵壳革质乳白色,以胶质互相粘连成团,雌蛇伏于其上保护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