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穗工业经济 |
释义 | 一、三穗工业经济发展优势 (一)交通优势 320国道、830县道和310省道在县城呈十字交汇,县境三级柏油公路以上里程117公里,65号高速公路横贯县境东西,主干道里程27公里,规划的工业经济区位置在三穗县城范围内,距黔东循环工业经济区28公里,距湘黔铁路羊坪车站35公里,距凯里87公里,距贵阳254公里,距湖南怀化198公里,距铜仁机场116公里,距黎平机场214公里,为工业经济区的建设和物质运输提供了快捷的运输条件,同时也加快了与华东、华南等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 (二)区位优势 三穗工业经济区处于珠江流域经济合作区和华中城高级济区两大区域的前沿,又位于贵阳与长沙、凯里与怀化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相互连接线上,还处于州内黔东循环工业经济区和“仰阿莎”湖旅游圈重叠辐射范围,理论上属于城市区域体系中心的边缘区,存在着城市与工业聚集区的空洞位置上,三穗工业经济可以利用独特的区位条件,形成湘黔边界的区域性工业产业基地和贵州省东联经济战略的亮点,充分发挥其边界增长及效应,通过生产要素的聚集和工业产业的规模效应,进而打造一座区域性的工业经济城市。 (三)资源与环境 1、气候资源。县城处于云贵高原向湘黔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属北亚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环境宜人。年平均气温14.9摄氏度,全年平均无霜期276天,年降雨量1147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63.3小时,雾月平均为53天,平均相对湿度为83%,年平均蒸发量1092.8mm。 2、土地资源。根据《三穗县土地利用公报》,全县国土总面积1546778.2公顷,其中: (1)农用土总面积1444206.3公顷。 (2)建设用地总面积40296.3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2001.9公顷(独立工矿用地218508公顷,建制镇用地239209公顷,农村居民点25545.8公顷,特殊用地1877.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890.5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403.9公顷。 (3)未利用地总面积62275.6公顷。其中:未利用地45683.7公顷,其他工地16591.9公顷。 3、自然资源:我县自然资源丰富,并具有传统的资源和明显的地方特色。经济作物主要有水稻、水麦、油菜、薯类、花生、辣椒、生姜等,经济有油桐、楠竹、水果等;畜牧业主要有牛、羊、猪、鸡、鸭、鹅等。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品牌资源的主要有:三穗鸭、优质稻、金秋梨、薯类、山野菜、竹资源等等。 4、劳动力资源条件。有18.53万农业人口,乡村从业人员有11.17万人,并且常年有5万人左右在经济发达地区务工,是贵州省劳务输出大县,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5、矿产资源。发现和探明的矿种有钒、钾、猛、铝、磷、重晶石以及石灰石等,钒矿主要分布在台烈、长吉、雪洞、款场等五个乡镇,占全县总面积的30%。根据101、105地质大队、中国贵州地勘院等勘探报告,三穗钒矿区位稳定,厚度在5-12米,都分地段超过15米,品位在0.8-1.5%之间,最高的个别区域达到2%,高于国家规定的开采标准(工业标准为0.5%)。现已探明钒矿金属储量20.82万吨,完全能满足年产2000吨钒矿企业生产100年。现勘探区域仅占三穗县钒矿沉积区的10%,可预测三穗县钒矿地质运等,储量超过100万吨(金属储量),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大等特点。猛矿山探明储量为220万吨,钾矿的沉积区域占全县的18%,很有发展潜力。 (四)基础设施 1、水利基础设施,水资源量为6.4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经流量为6.05亿立方米,水质达二类标准。有水利工程1244处,供水量3216万立方米。县城万吨自来水供水工程已投入使用,月供水能力1.5万吨,贯城而过的邛水河水量丰富,拟在其上游修建的塘冲水库,其库容量为4240万立方米,月供水可达40万吨,完全能满足100万人口的工业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2、通讯业发展。抗福贵成一千光缆、黔东南内环线三千光缆,在县城形成通信枢纽平台,全县城乡已建立国内、国际程控电话网、电信宽带网和移动通信网。 3、电力设施完备,规划的县工业经济区内有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有城一线,城二线与35千伏八弓变电站城一路、城二路手拉手穿过工业区,并有5条10千伏备用电源可向工业区内供电。根据三穗县电网十一五规划,于2008年在工业区内吉洞村新建容量为31.5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一度,完全能够提供工业经济发展各项用电负荷。 (五)投资环境 三穗县委、县政府把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列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调整和完善对外开放政策,着力提高服务水平,严格按照“引进来,留得住,能发展”的原则为投资快速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切实为投资者提供效能、规范、快捷、优质的服务。 二、三穗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2005年,三穗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累计实现产值12677万元,比2004年增长18.7%;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共实现产值16645万元,比2005年增长31.3%;2007年1—6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实现产值5047.7万元,与去年同期4574万元相比,增长10.4%。 县内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主要产业可分为电力、冶金、建材、制药、化工、电子等,其中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企业有荣发药业公司、利源木业公司、新穗水泥厂等,我县的传统民族品牌如“贵康”羽绒,“金龙”铁锅等,由于企业改制的原因,原有企业纷纷倒闭,新兴的民营企业正在组建之中,未能发挥出应的规模效益,产业产品结构单一,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第二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弱。 三、三穗工业经济发展道路 (一)发展方向及主导产业。 三穗县是黔东循环工业经济区“一心、四簇”产业布局框架中的一簇,围绕我县四大产业来做好这“一簇”至关重要,首先沿320国道两则重点布局钒、钾、猛等工矿企业,加快矿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加快的钒矿为主的大型矿山企业的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努力确定广泛用于高科技领域的精钒、氮钒、钒钛合金材料等,将产业链拉长做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其二,承接东部地区梯度转移来的电子、服装、饰品等轻工产业,逐渐将三穗工业经济区培育成为黔东地区轻工产业集群和外贸加工基地;其三,发展民族生物制药业,引进品种和技术,加大技改力度,打造民族苗药生产基地;其四,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集聚循环经济企业,一方面扶持现有的利源木业,林脂化工等企业通过技改扩建,延长其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重点开发肉类及熟肉制品,果汁和果汁保鲜、休闲食品、调味品以及竹木工艺品,不断整合资源,加快发展三穗循环工业经济。 (二)加快工业功能区建设。 多渠道、多形式吸纳各种资金、技术,集中精力投入功能区,“五通一平”和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对接和服务与协调工作,确保工程尽早开工,筑巢才能引来金凤凰,工业企业及地方安家落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规模的发展空间。同时,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挖掘潜力,竭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按照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的要求,突出抓好规模工业企业的培育,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工业经济发展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根据新背景、新基础、新时期、新要求,因时顺势,发展若干个重点工业功能区,经过5-10年的建设,成为承接外资,提升产业的高档次平台,能够积聚更大、更先进的项目,促进产业更快地发展升级。 (三)营造一流投资环境。 始终坚持把工业经济环境建设视为经济发展的前沿工作,将改善投资环境放在突出的位置。一是把加强基础建设作为增强三穗承载能力,完善载体功能的重要举措来抓,采取政府组织推动,财政扶持启动,工业拟租流动,内资外资联动的方式,多渠道、多元化筹措建设资金,全力以赴加快工业功能区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二是提供优良高效服务,对落户工业经济区的外来投资企业,严格实行“保姆式”服务和“封闭式”管理,除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加强各项手续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外,还要求县里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及县分管领导,严格实行服务责任制,并实行全程服务制、项目督办制、检查申报制、处罚报批制、最低收费制等五项制度。 (四)坚持开发与招商并重。 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建立通畅的服务通道,促进招商引资循序渐进发展。一是建立通畅的领导协调机制,完善工作例会制度;二是强化招商引资责任制,完善压力传导机制,目标考核制度和奖励激励机制,在全县上下牢固树立招商引资工作“生命线”意识;三是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招商引资方式。通过不断地实践,以市场招商、存量招商、政策招商为主的招商体系和小分队招商,以商引商、中介招商、驻点招商以及会展招商为主的多种招商引资方式逐步完善;四是不断广群信息来源,拓展招商渠道,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引资战略。 (五)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 加大工业调控职能,重点强化调度管理,建立健全经济运行的预测预警分析机制,全面准确地把握工业经济运行动态,增强经济运行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一是注重监控分析,认真分析宏观经济走势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跟踪监控分析;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工业经济区经济运行领导小组,加强工业经济专题调研,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早分析、早计划、早部署,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和建议;三是掌握生产动态,建立企业经济台帐,了解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完善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生产运营情况,企业矛盾、产量及能源消耗、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知识经济等方面的统计,便于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控起决策作用。四是强化生产调度,及时帮助企业搞好资金、电力、土地、能源、运输等生产要素的协调、支持和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五是切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结合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降低5%并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的要求,加大对高能耗、底附加值的企业进行监测监管,重点规范核实企业的申报统计,确保万元工业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各项指标的数据质量,深入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 (六)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没有脱离工业化的城镇化,也没有脱离城镇化的工业化;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根据三穗县十一五工业布局中长期的规划,优先发展钒加工等主导产业。鼓励扶持发展电力、电子、食品、农产品等优势产业,以工业经济区的建设为契机,推动县城西区域城镇化建设步伐。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企业,培育农户+农产品+基地的模式,让农民得到实惠,以工业化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全县人民上下一心的努力下,一座新型的工业化新城将屹立于黔东南的东大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