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十七菩提分法 |
释义 | 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最具代表性的实践论。旧译为三十七道品,或三十七品经。菩提分法,意即有助于菩提(证悟)的修行法。 (梵saptatrim!s/ad bodhipa^k-s!ika^ dharma^h!,巴sattatim!sa bodhipakkhiya^dhamma^) 内容可分七类,依次如下︰ (1)四念处(四念住) (2)四正勤(四正断) (3)四神足(四如意足) (4)五根 (5)五力 (6)七觉支(七菩提分) (7)八正道(圣八支道) 除此七种之外,原始经典中,还提到信、戒、闻、舍、慧五财,再加上惭、愧的七财;少欲、知足、远离、精进、正念(不忘念)、定、慧、不戏论的八大人觉,以及八正道加上正智、正解脱的十无学法等种种修道法。此暂不赘。上列这七种修道法,是各自独立的系统,依据任何一种修道法,均可到达开悟的理想。又全部的修道均可归纳为戒、定、慧三学,因此上面提到的七种三十七法全部也可分为三学。总之,三学是修道论最简单、合理的分类。 有关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内容,分述如次︰ (1)四念处︰亦称四念住,与八正道中的正念相同,即常念不忘身、受、心、法四者无常、苦、无我。亦即持续抱持‘一切法(身、心、境)无常、苦、无我’的正确见解。四念处,就个别而言,身是不净、受是苦、心是无常、法是无我。也就是念头(意识)安住在无常、苦、无我三者之上。这与五蕴观在内容上是相同的。 根据原始经典,四念处就是一乘道(eka-yana magga),而由修行的出发点到达最高的悟境,只要依四念处观来修行也就足够了。这与依五蕴观,即可由初步修行以达到最高的悟境的情形是相同的。 (2)四正勤︰与八正道的正精进相同。也译为四正断、四正胜、四意断。将精进努力分为四项目︰ ①努力断除已起之恶(断断) ②努力使未起之恶不生(律仪断) ③努力使未起之善生(随护断) ④努力增长已起之善(修断) 善与恶,这里所谓的善,是指理想的增长,恶是指理想的减退。就佛教而言,有助于圣道的是善,有碍于圣道的是恶,这也是一般社会就伦理的、政治的、经济的、肉体的健康等面而说的。 如果努力于四正勤,一定能舍恶向善,并一步一步地接近理想。在佛教里,对恶的努力,不称为精进,而称为懈怠。 (3)四神足︰又译为四如意足。为了得到神通的优异禅定,依其方法,就四方面言之,即四神足︰ ①欲神足,即欲得禅定 ②精进神足,即努力于得到禅定 ③心神足,即欲得禅定的守心状态 ④思惟神足,即为得到禅定而作的思惟观察 (4)五根︰指信、勤(精进)、念、定、慧五个修行项目。‘根’即能力。故五根是使众生倾向理想的五种能力。因有这五种能力,就可由迷的状态进入悟的状态。‘信’之所以置于五根之首,是因为佛教的实践道是以信为出发点。由此可知,五根是初学者的修道法。 佛教所谓五根,除以上所提者之外,另有感觉能力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此为眼等五根,以区别信等五根。 (5)五力︰前面的五根是指(潜在)能力,而此能力实际发挥出来的具体力量,就是力。在内容上,五力与五根相同,都是信、勤、念、定、慧;就修道立场而言,则五力较五根更进一步。不仅限于信,自有漏的凡夫到无漏的圣者,皆有勤(精进)、念、定、慧,但其中仍有种种不同的阶段。 (6)七觉支︰也译为七觉分、七菩提分,指如下七项︰念觉支(念等觉支)、择法觉支(择法等觉支)、精进觉支(精进等觉支)、喜觉支(喜等觉支)、轻安觉支(轻安等觉支、猗觉支)、定觉支(定等觉支)、舍觉支(舍等觉支)。 这里的觉支或等觉支,是‘觉(悟)的部分’,指到达开悟前的修行项目。在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七种修行道中,七觉支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修行法,这主要与禅定有关。在原始经典中,安般念(数息观──数出入呼吸以达精神统一)之后修四念处观,然后再修七觉支,则可证得明(悟的智慧)与解脱,这是颇为有名的。七觉支的项目,简述如下︰ ①念觉支︰有念,具有优异的智慧,对很久以前的经验均可忆持不忘 ②择法觉支︰有念而住,依慧去思惟简择(分别)所忆持的法 ③精进觉支︰依慧对法作简择思惟,并精进努力 ④喜觉支︰精进努力者产生精神的法悦 ⑤轻安觉支︰产生喜悦者,身心也同时达轻快安乐 ⑥定觉支︰身体轻快安乐者,可达心之统一 ⑦舍觉支︰平等地观察已得统一的心 (7)八正道︰指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种原始佛教以来的修行法。请参阅‘八正道’条。(取材自《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 ◎附一︰‘三十七菩提分法’表解 ┌四 念 处──四念位 │四 正 勤──暖 位┐ │四如意足──顶 位┤ 三十七品┤五 根──忍 位┼─四善根 │五 力──世第一┘ │七 觉 支 初 果──见 道 └八 正 道 修 道 ┌观身不净─┐ ┌四 念 处┤观受是苦 │ 念─┐ │ │观心无常 │ 择 │ │ └观法无我─┘ ──进 │ │ ┌未生恶令不生┐ ┌喜 ├七觉支 ├四 正 勤┤已生恶令灭 │ 戒 │轻安│ │ │未生善令生 │ │定 │ 三十七品与│ └已生善令长─┘ └舍─┘ 三学广略 │ ┌欲如意足─┐ 定 ┌正见┐ ├四如意足┤念如意足 │ └正思│ │ │进如意足 │ ┌正语│ │ └慧如意足─┘ 慧 │正业├八正道 │ ┌信根信力 └正命│ ├五根─┐│进根进力 精进│ │ ├┤念根念力─┐ ┌正念│ └五力─┘│定根定力─┘ └正定┘ └慧根慧力── 附二︰黄忏华〈三十七菩提分法简介〉 三十七菩提分,旧译作三十七道品,新译作三十七菩提分,也有称三十七觉分、菩提分法、品,乃至三十七助道法等异名。修此三十七种法门是趣向于菩提之行。即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支七科,总计七科有三十七个项目,所以叫作三十七菩提分。菩提,旧译作道,新译作觉;分的意义是支分,又是因。《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及《俱舍论》卷二十五,把菩提解释作‘尽智(自知我已知苦,乃至我已修道)’、‘无生智(自知我已知苦不应更知,乃至我已修道不应更修)’,即究竟觉了四圣谛境的智慧。四念住等三十七种,是随顺和趣向这种智慧的行法,所以都叫菩提分。如《婆沙》说︰‘问︰何故名为菩提分法?菩提分法是何义耶?答︰尽、无生智说名菩提,已究竟觉四圣谛故。若法随顺此究竟觉,势用增上,此中说为菩提分法。’ 又《俱舍》说︰‘尽、无生智说名为觉,随顺者别立三菩提︰(一)声闻菩提,(二)独觉菩提,(三)无上菩提;无明睡眠皆永断故,及如实知已作已事,不复作故(《俱舍论记》卷二十五说︰已作已事是尽智,不复作故是无生智),此二名觉,三十七法顺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 《说无垢称经疏》说菩提是所求的佛果,分的意义是因,四念住等三十七法,是能求得佛果的原因,所以叫作菩提分。如《疏》说︰‘菩提觉义,所求佛果;分是因义。此三十七为觉果因,名菩提分。’《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也说︰‘菩提分法者,菩提云觉;正是所求;分者因也,亦支分义。三十七法顺趣菩提,菩提之分名菩提分。’ 关于道品的解释,旧译时代各家大都说道以能通为义,品是品类,四念住等三十七种,是能通到涅盘的道法,所以叫作三十七道品。如《大乘义章》卷十六说︰‘言道品者,经中亦名为菩提分,亦名觉支,(中略)云何名道?通义名道。(中略)品谓品别,道行差异故名为品。’ (1)四念住︰新译四念住,旧译作四念处,还有四意止(安世高)等异译,是四种观法︰(1)身念住,(2)受念住,(3)心念住,(4)法念住。身念住是以身为对境修不净观,受念住是以受为对境修苦观,心念住是以心为对境修无常观,法念住是以法为对境修无我观。凡夫攀缘色蕴的身,受蕴的受,识蕴的心,想、行二蕴的法四种境,起四种颠倒妄见,谓身为净,言受是乐,执心是常,计法为我,由此生起贪爱无明。为对治这四种颠倒,用闻思修所生能观的智慧,于一切身、一切相正观察、正推求,随观随觉了身五种不净(生处、种子、自性、自相、究竟),推求是无常、苦、空、无我,破除于不净处而起净想的颠倒。其次于受随观随觉了三受(苦、乐、不苦不乐)皆苦,实无有乐,推求是无常、苦、空、无我,破除于苦处起乐想的颠倒。其次于心随观随觉了心生灭流注,刹那不停,犹如幻事,实相不可得;也以无常、无我等推求,破除于无常处起常想的颠倒。其次于法随观随觉了五蕴诸法从因缘和合而生所以不自在,不自在所以无自性,无自性所以无我;破除于无我处起我想的颠倒。如《大智度论》卷十九说︰‘身念处,受、心、法念处,是为四念处,观四法四种︰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四法虽各有四种,身应多观不净,受多观苦,心多观无常,法多观无我。何以故?凡夫人未入道时,是四法中邪行起四颠倒︰诸不净法中净颠倒,苦中乐颠倒,无常中常颠倒,无我中我颠倒。破是四颠倒故,说是四念处。破净倒故说身念处,破乐倒故说受念处,破常倒故说心念处,破我倒故说法念处。’ 又《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说︰‘又为对治四颠倒故,世尊建立四种念住。谓为对治于不净中计净颠倒,立身念住。以佛世尊于循身念住中,宣说不净相应四淡泊路(四淡泊路,指作青瘀、变赤、骨锁、散坏四种外身不净观。《瑜伽论记》卷六(下)说这有两种意义︰一种是置死尸处寂寞无人,所以叫作淡泊;往彼处所,所以叫作路。一种是涅盘寂静,所以叫作淡泊;作不净观能至涅盘,所以叫作路),若能于此多分思惟,便于不净断净颠倒。为欲对治于诸苦中计乐颠倒,立受念住。以于诸受住循受观,如实了知诸所有受皆悉是苦,便于诸苦断乐颠倒。为欲对治于无常中计常颠倒,立心念住。以能了知有贪心等种种差别,经历彼彼日夜刹那瞬息须臾非一众多种种品类心生灭性,便于无常断常颠倒。为欲对治于无我中计我颠倒,立法念住。由彼先来有有我见等诸烦恼故,无无我见等诸善法故,于诸蕴中生起我见。以于诸法住循法观,如实了知所计诸蕴自相共相(了知诸蕴唯有法性,各各别异,都无有我,名了自相;了知诸蕴同是无我,名了共相),便于无我断我颠倒。’ 这四法,依《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及《俱舍论》卷二十三,以慧(即大地法中慧心所)为体,身等四法是所观境,慧是能观,由慧令念(即大地法中念心所)住身等四法,即由慧力令念心所于慧心所所观境,能明念不忘,所以于慧立念住的名称。如《婆沙》说︰‘问︰此体是慧,何故世尊说为念住?答︰慧由念力得住所缘,故名念住。或此慧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俱舍》说︰‘何缘于慧立念住名?毗婆沙师说︰此品增故,是念力持慧得转义,如斧破木由楔力持。理实应言慧令念住;是故于慧立念住名。随慧所观能明记故。’ 《成实论》说起初是念性,末了是慧性;如〈立无数品〉(卷五)说,一念有五种名,所谓念处、念根、念力、念觉、正念。又〈四谛品〉(卷二)说,从念生慧,观身无常等,叫作念处。所以《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及《对法论》卷十,兼取念、慧二法为体。如《瑜伽》说︰‘若慧若念,摄持于定,是自性念住。’《对法论》说︰‘念住自体者,谓慧及念。’ (2)四正断︰新译四正断,又作四正胜,旧译作四正勤,还有四意断(《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也作正断)等异译。所谓四正断︰(1)于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生欲、策励、发勤精进、策心、持心。(2)于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生欲、策励、发勤精进、策心、持心。(3)于未生善法,为令生故;生欲、策励、发勤精进、策心、持心。(4)已生善法,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圆满,令倍修习,令其增长,令其广大,生欲、策励、发勤精进、策心、持心。 简单地说,即于已生的恶不善法,为令断灭,精勤修习;于未生的恶不善法,为令不生,精勤修习;于未生的善法,为令生起,精勤修习;于已生的善法,为令坚住不忘,倍复增广精勤修习。依《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及《对法论》卷十等说,行者于四念住,观行已经串习,已经能够除遣粗重的烦恼,已经能够了别通达善法和不善法,接着为令所有已生的恶不善法断灭,为令所有未生的恶不善法不生,为令未生的一切善法生起,为令已生的一切善法坚住不忘;先起乐欲,由乐欲而戒勉策励,发起正精进。假如在对治恶不善法或修习善法观行时,发生沉没(惛沉)的现象,就用净妙等作意策练心令高举;假如发生掉举的现象,就用内证略摄门制持心令下沉;这就叫作四正断。 依《大智度论》卷十九也说到修四念处(即四正断)观时︰假如懈怠心起,五盖等烦恼覆心,离信等五种善根;此等不善法假如已生,为令断灭,一心勤精进,方便除断令尽;假如未生,为不令生,一心勤精进,方便遮止不令得生。在修四念处观时︰信等五种善根假如未生,为令得生,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令生;假如已生,为令增长,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令不退失,增长成就。这就叫作四正勤。这四法都以精进为体,由义用不同,把它分作四种,在正修习断恶修善的分位中,此能断除懈怠,所以叫作正断;在正持策身语意三业中,以此为最胜,所以叫作正胜,一心勤修,所以叫作正勤。 (3)四神足︰新译四神足,旧译作四如意足(安世高也译作神足),是四种定。(1)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简称欲神足;(2)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简称勤神足;(3)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简称心神足;(4)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简称观神足。欲是希求,由欲乐的增上力所获得的三摩地,即由欲力所引发的定,叫作欲三摩地。谓行者先生起乐欲,继而于所有障碍三摩地的恶不善法,正确详审的思惟观察它的自性、因缘、过患及对治,生起专注一境的心念;又于所有修习三摩地的善法,正确详审的思惟观察它的自性、因缘、功德及出离,安住专注一境的心念。由这样多所修习,接触心一境性,这叫作‘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勤是勤策,由勤策的增上力所得的三摩地,即由勤力所引发的定,叫作勤三摩地。为令所有能随顺恶不善法的所缘境界未生的不生、已生的断灭,自己策发,自己勉励,发起正勤,正确详审的思惟观察那个所缘境界的自性、因缘、过患及对治,安住专注一境的心念。由这样多所安住,能正生起心一境性,这叫作‘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心是所依,即心所所依;一说定能摄心,所以叫作心。由心的增上力所获得的三摩地,即由心力所引发的定,叫作心三摩地。例如又策动各种下劣(惛沉)心,或者又制止各种掉举心,又时时修习心无染污,心平等性的增上舍(行舍),由此因缘,于所有恶不善法的自性、因缘、过患及对治,又于所有善法的自性、因缘、功德及出离,正确详审的思惟观察,安住专注一境的心念。由这样多所安住,能正生起心一境性。这叫作‘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观是观察,由观察的增上力所获得的三摩地,即由观力所引发的定,叫作观三摩地。已经能令所有恶不善法都不现行,更思惟现在是不是还有恶不善法而不觉知,还是已经没有恶不善法而不觉知?应当普遍详审的观察。由此正确详审的思惟观察所有恶不善法的断与未断,安住专注一境的心念。由这样多所安住,能正触证心一境性。这叫作‘观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在正修习这四种三摩地中,为要永断所有随眠,为圆满成办三摩地,有八种断行,又叫作八种胜行,即欲、策励、信、安(轻安)、念、正知、思、舍(行舍)。成就三摩地的断行,所以叫作‘断行成就’。出世间法最胜自在,叫它作胜行。这四种三摩地,能得能证出世间法,所以叫做神足(瑜伽义)。或者所有思求、所欲愿,一切如意,所以叫作神。能引发神,所以叫作足(婆沙义)。或者神是说诸神灵胜妙的功德,这四种三摩地,为诸神灵妙德所依止,所以叫作神足(俱舍义)。四如意足是︰{1}欲为主得定,叫做欲如意足;{2}精进为主得定,叫作精进如意足;{3}心为主得定,叫作心如意足;{4}思惟为主得定,叫作思惟如意足。依《大智度论》卷十九说,前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缘精进故,智慧增多,定力小弱。现在获得四种定以摄心,使智力定力相等,所愿皆得,所以叫作如意足。 (4)五根︰五根,新旧译语相同︰{1}信根,{2}精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所谓信是指于三宝四谛等中深忍乐欲,叫作信。信根是由世间道令心清净洁白,离随烦恼,安住正真,获得不动之后,求修习谛现观的方便,起增上信。所谓精进,是指于断恶修善事,精勤策励,勇锐坚猛,叫作精进。精进根是依信根于诸谛生忍可之后,增进勇猛,与信俱行。所谓念,是指于曾所受境,令心明记不忘,叫作念。念根是依精进根于诸谛发起正勤之后,明记不忘,与精进俱行。所谓定,是指于所观察境平等持心,令心专注不散,叫作定。定根是依念根已经于诸谛系念之后,心住一境,与念俱行。所谓慧,是指于所观察境,简择是非,分别善恶,叫作慧。慧根是依定根已经于诸谛得定之后简择诸法,与定俱行(见《显扬圣教论》卷二,《对法论》卷十六)。 又信道及助道法,叫作信根;修行道及助道法时,勤求不息,叫作精进根;系念道及助道法,更无他念,叫作念根;于道及助道法一心系念不散,叫作定根;为道及助道法观无常等十六行,叫作慧根(见《大智度论》卷十九)。根是增上的意思,信能生起出世间法,从而能次第生起精进、念、定、慧等法;精进能展转生起念、定、慧等法,慧能生起出世间法,势用增上;所以叫作五根。这五法都有能生的意思,信等五法,能生一切善法,所以叫作五根。 (5)五力︰五力即前五根,新旧译语相同︰{1}信力,{2}精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精进根增长,能破种种身心懈怠。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定根增长,能破诸杂乱想。慧根增长,能破诸惑。如此,信等五根,有殊胜的势用。能损减所对治的不信等障,不为不信等法所屈伏;所以转称作力。 (6)七觉支︰新译七觉支,又作七遍觉支、七等觉支;旧译七觉分、七菩提分,又作七觉意(安世高《长阿含经》)等。七觉支是︰{1}念觉支,{2}择法觉支,{3}精进觉支,{4}喜觉支,{5}轻安觉支,{6}定觉支,{7}舍觉支。《显扬圣教论》卷二说︰念觉支是说于谛(真谛)明了、于谛不忘。择法觉支是说于谛解了、于谛觉悟。精进觉支是说于谛心勇。喜觉支是于谛心悦。轻安觉支是说于真谛中身心堪住。定觉支是于真谛中心住一境。舍觉支是说于真谛心平等、心正直、心无转动性。这七种觉支,都后依止前,与前俱行,如择法依止念,与念俱行;乃至舍依止定,与定俱行。《法蕴足论》卷八十九说︰修习四念住时,安住正念,明记不忘,叫作念觉支。由念于善不善、有罪无罪、胜劣、黑白诸法简择极简择,叫作择法觉支。由择法勤修精进,励意不息,叫作精进觉支。由精进发生殊胜的欣喜,远离爱味,叫作喜觉支。由喜身心轻安,远离粗重,叫作轻安觉支。由轻安而受乐,由受乐而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叫作定觉支。由定能灭贪忧,住心平等、心正直、心无警觉寂静住性的增上舍,叫作舍觉支。 又《成实论》卷二说︰学人失念则起烦恼,系念善处才能舍离过失,叫作念。系念先前所修习的正见,叫作择法。精勤择法不舍,叫作精进。从事精进时,烦恼减少,心生欢喜,叫作喜。心喜的缘故,身得猗乐,叫作猗(轻安)。身得猗乐的缘故,心得寂定,叫作定。此定不没(惛沉)不发(掉举),其心平等,叫作舍。又此定得无学果,断忧离喜,叫它作舍。《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说︰觉是说究竟觉,即无生智;或者是说如实觉,即无漏慧;这七法是它的支分,所以叫作支。《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也说如实的觉慧用这七法为支,所以叫作觉支。 《法界次第初门》依《大智度论》卷十九释七觉分说︰用智慧观察诸法时,能简别真伪,不刷伪之法,叫作择法觉分。修诸道法时,能觉了不修无益苦行,而于真法中常能专精一意,无有间歇,叫作精进觉分。心契悟真法而获得欢喜时,能觉了这种欢喜不从颠倒之法生,而住在从真法生的欢喜,叫作喜觉支。断除诸见烦恼时,能觉了除去诸虚伪法,而不损害真正的善根,叫作除觉分。舍离所见念着之境时,能觉了所舍离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叫作舍觉分。发诸禅时,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见爱妄想,叫作定觉分。修诸道法时,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没,应当思念用择法、精进、喜三种觉分观察令起;若心浮动,应当思念用除、舍、定三种觉分收摄令定;叫作念觉分。《大智度论》说无学的实觉,这七事能到,所以总叫觉分。《成实论》也说菩提是称呼无学智,修习这七法,能获得菩提,所以叫它作菩提分。 (7)八支圣道︰新译八支圣道,又作八圣道支、八道支等;旧译作八正道、八正道分、八圣道、八直圣道、八圣贤道(《长阿含》)等。 {1}正见,{2}正思惟,{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正见,是说远离一切颠倒的正观。《大智度论》卷十九说,正见是智慧,如在四念处、慧根、慧力及择法觉分中所说。《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说,觉支时所获得的真觉,及获得真觉以后用智慧安立,如所证得而觉了(依玄奘法师的解释,是在真七觉支时所获得的真择法觉,及获得真择法觉以后,在相见道用后得智安立观行,如在真见道所证得而觉了。见《瑜伽论记》卷七下);这两种觉合起来,叫作正见。又说,正见是把世间慧、出世间慧总合作一种(卷六十二),又说正见是能通达真实法(卷八十三),是能了知四圣谛(卷八十四)。《显扬圣教论》卷二也说在见道中获得遍觉支时,见清净;及在修道中安立以后获得遍觉支,见清净;把这两种总合起来作正见。 正思惟,是说远离一切邪分别,筹量义理的如法思惟。《瑜伽师地论》说︰由正见的增上力所起出离、无恚、无害的分别思惟,叫作正思惟。《显扬圣教论》也说是依止正见和正见俱行的离欲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 正语,是说远离一切语过的正言说。《瑜伽师地论》说由正见的增上力,起善思惟,由善思惟发种种如法的言论,叫作正语。《显扬圣教论》卷二说圣爱戒所摄 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的四种语业,叫作正语。 正业,是说远离一切身过的正施作。《法界次第初门》依《大智度论》说,是用无漏的智慧除舍身一切邪业所摄的清净正身业。《瑜伽师地论》说,如法求衣服、饮食、坐卧具、医药、什物,往来进止,正知而住,叫作正业。《显扬圣教论》说圣爱戒所摄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的三种身业,叫作正业。 正命,是说远离以各种邪因缘而自养活的清净正命。《法界次第初门》依《大智度论》说,是用无漏的智慧除舍五种邪命的正生活。五种邪命是{1}为利养诈现奇特,{2}为利养自说功德,{3}为利养占相吉凶为人宣说,{4}为利养高声现威,令人畏敬,{5}为利养称说自己所得的供养以动人心。《瑜伽师地论》说如法追求衣服、饮食,乃至什物,远离一切起邪命的恶法,叫作正命。《显扬圣教论》说圣爱戒所摄远离邪命恶法,叫作正命。 正精进,是说远离种种身心懈怠,止恶作善,勇猛向解脱迈进的正方便。《大智度论》说正精进(论作正方便)如在四正勤、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中所说义同。《瑜伽师地论》说依止正见乃至正命而勤苦修行的行者,发起所有欲乐、正勤等勇猛的势力,策励其心,相续不断;叫作正精进。《显扬圣教论》说,在所修习的四念住乃至五力中欲乐、正勤、策励、勇猛、堪住、难制,心正奋发,相续精进性;叫作正精进。 正念,是说远离邪念,忆持正法,明记不忘的正思念。《瑜伽师地论》说成就正精进的行者,由四念住的增上力,获得无颠倒的九种行相所摄的正念,叫作正念。九种行相即九种心住,是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及《对法论》卷十)。《显扬圣教论》说,在所修习的择法以次六种觉支中,念及正念、随念、诸念、不忘念,心明了性,叫作正念。 正定,是说远离诸杂乱想,住心不乱,坚固摄持,无漏清净的禅定。《瑜伽师地论》说,由四念住的增上力所获得的正念。能摄持九种行相的心住,叫做正定。《显扬圣教论》说,在所修习的择法等觉支中,正念所摄心住、安住、近住、正住、不乱不散,正摄持奢摩他(止),心住一境性,叫做正定。《瑜伽师地论》说,已见迹(见道)的有学圣者,由八支所摄行迹的正道,能断一切烦恼,能于解脱究竟作证,所以叫作八支圣道。《俱舍论》卷二十五说这八法是直往涅盘城的道路,所以叫作八圣道支。《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说,‘所履通达’叫作道,这八法是道的支分,所以叫作八道支。《法界次第初门》说,这八法不依偏邪而行,都叫作正;能通到涅盘,所以叫作道。 《俱舍论》卷二十五说,这三十七法,实体只是十种,即慧、勤、定、信、念、喜、舍、轻安、戒、寻。四念住、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九法,以慧为体。四正断、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精进八法,以勤为体。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觉支、正定八法,以定为体。信根、信力二法,以信力为体。念根、念力、念觉支,正念四法,以念为体,喜觉支一法,以喜为体。舍觉支一法,以行舍为体。轻安觉支一法,以轻安为体。正语、正业、正命三法,以戒为体。正思惟一法,以寻为体。然而《瑜伽论记》卷七(上)说︰依大乘,正思惟即慧所摄,并非以思为体,所以实体只是九种。但是《大智度论》卷十九,也说三十七品,以信、戒、思惟、精进、念、定、慧、除、喜、舍十法为根本。 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转四谛法轮所说的道谛,是八支圣道;后来更增加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及七觉支作三十七菩提分,所以三十七菩提分是从八支圣道发展的。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