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门塘
释义

三门塘,清水江边的隐秘宗祠,位于清水江中下游,三面环水,是造型别致的家祠,是个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侗族村寨,堪称北部侗族方言区露天民俗博物馆。

简介

三门塘村是清水江边一个古老的侗族村寨。5000多年前,从湖南迁入的严、谢、王三姓,各立门户,故称三门塘。又传是寨中东、西、南三面各立有寨门叫做三门塘。这个寨是当地著名的侗族四十八寨之一,历史上早有记载。现寨中有19姓,300余户,1500余人,是一个典型的民族村寨。

清水江边的隐秘宗祠:三门塘。三门塘的发达是由于早些年贵州的木业发达和交通的不便。贵州至汉朝才有第一条栈道进入,而且崎岖难行,这才有了“夜朗自大”和“黔之驴”的典故。而真正的货运和客运大多依仗水路,由此才造就了例如镇远,榕江等水陆重镇。而贵州境内的乌江、清水江和都柳江也成为了经济和交通的命脉。三门塘也是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大寨。

三门塘位于清水江中下游,古代,清水江在羊渡溪口划江为界,上游称内江,下游称外江。外省木商不能进入内江采购木材,只能由三门塘、坌处、清浪三个村寨的木行进入内江代客采购。于是,水势平缓的三门塘成了各省木商云集之处,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顶峰。那时候,做工扎排的,修劈整理木排的,人山人海,据老辈人说,在20世纪五十年代,还能看见三门塘码头上挤满了木船,江面上漂满了木排,其情形颇为壮观。三门塘人在富裕的同时,视野也跟着开阔起来,其独特的多元文化融合现象。侗族分南北,三门塘隶属北侗,只前三门塘的祖先们以放排贩木为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同时和外界有了充分交流的三门塘人不仅能出省出国,还将欧洲的建筑风格带回了侗乡,由此中西合璧的建筑产生了。

深藏于苗岭腹地清水江畔的天柱县坌处镇三门塘,是个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侗族村寨,其中尤以多姿多彩的树文化、别具一格的水文化、历史悠久的石文化最为迷人,堪称北部侗族方言区露天民俗博物馆。

历史

三门塘坐落于沅江上游之清水江畔,由三门塘、三门溪、乌岩溪和喇赖寨等4个自然寨构成一个行政村。全村共有353户,1556人,全是侗族。村民分属19姓,以王、刘、吴3姓居我。村民相传,先人在此安家,已有500多年历史。

三门塘村不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而且民族风淳朴。那里的村民团结互助,亲如一家。尤其是好客礼宾,那份待客的深深情谊,浓得划不开抹不掉。三门塘村口的几道拦门酒,把侗家待客的热情,盛满在酒盅里,让客人未饮先醉;几种用料不同的侗家油茶,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既解渴又充饥;自制腌肉、腌血,香味四溢,让早已偿遍南北肴馐、山珍海味的客人称赞不已;身着民族盛装的妇女们热情洋溢的劝酒歌,唱得客人如醉如痴;送别时,歌场响砌清水江两岸,客人走了好远,还有袅袅江风送来难舍贵客,热情欢迎的歌声。

到了三门塘,可访古探奇,考察清水江木材交易的兴衰历史,又可观赏侗族人民的建筑文化,还可以领略当地的民族风情。在游览中不但能饱览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又可作客农家,享受民间舒适恬静的农村生活。

走进三门塘村,村旁到处是保护得极好的古树,其中有银杏、水杉、榉木、香樟、细绸木等珍稀树种,而且每棵树都编上号,用小木板写上树名,挂在树上。那些樟树、枫香等树,高大挺拔,荫蔽一隅,向沿江上下的游人展示了这个村寨的悠久历史。

还有那竖立于寨门口的整齐、保存完好的古碑,分别记载该寨村民从明朝到清朝几百年来集资修建义渡义船、架桥修路的经过,体现当地民众自古以来热心公益的精神风貌。村中通往各处的路都是由大石板铺成,或用清水江的鹅卵石镶嵌成花阶路,十分整洁。村中南下江边汲水浣洗的两条路,都是石板铺就,很方便寨中民众行走。路口这块"视履考祥"碑,记载修路的过程,在村后的山边,有三口水井,是村中妇女自发集资修建的,各口井边一块石碑记载了修井人和损钱妇女的姓名和钱币数量,说明村中妇女也和男人一样热心公益事业。

这里的两座石拱桥和两座石板桥,都是400年前修建的,现今仍坚固牢实,供人行走。几十幢高大巍峨的封火砖房,墙脊高耸,装饰不同图案,显得雄伟、美观。每幢砖房内都有一口太平缸,缸体用五块大青石板嵌成。正面的石板雕刻各种精美的图案,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百鸟鸣春、鱼跃龙门等,镌刻细腻传神,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村中有两座造型别致的家祠。这是太原祠,为王姓家祠。建于1908年,占地300平方米,外墙用青砖砌成,白灰勾缝,十分坚牢。白粉刷的墙体上,用水墨画绘制各种花卉图案,大门上方,六棵白菜造型的泥塑浮雕,栩栩如生,分外瞩目。墙柱上,塑有巨龙缠绕图案,用江西景德镇的瓷器镶作龙鳞,在阳光下熠熠发光。门楣上方两侧,有各式人物造型浮雕和绘画。相隔百米是刘氏家祠,造型更为独特。刘氏家祠占地250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初年,民国中期重新修葺。高立耸起的山墙,墙脊错落起伏。正面、侧面墙上,布满人物、花草、禽兽等各式泥塑和水墨画,不但有龙、凤、麒麟及各种花草鱼虫,还有历史人物,不论是画是塑,均惟妙惟肖,逼真传神。大门上方,雕塑一只展翅飞翔的鹰,两根高耸的墙柱,对称地塑有44个拉丁字母。一面彩塑时钟,把时间定格在早上九时十二分这个充满晨曦的时刻。正面的窗户,为西洋建筑。大门及院内,均为中国传统建筑。高达8米的墙体,使人很远就看到它的雄姿。这是清水江上下绝无仅有的一座集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建筑,至今保存较好,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两氏家祠,可谓我国建筑上的瑰宝。这些封火墙内的木柱,柱上戳有木商的商号印记,数不胜数,这说明当年清水江木材交易中,生意十分红火。当年三门塘是有名的外三江,为木材交易重要码头,兴隆的木材交易自然给三门塘带来繁荣。看到这些留下来的石碑、石板、砖房,仿佛是在向人们述说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走过村中修建于清代的两处石板走廊和两栏杆,便来到了村落的三圣宫。三圣宫体现了当年木商云集、生意兴隆的缩影。三圣宫修于明代,当地百姓早就利用它作为义学的学馆。宫门门框是青石枋柱,高4米多,巍然屹立在清水江边。宫门有一块高4.2米,宽1.5米的大石碑,正、反两面镌刻密密麻麻的文字,记述修建三圣宫及倡修义学的过程。在当时没有机械牵引的年代,人们用什么方法,将这些重达数十吨的庞然大物搬运到此并竖立起来,可以见到遒劲的书法,精致的镌刻。人们把石碑上的文字、上乘书法、传神雕刻称为"清江三绝",流传到湖南沿边几县,清代到民国时期,不少文人慕名前来三门塘观赏这三绝,留下不少佳话。

三门来历

三门塘,三面环水,溪 纵横,村民自古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关于“三门”的来历,有两说与水有关。其一为寨内原有鱼塘多口(最多时达17口),且辟有东、南、西3座寨门,因名“三门塘”;其二为:人口最多的王氏先人祖籍湖南黔阳三门潭,溯江打渔而上,定居于此,因“潭”、“塘”音近,讹为“三门唐”。三门塘人确实“靠水吃水”,凭借清水江及附近支流三门溪、喇赖溪等若干小溪生息繁衍,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水文化”。

以下数字令人称奇:三门塘有水码头5座,石拱桥6座,石板桥10座,莲花塘17口,古泉井20余眼,保爷桥100多座。这些与水有关的建筑物,“皆为水文化”的物质载体,是观察和研究三门塘历史遗存的实物资料,具有文物价值。

5座码头由下而上分别称为谢家头(又称喇赖码头)、吴家码头(又称大坪码头)、王家码头、刘家码头、对门码头(又称三门溪码头)。大小码头均以巨型石板垒砌,总共300余级。码头设有义渡,从前置有义田和义林。1947年统计,三门塘义渡田年收谷250担,义渡林总面积28亩。主要渡口除建有码头、备有渡船及船工外,还建有渡船屋。在刘家码头碑林上有副对联如此描绘当年历史画面:“碑镌善辙同江永,屋盖渡船免雨零。”

文化内涵

树文化

三门塘及其附近一带,盛产林木。史称“苗河”的清水江由西南向东北流经三门塘,境内全长3.5公里,水运十分便利。清喜庆二年(1797年)《修庵碑记》称:“诸峰来朝,势若星拱,清河环下,碧浪排空,昼则舟楫上下,夜则渔火辉煌。”原来,以锦屏、天柱间的洋渡溪为界,将清水江分为内外江。上游之茅坪、王寨、卦治为内三江,下游之清浪、坌处、三门塘为外三江。外地木商若要采购内江木材,须由外江村民代办。因此,三门塘成为内外江木材集散地,从而为造就多姿多彩的“树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门塘天然树种主要有杉木、楠木、榉木、梓木、樟木、松木、银杏、青枫、乌桕、凉伞、桉树、皂角树、黄连树、枫香树、红豆杉等。虽经多年砍伐,但由于侗民素有植树造林的传统,迄今森林覆盖率仍在75%以上。村头寨尾,名木古树举目皆是,其中68株“保寨树”已被村委会挂牌保护。

历史上,三门塘一带曾是采购“皇木”、“苗木”的重要基地之一。木商中有所谓的镇江帮、临江帮、黄州帮、徽州帮、花老帮、五湘帮等等。为接待各路木商,三门塘建有20多家“木行”,除为其伐木、采购、扎排、放排外,还提供食宿方便。各帮制有特殊“斧记”,凭记经营木业。在曾开设“木行”的王起文、王枝葵宅檐柱上,仍清晰可见“同兴”、“德大”、“顺德”、“大有”、“德友”、“同乐”、“泰和”、“生发”、“谦益”、“茂益”、“兴茂福”、“兴茂永”、“兴茂怡”、“义和顺”、“双合兴”、“永泰昌”等斧记,不失为“树文化”的珍贵记录。

水文化

三门塘的石拱桥、石板桥以及桥头两端的石板路,全以青石铺墁,整齐划一,光可鉴人,记载了三门塘的历史沧桑,似水流年。某些建桥碑记以“修数百年崎岖山路,造千万人往来之桥”、“舆梁已成,行人常颂利济;迷津可渡,过客不患崎岖”等朴实的语言镌刻前人壮举。

架桥铺路,举寨为之。而修建水井则多系妇女所为。从前三门塘曾有传统妇女组织,称“观音会”。妇女们常常义务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如今留有实物遗存的便是水井。修建水井以及通往水井的石板路,概由已婚妇女捐资投劳。

跬步皆是的“保爷桥”,作为一种民俗建筑物,既反映当地自然特点又反映侗族文化特色,是“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其貌不扬却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不可等闲视之。

石文化

三门塘的“石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突出表现在各式各样的古碑上。

为何三门塘人对碑情有独钟?诚如某碑所言:“千秋常在万代不朽者莫如石也!”于是,记载历史,刻碑勒石,蔚然成风。

三门塘古碑有三大特点:数量多、体量大、保存完好。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各种古碑300余通,主要为设渡碑、造船碑、架桥碑、铺路碑、建庙碑、掘井碑、办学碑、修墓碑等等。一个占地仅8平方公里的少数民族村寨竟拥有数量如此之多的古碑,这在贵州是绝无仅有的。

三门塘的古碑,全以青石刻成,体量普遍硕大。其中最大的一通高4.2米,宽1.53米,厚0.09米,人称“清江一绝”。大量碑石,用木排、竹徘从锦屏卦治水运而来,然后人工搬运上岸,精雕细刻成碑。

众人对碑极为崇敬,屡有以鸡鱼之属祭碑者。村民素有保护古碑的传统。许多古碑被集中安置在一起,或建石龛,或修碑亭,妥为保护。若干古碑,与古树、古桥、古井、古道、古塘、古庙,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构成一道道既庄严凝重又生机勃勃的同侗寨风景线。

作为“石文化”的精华,三门塘的古碑堪称一部卷帙浩繁的“石头书”。当地村民和文物部门已着手对其逐一登记,拍照拓片,校勘注释。我们由此想到,被人称为“石头王国”的贵州高原还有多少古碑需要保护?如果各地都像三门塘的村民那样妥善保护“石差别书”,都像天柱县文管所的同志们那样详细搜集“石头书”的有关资料,那么,数以千计乃至数以万计的各种摩崖、石刻,作为“石文化”的灿烂篇章,定会焕发出耀眼的光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