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龙 |
释义 | 读音sān lóng ㄙㄢ ㄌㄨㄙˊ 三龙 ·释义(1).三条龙。 汉 焦赣 《易林·丰之需》:“三龙北行,道逢六狼。” (2).喻三位杰出者。喻 汉 初三杰 张良 、 萧何 、 韩信 。 唐 马总 《意林》附编引《裴氏新语》:“ 汉祖 骖三龙而乘云路,振长策而驱天下。三龙,人杰也。” (3).喻三位杰出者。喻 汉 代 蔡邕 、 崔寔 、 许受 。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人事》:“ 蔡邕 、 崔寔 号‘并凤’,又与 许受 号‘三龙’。” (4).喻三位杰出者。喻 宋 代 孙逢吉 、 孙逢年 、 孙逢辰 。《宋史·孙逢吉传》:“ 孙逢吉 字 从之 ……弟 逢年 、 逢辰 ,皆有文学行义,时称‘孙氏三龙’。” (5).喻 三国 时 魏 蜀 吴 三国。 唐 李白 《留别金陵诸公》诗:“海水昔飞动,三龙纷战争。” 王琦 注:“三龙, 蜀 、 魏 、 吴 。” 地名地理位置她,就是至今仍鲜为人知的侗族大歌发祥地——黎平县永从乡三龙侗寨。三龙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西南方向,距县城40约公里,三龙(乡)原属中潮区,1992后撤区并乡归永从乡, 三龙,黎平县永从乡九龙村和中罗村的合称,因据传发源于平脉山的三龙溪有三条蛟龙而故名。三龙侗寨依山傍水,四面青山环抱,沟深谷幽,峰岭绵延,山林葱翠,古树参天,清澈的三龙河贯穿全境,尤如玉带缠绕。它位于县城南面40公里,距乡府驻地7公里,侗族世居,人口5000多。 “歌海”之称她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侗族村寨,她没有宏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地坪花桥”而闻名,也没有“中国第一侗寨”雄壮辉煌的鼓楼群而扬名。但是,她却以歌声悠扬婉转、清脆悦耳的侗族大歌而历来为周边侗寨所熟知,她的歌声传遍广西的三江,湖南的通道,贵州的三穗、天柱、榕江、从江、锦屏等地侗寨,素有“歌窝”“歌海”之称。 在三龙,你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会唱歌。人们用歌传情,用歌来交流,用歌来陶冶情操,用歌进行思想道德伦理教育,用歌的形式来制定乡规民约,用歌来表达喜怒哀乐……是个名副其实的侗歌之乡。在一定意义上,侗族民歌是这里的主要文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