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里镇 |
释义 | 1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三里镇三里镇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位于皖南丘陵山区,距芜湖市区南62公里处,318国道纵贯全境,205国道毗邻,为县南重要公路交通枢纽;有八省通之称,是同往“两山一湖”的必经之地。 ◎ 乡镇概况三里自古就是商品集散地,明末清初时期商贸繁华,店铺相连,辐射三县十乡,广褒三里而得名。三里镇镇域总面积172.36平方公里,辖17个村委会和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4.7万人,集镇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驻镇人口1.7万人,耕地面积3105公顷,宜林山场7460公顷,通讯、金融、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功能较为齐全,建有日供水1.2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供排水系统完善,可确保企业供排水需要,35KV变电所1座,中心卫生院1所,第三人民医院1所,是全省200个中心镇之一,为国土资源部全国首批五个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镇之一。 ◎ 交通三里镇位于南陵县南端,地处东经118 °15' ,北纬30 ° 48' ,距县城17公里,距芜湖市区南60 公里。北接南陵县城,西靠何湾镇,从东向和南向上与泾县相依,西南邻青阳县。318 国道贯通南北纵向,205 国道毗邻,西连青阳、武汉,直抵西藏,东达上海,漳、淮二水汇合于境内。北部大部地平,南部多低山浅丘。 ◎ 河流漳水、淮水和水闸河是境内的三条主要河流,其中漳水发源于烟墩古城水龙洞,流经刘店、三里至合河口,全长 13.5 公里;淮水发源于山泉神冲口涌珠泉,顺山泉吕山冲流经三里九狮墩,出永顺堰、大马桥至合河口,与漳水交汇,流经城东,后由 澛 港入江;水闸河自烟墩万兴文家冲和绿岭荷花塘发源,流至合河口与漳淮二水汇合。三条河流至合河口合而为一后总称漳水,沿孔村、西岭、西峰、澄桥等地东下汇入长江。 此外,孤峰河沿南由泾县流经吕山河向东又入泾县境内,峨岭河由西北向东南斜贯,澄清河横穿南缘,格里河自南而北经格外向西汇入青通河。 ◎ 行政区划三里镇下辖村: 澄桥村 西峰村 辋峰村 水闸村 西岭村 孔村村 山泉村 吕山村 牌楼村 新义村 双河村 热爱村 峨岭村 漳溪村 上马村 凤凰村 三里街道 ◎ 地理特征三里镇地处南陵县南部低山丘陵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遍布,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态势。海拔高度在34—563 米之间,以南缘山区为最高,沿河地势则低平。山冲及盆地平原多见于山岭之间,历经多年开垦大部已为农田。 村落概况 三里镇中有个西峰村,其中叶家为主流家族,族谱上记载着从叶光昌开始的家族。现在家族成员已经大部分都迁移到外地。 ◎ 自然资源三里镇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有丰富的林木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其中木材蓄积量19.6万立方米,毛竹约400万根。白云石、石灰石、方解石储量丰富,其中白云石地表储量达2.96亿吨,品位为华东地区最优,石灰石地表储量1.05亿吨,方解石储量0.5亿吨。三里镇旅游资源丰富,有大自然赐予的自然旅游资源,也有赋予人文气息和红色记忆的旅游资源。有东山里的鲤鱼洞、老虎洞、瀑布等景观;有独特别致、古韵流淌的徽派建筑;有父子岭战役的遗址;有缅怀先烈的“皖南新四军死难烈士之墓”,美丽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独特的民风相结合,形成一道亮丽多彩的旅游风景线。 2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三里镇三里镇位于黄陂区东南部,距区中心10公里,距武汉18公里,东与六指街接壤,西临滠水河,南距长江10公里,与汉施公路相连,黄陂至武湖公路贯通全镇,境内的滠水河段船只北运黄陂区中心,南入长江,水陆交通便捷。镇政府驻救命寺,全镇人口26616人,面积46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银湖、救命寺、红联、东河、大石桥、白水湖、风斗湖、沿堤、二道河、邓畈、童门口、王家墩、河边、长堤、新塔。 ◎ 概况该镇是一个移民镇,该镇人口自上世纪60年代从梅店水库移民至三里镇,因而该镇与其它乡镇相比,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全镇地势自西向东倾斜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可供农业开发面积2.6万亩。淡水养殖面积1.3万亩,速生用材林1万余亩。三里镇2004年人均收入2520元。 近两年三里镇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种工农业资金迅速涌入该地。建设三里家具工业园,新型工农业模式遍地开花,取代了过去传统落后的农业;大型工业厂房也在加紧囤地开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其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历史上的三里镇曾荒无人烟,三里人不怕苦,不怕难毅然响应党的号召移民此地,艰苦奋斗,勤勤恳恳。曾经得三里镇在汉口北开发的大背景下也卷入了经济高速开动的浪潮。假以时日,在三里人的共同努力下,三里镇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成为汉口北经济的又一极。 ◎ 气候特征三里镇是一个年均海拔20.5米,无霜期245天,年降雨量1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 16.3℃,1月份平均气温3.3℃,7~8月份平均气温为28.8℃,极端最高气温为39℃,极端最低气温为-8℃。 ◎ 教育事业三里镇中小学名录 白水湖村小学 邓畈村小学 大石桥村小学 长堤村小学 东河村小学 救命寺村小学 红联村小学 沿堤村小学 河边村小学 童门口村小学 二道河村小学 王家墩村小学 风斗湖村小学 新塔村小学 三里镇中心小学 三里镇初级中学 3 湖北省大悟县三里镇◎ 概况三里城镇位于鄂豫两省边陲,大悟县北部,与河南省罗山、信阳、湖北的广水市接壤,素有“脚踏两省,鸡鸣三县”之称。全镇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96个村民小组,6719户,总人口2.6万人,全镇国土面积119.4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2.1万亩,耕地面积2.1万亩,2006年财政收入265万元。 楚北名镇三里城“脚踏两省、鸡鸣三县”,是鄂豫交界的生态旅游镇、边贸活跃镇。距大悟县城28公里,距鸡公山、灵山不过10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大新互通8公里。 ◎ 旅游风景三里城四面峰峦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湖,有“三里城出美人”之佳话。境内最高峰光头山为环河发源地,比鸡公山高3米。境内有楚北三关之一的九里关,关因山而险,山因关而雄,素有“小三峡”之誉。两大名潭:响水潭瀑布飞流直下,响声如雷,“小漓江”之名盛传遐迩;白马潭清澈明净,相传为玉帝饮马之处。两大奇洞:观音洞、水帘洞,山中有洞,洞中有山。三大宝刹:三龙寺、黄龙寺、肖家寺,依山傍水,幽雅宁静。 四大山寨:锦城寨、石头寨、孤山寨、中心寨,至今城墙完好,古迹犹在。五大名石:美猴石、玉玺石、令牌石、弥勒石、巨轮石若静若动,栩栩如生。 ◎ 经济建设三里城镇山川秀美、环境优雅、特产丰富、商贸活跃。现有招商企业23家,实现招商引资额4000多万元。引进江西金人矿业与湖南湘铝集团,合资成立三里萤石有限公司,开发板马沟萤石矿,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首期工程在2006年10月8日正式投产。同时,还引进杨老板在原望山小学投资260万元建成裕丰毛织厂;引进返乡张老板投资80万元在烟草站建成达利毛织厂;引进外地老板利用汪畈村闲置小学投资120万元建成金顺冶炼厂。 特色经济初具规模。东大山山场面积大,土地肥沃,对板栗生长有利,该镇因地制宜地发展板栗产业,不断更新改良品种,已改造老板栗基地12000亩,扩建新基地6000亩,全镇板栗基地达60000亩。西大山海拔较高,土质疏松,气候适中,适宜茶叶的生长,该镇根据实际情况,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千方百计引进天然绿色公司、三兄绿叶公司、黄龙寺庄园、河南天源实业公司、风骚岭茶庄等茶叶企业17家,引进资金3000万元,新发展茶叶基地6400亩,茶叶产量1.41万斤,产值585万元,其中柏园茶获“中茶杯”一等奖,“陆羽杯”金奖,并获“绿色食品”认证;三兄绿叶茶获“鄂茶杯”金奖和“有机茶”认证;黄龙寺贡茶获“绿色食品”认证。全镇茶叶基地面积已达10000亩。政府规划三年内使全镇茶叶面积达到20000亩,柏园茶叶带面积达到15000亩,建成“鄂北茶叶第一镇”。该镇鼓励城区周围农户发展大棚蔬菜,使三里的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六个村560多户种蔬菜,总面积达到1500亩,菜农户平增收10000元。三里的寸金黄瓜、青椒、西红柿、大蒜等大棚蔬菜销往城关、孝感、武汉、广州等地。 ◎ 特色产品三里城物产丰富。柏园茶、“米仁”米、臭豆腐、珍珠花等早已声名远播,四庙黄杨、柏园古银杏、舒山“中国枸骨王” 等珍稀古树闻名于世,汉白玉、大理石、莹石等藏量巨大。 三里城民间传说源远流长。擂鼓台、观阵山为北宋杨八姐征战地。铁门栓、阿弥石是 济公和尚云游之处。呼家河、跑 马岗乃北宋靠山呼延赞的家乡。太子庙、风骚岭因唐朝皇太子及文人骚客流连于此而著称。 三里城地灵人杰,李先念、张体学等老一辈曾在此指挥战斗,省领导钱运录、邓道坤曾在此劳动锻炼。 三里城,绿色之城,希望之城。 三里镇最有特色的产品: 农产品:茶叶(茶质好,所生产的柏园茶获省陆羽杯金奖) 大米(日产抛光优质大米200吨) 黄瓜(纯天然、无污染、正在申办绿色食品许可证) 豆制品(臭豆腐筒、块,远近闻名) 矿产品:莹石矿(贮藏量在100万吨以上,品位高,交通便利) 石英石(贮藏量大,品位高,开采便利) 工业产品:化学溶剂(产质高,销路畅) ◎ 文化教育三里镇学校主要有 大悟县三里镇中学、 大悟县三里镇中心小学 4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三里镇◎ 基本概况三里镇位于武宣县东南部,镇政府驻地三里圩距县城13公里。西承武宣镇,东接东乡镇,北连二塘镇,南临桂平市,西南隔江与桐岭镇相望。全镇面积192.6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4.2万多人,武宣至平南二级公路横穿镇境,黔江流经镇境东南,水陆运输均可直通柳州、广东、港澳,水陆交通十分便利。2006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2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56元。全镇辖15个村委,83个自然屯。三里镇土地辽阔,气候适宜,盛产甘蔗、水果、优质米、奶水牛、桑蚕、食用菌等农副产品。品牌“李果王”的胭脂李荣获农业部“优质鲜食李果”荣誉称号。拥有被称为“广西第一家奶水牛养殖小区示范场”的旧县村奶水牛规模养殖小区,已发展有7个养殖点,320头奶水牛,日产鲜奶350公斤,产值达320万元。矿产品储量巨大,已探明的品种有铅、锌、锰、硫铁石、重晶石,储量达100多万吨,是武宣最大的锰锌矿产区。 ◎ 自然环境三里地形属丘陵地形,南北走向。三里地处低纬度,在北回归线上,属亚热带季风区。一月均温10℃,七月均温度28.8℃,年均温21.℃,年均降水量1351毫米。全年无霜期325天。 ◎ 农业三里镇主要以种植水稻,甘蔗、桑蚕、食用菌为主,全镇水田面积2万亩,2006年水稻的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甘蔗种植面积2.65万亩,甘蔗的良种覆盖率为100%,进厂原料甘蔗11-15万吨,桑蚕种植面积5700亩,产茧67.52万公斤,产值742.5万元。三里镇共有水果面积李果1.5万亩。其中三里的三华李、胭脂李在区内外享有盛名,并荣获国家农业部评为“优质鲜食李果”称号。全镇共有林地面积14.02万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52%。三里镇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2006年种植蘑菇15万m2,产量90万公斤,产值320万元。通过创建以“农户+基地+公司”为养殖模式的旧县村奶水牛养殖基地来带动全镇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广西第一家奶水牛养殖基地,现有7个养殖小区,86套牛舍,2500亩草场,存栏奶水牛300头,出栏肥牛800头,日产鲜奶350公斤,产值达到320万元;年加工鲜奶1800吨,2006年,仅养殖业一项,三里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6元。 ◎ 乡镇企业今年来三里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三里现有企业有朋村弘泰矿业公司、沙安页岩砖厂、三里旭日新型建材厂、天力生态复合肥厂、金竹源纸业公司、泰源矿业公司、振祈锰业、鸿桔矿业公司、永泰矿业公司等。这些企业的发展,给三里带来了丰厚的利税,同时也创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三里经济的繁荣。2006年全年共引进外来资金9000万元,实现总产值30787万元。 ◎ 招商引资近年来三里镇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化投资环境,筑巢引凤,吸引外地客商来投资,充分利用本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大力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硬环境,营造了“亲商,爱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了一批事关全镇发展大局的项目。近年主要项目有投资500万元建立三里页岩砖厂。引进万隆公司和振祈锰业分别投资500万元开发锰矿。引进金竹源纸业公司投资1亿多元兴建纸浆厂,现已完成投资2300万元。2006年引进弘泰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对朋村铅锌矿进行开采。引进泰源矿业公司投资1000万元进行锰矿开发;引进泰龙矿业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立选矿厂;引进濠丰公司投资500万建立选矿厂;引进永泰矿业公司投资1000万元开采锰矿;引进鸿桔矿业公司和首良商贸公司分别投资500万元开采锰矿;投资300多万元在三里村委东区建设一座旭日新型建材厂。这些企业都已在三里投资并产生了效益。 ◎ 邮电三里镇原设有邮电所1处,负责三里的信件传递和通讯,1995年开通了程控电话。1998年邮电分离,设邮政所和电信所各1个,后三里电信业务归东乡支局管辖。2006年全镇有程控电话3400多部,15个行政村都通了电话。随着社会发展和通讯科技的进步,移动电话已普及到乡镇,三里镇现有移动电话数千部,全国两大移动电话营运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在三里设有营业网点。 ◎ 城镇与乡村建设三里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通过发展城建带动城镇化发展。安装三里街自来水工程,通过市场运作,建成占地98亩的三里开发区,集商贸、居住于一体,吸引农村人口到城镇定居、经商。2000年获中共柳州地委、柳州地区行政公署授予“文明小城镇”称号。2004年建成了全县第一个乡镇休闲广场,完善了城镇的基础配套设施。投资6万元对三里街道安装路灯。2006年三里镇城镇开发区已发展至150亩,以修建武宣至平南二级路为契机, 2008年发展到250亩的规划目标。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全镇开通,实现全球直拨,互联网已连接到村屯。 ◎ 旅游资源灵湖 水面20多亩,湖中有多眼泉水,清澈见鱼,野禽常至,“鹤舞灵湖松籁风”是武宣老八景之一,历代多有诗句赞颂。圈有一泉,喷涌而出,优质可饮。冬晨,热气蒸日,村妇捣衣,祥和悠然。大灵桥建于民国初年,半圆形石拱桥,与河中倒影合如圆月,称“灵湖秋月”。 武台休闲村 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规划为农家休闲文化村。户户皆似花园,环境幽雅,鸟语花香。2006年有6家农家乐园,供游客游玩、烧烤、品农家饭菜,并有根雕和奇石供人赏购。 大藤峡 三里镇境内的黔江属于大藤峡的一段。江中孤岛泗孤洲方圆十多平方公里,海拔41.5米,是武宣地势最低的地方。洲上细沙晶莹透彻,美景四季更替,盛产清甜无渣的沙田柚和芭蕉。自勒马往下游,江水湍急,迂回曲折,沙洲静卧,礁石嶙峋,两岸奇峰峻岭相接,竹木藤林蔽日。 5 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三里镇◎ 地理位置三里镇位于上林县东北部23公里处,是上林县东部地区最大的一个中心集镇,素有“一枝花”之美称。东与来宾县毗邻,南与澄泰乡接壤,西同西燕镇连接,北跟乔贤镇、塘红乡交界。省道20231线贯穿南北,是该县通往柳州、忻城以及忻城通往南宁的必经之地,也是县内贯通乔贤、木山、塘红、中可等4个乡镇的交通枢纽。镇政府所在地距离首府南宁市、港口城市贵港市、重工业城柳州市分别是132公里、194公里和198公里。 ◎ 乡镇概况三里镇全镇总面积1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万亩,下辖1个社区14个村委会,167个自然庄,327个村民小组,2002年未总人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3万人,非农业人口0 .27万人。2002年,三里镇按照“稳农促工抓项目”的发展思路,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为宗旨,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依靠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旅游名镇、企业强镇。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3327万元,比上年增长1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65万元,比上年增长19.5%;财政收入完成285.1万元,完成全年财政预算收入任务的129.3%。 ◎ 旅游资源以风光秀美、旖旎迷人而出名的“小桂林”——三里洋渡风景区就坐落在三里境内。有被徐霞客称为“岩冠”的明镜岩以及随处可见的怪岩幽洞,有历史研究价值较高的汇水桥畔石壁上的《千军镇、钓矶、千古伟绩》等11处明、清代摩崖石刻碑,有名扬县内外的特六庙和佛教重地观音阁等,有的建筑时代久远,并以独特别致为主要特征的古建筑物,有美丽神奇传说的古墓群,加之与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独特的民风相结合,形成了一道靓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对三里一带的岩溶地貌叹为观止,认为可与桂林山水相媲美(“小桂林”之称由此而得来),以至于在此逗留了54天,并写下了一万多言的游览记载,这是他在广西游览、考察除桂林外记载最多的地方。 ◎ 农村经济三里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 增收、财政增长的“三增”方针,按照“一粮二蔗三薯四桑五渔”的发展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巩固甘蔗支柱产业,发展木薯种植业、畜牧水产业和桑蚕业。2002年,全镇粮食总产量达138l万公斤,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2万亩,种植优质谷种占水稻总面积的98%;玉米种植面积1.74万亩,产量达231.4万公斤;大豆种植7900亩,总产量达42万公斤;花生种植4750亩,总产量达52.2公斤;红薯种植5750亩,总产量达44万公斤。甘蔗种植面积17360亩,其中吨糖田2100亩,良种蔗面积1.6万亩,2002/2003榨季入厂原料蔗达7.8万吨,总产值1200多万元;桑园面积达到1500亩;木薯种植面积5080亩,总产量1.9万吨;鱼业养殖2000多亩,总产值600多万元;生猪饲养2.2万头,年内出栏1.3万头;家禽饲养3万羽,年内出栏2.1万羽。 ◎ 乡镇企业三里镇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异军突起。目前,有一家固定资产2948万元,年生产酒精能力1万吨,生产保健酒类“蓝山酒”200吨的全县规模最大的个体私营企业——广西蓝山酒类副食品有限公司;1个石灰生产基地,8家红砖厂,故三里被誉为“石灰之乡”、“红砖基地”。l家专门生产出口木器的加工厂,有日可供2000吨的自来水厂1家,5家宝石厂。国有企业——上林县火电厂也位于三里境内。初步形成了建材、食品加工、电力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 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三里镇结合实际,主动融入到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创建活动。一是完成黄境、山河、龙联、东吴、韦寺村等7条长约18公里的村级路建设;完成韦扬庄人畜饮水工程1处;二是投资40多万元,对北汗呗、响水坝等进行维修加固;三是投资12万元硬化了鱼行街,硬化面积2600平方米;投资55万元建起了敬老院;完成了全县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镇政府综合办公大楼的续建并开始交付使用;4条主要街道全部植树绿化,并安装了103盏路灯;设有供电所、变电站、寻呼和移动通讯接收站、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站等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 ◎ 科技三里镇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充分发挥镇图书馆“知识工程”的宣传阵地作用,把先进、科学的种养技术传授给广大群众,使群众掌握科学种养实用技术并应用到实践中去。用农技校、文化夜校举办科技培训班12期,受训人数1780多人次,提供技术咨询15840多人次,印发科技资料28400多份。积极引进“两优培九”水稻品种、“特新一号”西瓜品种和粤糖93/159甘蔗品种等。在双良、双罗一带建立了4000多亩的优质谷基地和“吨粮田”基地;在韦寺、三里、云姚等村建立了5100亩的优质高产高糖甘蔗基地和1000多亩的“吨糖田”基地等。 ◎ 文化教育三里镇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断深化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现有县办中学1所,镇办中学2所,私立中学1所,共有50个班学生2926人,有完小15所,教学点26个,一至六年级有170个班学生共5243人。2002年全镇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费和和干部职工教育附加费74.2万元,多渠道集资18万多元,全部投入学校危房改造和其他教育设施。完成11所学校维修改造,维修面积达1068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112平方米。在三里初中投资装备一个多媒体教室设施,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派员参加电脑培训班78人次;参加高层次学历培训50多人次。初中毕业生中考文化科总分500分以上有7人,450分至499分有61人。 ◎ 卫生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镇卫生院按照国家一级甲等医院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同时顺利通过爱婴医院评估,医技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妇幼保健工作稳步发展,预防控制工作得到加强。农村人居卫生环境不断改善,农村改水改厕进展顺利,200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各式卫生厕所650间。 ◎ 文明村建设2002年,三里镇党委、政府继续加大文明村建设工作力度,通过采取“四个一点”即县直、镇直挂点单位支持一点、镇财政拨一点、社会各界人士捐一点、群众出一点的办法搞好了三里新村和森隆双眉两个文明示范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文明意识明显提高,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已逐步打造形成,由于各项工作及时落实到位,在往年的基础上,全镇又建沼气池317座,各式卫生厕所650间,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6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三里镇◎ 地理位置三里镇位于贵港市西部,东接西江农场及石卡镇, 南邻五里镇,西靠三等岭、与横县镇交界,北连覃 塘和黄练镇。镇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32公里,在覃塘区 政府以南10公里处。 ◎ 乡镇概况全镇现辖10个村委,1个居委,有70个自然屯,27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6万人。 全镇总面积133平方公里,有耕地5.5万亩,其中水田9万亩,早地2.5万亩,林地面积5.89万亩。圩镇规划建设四大新区,占地2 80公顷。境内有中小型水库6座,常年有效库容1112万立方米,可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大型人畜引饮工程,源自甘道水库,受益沿线4个村和三里圩镇。供电和通信设施完备,走在全市先进行列。交通环境得天独厚,呼和浩特至北海209二级国道,南北纵贯全境,与三里圩镇擦肩而过,南下20公里为广(州)南(宁)高速公路,北上10公里与昆明至福州324国道和自治区干线南梧二级公路交汇。此外,黎湛铁路傍境而过。 ◎ 经济发展农业主产优质稻、原料蔗外,培植果蔗、鄂莲4号优质莲藕、蚕桑、淮山、甜竹笋、无公害蔬菜、蘑菇、林果等日个大生产基地(带);畜牧水产养殖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见长于龙宝猪的大批引进和养牛、养鸭、养鱼等规模性发展。全镇有造纸、建材、食品、加工、服装、金属制品等企业256个。2003年引资1325万元,新上项目5个。由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现有1.2万农村富余劳力进城经商或入厂务工, 占农村全部劳力的比重达到24.5%,形成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良性格局。 ◎ 文化教育该镇有初中2所,中心校1所,完小11所,教学楼房23幢,1995年已先后通过自治区和国家“两基”验收。近年来,2所初中均获市、区常规管理优秀学校,素质教育目标管理一等奖,教学工作突出贡献奖;中心校为贵港市首批示范学校、百佳学校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l996年被自治区许为示范学校和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单位。 ◎ 历史沿革三里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历史上涌现了覃增文、杨烈、团燕甫等志士仁人,为党和革命事业建立了卓著功勋。1936年11月7日,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在三里罗村召开。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建国后成立三里乡,以后行政区划几经调整,1984年11月,三里撤社建镇至今。1996年6月贵港升格为地级市后,三里镇录属覃塘区。 7 湖南省常德市三里镇湖南省常德市三里镇辖37个村,2006年,该镇围绕镇政府提出的“办厂经商做生意,修路养牛栽核桃”的工作思路,全镇上下掀起干实事的热潮。种植地膜西瓜5000亩,发展奶牛养殖小区4个,建现代化吸奶站3座,全镇奶牛存栏达到300多头,栽植核桃1800多亩,发展大棚蔬菜560亩,组建专业协会四个,建沼气池370余口,新建小学4所,新修水泥路30多公里,位居全县新修水泥路之首,抓项目63个,引资金418万元。 8 西安市蓝田县三里镇三里镇代码:610122107 ◎ 概况三里镇位于蓝田县中部偏西,灞河东南岸。辖3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三里头村,距县城1.5千米。312国道、县环北路过境。景点有东汉蔡文姬墓、三里镇温泉、隋末瓦岗寨起义领袖李密墓,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故居、柳公权衣冠墓。312国道纵贯镇境,县环北路亦从镇南通过。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盛产苹果。乡镇企业有水泥预制,砖瓦、石材、化工、木器、油脂、饲料加工、食品、编织等厂。东汉才女蔡文姬墓在乡西侧蔡家村。三里镇温泉,为游览沐浴地。 ◎ 沿革建国初名三里头乡,1958年建公社,1966年改名朝阳公社,1984年改为三里镇乡。1996年,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辖席家河、白羊寨、青羊寨、三里头、马家河、五里头、魏家沟、毛家坪、樊沟、陶沟、桥村、朱家寨、柴寨、王坡、南王、杨村16个行政村。 李后乡建国初为治城区涝池岸、杨坡头、陈家沟等乡,1950年合并为任家乡,1958年改为城关公社李后管理区,同年建为公社,1966年更名为永丰公社,1969年恢复原名,1984年改乡。位于蓝田县中部,灞河北岸。1996年,面积50.7平方千米, 人口1.9万人,有312国道东西通过。辖李后、罗李村、陈家岩、苟家、新庄、杨岩、陈沟岸、贾沟、涝池庄、樊家、焦家、小寨、磨李、苏王坡、秦家寨、低五尺、杨坡头、齐王庙、刘独庄、桂张村、柳家村21个行政村。 2002年,三里镇辖三里头、马河、青羊庄、白羊寨、席家河、五里头、杨村、柴寨、王坡、南王、朱家寨、乔村、 陶沟、樊沟、毛坪、魏家沟、柳家、罗李、陈家岩、苟家、新庄子、杨岩子、陈沟岸、涝池庄、桂张、李后、樊家、焦庄、北小寨、磨李、苏王坡、秦家寨、低五尺、杨坡头、刘独庄、齐王庙、贾沟37个行政村。 ◎ 历史文化蔡文姬墓位于西安城东南蓝田县三里镇蔡王庄村西北约100米处。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文姬,名琰,东汉末年女诗人。博学有才,辨通音律,曾因战乱没于匈奴达12年。曹操思贤慕才,用金璧赎回。卒后葬此。1991年建立蔡文姬纪念馆,馆内陈列着蔡文姬所著《悲愤诗》和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及《后汉书》中的《董祀传》等。 密林环抱的蔡文姬墓高8米。相传蔡王村也是由蔡文姬的护墓人世代相传发展起来的村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