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汇中学 |
释义 | 渠县三汇中学 巴山依依,宕渠潆绕。位于三江交汇、渠江源头的四川省渠县三汇中学创建于1942年,占地100余亩。现有59个教学班,4700余名学生,在岗教职工235人。校园与三汇镇隔河相望,有购物之便,无车马之嚣。学校布局合理,恬静清幽,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具有优良的育人和成才环境。 师资力量三汇中学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198位专任教师,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2人,全国、省优秀教师9人。各学科均有市级学科带头人,有全国数学、物理学会、省语文、英语、化学等学会会员16人。近五年,学校教师在全国及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238篇。学校现承担着1个国家级和2个市级教育科研课题。 教学设施学校教学设施齐全。设有各学科实验室、标本陈列室、图书阅览室、电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演播厅和设施齐全的体育场地。各教学班配备了现代教育技术所需的“三机一幕”,还建成了1000M光纤主干、100M桌面交换的校园局域网。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新修的餐厅为全校师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办学成果三汇中学是达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达州市校风示范学校、达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市级园林最佳单位、国家级青少年体育运动培训基地。近五年来,学校已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1700多人;许多学生先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大学。音、美专业升大学的累计达200余人。今日汇中,以其校风好、质量高、发展快,被誉为巴渠教坛的一颗新星,成就梦想的摇篮 学校解读二.解读忠渠县三汇中学 “山水汇翠,长桥横空,依磐石,临宝峰,揽地域之形胜,捐私产而建黉宫。英才汇集,乐也融融。沾化雨,坐春风,德业进,知识丰,一心一德为国忠功,发扬最高之文化,跻世界于大同。” 吟诵着 三汇中学昔日校歌,让人感受到三汇中学 所慕求 的那种“汪洋恣肆,聚底蕴与传承,积淀与发展,特色与风骨之大气;磅礴恢宏,集天时与地利、人杰与地灵,历史与现实之大成”文化经典 学校历史忠县三汇中学的历史溯源于1945年,由当地乡绅谢锡久创办。她, 已然走过了生命华章的半个多世纪年轮。评述这段历程,她,虽然没有古蕴厚重的文化渊源,也没有洋味粘稠的历史嫁接;但是把半个多世纪岁月的细节装订起来,就拥有了生命之气的浩浩荡荡。半个多世纪岁月固然会消磨一些细节,但是这半个多世纪岁月更能够创造一部经典。回溯往事,我们便多了几分重温的庄重与温馨;解读经典,我们更有几分回味的自豪与幸福。 解读这部经典,纷至沓来的是一串由黑白到彩色的镜头,我们不能忘记,在风雨如磐的时代,私立 “ 汇英中学 ” 筚路蓝缕,步履维艰,这段历史蕴含了我们的 “ 源 ” 。我们应当庆幸,新中国的礼炮声带来了 “ 忠县第一初级中学校 ” 的崭新命名,这段历史积淀了我们的 “ 本 ” 。我们无不慨叹,知识风帆跌落的 “ 文革风暴 ” 炼就了我们 “ 黑色的眼睛 ” ,使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寻找光明;我们有理由自豪与骄傲,在春天的故事里,我们以大写意的手笔为 “ 故事 ” 增添了县内同级同类学校第一的新华章。 解读这部经典,我们会不无感动的发现,教育先辈们执着耕耘,勇于创新,如春蚕吐丝漫卷出锦缎的飘扬,似蜡烛燃烧追求着银光的闪亮;多少人矗立在经典里,让我们的解读呈现出高山仰止;多少事掩藏在经典里,让我们的解读定格为永志难忘。解读这部经典,我们能看到他们在无数次壮丽涅盘中,熔铸成三汇中学今日的辉煌。 解读这部经典,我们会不无欣慰地发现,在这部经典里,我们能品味出一份人生追求的执着与凝重,能驰骋于青春放飞的高远与辽阔,能体验出一份莘莘学子出山跨海的漫漫求索,能明白一片有志少年学海泛舟的海天壮阔。解读这部经典,我们能看出他们无数次辉煌演绎下,定格为一双托起灿烂朝阳的巨手。 解读这部经典,我们定会惊奇地发现,在经典的每一个细节里,都融入了我们每一个汇中人,在经典的每一个章回中,都凝聚着群体的汇中人;解读这部经典,我们更能感受到一份憧憬和希望的淋漓酣畅。拥有这部经典,我们就有十足的勇气直上九天去揽住今晚的月亮;拥有这部经典,我们就更有百倍的信心张开双臂去拥抱明天的太阳。 日月嬗递,大河奔流。60年,一座丰碑。这座丰碑,人们或许记不住建造者的名字,但是,人们不会忘记——一座丰碑支撑着一片湛蓝的天空。三汇中学曾经给无数三汇桑梓点燃了启智的圣火,照亮了远航的通途。今天,她承袭了60年底蕴的精华,吮吸了当代文明的乳汁,囊括了基础教育前沿的硕果,在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大潮助推下,必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人们有理由相信:明天的三汇中学会更加灿烂辉煌。三汇中学的精神会永放光芒!!!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