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塭 |
释义 | 基本内容拼音:wēn 注音:ㄨㄣ 简体部首:土,部外笔画:9,总笔画:12繁体部首:土,部外笔画:10,总笔画:13 五笔86&98:FJLG 仓颉:GABT 郑码:BKLK 笔顺编号:121251125221 四角号码:4611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86D 基本字义土地温暖。 水产养殖场的一种,海水流通的滨海地区多有之。塭场一般广约百多亩,周围择点设闸,潮来任其涨满,潮退便在闸口置网,渔获量无一定。 塭【wen】,作塭,沿海渔民现在也叫鱼池,浅海滩涂养殖的一种。 鱼塭,鱼塭养殖。 鱼塭养殖,又称港养、海埭养殖。即在沿海有淡水注入的中小型港湾、港汊内,或在潮间带较平坦的滩涂上,筑堤、开沟、设闸以贮蓄海水,利用潮水涨落纳进(或投入)鱼、虾、蟹苗,进行养殖。 中国明代黄省曾《养鱼经》中有“松之人于潮泥地凿池,仲春,潮水中捕鲻盈寸者养之,秋而盈尺,腹背皆腴,为池鱼之最”的记载。 300多年前台湾省开始在今安平附近用鱼塭养殖遮目鱼。目前台湾除单养遮目鱼、鲻外,还将其与草虾、砂虾、以及江篱等混养,并采用精养技术。印度尼西亚约在公元14世纪即利用鱼塭养殖遮目鱼,此后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发展了鱼塭养殖。这种养鱼方式至今在上述国家中仍很盛行。 塭内 村名,坐落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塭内村又叫“丰丰乡”,全村都同姓“刘”。 村名,坐落于广东省揭阳市经济开发试验区渔湖镇。“塭内村”,全村都同姓“林”,以前有三姓。 塭头,塭尾 两个村名,坐落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霖磐镇德桥乡(久时:竹桥乡),同姓“陈” 方言集汇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vun1 潮州话:ung3(旧时ùn)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