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合乡
释义
1 浙江省德清县三合乡

三合乡为一地名,在我国浙江省、甘肃省、青海省以及四川省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1、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三合乡

三合乡位于莫干山东麓境内,是防风古国所在地,濒临东苕溪,位于杭州市北郊。东临嘉兴、桐乡,南连杭州,北通太湖、湖州,西枕天目灵峰。水路:沿东苕溪入京杭运河,沟通江沪;陆路:康德公路、杭宁公路贯彻南北,杭宁高速公路穿越全境,距秋山出口处3公里,南距杭州市中心35公里,北接09省道、104国道,距莫干山风景区30公里,湖州55公里,上海210公里。水路交通十分便捷,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三合乡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辉的江南乡村,6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远古时代的防风神话闻名遐迩。并于1991年和1993年分别成功举办了二届全国防风神话学术研讨会,日本学者专门到实地作了考证。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名山之胜、竹荣之地”的美称。全乡总面积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3021亩,水面4129亩,辖13个行政村,一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1000余人。

三合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优质石料称誉上海;效益农业央视传媒“吴越风情”再现风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蕴涵投资商机无限。

2 甘肃省金塔县三合乡

基本简介

三合乡位于金塔县城北郊16公里处,东靠会水开发区,西接中东镇、古城乡,南连金塔乡、北往东坝乡。省道酒额公路和新建的酒航公路横穿全乡,交通便利,通讯畅通,信息快捷,具有多面方的区位优势。

行政管辖

三合乡共辖10个行政村,51个村民小组,1个集体农林场,6个农业综合开发区,有14个乡属单位及驻乡单位。乡党委、人大、政府班子健全,设党委1个,党支部17个,共产党员573名(其中:男487名,女86名)。党、青、妇、武装、工会等基层组织健全。文化、教育、卫生、农机、水电、农林、畜牧、粮食、公安、司法、计生等部门设置齐全,各基层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扩大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经济概况

三合乡经济稳步发展,农村产业结构逐步由一、二、三产的比例顺序向二、一、三产的方向转变。拥有年生产皮棉5000吨的棉花加工企业2个;面粉、木材、铁件、粘土等加工企业和百货、餐饮、服务等商贸流通行业在满足全乡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部分产品上市外销;棉花、制种、草畜、日光温室等已成为农业支柱产业。2002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381万元,乡财政收入达到221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735元。2003年招商引资政策的制定和投资环境的优化,还将为本乡经济的繁荣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文教卫生

三合乡文教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现有乡办中学1所、村办小学10所,全乡共有教职工93名,其中:具有初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78名,可保证全乡1800名学生就读。现有乡文化中心一处、乡村文化活动室18个,图书室、阅览室12个,可满足全乡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现有中心卫生院一处,村级卫生医疗门诊7所,共拥有医务人员28名,拥有床位20个,设备齐全,可保证全乡及就近群众就医。信息网络开通,通讯、广播、电视设施配套,达到了村镇建设“四化五通“要求。

自然资源

三合乡自然资源条件好。本乡地势平坦,光热和水土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9.6℃,无霜期168天,土壤理化性度好。全乡辖区占地面积10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1670亩,林地11459.9亩,牧草地7881.3亩。水电基础设施好,农田灌溉位居上游,共有干支渠及斗农渠158公里,机井170眼,农电线路58公里,能有效保证农作物所必需的水资源。有生态保护区8个1万亩,防风固沙林带及农田配套林带62公里,能有效遏制风沙对农作物的侵害。适宜粮、棉、糖、油、孜然、籽瓜、蔬菜及各类水果的种植栽培。已经建成的164座二代日光温室将为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提升换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乡内有冰坝河滩设施观光农业、天然固沙乔灌林点旅游景点。

民风简介

三合乡民情淳朴、人际资源丰富。全乡共有农户2288户,8252人(男4258人,女3994人),共有劳动力4210人。全体村民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613人,占总人口的31.7%。现有在校大中专学生78名,在南方城市经营打工的村民有70名。三合籍担任过副县级以上领导者有21人,从事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行业的知名人士和商贸有18人。三合籍人员分布各地、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资源。

3 甘肃省静宁县三合乡

三合乡位于静宁县西北部,东与原安乡相依,南与界石铺 镇毗连,北与宁夏西吉县接壤,西北与会宁县为邻。总面积 93平方公里,辖13村84村2514户12206人。平均海拔1960米左右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侧斜,主要耕地和村庄分布在河沟台地, 阳山湾岔。境内气候高寒干旱,无霜期短,燃料奇缺。农作物 以春小麦、玉米、糜子、洋芋为主,兼种谷子、豌豆、扁豆、 莜麦等;经济作物有胡麻、葵花等。 为了彻底改变群众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习惯,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 业结构,压夏增秋 ,压粮扩经,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走产业化种植的路子。 2004年,种植双垄沟集流增墒地膜玉米9608亩,坑种、垄种洋芋10462亩,膜侧小麦1200亩,胡 麻5676亩,全年人均产粮307公斤,人均纯收入420元。 历届乡党委、政府把梯田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头戏,按照田、林、路配套,综合 治理的原则,切实加大梯田建设力度,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梯田面积达 420427亩,占总耕地 面积的70%,连续6年被平凉市水土保持局评为“梯田建设先进单位”。新修上等级公路达8 .6 公里,乡村公路 208公里,实现了社社通汽车。围绕全乡“三大流域、四大林带”(中沟流域、 北岔集沟流域、任岔沟流域,中沟梁林带、北岔集南山林带、中山林带、旧堡梁林带)治理,完 成退耕还林13174亩,“三荒”15562亩,全乡现有林地33319亩,林地覆盖率达到23 .8 %。 全乡有小学 10所,教学点2年,初中1所,在校学生1834人,教职工91人。新建卫星地面接 收站1个,村村通4座,调频广播发射塔2个,全乡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全乡可同时转2个频道 的电视节目。乡上敬老院有10位五保老人住居,2000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4 陕西省城固县三合乡

城固县三合乡位于县城汉江大桥以南2公里处,东临洋县,西临董家营,南连五堵镇、盐井乡,北隔汉江与县城相望,总面积60.6平方公里,316国道、城二路、三盐路和西汉高速公路及其引道横贯全境,交通便利。辖10个行政村,58个村民小组,6055户,19927人,乡政府驻地龙王庙村,2004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35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700万元,农业总产值46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元。

三合乡地处县城近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比较显著,境内有省内闻名遐迩的鸟山自然保护区和风光秀丽、山水相依的堰沟水库,开发旅游产业前景广阔。

境内汉江河环绕,堰沟河纵横,农业发达,是全县的蔬菜基地,猕猴桃、中药材、养殖业等产业初具规模。全乡地势南高北低,堰沟河纵贯中部,自南由北注入汉江,南部为浅山丘陵地,北部为汉江及堰沟河冲积平原,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有耕地14724亩,其中水田9707亩,有塘库193口,山林54140亩,出产水稻、玉米、油菜、花生、芹菜、山药、西瓜、猕猴桃、核桃、板栗、元胡、乌药、天麻、桔柑、木耳和香菇等粮食、经济作物。

三合乡境内较大规模企业:天利万头养猪场、永顺万头养猪场、荣祥生物化工厂、千龙化工厂、乔森化工厂、瑞丰生物制药厂、胡家湾机砖厂、龙王庙精米厂等。

5 陕西省蒲城县三合乡

基本概况

三合乡位于蒲城县西北7千米处。东与翔村乡及城关镇接壤,南连贾曲乡,西与坡头镇、兴镇相邻,北靠大孔乡。南北长10.5千米,东西宽8.2千米。总面积57.2平方千米, 2005年,全乡耕地面积4497.2公顷, 总户数5888户,23245人。

行政管辖

村组及自然村落 三合乡境辖三合、花王、杨庄、十里铺、高家、谢家、西曹、白家渠、义龙、齐家、武家、巷刘、北刘、后泉、赵山、畏山16个行政村,105个村民小组,66个自然村。

三合村委会辖三合1个自然村。畏山村委会辖武家山、屈家窑、马鞍桥、上场村、老沟、南山村7个自然村。赵山村委会辖西山、上原、方家村、营址壕、尧科、新村6个自然村。义龙村委会辖义龙、赵家、新民村3个自然村。齐家村委会辖齐家、西南庄、槐树陵、套刘村、义和村、王家窑、贾家村7个自然村。武家村委会辖武家、邢家2个自然村。谢家村委会辖谢家、郭家、北窑、马家、双庙、王家、原家7个自然村。高家村委会辖高家、李家、上埝3个自然村。西曹村委会辖西曹、东曹、双合、赵家4个自然村。后泉村委会辖井家、汪家、雷家、东孙家4个自然村。巷刘村委会辖巷刘、西孙家、周家、岳家4个自然村。北刘村委会辖北刘1个自然村。花王村委会辖花王、县西、东蔡梁3个自然村。杨庄村委会辖杨庄、张曹、韩家、原家(罗家庄)、忽家、陵上6个自然村。白家渠村委会辖白家渠、西蔡梁、河南村3个自然村。十里铺村委会辖周家、李家、辛庄、徐家、解家5个自然村。

地理条件

三合乡地形多样,集山、川、源、坡于一体。中部“桑渠川”地势平坦肥沃,地下水位约120米,发展农业条件优越。北部金帜山石灰石资源丰富,宜发展建材工业。农业以“稳粮、优果、兴牧、扩瓜菜”为工作思路,已经建成优质苹果酥梨基地280公顷、日光温室蔬菜基地和333公顷大葱生产基地。以丰山林场为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丹参、黄芩、地瓜蒌等中药材十余种,共330公顷。畜牧业生产形成了赵山、高家、西曹三个养殖重点村,成立了专业协会并开展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2005年全乡农业总产值为2781万元,粮食总产7661吨。

工业生产

乡镇企业主要有三合第二水泥厂、双龙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亚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水泥20万吨; 还有三合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年产4万米供排水管的生产线,产品2001年12月被陕西建材工业协会、水泥制品专业委员会评为“陕西省推荐产品”。2005年,乡镇企业(含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餐饮、服务业)总产值9260万元。

社会公益

交通、邮电 西禹路、坡蟠路自东而西横穿全境,金十路、桥陵路纵贯南北,在三合乡形成了“#字型”公路网络,交通方便。三合为县主干邮路,境内有三合电信所。程控电话全乡装机量达2150部。有线电视网络已延伸到村。境内设有中国移动及中国联通通信基站各1座,通讯全乡无盲点。

有初级中学1所,六年制完全小学13所,初小6所,有教师211名,在校中学生1640名,小学学生2320名。全乡小学入学率为100%,中学入学率为95%,并在各校实施了远程教育工程。配置了34英寸电视机、DVD及电脑等教学设备,为教育事业向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有卫生院一所,工作人员9名,其中医师3人、卫生员1人、病床5张。有村卫生所16所,卫生人员40人,防疫人员16人,拥有病床8张。2003年,全乡计划生育率98%,人口出生率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

旅游景点

三合乡是蒲城县文物重点乡之一,有古墓葬13座,古遗址8处,寺、观、庙、祠9处,出土文物19件。

古墓葬 主要是唐宪宗景陵、唐让帝惠陵、云麾将军李思训墓、凉国公主墓、代国公主墓、金仙公主墓、三太子(惠庄、惠文、惠宣)墓、王贤妃墓,有清代宰相王鼎墓等。寺、观、庙、祠 主要是仙台观、周氏祠堂、石佛寺、屈氏祠堂、显圣庙、李家祠堂、赵公祠、三皇宫、睡佛寺。古遗址 程家村遗址、营址壕遗址、桥陵东华门遗址、垫盖王家遗址、长乐坡遗址、李家村遗址、桥陵内坡城垣遗址。 出土文物 秦云纹瓦兰、汉粮仓、汉陶仓、汉铁锛、汉铁铲、汉铜镜、汉钱灯、北魏铜佛像、唐景陵花方砖、唐钱剪、唐陶俑、唐铁斧、金柿形陶盆。地面文物有云麾将军李思训墓碑,碑文系唐代书法家李邕所书,行书,笔势挺耸,名驰海外。《续书评》称:“其书如华岳之峰,黄河一曲。

历史人物 包森,原名赵宝森,三合乡义龙赵家村人,抗日名将。周爰诹,三合十里铺周家村人,清代翰林编修。

6 黑龙江省桦南县三合乡

三合乡隶属桦南县管辖。位于县境中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4公里。原属半截河乡管辖。1958年4月,并入八虎力乡,同年9月又并入新兴人民公社。1961年3月,由新兴、土龙山等公社划出部分村屯和生产队,组成三合公社。1984年4月,改为三合乡,是全县比较小的一个乡。

三合乡在东北沦陷时期,是日本侵略者武装移民侵占地区之一,曾建有日本移民开拓团。全乡总面积6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万亩。朝鲜族聚居的永昌村,是乡内主要水稻产区之一。乡办工业有木器、制砖厂等,1992年乡企总产值1010万元。全乡共辖三合、新生、新丰、良丰、五分、六分、永昌、清茶、团结、立新、兴旺、兴业等12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1.02万人,其中朝鲜、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0%。乡政府驻地三合村。

三合乡辖12个村委会:南岗村、富饶村、三合村、五星村、庆丰村、建国村、胜利村、东升村、建华村、建新村、建设村、红星村。

7 黑龙江林甸县三合乡

三合乡位于林甸县西北部,面积6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3.2万亩,草原8万亩,水面8.7万亩,林地5.1万亩。现有12个行政村,56个自然屯,居民总户数7895户,人口27833人。2007年全乡实现农业总收入1.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48元。

三合乡名源于驻地三合屯名。中华民国初年,在通往省城的大道旁设有三合店,后来开荒建屯,遂称“三合屯”。1914年11月,划归林甸设治局,隶属北乡管辖。1917年7月,隶属林甸县第四区管辖。东北沦陷后,初隶长发保,后隶福发村管辖。1939年1月,设三合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设置三合区。1947年将富裕县的二十棵树屯划

归林甸县,隶属三合区。后将三合区改为第五区。1956年3月,设置三合乡。1958年9月,将三合、双发(部分)等乡合并成立鱼米之乡人民公社。1959年2月,改称三合公社。“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更名为东升公社。1984年改为三合乡。

该乡近年加大道路、供水、排水等项基础设施力度,全乡共硬化道路23.43公里,有9个村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屯屯通”。共整修土路39.4公里,完成路基工程18.6公里,共筹资29万元,在各村新打机电井29眼,发放配套喷灌设备24台套,新增抗旱保收田8700亩,使全乡抗旱保收田面积达15.7万亩,有效灌溉达68%。共投入资金15万元,造林1352亩,义务植树8000株,以三合小区和胜利小区为重点,在各中心村农户庭院内种植花草20亩,全乡的绿化率达到28%。共整修道路排水沟81.5公里,修建预制板排水沟3,200延长米,安装路灯68盏,新建环保节能房284户;争取资金189万元整顿校内、校外环境,新建了明德小学,维修了东升、南岗、永富、建设小学等学校的校舍,对东升、永富、林齐、南岗小学的危厕进行了改造;各村共投资35万元,建设村文化活动室700多平方米,完善老年活动室1处,建设农村休闲广场和“文化大院”各1处,中心村安装“数字多路微波”有线电视500户,教育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普九”验收,义务教育率达100%;新建的700平方米的卫生院二层办公楼已投入使用,全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70%。

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开展,提高群众的素质、提升了村镇文明程度,还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2006年被市委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兵乡、2007年被市委评为全市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集体、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被2008年市委授予“五个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

8 黑龙江省林甸县三合乡

三合乡辖12个村委会(南岗村、富饶村、三合村、五星村、庆丰村、建国村、胜利村、东升村、建华村、建新村、建设村、红星村)。

9 四川省通江县三合乡

概况

三合乡位于通江县城东南部,通(江)达(州)公路穿境而过,距县城32公里,幅员面积37.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20米,辖8个行政村,47个农业合作社,耕地面积10116亩;2656户,总人口11315人,其中农业人口11245人,劳动力5288个;全乡有水库6座,塘247口;森林覆盖率34.2%。2005年底全乡国民生产总值2241万元,粮食产量5630吨,人均纯收入1686元。全乡现有初级中学1所,村小8所,在校学生1620人;全乡8个村村级医疗设备齐全;全乡计划生育率达9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乡建有电话机程控房一个。

产业发展

重点以玉米生产为主的旱作农业生产,实现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全乡种植玉米5832亩,总产量达1600吨,人均147公斤;水稻生产以改良品种,推进旱育秧,推广优质稻,提高单产为重点,实现产量2534吨,人均230公斤;全年粮食总产量达5630吨,人均514公斤;栽植油菜3887亩,人均面积0.35亩,产量达487吨;粮经比例实现了7:3。全年生猪饲养总量实现2.73万头,人均出栏1.74头,年底存栏人均0.8头,饲养20头以上大户310户;全乡长年外出务工人员1263人,季节性外出务工4130人,全乡人均劳务增收85元,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达88个(户),全年总收入达178万元,人均169元。

发展思路

解四难

1、行路难。一是通过动员群众投工投劳或以劳折资,已对全乡8个村47个社的公路进行了维修整治,基本保证了全乡公路畅通,无交通事故发生。全乡有6个村被确定为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村,目前已有3个村,长12公里的村道路正在建设之中。2、上学难。全乡教师98人,享受“两免一补”学生1620人,改建校舍五处,面积达2100余平方米,全面落实了“一费制”,确保了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3、看病难。一是对乡卫生院进行了改造,在今年底明年初将完工投入使用;二是2007年全乡农村参合率达85%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4、饮水难。全乡通过争取红层找水项目,已打井153口,解决了1600余人的饮水难。全乡有6个村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目前已全面竣工,正接受验收。

10 四川省康定县三合乡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辖乡。1952年置汤坝乡。1959年改为三合公社1966年更名长红公社,1975年复三合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71公里。面积248平方公里,人口0.3万。通公路。辖边坝、土家寨、火地、庄房沟,老五大寺、新五大寺、江坝、二粬、河坝、昌须、赤绒、庄子、昌坝1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豆类。经济作物有油菜、土烟、麻。产花椒、核桃、苹果。

11 四川省荥经县三合乡

荥经县辖乡。1951年置三合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9.4公里。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口0.2万。泗(坪)三(合)公路终此。辖楠林、保民、建政、双林4个村委会。自然资源丰富,有煤、花岗岩、铅锌、铜、锰、铁等矿藏。乡镇企业有开采花岗岩矿、铅锌矿。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盛产竹木、茶叶、天麻。

12 吉林省东丰县三合乡

三合乡是辽源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地处长白山余脉,东与梅河口市接壤,西与东丰镇毗邻,四白一级公路横贯境内。全乡面积167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45个村民小组,有24个党支部,77个党小组,632名党员,233名积极分子。全乡总人口26376人,有满、蒙、朝等少数民族。几年来,我们坚持项目立乡、工业强乡战略,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重点,财力增强为中心,重点发展化工业、汽车零部件业、路桥施工建筑业、粮食收储加工业、畜产品加工业、健康产业、果仁加工等7大产业。把三合乡建成工业强乡,财政大乡,文明富裕之乡。全乡累计招商引资额已到位7亿多元,新上项目30多个,其中投资超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6个,江城集团、鹏翔牧业、利源汽车附件、金城谷物、三合健康产品公司、广大粮食、合众玻璃瓶、唐豆豆食品,锦疆木业等已被县确定为重点企业。这些企业已累计实现税收2000多万元,为三合乡乃至为东丰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三合乡党委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实现强乡富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目标,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创新观念,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以创新的思维,超常的举措,促进了乡各项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13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三合乡

洮北区三合乡地处白城市西部,距市区九公里,地里位置十分优越,交通、通讯便利。

全乡九个村民委员会,幅员面积87.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560公顷。

一、三合乡企业情况

全乡有个体私营企业183户,其中工业130户,工业产品有空实腹门窗,彩板,铅合金门窗,塑钢门窗,机械加工,播种机,脱粒机,花生扒皮机,铸造管件等二十多种产品。

二、该乡内有农贸市场一处,以农工、贸为一体,经销各种农副工特产品,工业产品等。

三、农业基本情况

全乡有耕地5560公顷,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有机电井3000多眼,有效灌溉面积可达90%以上,搞开发农业有良好的条件,近几年来三合乡农业发展较快,花生、绿豆、玉米已成为三合乡的支柱产业,可为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提供充足的源料。

1、花生是吉林省名牌产品,三合乡生产的花生主要以四粒红品种为主,其特点是色泽红、颗粒饱满、产量高等特点,每年种植面积2500公顷左右,产量在6000吨左右。

2、绿豆是吉林省名牌产品,并且三合乡是洮北区定为绿豆生产专业乡,三合绿豆倍受国内外客商欢迎,远销日本、美国、韩国、东南亚各国、特别是三合绿豆在日本享有盛名,其特点是色泽好、颗粒大、表面光亮,芽率99%,年种植面积2000公顷左右,产量在4000——5000吨。

3、该乡内还盛产玉米,年产量在4000吨左右,还有各种杂粮杂豆

4、矿产资源有河老石、细砂等,可开发建筑、建材行业。

14 山东省苍山县三合乡

三合乡简介

三合乡地处山东省苍山县南部,距县城9公里,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全乡面积48平方公里,辖43个行政村,4.8万亩耕地,4.2万人,乡境内无山和丘陵,一般海拔40米,属典型的纯平原乡镇。 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是三合的主要产业。

所辖行政村

三合: 三合乡地处山东省临沂市西南部,全乡面积48平方公里,辖43个自然村,43个行政村,39000人。

任皇路 金庄村 大吴皇路 吕皇路 东小店村 河西村 刘庄村

邱皇路 邵皇路 栗皇路 胥河湾 李河湾 韦河湾 赵河湾

刘岗子村 任河湾村 南头村 圩子村 顾庄村 赵村村 厂东村

斜沟村 王堡村村 前周村 尤堡村 后周村 大杨树村

后田营村 北头村崔桥村 西秦庄村 前田营村 李田营村 常庄村

邵庄村 陶庄村 东王庄村 尤庄村 东秦庄村 刘皇路村

双庙后村 小吴皇路村 西小店村

农业经济

境内土壤肥沃,水系发达,适宜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蒜和辣椒、黄瓜、莴苣、苦瓜等各种蔬菜,其中大蒜种植面积在2.2万亩以上,为“苍山大蒜”的主产区之一,东部形成了以东秦庄、陶庄、尤庄为中心,面积集中、成方连片的大蒜种植区;南部形成了以圩子蔬菜批发市场为中心,顾庄、赵村、厂东等村为基地的棚菜种植区。

养殖业为三合的传统产业,1995年三合乡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养殖强乡”,目前,全乡养殖专业村达到13个,主要种类发展到蛋鸡、肉鸡、水貂、狐狸等十多个品种,其中肉蛋鸡存栏量达到50万只,水貂存栏量达到35万只。由于市场行情看好,全乡养殖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北部斜沟、大杨树等村的水貂养殖规模正在逐年翻番。

立足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资源优势,三合乡的大蒜产品加工、肉制品加工以及围绕水貂产业链的貂笼、饲料、水泥预制等加工业得到蓬勃发展。以山东省临沂明合水貂良种繁育有限公司、山东临沂志达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绿润食品加工厂、河北恒源皮草保平貂业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对三合经济的发展起到强力助推作用。

15 青海省平安县三合乡

三合乡位于平安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16千米。人口0.8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族、回族等。总面积74.5平方千米。辖张其寨、骆驼堡、东村、西村、冰岭山、新庄、三合、条岭、索尔干9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高强乡,1953年改为三合乡,1958年成立红星公社(后改三合公社),1960年划归西宁市,1962年复归湟中县,1978年划归平安县,1984年改称三合乡。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0号文批复:撤销三合乡,设立三合镇。

16 湖南省临武县三合乡

三合乡位于临武县北部,西北方与嘉禾龙潭、桂阳燕塘及该县的麦市乡隔界,东南面与镇南乡和香花岭镇相邻,距离县城约40公里,是一个交通偏远,信息闭塞干旱贫穷的山区乡。全乡辖15个行政村,79个自然村,108个村民小组,共3484户,13800人,全乡干部职工36人,总面积71.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28亩,其中水田6891亩,旱土4937亩。全乡地形 以山地丘陵为主,人均水田不足0.5亩,主要是以养殖业、小水果开发、农作物为主。

该乡属石灰岩地区,旱地多、水田少,2004年乡政府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小水果开发基地和大力发展甜玉米,从技术、资金、信息上积极扶持养殖户,开发小水果基地户,共发展山羊养殖112户,存山羊8000余只,发展小水果基地21户。引导天河、南力、五村载种板栗、冬枣等耐旱干果3000多亩。投入40多万元,对乡跃进钨矿、合平选厂等企业进行改造,为三合乡年收入增加20多万元,大力优化经济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资800万元开发的星天矿,引进资金600万元建设选矿450吨的宇骏铅锌综合选厂,引进郴州客商投资600万元开发柳合鑫铅锌矿。为该乡的年收入增加了30多万元。

该乡境内拥有种类繁多的自然资源,但因基础差,底子薄,无法实行自主开发,唯一途径就是招商引资,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在优势上做文章。一是在小水电业上做文章,三合乡境内溪流纵横,东江河是一条大河,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到2005年,全乡共建5座小水电站,基中装机容量达1200KW的东江电站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预计到8月份动工。二是在农业方面上做文章。三合乡属十年九旱的干旱地区,现发展有耐旱水果3000多亩,已发展童子养殖场和江山养殖基地42家,养殖专业户每年创收8万元。三是在工业经济上做文章。三合乡是受污染较严重的乡镇之一,芹菜、天河、童子、各山、三合、甘溪因水源被上游三十六湾的厂矿所污染,所以导致部分村民走上搞毛毯厂,靠三十六湾流下的矿来浮选维持生活,每年可增收入4万元。

该乡特色农产品: 水果。

该乡下辖村:

三合乡下辖村:

三合乡大井村 三合乡甘溪村 三合乡三合村 三合乡天河村 三合乡各山村 三合乡贺家村 三合乡童子村 三合乡芹菜村 三合乡五村 三合乡南力村 三合乡木湾村 三合乡新甘村 三合乡江山村 三合乡广坪村 三合乡石岩村 该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3196

男 6942

女 6254

家庭户户数 3577

家庭户总人口(总) 13194

家庭户男 6940

家庭户女 6254

0-14岁(总) 3003

0-14岁男 1567

0-14岁女 1436

15-64岁(总) 9301

15-64岁男 4947

15-64岁女 4354

65岁及以上(总) 892

65岁及以上男 428

65岁及以上女 46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3188

17 湖北省吴山县三合乡

吴山镇三合乡位于随州西北方,属于桐柏山系,是抗战时期著名的随枣战役的随州枣阳的中心位置,历史悠久,土特产有著名的黄酒,尤以孚达酒厂出产的最有质优。三合现改名为三合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