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海村
释义

三海村位于淇县县城北部,全村503户,1730口人,95亩耕地,7名“两委”干部,2名“大学生村官”,50名党员,37名群众代表。全村共有集体企业11家,年收入220万元,人均纯收入7200元。先后荣获省“五个好”村党支部,省级“文明村”等30多项省、市荣誉称号。

1、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黄琅镇三海村

学校始建于1974年,位于雷波县黄琅镇三海村境内,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性质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在校生1363人,其中寄宿制柱校生778人,教职员工94人,教师合格率达100%。学校占地面积2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119平方米。“普初”以来,国家累计投入资金近千万,建成了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餐厅等项目工程。目前她已成为县内一所具有较大规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一流的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

2、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朝歌镇三海村

三海村多年来一直是全县经济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的排头兵,但近几年发展速度缓慢,从支部成员到一般党员都有吃老本的思想。为此,党支部从活动一开始,就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了以思考自己思想作风、全村经济发展、为群众谋利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三思三查找”活动。一是认真思考党员干部作风问题,查找不足。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利己思想、是否存在群体利益思想、是否在各方面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等。针对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村“两委”实行了8小时工作制和24小时值班制,随时解决群众的困难。二是认真思考经济发展问题,查找差距。为了发挥广大党员的智慧,挖掘三海发展潜力,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对照新乡耿庄、刘庄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开展了“我为三海发展提建议”征求意见活动,共征求各类意见建议25条。根据实际,村党支部初步拟定了依托现有市场、扩大规模、提升档次、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三是认真思考为群众谋利益问题,查找问题。为了让群众看到活动实实在在的效果,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通过走访农户,谈心交流,我村确定了办好服务中心、提高服务水平,启动城中村改造、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新建家俱城、解决群众就业难,增加集体收入、提高群众福利待遇等四项活动目标。

3、广西灵山县三海村

三海村地处灵山县城西郊,距县城2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有12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5763人,耕地面积2663亩,水田1993亩。全村以产销果苗、茉莉花为主。近年来,随着果苗产销规模的不断扩大,三海村已成为钦州市乃至广西村级最大的名特优果苗繁育基地。

目前全村培育有果苗面积1200亩,育苗户954户,优质果苗主要有荔枝、龙眼、杨桃、柑桔、梅子、枇杷等10多个品种,全村80%农户从事果苗嫁接栽培,果苗营销收入占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近年来,靠从事产销果苗致富起来的三海村农民,结合本村新农村建设目标,大胆提出了“打造广西果苗第一村”的想法。

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确保果苗质量。针对村里大部分农民种养技术水平还较低、果苗嫁接技术差、成活率不高的实际,三海村加大科技推广和农民技术培训力度,经常选拔一些群众认可、种养技术高、经验丰富的村民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技术、经验,参加有关技术培训班,然后,再让这些人指导村民种养和果苗嫁接和管理。此外,不定期地邀请市、县专业技术人员到村里举办果苗嫁接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示范,进行科学培育果苗,确保果苗的质量。

成立协会和网上销售,拓展流通市场。为抢占果苗市场,扩大果苗种植销售规模,促进果苗产业发展,三海村先是专门成立了“果苗流通协会”,现有会员80多名,其中党员11名。协会主要负责村里果苗销售业务,为村民销售果苗服务。同时,充分利用农村信息网、科技信息网、农村商务网等网络优势进行果苗宣传、推介、销售,为群众销售果苗牵线搭桥,使果苗得以远销至广东、福建、海南、重庆和长江流域一带。据估算,今年上半年,全村销售果苗550万株,收入1650万元,人均果苗收入2750元,三海村农民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对于“打造广西果苗第一村”更是信心倍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