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国谋略与商战秘诀
释义

基本信息

作者:姚有为著

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8-1

版次:1

页数:252

字数:202000

印刷时间:2006-8-1

开本:大32开纸张:胶版纸

印次:1ISBN:9787811111095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我国的明智的企业家已经从商品经济的实践中认识到商场如战场,不懂经营谋略就是现代“瞎子”。于是如何采用谋略占领市场的制高点,便成了企业家们的热门话题;于是,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想寻找奇谋妙略,败者寻找谋略是为了转败为胜,成功者寻找谋略是为了保持久战不败。站长写这本书,就是想引导中国的企业界人士能像日本的一些著名的企业家那样,自觉地将三国谋略应用于经济竞争中去。站长以通俗流畅的语言,介绍了一个个古代军事谋略,又找出《三国演义》中的生动战例予以说明,然后又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如何将这些谋略巧妙地应用到经济竞争中去,又列举了运用谋略进行经济竞争的成功事例供读者思考理解。您若用一周时间研读这部书,您一定会找到成功的秘诀。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它对当时各个军事集团之间的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和外交斗争的绝妙生动的描写,使它当之无愧地列入了世界文学名著之林。六百多年来,它在中国及日本等东南亚地区广泛流传,家喻户晓,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大到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企业家,小至平民百姓,无不对三国有着浓厚的兴趣。

目录

自序

一、治理篇

得道者胜

得人才者昌

求贤若渴

将孰有能,士卒孰练

任人唯贤

不苛求完人

视卒如爱子

善而养之

用人不疑

择人任势

善用众智

兵非益多

治众如治寡

在线试读

治理篇

孔明认为:“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耳。”他认为训练一支士气高昂、纪律严明、听从指挥的军队,是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因而他十分重视对军队的治理。同样,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注意从诸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对企业的治理。企业管理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对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根本,因而,作为一个企业主管者了解一些管理之方和治理之道是很有必要的。

得道者胜

《孙子·始计篇》曰:“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意思是说,要以如下五个根本方面的因素为基础,去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估,从而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根本方面即: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就是要使民众与君主同心同德,可与君主死生与共而不会惧怕危险。《孙子·军行篇》又曰:“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意思是说,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具备了必胜的条件之后才交战,而打败仗的部队总是先交战,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精明的将帅,一定要坚持道义、保持法纪,如此方能保证战争的胜利。得道义者则得人心,也就取得了争取战争胜利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刘备可谓是一个注重道义的典型代表。桃园三结义的誓词曰:“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厚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这段誓词既含大道,又含小道。所谓大道即“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这就赢得了民心;所谓小道即“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就是兄弟之义。后来刘备的所作所为都是以仁为本,他关心百姓疾苦,爱护部属,堪称一代任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得天时;孙权盘踞江南,可谓得地利;刘备背手起家,所以能建霸业,是因人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