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洞乡
释义

三洞乡为地名,我国同名乡镇主要有: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三洞乡,该乡位于桂东县城西北部,距县城4.2公里,总面积为59.66平方公里,总人口4621人;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三洞乡,该乡地处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南部,面积127多平方公里,总计人口1.87万人。

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三洞乡

基本概况

三洞乡位于桂东县城西北部,距县城4.2公里,海拔高度:925米.北与株洲市炎陵县平乐乡毗邻,东与黄洞乡接壤,南与城关镇交界,西与增口乡、四都乡、流源乡相邻。全乡辖网形、三洞、禾坪、竹坑、高龙、坪水6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总人口4621人,其中女2255人,农业人口4565人。全乡总面积为59.66平方公里,其中松、杉、竹等林地面积7万余亩;有山地总面积88429亩,有林面积45631.5亩,其中楠竹面积13754亩;有耕地面积4543亩,其中水田面积3755亩,旱土面积788亩,冷浸田、低产田占40%。

自然环境

境内多为山地,路湾坡徒,高低不平,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上,最高海拔达1600余米,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乡镇;但蕴含丰富的山水资源,生态环境优美,有106国道贯穿坪水、高龙两村,其中竹坑、高龙两村草山资源丰富,尤其是黄茅洞与炎陵交界,号称万亩草场,从而也是一个实在的蓄意待发宝地。

经济状况

2006年全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19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86.58万元;年人均地方财政收入220.0813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0万元;招商引资引进内外资金2000万元;年人均生产总值完成5132.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42元。

近年来,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全乡经济和社会全面、持续、快速、和谐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基础设施建设

全乡已建成了乡政府综合办公大楼,绿化了庭院;兴建了中心校教学楼和乡卫生院,改建了禾坪、坪水村校及禾坪、三洞、网形、坪水村部;全乡6个村100%实现了电站入股、程控电话和农网改造;实现了通乡公路和三洞村主干道的水泥硬化;建立了三洞村远程教育站点。

农林科技建设

全乡已基本形成了草木本药材、笋竹两用楠竹、反季节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食用菌、草食牲畜等6大支柱产业集群;建立了以竹坑、高龙为主的草食牲畜养殖基地,以竹坑、禾坪为主的楠竹、花椒基地,以高龙、坪水为主的西芎、厚朴药材基地,以三洞、网形、坪水为主的反季节蔬菜、甜玉米和食用菌基地;并逐步发展扩大了黄茅洞高山有机茶和花卉苗木基地。

工业项目建设

全乡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完善投资环境。目前,已建成龙潭脑电站、竹坑电站、正江电站、竹坑二级电站、兴隆电站、网形电站、拱背电站等7座股份制小水电站,共装机2000余千瓦;装机3600KVA的坪水金诚硅冶炼厂年产硅1200余吨,年产值达800万元,可创利税53.8万元,是三洞乡最大税源私营企业;三洞、坪水红砖建材循环窑加工业,朝阳林场木材加工业,县竹胶板三洞、竹坑分厂竹木加工业,牛市坪石场开采业,三洞大禾糍、板鸭加工业等异军突起。

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三洞乡

基本概况

三洞乡地处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南部,距县城36公里,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为下街村;面积127多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5%,辖17个行政村:下街村、板闷村、寨罗村、板劳村、达便村、乔村、板告村、善哄村、水根村、古城村、良村村、定城村、板龙村、群力村、岜炮村、板南村、板厘村,120个村民小组,1.87万人,水族占总人口98%,海拔740米。

乔村

位于三洞乡西部,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距公路4.5公里。海拔730米,气候湿润温和,非常适宜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全村共有11个组,289户,1574人,全为水族。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158.4亩;有林地651.6亩;可开发利用草山草地3522.7亩。农户以发展采掘业、花椒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

可开发的优势资源:矿产资源开发、稻田养鱼及种植业和养殖业。

良村

位于三洞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距公路1.5公里。海拔720米,气候湿润温和。全村共有5个村民组,143户,784人,全部是水族。全村地理位置比较好,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

近期规划:

(1)修建村卫生室1个;

(2)村文化室1个;

(3)修建通村油路3公里;

岜炮村

位于三洞乡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10公里,距公路10公里。海拔720米,气候湿润温和。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109户,526人,均为水族。全村共有耕地431亩,林地1570亩。有原始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土地资源相对丰富,适宜发展旅游业、林业、畜牧业。

板劳村

位于三洞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距公路3.8公里。海拔730米,气候湿润温和。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123户,635人。经济收入以发展水稻、玉米、小麦为主。

板龙村

位于三洞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距公路4.5公里。海拔730米,气候湿润温和。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224户,1237人,均为水族人口。全村有耕地578亩、林地13280亩、草山草地1535亩、可开发利用荒地3911亩。可开发优势资源有:草山草地,可开发利用的荒地等农业后备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经济林、畜牧业。

板南村

位于三洞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距公路3公里。人口主要居住在板南大寨,另有7个村民小组分散居住在雷公山、月亮山次峰亿万山的腹地。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251户,1352人。村地域辽阔,总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00余亩、林地2万多亩、牧地1000余亩,可开发利用荒地达7000余亩。适宜发展种植经济林木、竹业开发、和商品牛、生猪养殖等。

达便村

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乡北部,距县城所在地34公里,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海拔720米左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在14.6℃,年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气候温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寨,2005年底共有289户1493人,水族人口占100%。全村土地总面积13.1平方公里,有耕地1006亩,人均耕0.67亩,人均基本农田0.16亩,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47元,人均占有粮食298公斤,属二类村。

达便村资源十分丰富,有河东林场1万余亩,生长有杉及天然林等,亿万山海拔1000多米,高差500多米,有数十种珍贵林木和多种野生动物,是三都县生物多样性和原生植被保护较为完整的区域,十分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古桃河流域200多平方公里,水量充足,古桃水电站是县级“十一五”规划修建的中型水电站之一,现河东公路已修通,对古桃河进行水电开发的条件已经具备,古桃电站建成后,将极大地带动达便村旅游业的发展。达便村地处水族聚居区中心腹地,达便寨是水族地区最大的村寨之一,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水族杆栏式瓦木结构房屋保存较为完整,竹树围合、七个古寨门和遍布寨内各处兼具养鱼、消防功能的池塘更具水族村寨的典型特征,村中大部分妇女都从事水族马尾绣制作。此外,达便寨旁还有天然溶洞,地下暗河形的深水潭等可开发自然旅游资源,是省定的水族风情旅游点和水族“端节”活动的重点村寨。2006年为深圳帮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水根村

位于三洞乡北部,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5个村民小组,一个自然寨,2005年底共有215户1118人,水族人口占100%。土地总面积3.1平方公里,有田643亩,人均耕地0.58亩,人均基本农田0.15亩。经济收以种养殖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水根村人民勤劳纯朴,民俗民风浓厚。2006年为深圳帮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板闷村

位于三洞乡中部,东临板龙村,南接古城村,西与乡开发区、下街村相连,北抵寨罗村、板劳村。距乡政府驻地0.6公里,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有168户,865人,一个自然寨。经济以发展交通运输、优质米种植为主。气候温和湿润,地势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种植、养殖和经济果林业。

定城村

位于三洞乡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距公路4公里。海拔730米,气候温和湿润。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330户,1838人,均为水族。全村有耕地1126亩,林地3765亩,草山草地5273亩,可开发利用荒地2256亩。村土地资源丰富,水、光、热条件比较好,非常适宜发展种草养畜和经济林木。

古城村

位于三洞乡南部,距乡政府驻地4.5公里,海拔850米,是全乡海拔最高的村。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154户,864人,均为水族。地势较高,光照条件好,土质肥沃,人均土地资源较多,适宜发展经果林、畜牧业和烤烟、高山蔬菜。

板告村

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南部,地处水族聚居区腹地。全村共有278户1548人,分居于7个自然寨,绝大部分是水族。板告村居民的生产方式以传统的小农生产为主,用牛、马作役力,用翻锹翻地,生产工具比较简易、古朴,生产的农产品有稻、麦、油菜、玉米等。 作为水族文化、水族语言的中心村,板告村有着悠久的民族风情和文化艺术,特别是马尾绣和银饰品制作工艺及水牛角雕刻独具特色,远近闻名。同时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景色迷人,主要景点有雪花洞、仙人桥、雪花洞瀑布等。是我乡乡村旅游村寨之一。

善哄村

位于三洞乡南部,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公路线直穿村委会驻地。海拔720米,气候湿润温和。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222户,1152人,均为水族。全村有耕地970亩、林地158亩;可开发利用荒地2925亩。本村可开发的优势资源有:宜草、宜林荒坡面积大,适宜发展药材种植、经果林和养殖业。旅游景点有:猫石,善哄小花溪、水族民居。

寨罗村

位于三洞乡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距公路1公里。海拔730米,气候温和湿润。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108户,610人。全村共有耕地208亩;有林地299亩;草山草地745亩,可开发利用荒地1226亩。本村可开发的优势资源有:荒山、荒坡等待开发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养殖业和经果林项目。

下街村

位于三洞乡集镇中心,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1100多人,少数民族占97%。经济收入以商业贸易、交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及优质米种植、畜牧业为主。

群力村

位于三洞乡南部,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距公路1.5公里。海拔730米,气候湿润温和。全村共有9个组,290户,1515人,全是水族。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58.1公里、林地465.5亩、草山草地1224亩,可开发利用荒地2551.9亩。

板厘村

位于三洞乡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距公路4公里。海拔720米,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发展中亚热带作物。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277户,1485人,均为水族。全村共有耕地798亩、林地982亩、可开发利用荒地720亩。适宜建成一定规模的商品牛、经济林基地(楠竹、板栗等)。旅游景点有:帽合山、一线天。

社会经济

柏油公路贯穿全境,村村通路,组组通电,80%的村组通程控电话,70%的村通自来水,电视覆盖率达80%以上。完成退耕还林生态工程6300亩,经果林基地4500亩,烤烟、花椒、茶叶、山野菜、稻田生态养鱼示范基地2400亩。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55元。全乡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集镇人口达2500人。

民族风情

三洞作为水族文化、语言中心,有着悠久的文化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情,马尾绣工艺独树一帜,远近闻名,水历、水书是水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端节”是水族的传统节日。旅游景点有雪花洞瀑布、仙人桥、猫石、亿万山、帽合山等,民族活动有赛马、对歌。打铜鼓在水族人民中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水族地区,几乎各个村寨都有铜鼓,它是水族广泛流行的打击乐器,尤为广大青年所喜爱。铜鼓有公鼓与母鼓两种。关于公鼓和母鼓的划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公鼓的鼓面饰纹和鼓体都较为精巧,音色圆润而宏亮;母鼓的形体较为粗重,纹饰不那么精巧,声音不如公鼓宏亮,音质也较差。铜鼓的演奏大致分为使用共鸣桶和不用共鸣桶两种方式。使用共鸣桶的演奏方式范围最广。这里的乡民打的都是带共鸣桶式的铜鼓。每到打鼓时,总会引来全村寨的水族乡民。无论男女老少都要亲自结伴打上一阵。打铜鼓一般要两人配合。铜鼓要悬着,离地六、七寸高,击鼓者俯身面朝鼓面,将吊绳别于左腋后,右手槌点击鼓面的太阳纹,左手持竹鞭打击鼓腰做伴奏。另一人手持平口木桶,随着鼓点的起落来向鼓腹抽动,控制气流大小来调节共鸣声,以达到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音响效果。每当打铜鼓时,那凝重的铜鼓声总会在水族村寨上空久久回荡,散发着古朴民族传统文化的芳香。灿烂的文化往往来自秀美的大自然。水族村寨一般建在依山傍水之间,这里群山起伏,溪流交错纵横,其间夹着若干富饶的丘陵和平坝。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业和林业的发展。

下辖村

三洞乡下辖村:

网形村 三洞村 禾坪村 竹坑村 高龙村 坪水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4330

男 2306

女 2024

家庭户户数 1147

家庭户总人口(总) 4328

家庭户男 2304

家庭户女 2024

0-14岁(总) 968

0-14岁男 496

0-14岁女 472

15-64岁(总) 3032

15-64岁男 1642

15-64岁女 1390

65岁及以上(总) 330

65岁及以上男 168

65岁及以上女 16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31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6: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