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鼎甲
释义

概念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三鼎甲又称“连中三元”是指连连中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

历史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朝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第二、第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所以称作榜眼。北宋陈若拙并无文才而取中第二名,人们都嘲笑他是“瞎榜”。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

太祖以后,学校与荐举变得有名无实,科举考试却日益受重视。

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

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

进士一词始于隋炀帝之设进士科,进士第一名称状元,又称“魁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第三名称榜眼,第一、第二、第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

京剧三鼎甲

即京剧三杰,京剧老三杰,京剧老三鼎甲,京剧前三鼎甲。三鼎甲是清朝科举制度中,殿试考中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荣誉称号。“京剧三鼎甲”指的是京剧形成初期,第一代演员中的三位杰出老生人才: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余三胜成名最早,隶属春台班,代表汉(汉调)派;张二奎接踵成名,隶属四喜班,代表京派;程长庚成名较晚,隶属三庆班,代表徽(徽调)派。但程长庚后来居上,在早期京剧史上威望最高,影响最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9: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