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地门 |
释义 | 三地门位于屏东县三地门乡,地处屏东东北靠山隘寮溪畔,顾名思义即『三地之门』,三地意指水门、三地、北叶三个排湾族村落聚居地;三地门乡拥有得天独厚的美景,青山峦叠、溪水幽幽,更有丰富的排湾及鲁凯族特殊文化资产,也是最大的山地乡。 三地门简介 三地门的历史发展 三地门原地名排湾语为『音斯笛摩儿』,清朝时期汉人北移开垦时称之为山猪毛,1935年日本将排湾族Timor、Talavatsal、Salalau三社居民迁移到今日的三地门,并规画为棋盘街道聚落,当时属高雄州屏东郡管辖,称为『山地门』;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改设高雄县『三地盟乡』,1947年易名为『三地乡』,1950年改隶屏东县,1992年8月才正式更名为『三地门』。 流经三地门的隘寮溪 隘寮溪主要由南北两大支流汇合而成,南隘寮溪发源于北太武山;北隘寮溪发源于知本主山附近的巴尤泡池称为巴尤溪;南北两溪蜿蜒向西流至三地门附近会合,有三地门大桥贯串山地与平地交通,桥下溪床戏水、露营烤肉皆宜;出山谷沿西北像流到屏东县里港乡砖子附近汇入荖浓溪,全长约90公里。 来去三地门旅游 三地门乡内除了常见之旧纹理(石板屋)外,还有部落生活所形成的梯田地景、丰年祭等文化传统祭典以及以『排湾三宝-陶壶、琉璃珠、青铜刀』为主要发展重点的传统工艺与文化产业,而每年的丰年祭则是当地居民的一大盛事;三地门乡也有许多丰富的旅游景点,例如三地门桥、22号省道公路风光、水门、德文风景区、大津瀑布、海神宫、赛嘉航空公园、台凤高尔夫球场、马儿村迎宾大道、绿色隧道、戏水乐园、青山村海神宫、莎卡兰生态园区、以及三地村工艺大道等,或到部落遗址寻幽访古,都是相当不错的行程! 地名由来 这里在日据时代称为三地门,原本隶属于高雄县屏东区署,光复后行政地区重编时改称为三地乡,并且改由屏东县管辖,直到一九九二年八月更名为三地门乡。排湾语称此地为「音斯笛摩儿」,意指雾台、三地门、玛家三处山地乡共同的进出门户。不过早在清朝时期,汉人北移开垦阶段,也曾有过「山猪毛」之称呼。 传统特色 三地门乡已有相当悠久之发展历史,乡内除了常见之旧纹理(石板屋)外,伴随部落生活所形成的梯田地景、丰年祭等文化传统祭典以及以「排湾三宝:陶壶、琉璃珠、青铜刀」为主要发展重点的传统工艺与文化产业,是本乡丰富的景点与游憩资源。而每年的丰年祭,则是当地居民的一大盛事。 三地门乡的艺术工作者,平时除了致力于传统艺术的推广外,在艺术品的创作更是有独到之处,在无琉璃制作、传统服饰的印染刺绣、陶壶、木雕、石雕等等都结合了现代艺术与原始图腾,融合了原住民的元素,在细腻的工艺作品中多了一份原住民的情感,其中最为特别的是由原住民工艺大师撒古流亲自设计施工的三地门乡公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