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板桥街道
释义

三板桥街道办事处,是毕节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1994年3月24日毕节撤县建市时成立。三板桥办事处位于毕节市西郊2公里、326国道旁、地处东经105度12分至17分,北纬27度14分至 18分之间,东与市西办事处和鸭池镇相接,南与鸭池镇和长春堡镇接壤,西与长春堡镇和何官屯镇 毗邻 ,北与大新桥办事处相连,全办辖茶亭、官大、灵峰、六合、大坡坪五个村,60个村民组、9个党支部,有党员356名,总人口12367人,住有汉、苗、白、彝、土家、蒙古、布依七个族别,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8%,总面积30.2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7714亩,平均海拔1768米。

街道概况

三板桥街道办事处,是毕节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1994年3月24日毕节撤县建市时成立。现有人员编制48人(退休3人、退职1人,干部38人,职工6人),其中党委书记1名(办公室电话:8245300)、人大工委主任1名、办事处副书记(主任)1名(电话:8245700)、副书记1名、政法书记1名、武装部长1名、副主任3名、党委委员3名、干部职工32人,下设2所(财政所、经管所)、10室(党政办、组织办、计生办、综治办、武装部、流管办、计生服务站、社会事务办、文化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辖区有1所中学、7所小学、3所私立学校,有垂管部门4个[派出所、国土资源管理所、司法所、林业工作站]。分别开展相关业务工作,为民服务。

区域优势

三板桥办事处地处城郊结合部,是全市生态旅游重点开发区。境内灵峰村是全市规划建设中“灵河五彩旅游线”的两个中心区域之一。灵峰山最高海拔2060米,山峦奇秀,巍然屹立。灵峰山上有明代古玉兰、古杉、灵峰古塔遗址、灵峰寺等旅游资源。灵峰村灵峰组、长湾组苗族村民具有淳朴浓厚的民族文化韵味,特有的民族语言、服饰、风土人情等保留完好,有利于挖掘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灵峰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严格按照“五型、五改、五建、五化”的要求,以黔西北民族建筑风格的建设标准对民族村寨的房屋进行美化,并对院坝和串户路进行硬化。灵峰村植被良好,尤其连片种植400亩玉兰树,有利于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业河其他服务业。

境内茶亭村有开放性的阳海公园,可容纳1万多人,在园内休闲娱乐。

境内水、电、路、讯通畅,草海大道和326国道贯穿茶亭、官大两村,辖区内已修编可利用的建设用地近1200亩。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石灰岩、柴色砂页岩、中山岩和丘陵洼地、水热条件较好、土壤以地带性铁铝质、硅铝质黄壤和黄泥土为主,石灰岩、煤、硅、铝、铁、锌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现已建成了灵峰水泥厂、官大页岩砖厂、坤鹿页岩空心机砖厂、英富砂厂、六合运通砂厂、景泰彩瓦厂等18个企业,是毕节建筑材料的主要供给地,是社会各界投资经商、入住的最佳地方。

产业规模

全办以农为主,主要经济来源是蔬菜种植与畜牧业养殖,伴以劳务收入为辅。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办事处六合村是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已规范化连片种植蔬菜1000余亩;办事处茶亭、官大两村已种植了常规蔬菜1500余亩,全办各村实施反季节蔬菜种植1200余亩,是毕节城区蔬菜供给的主要产地之一。畜牧业以养猪、鸡为主,辅以大牲畜养殖与特色(奶牛、踏兔等)养殖,全办共有300余户养殖大户,占全办总户数的12%。同时在我办六合村、官大村、坡坪村、灵峰村实施了2000余亩的经果林栽培,分别种植了比较有特色的樱桃、板粟、梨子、花椒等经济作物,还发展了苹菇、香菇、磨菇、金针菇、木耳等食用菌栽培技术,现有近50余户从事食用菌栽培,年产量达250吨。

发展前景

办党委、行政按照“城建立办、项目强办、旅游兴办”的方针,积极开展以“抓好三个重点,实现四个突破”为载体的主题实践活动。“三个重点”,即干部队伍建设、城市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四个突破”即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突破、封闭的地方资源向开放的城市经济突破、滞后的城郊设施向完善的城市功能突破、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取得实质性突破。推动全办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自然资源

境内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石灰岩、柴色砂页岩、中山岩和丘陵洼地、水热条件较好、土壤以地带性铁铝质、硅铝质黄壤和黄泥土为主,石灰岩、煤、硅、铝、铁、锌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现已建成了灵峰水泥厂、官大页岩砖厂、坤鹿页岩空心机砖厂、英富砂厂、辛丰煤厂等厂,是毕节建筑材料及燃料的的主要供给地。

基础设施

全办交通发达,水、电、路、讯通畅,326国道贯穿茶亭、官大两村;新修的水泥硬化公路至灵峰村;六合、大坡坪两村的通村公路正在扩建中,将为行署南移及城南新区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产业规模

全办以农为主,主要经济来源是蔬菜种植与畜牧业养殖,伴以劳务收入为辅。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办事处六合村是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已规范化连片种植蔬菜1000余亩;办事处茶亭、官大两村已种植了常规蔬菜1500余亩,全办各村实施反季节蔬菜种植1200余亩,是毕节城区蔬菜供给的主要产地之一。畜牧业以养猪、鸡为主,辅以大牲畜养殖与特色(奶牛、踏兔等)养殖,全办共有300余户养殖大户,占全办总户数的12%。同时在我办六合村、官大村、坡坪村实施了1000余亩的经果林栽培,分别种植了比较有特色的樱桃、板栗、梨子、花椒等经济作物,还发展了苹菇、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等食用菌栽培技术,现有近50余户从事食用菌栽培,年产量达250吨。

人文历史

我办灵峰村,最高海拔2060米,奇峰入云,巍峨耸秀,故称“峰”,同时也是人们观测气候的标志地,“有雾即雨、无云主睛”,“灵”由此得名,故称:“灵峰”。灵峰山凹有寺,建于明代,誉冠毕节市 “八景”之首,称“灵峰仙景”。寺前有千年古杉和明代白玉兰树各两株、玉兰树高20余米,岁春三月,满树银花,香溢四野,经国家鉴定为全国最大的古玉兰,被列为文物保护。九四年毕节撤县建市时白玉兰花被确定为毕节市“市花”。

森林丛密,风景宜人的阳山公园坐落在我办,伴有板桥山庄、龙泉山庄、凯迪乐园的陪衬,是休闲娱乐及投资的好地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