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赛来塘镇 |
释义 | 位置赛来塘镇位于班玛县县境东北部,县府驻地,距县府3千米。人口0.4万(包括县属城镇居民),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4.6%,还有汉、回、土、撒拉等民族。面积621平方千米。辖班闹沟、德昂、合科3个牧委会。 1956年设三区(莫巴区),1959年设莫巴公社,1963年设莫巴乡,1968年改设莫巴公社,1984年改设莫巴乡。2001年3月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14号文批复:撤销莫巴乡,设立并命名为赛来塘镇。 区划赛来塘镇位于班玛县县境东北部,县府驻地,距县府3千米。人口0.4万(包括县属城镇居民),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4.6%,还有汉、回、土、撒拉等民族。位于东经100°47´,北纬32°57´,班玛县城所在地,总面积为622平方公里。辖3个牧委会,9个合作社,有482户1988人,其中藏族占99%,以牧为主,兼营小块农业,耕地面积为0.22万亩,主要分布在玛可河沿岸,作牧主要有青稞,碗豆等,可利用草场面积87.47万亩。2006年底有各类牲畜23950头(只、匹)。原名莫巴乡,“莫巴”是藏语译音,为部落姓氏。解放前此地驻着一个叫莫巴的部落,1957年在此建立区级政府时取名莫巴乡,1960年改为莫巴公社,1962年又改为莫巴乡,1969年改为莫巴公社革委会,1981年改为莫巴公社管委会,1984年更名为莫巴乡人民政府,2002年撤乡并镇为赛来塘镇。 简介赛来塘镇是班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农牧业经济稳步向前,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们坚持从县情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先后实施了“畜牧稳县”、“生态立县”、“项目建县”、“资源富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等六大战略,振兴县域经济,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加快发展。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农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农牧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6.59%,人均收入达1769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593亿元,年均递增30.76%;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文化、广播、电视、通信、通讯等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较大发展。2005年底,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4家,卫生技术人员176名;有各级各类学校15所,在校生达2804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3.5%;以赛来塘镇为中心,辐射全县的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实现通车里程711公里,基本实现了乡乡通等级公路目标。农村牧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的进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