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撒拉族土司制度
释义

中国撒拉族穆斯林历史上的一种基层政权制度。据《元史》卷87“百官志”及《循化志》卷5以及《撒拉族自治县概况》记载:早在元代,撒拉族首领神宝(又名韩宝)的祖辈被封为“达鲁花赤”(即掌印官、管理民事者),明洪武六年(1373),封为“世袭百户”,从此撒拉族正式有土司。清雍正七年(1729),奉旨设立撤拉族土司千户两人,土司韩炳驻街子,管辖上六工,称上六工土司,因主要管理的是韩姓“四房”,又称韩土司。土司韩大用(次房子孙)驻崖曼,管理下六工,称下六工土司,因主要管理的是外姓五族,又称“马土司”。土司拥有士兵,各立衙门,各设刑具,虎踞一方,并前后17次被清王朝征调去参加征伐。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王朝为了加强统治,削弱土司职权,采取“改土归流”的措施,废除了撒拉族土司制。至此,撒拉族土司共历19代,523年。取代土司制的是乡约制。此后每工设乡约1名,由推选产生,循化厅加委,3年一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