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润城镇 |
释义 | 润城镇,一直是山西阳县最繁华的城镇之一,富商巨贾辈出。沁河明清时称“洎水”,它如乳汁浸润,哺育了润城镇的人们。明末时,富庶的润城镇曾多次遭到流寇的袭扰,为了抗匪自保,润城修建了3座城堡:屯城、刘善城和砥洎城。几百年过去了,屯城与刘善如今仅存遗址,只有砥洎城基本保留了下来。 中文名称:润城镇 面积:72平方公里 人口:30519人 乡镇简介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7公里处,早在战国时期已是韩赵相争的重镇。古称“少城”、“小城”,因冶炼业兴旺曾称“铁冶镇”,明嘉靖三十八年改为“润城”。 润城镇四山环抱,三水萦流。润城镇位于阳城县城东沁河东岸,樊溪由镇中流过。晋阳高速公路由村北经过,并设润城出口,南接晋韩公路,离侯月铁路线阳城站仅7公里。 润城镇占地面积72平方公里,全镇人口30519人,29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1707亩,镇村企业332个,个体工商户星罗棋布,2004年各项经济收入105140万元,人均收入4010元,是润城镇政府机关所在地,自古以来都以历史文化名镇著称。砥洎城、东岳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官家、商家大户建筑比比皆是。古为阳城四大镇之一,元、明以来,手工业和商业颇为发达,富商大贾迭出,文风鼎盛,科举人仕数冠于全县,人口多而集中。曾是阳城县首屈一指的文化、商贸重镇。 现存有省级保护文物明代古城堡“砥洎城”,润城“东岳庙”(应为金代建筑),屯城“东岳庙”(金代)。并有春秋战国时期白启屯粮而得名的屯城村,明代尚书王国光故居上庄村,影响八省的道教圣地天坛山,望川村的开明寺,上伏村、中庄村的汤帝庙等名胜古迹。还有抗日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到润城时住过的姚家院,炸毁日伪碉堡的紫台岭伏击战遗址建设的紫台岭烈士陵园等,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这块丰腴的土地上名人志士层出不穷,明代政治家、财政家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光禄大夫王国光,清代汉学家、数学家张敦仁,户部尚书张慎言,布衣诗人张晋等名满天下。这些先哲躬身实践,奠定了文化润城的根基。 润城镇,不仅是一座享誉久远的文化大镇、历史名镇、经济强镇、商贸重镇,而且是一个历史久远的旅游圣地,古阳城八景之一的“沁渡扁舟”,就是对该镇沁河沿岸风光的高度浓缩。 潮起洎水千层浪,风荡征帆一路歌。润城人民以昂扬的士气,豪迈的步伐,为把古镇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美好的三晋名镇、中华强镇而努力奋斗。 文史樊山戴上帽,小城揭了鏊“樊山戴上帽,小城揭了鏊”是一句流行于润城数百年的谚语,久居润城的老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现在,好多年轻人却不明白个中道理。 可乐山位于润城村东部,海拔超过1500米,是润城东河的发源地。其主峰樊山距润城村约25公里。由于可乐山又高又大,在夏秋季节,阻挡了由东南向西北推进的温湿气流,产生积雨云,因而形成地形雨,并且极易降暴雨,导致山洪暴发,东河暴涨。东河一旦暴涨,由于河道水位落差大,润城村内河道窄,常常给润城造成灾害。 城,即润城村。沁河沿村由北而南奔流直下;东河由东而西穿村而过,注入沁河,向南流去。润城村是明清两代太行山中的一个工商业巨镇,居民稠密,商贾辐辏,重修润城东坪玄武庙碑中所列捐金的店铺字号就有202个。据阳城《县志》载:“明清时期,润城村是泽、潞、平阳、河东、豫北一带最大的集贸市场。”至20世纪30年代,润城村东河两岸仍字号林立,店铺相连,作坊无所不有,各种饭店、地方小吃自然很多。其中有不少饭店以卖煎饼和油馍等食品为主,所使用的炊具就叫“鏊”。 在信息不发达、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代,人们便根据经验总结成谚语来躲灾避险。在夏秋雨季,东河两岸的润城人都会把不常用的物品搬到安全的地方,只留一些必需的,以便于临时搬动。只要樊山顶上乌云密布--远在25公里之外的润城看到这种景象,就像给樊山戴了顶帽子--东河两岸的饭店小吃摊点的主人,一边嚷嚷着:“樊山戴上帽了!”一边马上揭下鏊,封好火,收拾店内的东西往安全地带撤离。等到东河水落下去,或过了洪水季节,再重新搬回去做生意。这便是“樊山戴上帽,小城揭了鏊”。 阳城《县志》又载:润城“抗战前,商业居全县各镇之首,是全县铁货产销中心。行炉、经商颇为发达……总计百余家,五百余人,不少人远赴中国各地经营商业。日军侵入,工商业备受摧残,趋于萧条”,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润城村东河两岸的各种店铺已经不复存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润城镇“劈山改河”工程,迫使沁河从刘善山穿过,远离了润城村。夏秋季节东河暴涨带下的泥沙,由于得不到沁河水的帮助,便在村内的河床和东河以南的沁河故道里淤积起来。如今,就连那些店铺的遗迹也被埋在了厚厚的泥沙下面了。也难怪年轻人不知道,不明白这条谚语了。 东河阳铁牛报水情很早以前,沁河时常泛滥,两岸百姓饱尝水患之苦,特别是沁河最下游的木栾店(今河南省武陟县)的百姓更是防不胜防,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怎么才能早点知道沁河上游涨河的消息呢?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的沁源县,流经沁水、泽(今阳城县)等县到河南省的木栾店流入黄河。东河阳村(今上伏村)位于沁河东岸,是历史上文明之乡,村西的河岸旁有头铁牛伏堤而卧,双眸直盯河水,注意力十分集中。它神态逼真,活灵活现,引得路人止步观赏,抚其头,摸其身,铁牛浑身绽放光芒。 传说,这头铁牛是镇河之神。其实是人们精心设计的“水位计”。那时候,每到汛期,东河阳人就根据铁牛与河水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沁河水上涨的程度。当时东河阳老少都会背诵这样一首民谣:河面加五尺,木栾百平常。河面加一丈,木栾水进埂。河面加丈五,城外没田鼠。河面加两丈,木栾堵城门。河面加三丈,洪水打城墙。河面涨到铁牛跟,木栾告急人躲光。河面涨到牛身上,不见木栾见汪洋。 沁河水在太行山间弯弯曲曲地流淌,从山西的东河阳村流到河南的木栾店需要三天时间,而东河阳的人徒步抄捷径到木栾店报水情只需两天。行人仅比洪水早到一天时间,这一天的时间虽然并不充裕,但在古代通讯不发达的条件下,却能使木栾店的人提前得到情报,提前做好防洪准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报水情一事,晋豫两地人早有协议,双方恪守诺言,按约行事。 每年汛期,东河阳人就派人在铁牛身旁监测沁河水情,不分昼夜轮流值班,按事先约定的报水情标记,分别派人陆续步行到河南木栾店报信。 木栾店人非常感激,对东河阳来的报信者盛情款待,直到洪峰到来送信人才返程以表诚意。木栾店地方为表示谢意,每年腊月总要带着一帮人来慰问。东河阳人以隆重的方式接待来宾。共同话古道今,互叙友情。两地人就这样友好相处,代代相传。 直到如今,老人们谈到铁牛报水情的故事,眼前还仿佛闪现出古代东河阳的顽童们骑在牛背上嬉戏的情景,耳际还仿佛回响着那天真可爱的童谣: 大铁牛,报水情,我去木栾送信信, 木栾赶紧堵城门,气坏河里老妖精。 百年奇联上佛村的官桥院有一处古建筑,造型别致,华丽高雅,格外引人。官桥院的大门两边的墙角上镶立着长方形青石条,右边青石上有一条阴刻上联“北水南流东西两岸上下佛”,而左边青石上却是光净平滑,无有一字。只见上联无有下联,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传,大约在清嘉庆或道光年间,上佛村西门外交通要道边“官桥院”落成,村中里社请本村文化名人李焕章题写对联。李焕章是本村李姓第12世传人,精于私塾教学,颇通诗文,笔力精湛,撰写楹联很有造诣。他欣然点头应允,但并没有立即动笔,而是专门来到官桥院实地查看,寻找素材。他站在新建的阁楼门前仔细端详,而后又漫步到不远处的龙券上(路桥),放眼望去。他望望沁河西岸的邻村下佛村,又看看东岸的故里上佛村,顿来灵感。只见他突然手舞足蹈,满面悦色,大声喊道:“好!好方位!”惊得许多路人驻足相看;又见他甩袖疾步离去。回到家中,他速至案前,提笔书出“北水南流”四个字。妻子见丈夫眉飞色舞的神情,笑道:“您写的字真漂亮,好像沁河在纸上啦!”“你真说对了,”李焕章兴致勃勃地说,“我就是在写沁河呢!”妻子见丈夫雅兴未尽,接着问道:“下面您还写什么?”李焕章神秘地对妻子说:“你猜猜看?”这时候,紧跟而来的社首笑着说:“我猜你写罢一河该写俩村,对吗?”“对、对、对,快来坐,快来坐!”李焕章边说边挥笔一气书出:“东西两岸上下佛。”老首社坐等下联,李焕章却说:“不写了,让喜爱舞文弄墨的人都动动脑筋吧!” 因此,官桥院阁楼大门上就只有上联而无下联。数百年过去了,迄今也没有人能工整地对出下联,真可谓百年奇联成趣谈。 硫磺工业简介硫磺冶炼是润城镇最早的化学工业,这里硫磺、煤炭资源丰富,冶炼历史悠久,硫磺质地纯正,晶莹剔透,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畅销国内外。 历史润城镇的硫磺冶炼工业以刘善为着。早在隋末唐初,这里就已经有了冶炼硫磺的手工作坊。到了明初,又创造了土窑生产硫磺的技术。后来,又发明了“天地罐”冶炼法,即:用高约2.8尺,直径约1尺,口小肚大的两个罐,将硫磺矿装入一罐中,倒扣到另一罐上,用麦糠泥封住口,周围放上碎碳,将碳点燃后用火烧烤,罐内的硫磺矿经过一昼夜的烧烤,矿中的硫磺便熔化流入下一罐中,待冷却后即可取出。 这样炼出的磺产量虽低,但质量甚佳。这种天地罐技术,是中国炼磺史上的一个飞跃。比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炼磺技术还要先进。 明清之际,硫磺大量用来制造火药,抵御外来侵略,这自然促进了硫磺工业的发展。民国初,硫磺除用于制作火药外,还大量地用于化工产品的生产,硫磺需求量逐渐增加,因此,当时刘善村大大小小的炼磺业星罗棋布,成为当时经济的主要支柱。这个时期,刘善村及周围的炼磺专业技术人员很多,硫磺冶炼业也推广到周边村庄,民间开始大量炼磺,生产技术也有了重大突破,将原来的“一炉两罐”的“天地罐”冶炼法改造为一炉三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出磺率。 上世纪50年代末,刘善上西沟的一片炼磺小厂收归阳城县二轻局经营,开始了大规模的土炉炼磺,每月产量可达120余吨,国家定点收购,供不应求。南寺后一片的炼磺小厂收归公社经营。当时的刘善村民几乎平均每家有一人在磺厂上班,每天可得到五六毛钱的补贴,比其他村一个劳力一天的工分值还要多。在周围的村中,刘善村可称得上是富甲一方。 新中国成立后,润城镇境内硫磺工业大规模发展,先后出现过庄河口地方国营磺厂、刘善上西沟县营磺厂、河头公社办磺厂、水泉沟公社办磺厂、门楼底公社办磺厂、南寺后公社办磺厂、北音村办磺厂、青山崖下庄村办磺厂,小柳沟润城村办磺厂、延沟润城村办磺厂、曹堆贝坡村办磺厂等十多处硫磺冶炼工厂,成为当年润城公社和一些大队的主要经济支柱,为润城的经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现在,由于市场的疲软和对环境的污染等原因,硫磺冶炼业在润城销声匿迹了。当年,硫磺冶炼业在为润城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大量的有毒气体在空中扩散,大量的废渣倾倒在河滩沟岔,毒化了的土地二十多年过去了,还没能完全恢复。我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定会出现更科学的硫磺冶炼技术,丰富的硫矿资源还会造福于润城人民。 自然资源神奇的梭罗树“天上梭罗马沟栽,树大根深三百载。蚊蝇不近有蜂采,阁老奇树引人来。”这首诗写的就是润城镇东山村马沟的梭罗树。这一棵神奇的梭罗树,高数丈;树干粗,须四五个人张开手臂才能合抱住;树冠庞大,足足可以覆盖三四分大的地盘。整棵树看上去就像一把撑开的巨伞。树叶的形状呈梭形,它结的果实也煞是好看,状如梭子,有单个的,有成双成对的,还有三五一簇的,看上去像小巧玲珑的宝塔。果实表皮呈灰黄色,如同一层没有毛的骆驼皮,剥去外壳,里面露出一个浑圆的球体,大半球为深红色,小半球为浅棕色。梭罗树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的树阴所覆盖的地方,居然找不到任何蚊蝇、蚂蚁,是人们夏天乘凉的好去处。 梭罗树传说,梭罗树是天上的神树,它秉天地之灵气,种子发芽出土,一跃就是五对叶子,五寸高。然后一年长一次,一次跃一尺。梭罗躯干伟岸,风姿婀娜,叶色浓绿,花素香清,蚊蝇见而远避,蜜蜂聚而成云。它浑身是宝,其根其皮,其花其叶,均可入药治病,泡水久饮可以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说起这棵梭罗树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原来,月宫中长着两棵高大的神树。一棵是桂花树,桂花树香飘万里,吴刚就坐在树下酿酒;一棵是梭罗树,梭罗树长生不老,嫦娥就坐在树下织布。有一天突然刮起了大风,八天九夜不停息,把桂花树和梭罗树的种子吹到了地上,从此以后,人间才有了珍贵的桂花和梭罗。桂花来到了中国,梭罗却漂洋过海去了外国。 景点永宁闸从庄河口溯樊溪顺流而上,过下庄,穿中庄,便可看见上庄境内一座雄伟壮观的城门门楼样建筑。它横跨樊溪两岸,通体用朱红颜色粉饰一新,虽跨度不过十米,但那种背山临水、巍然矗立的气势却非同一般,一见之下颇让人内心涌起无限敬仰之心,这就是永宁闸。 沿樊溪自下而上看去,永宁闸高大坚固、气势恢弘。左右两侧有耳房,正中高高耸起宏伟的闸楼。闸洞高约七米,加上闸楼,约有十二三米高。左右跨度约十米,厚度也达十余米,用巨大的城砖筑成。闸洞顶上,前后八根木柱撑起巍峨的楼阁,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楼阁顶上,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屋脊两端的龙头栩栩如生。 闸洞右侧有一株古松,主干松皮老裂,曲折盘旋而上,状如虬龙正欲向天空腾飞而去。据说,这古松还是一棵仙树呢!古松与闸壁之间,有大小石碑六座,记录着兴建和修缮此闸的情况,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大都模糊不清,难以辨认了。 穿过永宁闸闸洞,往右侧大概七八步远,转过横截面,有一窄窄的甬梯,直通闸顶阁楼。顺梯而上,再进楼门,便可见当年的建筑情况。楼道也是窄窄的,约可容两人并行。栏杆、屋檐隐约可见当年雕梁画栋的繁荣景象,看着那些依稀可见的痕迹,不禁令人平添许多对往昔沧桑岁月的追忆。 走到楼道正中右转,便见阁堂,前后再无门窗阻隔,大有风清气爽、倚栏观景的文人墨客情怀。阁堂左右墙壁取“二龙戏珠”之意绘有同样的壁画。细看那双龙,血口大张、利爪尖牙围着一珠,彩绘着色均匀,气势宏大惊人;笔劲透墙而出,似欲破壁飞去,几乎让人怀疑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著名画家张僧 所作。阁堂两侧分别有一间小房,布局相同。小房靠闸两端的墙壁上,还清楚可见当年的拱门。 站在闸顶阁楼,俯视河床,不由得就会想起曾经那汹涌的河水如何经过这闸洞的情景来。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给此闸命名为“永宁闸”,如今看来,确实有让河水永远安宁,愿上庄长治久安的意思。 润城东岳庙创建于大金之前,占地3600平方米,规模宏伟,三进三门,整个建筑由庙门、钟楼、鼓楼、过殿、偏殿、东西配殿、舞楼、献殿、正殿、后宫等组成,琉璃屋脊、兽头、瓦,可于北京故宫媲美。现存献殿、正殿,配殿和后宫,属省级保护文物。 上庄村牌楼大明王朝的金銮宝殿里,曾端坐着一个上庄人,他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王国光。正是王国光的成功,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人心中激起圈圈涟漪。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于是,这个时期形成了“读书可荣身,耕冶可致富”的重教入仕文化,历经两个朝代数百年而不衰,留下了“郭峪三庄上下佛,举人秀才二千五”的民谣。 那些进士和举人们,在居官期间或致仕以后,为光宗耀祖,也为官场应有的排场或致仕后的舒适生活,不惜大把金钱,营造理想的安乐窝。依现时的上庄为例,其古建民居最早的是明代成化年间。这期间,白巷里诞生了第一个举人,叫王遵,是王国光的曾祖父。他是个绅士,自然有钱,大概就是从他开始,注重建筑文化,营造理想的人居环境,从此拉开了古建筑群的序幕。王国光修建了“天官府”,由尚书第、司农第、王氏祠堂等建筑组成,王国光侄、湖广参政王淑陵修建了进士第;王国光之孙、山东参政王征俊修建了望月楼、参政府、厅房院、仰山居等建筑;民国年间时任山西省绥靖公署秘书处副处长樊次枫修建了樊圃新院、樊氏宗祠、花园等建筑。历经四百余年,上庄终于建成了群山环绕,绿水串珠,四合院星罗棋布,望楼高耸云天,颇具几分江南水乡特色的建筑群落。这就是耕读文化与自然天成之趣融合中形成的独特村落布局,居住著名臣、硕儒、巨贾极其后裔。当我们用文化的目光欣赏这些建筑时,你就会发现许多文化的奥妙。 王国光故居尚书府王国光像,其一,精致小巧--不事张扬的儒家风范。我们山西有三个文化地域组成,晋北属游牧文化地域,牧民结束了依水草而居后,住宅环境狭窄;晋中属商业文化地域,有“通四海、达三江”的扩张意识,占地广阔,一套连环院占地几十亩、上百亩。晋南、晋东南属农耕文化地域,由于土地的金贵,占地普遍不多,就是有权有钱人修房盖屋,也是小巧玲珑,一座或几座四合小院,占地不到极少。加之读书、作官者,有含蓄深沉,不事张扬,讲究内心欢愉,抑制外在威风的儒家文化心态,其宅院就相对精致典雅,结构严谨,不求宽大,高峻威严,有积极向上的强烈意识。因此,二至三层小楼较多,二至三进穿堂院为主,风格一致,浑然一体。又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修建高耸的望月楼、听泉居。王国光修建的“尚书第”,只有东西两院,宽20.3米,46.3米,折合0亩0分。难道是他没钱修建更大的宅院吗? 其二,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上庄村三面环山,中间临水,这就形成了“山环水抱必有气”的传统风水格局。山势既定,不可更改,就以山为本;村中有水,成为建筑的中轴线,就以水为魂,山水田园特色就这样形成了。顺坡势而建的深宅大院,栉次鳞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趣,雕梁画栋,蔚为大观。自上而下到樊溪边,又自下而上,延伸到对岸的南山坡。整个建筑群以跨樊溪上一座拱圈式门楼为高亢的休止符,真是凤头豹尾,气势非凡。自下而上,又暗合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谚语。从中不难看出崇尚自然、师法自然,重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强调人和自然统一的文化韵味。登高观赏,气势磅礴,十分壮丽;细看格局,呈棋盘状,非常科学;个体考察,阖家团聚,其乐融融;小中见大,出奇制胜。上庄村的古建群落在美学、科学、人伦学、精神学和哲学的追求上,布局严谨,整体和谐,都是典型的农耕文化产物。布局严谨,整体和谐, 其三,外观封闭--排外聚内的防御意识。中国古代社会动荡,宗族之争、民族战争不断,村落的选址和建筑特别强调防御的安全,背山面水,地势较高处易守难攻,形成村落的天然屏障。上庄村就是这样,三面环山,挡住了入侵者的步伐,也挡住了凌冽的西北风;中间临水,又是一条防御线,也方便了两岸百姓的生活需要。古建筑群布局严谨,整体和谐,有着对外排拆,对内凝聚的文化心态(这是中国北方四合院的普遍特性,最典型的是润城的砥洎城)。街巷深邃,使人感到神秘;楼阁高耸,既可赏月、听泉、观水,又能了望敌情,积极防御。不少府第有大门、二门、三门、暗门,院中有水井,对外防御,对内交流,生产、生活、礼制的功能齐全。这是地处中原的农耕文化与西北游牧文化碰撞的产物,它的形成已有数千年历史。 其四,耕读仕商--提升文化品位的建筑理念。前面列举了上庄数位名臣及其建筑,想说明这样一个观点:提升村落文化、经济品位的重要因素是以名人的多少为突破口而呈现出来。明清两代,上庄村诞生了进士、举人各5名,贡生、秀才上百名,还有为数不少的商人、巨贾。表现在建筑上,王樊两族宗祠、尚书府、进士第、司农第、参政府、樊圃新院等。衬托这些建筑的是高大的门楼,竖立在巷道的入口处。其用意是以彰科甲,具有功利性和审美性的双重特性。在这双重作用下,产生了人文景观和物质景观。前者的标志是科举入仕、诗文书画、民间传说、地域风情。入仕者不乏名宦、诗人,如入仕者王国光,有诗集《王疏庵率意稿》、经济学专着《万历会计录》等著作流传;未入仕者王豫泰、樊大基等是当时的名诗人,有诗作流传至今。樊家没有出过进士、举人,却是当地名商,在省内外开店铺几十家。后者的标志是商品流通、生产技术和建筑遗迹。樊圃新院十分气派,严丝合缝,象征着财不外流,四水归堂,充溢着森严的防范性。 上庄古建筑群在中国乡村独具特色,被专家誉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其文化意义值得深入细致的研究。本人不是建筑学家,写出这篇粗糙的文章,旨在抛砖引玉。 砥洎城“砥洎城”防御性规划与功能探析 砥洎城 山西省阳城县10公里处的润城村,至今保存有一座两万余平方米的古堡寨聚落--“砥洎城”。砥洎城取位于沁河河心一天然大砥石上,三面环水,南依村镇。沁河在这段又叫“洎水”。远望其城,恰如砥柱,巍然屹立,击水中流,因而得名。它以“居住”为本,“防范”为卫,因地制宜地构成住、防合一的聚落体系。本文试从两个层面上,就“砥洎城”防御性规划作初步探析,祈恳专家学者斧正。 独擅胜场的防御建构--“硬”防卫体系 城依砥基形势,如龟似鳖,坐北朝南,占地23000m2,周长704m。它依岩为垣,因涧为池,三面环水,形势奇险,为防御之天然屏障。在我国古代以平面作战为主。砥洎城御敌之规划,建构层次也依此规律,由外向内分四级大体呈水平向展开:护河--城墙--街巷--宅院。 第一层级,沁河天然屏障 砥洎城构建选址的艺术别出心裁,择址标准都与现代科学技术相暗合,在意境上追求的是宽广水阔,生机盎然和恰如其分,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美感和享受。它巧借沁河河心一大砥石,使之三面临波,造成得天独厚、易守难攻的地理条件之优势。给入侵者造成天然的地理障碍和心理畏惧因素。民间有句俗话:“宁隔千山,不隔一水。”三面滔滔碧波,胜似雄兵百万,砥洎城巍然屹立,乐在其中,“不怒自威”。给人以凌然不可侵犯之气势。南面城门着陆部分,左右炮台高耸,火力层层封锁,且只占城周的四分之一,“可集中兵力一向”收到事半功倍的防御效果。 第二层级,城墙整体防御 砥洎城全景 城墙是砥洎城等级最高,作用最直接的防御建筑。大凡城墙,砖石砌建,土垒夯筑者屡见不鲜,而在此处以炼铁坩埚筑城,坚固异常,实属筑城史上罕见。其被誉为“水围城”、“蜂窝城”和“坩埚城”既体现了古代此处冶炼业的发达,又记载了民间因地制宜、利废为宝的绝妙创造,设计者虽不见得有什么强烈的环保意识,却体现了恤民之本,简约实用的绝好理念! 砥洎城南面外墙用青砖垒砌,高约10m,临河东、北、西外墙选用石灰石和河卵石,高约16m。周围内墙多用炼铁坩埚,浆砌一律以石灰和炼铁渣调浆,其坚固程度胜过当今的水泥沙浆,且经过不断钙化愈久愈坚。一行行坩埚纵行排布,虚实相生,整齐而富肌理之美。城墙设有炮台、望楼、垛蝶、藏兵洞等,环城路与城门楼相通,可环城巡视。堡墙一方面“昼防流寇,夜防盗贼”,同时亦防风阻水,承载多种功能。 南门为其城初建唯一出口,城门楼三层,高15m,额书“砥洎城”。下层城门洞过道设内外两道城门,其间西侧有门房,外层城门之前原有一道铁闸,58年淹没在“大炼钢铁”的红流中。中层是弹药库,内存大炮、抬枪、鸟枪、火药铁沙,火箭炮、飞碟等传统武器装备。直到解放后依然保存完好。顶层城楼四面开窗,内悬一铁钟,供日常计时,遇匪患报警之用。 由河卵石建筑的城墙 清顺治年间在城北低洼处石坡上,拓出二亩多地,城内居民集资修建了瓮城及北门,即“水门”。使南北脉气贯通,也方便了居民洗濯。门额“山泽通气”即印证了修建的初衷。水门楼为五层建筑,最上层为“祖师阁”。每逢洎水涨潮,波涛滚滚,凌然阁上,观水之浩浩,感人生之戚戚,百感顿生。南北两门,两种营建,两处景致。水门内城壁上次弟密布的小窑洞,为典型的“蜂窝城”,是古时养马和驻扎护城兵丁的地方。这里和城门楼,各处炮楼,环城路浑然一体,护城兵丁的各项活动可与居民无扰。 城内备有水井、碾磨,在解决居民饮食、饮水的同时亦是防御敌人火攻的考虑。 第三层级,内环巷道建构 堡寨内整个路网布局形似迷宫,与其它官方营建的城堡中严整的道路结构相比,更贴近了自然村落的特点。城内通道错纵排布,自然形成十大街坊。道路皆为“丁”巷,而无“十”字巷口直穿,这是出于防御与风水的考虑。大小“丁”字巷又与内环路、环城路巧妙相连,东西内环路和城内“丁”字路各设一道端巷(俗称袋状路)有进无出。巷道空间曲折多变,处处展示着理性的色彩,显示着“八卦”的神秘。这是一组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路网格局。由于地基局限,建筑密集高大,墙高巷深,街道更显狭窄、幽邃。巷道幅宽较窄,本身就是防御措施之一。各条巷道少有笔直,通过曲折、坡度、宽度等的变化,给人以丰富的方向感和排它性。陌生人乍入其中,百折迂回,如入迷宫。对于熟悉地理的人,此多变的巷道恰又似隐形路标,具有强烈的识别导向性。关键巷内还设有街门和过街楼,有专人把守,层层把关,处处设防,万无一失。 城楼 城墙内侧内环路与各“丁”字巷口相连,并与城墙顶部环城路一同构成双重立体“视控”体系,便于防御和监视敌人,这是重视防御移动性的一种考虑。从分级防御观点来看,也是城内街网构成的更高层次。底层内环路亦可作兵力调动的马道。便于快速直接地投入外围战斗,减少与村内的交叉干扰。 第四层级,独特宅院串连 城内民居整体规划布局形成于明代。其中“张府”、“师帅府”、“鸿胪第”、“张敦仁故居”等皆为名门望族。城内每户门额皆有题字,且书气不凡。院落一般为两进或三进,一律青石叠基,青砖砌墙,灰瓦盖顶。厢房高为两层,檐廊以悬梁出挑;正房呈三层的阁楼,望楼则为四层,明间和稍间封以格扇门窗。宅院以独特的比例创造出宜人的空间气氛,加之门窗、外廊、拱柱、封檐、瓦脊等木石构件的精伦雕刻,更透出几分古朴与秀雅。从安全防卫的角度讲,砥洎城的防御性更注重营造细节上的处理。如封闭内敛的安全感体现在厚高而坚固的住户外墙上,或无窗或只开小窗。由于地界紧缩,院落窄小,数楼并建,亦与防御功能的强化直接相关。有的院落上房角楼高起作“望楼”,兼有看家护院功能。最为绝妙之处在于其院与院之间在厢房或不显眼处留有暗门。街坊内的院落可以互相串通、道路隔开的街坊又有“过街楼”相连。堡寨内院落地下建筑颇多,有的地下建筑深达三、四层,以足踏之嘭嘭作响,证明下面仍是空的,且有通风系统。形成最内层级的立体防御体系。平日各户自成独院,一旦险情发生,则串连成一统,并可转入地下。使局外人看来扑朔迷离,神秘莫测,再加上过街楼、望楼的监控作用,更能有效地牵制来犯者,村民可利用处处机关。保护自己,打击歼灭入侵者。 砥洎城择址于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之壑,樊河与沁河两水之间,四壁青山层层环绕,三面碧水滔滔迂回,为天然之大格局的“风水宝地”。一般而言点穴堪舆讲究“藏风避水”,采取消极的、顺应天时、地利的态度选择风水地。而砥洎城点穴却因地制宜,独创新意。以积极的态度“迎风劈水”,在千米宽的沁河床上,巧借河心一大砥石筑寨建城,易守难攻。其城似龟,金龟探水;其村若凤,凤凰展翅;又如舟船,击水中流;路网布局,展示理性。整个城池东北高西南低,巽门坎主,坐阳朝阴。城内院落皆按八卦方位为序,以及封闭的堡墙,双重的城门,水门的瓮城,皆为藏风纳气之考虑。后加修的水门,也是从风水经营出发,为疏通脉气而为。风水术的运用,除迷信色彩外,也有不少闪烁科学光芒的内涵。它重视的是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之有效的地利之优势,使人因借天时在自然万物中获取保障。 藏兵洞砥洎城人稠地窄,院宅密集,但同其它传统聚落一样,庙宇及宗祠建筑不仅未因地基紧缺而逊色,反而数量更多,规格颇高。这是人们于动乱时强烈的求安心理,在精神层面上的恰切表达。 在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分布着“关帝庙”、“黑龙庙”、“三官庙”、“三圣殿”、“土地庙”、“文公祠”、“丰都殿”、“雷神殿”、“黄禄殿”、“文昌阁”、“祖师阁”、“白衣洞”等庙宇,可以说,民俗意义上的各路诸神应有尽有,各司其职,庇佑城寨安康,整个城池弥漫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同时从庙宇的经营规模与位置安排也可反映出精神上的需求层次。“文昌阁”和“关帝庙”两组规模相对较大的建筑前后相邻,占据着城寨的“中心位置”。如此安排,于前者反映城中众多书香仕族对“文昌公”的崇仰;而后者则表现出寨内人对关公这位心目中的保护神的虔敬。与城寨物质实质上的防御相对应,人们将精神上的安全寄托在关帝身上,突现出堡寨的防御象征。 《汉书·五行志》记载:“简宗庙,不筹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木不润”。砥洎城人也同样重视对祖宗的祭拜,城中亦有张家、王家、郭家等各族祠堂的分布,显示着宗祠文化的浓重色彩,祈愿先祖的护佑。 砥洎城地道堡寨中从聚落到住户各个层次广泛分布着大量形象各异、作用相似的象征性、标志性的精神构件,如铁牛、石狮、石鼓、石匾、泰山石敢当、影壁、鱼跃龙门、风水楼及瓦当、屋脊兽头、门额等多处吉祥纹样,都起着驱邪镇宅和调节气场的作用,寄托着居民期求保佑和禳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它们分布在空间的各个节点,无处不在潜福点化,丰富着聚落的精神防卫系统。 防卫的虚象效应 这是指通过领域性和可视空间的组织,对建筑外部空间巧妙布局,使居住者产生心理安全感,而使入犯者自生怯恐心理的防御对策。此种“攻心战术”可为今天的建筑设计提供思路,有助于营建人性化的安全防卫空间。 首先,强调深度围合的聚落防御思想,对砥洎城而言可谓发挥致极。按照美国建筑师简·雅格布斯的理论“密度稀疏并不能保证使居民摆脱犯罪和担心,相反,适当的高密度却能给聚落带来活力。”砥洎城内各院落既互不干扰,又邻里相依,使居民消除了无助的畏惧感。 坩锅城墙其次,过街楼、地道、街门及望楼的设置之绝妙,作用正与杰雷米·边沁的“全景监狱”相吻合, 由于入犯者无法确定监视者是否在内,因此他必须将监视当作恒久与全面的督察而注意自己的行为。其完美在于虽然无监视者出现,但它在入犯者看来却象时刻注视的眼睛,使其欲为而不敢为之。 物质与精神双重防御体系相辅相成,创造了“砥洎城”卓绝的文化个性,这珍贵的文化遗产记录着一定时代背景下特殊的建筑形态,故有着非常的研究价值和游览观赏内容。同时在安全防卫方面的探索,对今日之规划与建筑设计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正当中国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之际,城镇化进程迅速改变着在城乡面貌,传统的村镇民居正面临着解体的边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或许更应该抽暇回顾一下前人千百年来营建家园的经验,梳理亦保留那些正在消失的财富。 天坛山天坛山位于润城沁河西岸的刘善村。为一道教名山,自隋朝恭帝年间至今,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沧桑。相传是唐贞观十三年太宗皇帝和明万历神宗皇帝在此筑土为坛,报天之功,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的封禅之地。与王屋山遥相呼应,历来是闻名晋、冀、鲁、豫、徽、浙、苏、秦八省地的道教朝拜圣地,更是游览的好去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天坛山巍峨岐秀,山环水绕,自然与人文、宗教与哲思有机交融。观其形,自然造化,鬼斧神工;体其神,人文聚结,意蕴无穷。宫观建筑超凡脱俗,出神入化,既保留了自然山林的宏伟秀丽,又体现出风水宝地的绝好气韵,可谓地设天成。农历三月十五天坛山传统庙会,历经千余年经久不衰。既是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朝拜圣地,又是商贾汇集,杂家大全,为中国北方经济、文化、民俗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 文化特色“放旷归来春复春,故乡山水故乡情。笙箫谷口新翻调,鸥鹭溪头旧约盟。湖海胸襟应让我,夔龙事业且输人。闲中还欲求仙术,携手逍遥八洞宾。” 这首优美的诗是明代万历年间吏部尚书王国光罢官回村后所作。诗中既抒发了作者的苦恼,又讴歌了家乡的美景。200多年后,上庄一个叫樊大基的诗人也对家乡的美丽歌道: “三里桃花五里楼,黄莺啼处绿杨稠。周遭碧玉樊川水,绕过龙泉入沁流。”由此可见上庄村的美丽景色。 从庄河口溯樊溪而上,就是古称白巷里的上、中、下三庄。这里不仅自然风光迷人,而且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明清时诞生了进士、举人各15人、诗文家数十人。在那个时代,当知识分子只有走科举入仕这一座独木桥,方能报效家国时,白巷里的好儿郎们从可乐山下意气风发、昂首挺胸地走出来,走向了五湖四海,走向了封建王朝的金銮宝殿。他们留下了政坛上的不朽业绩、文坛上的动人绝唱,也留下了这一大片充满文化韵味的古建筑群。 漫步在三庄古老的街巷中,满眼是明代的青砖清朝的瓦,古老的匾额门楼上挂。随便走进一个古老的院子,首先看到的是麒麟上墙,狮子把门。于是,仿佛走进了明清时代,与那达官贵人们对话,企图揭开尘封的历史,破译白巷里经济、人才与建筑兴旺发达的密码。我终于明白了,这里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煤有铁有石灰石,冶炼业十分发达,富家大户比比皆是。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有钱了,就让下一代读书、作官,满足修齐治平和光宗耀祖的人生向往。 民俗民风天坛山庙会每年的三月十五天坛山庙会,适逢“五一”黄金时节,天坛山旅游公司全力举办三月十五庙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欢迎四面八方来客登坛发展旅游经济。观青峰万仞儒佛道灵光聚天坛神佑万民之灵山,赏碧水一湾天地人福禄汇沁流超越千秋。 古时候,因为科学技术不发达,卫生条件差,医疗条件跟不上,一旦传染病发生,便很难控制,难免会出现“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剧。为了避免灾难,人们常常依靠神灵来保佑一家平安。“冲瘟”便是古时“防疫”的一种形式,而王村的“冲瘟”别具一格。 相传每年正月初五是“五瘟爷”的祭祀日。这一天,全村家家都要敬奉“五瘟爷”,在家里上供、烧香,求“五瘟爷”保佑全家一年平安,不得任何疾病。 这一天,灵泉观道士身着法衣,敲着乐器,沿街挨户“冲瘟”。一行人中,有四人抬着“瘟船”,左右跟随有小鬼、判官,小鬼身穿黑圪桶,头戴白高毡帽,白脸,长舌,左手提着铁绳,右手拿着铁刺圪朵;判官身穿香色紫蟒,头戴长翅,两鬓插飞,黑脸含白,獠牙巨齿,手持七星宝剑,看了真叫人毛骨悚然。还有收供品的随从,身背钱褡。走到哪里,“瘟船”停放,道士诵经,小鬼、判官进入住户。在住人的房间,每家每户都要献上供品,上香磕头。然后,小鬼抡响铁绳,挥舞铁刺圪朵,判官抡起七星宝剑,由内往外赶,口中还念念有词:“呀--呀--呸--”,声音十分吓人,好像是真的在捉妖除怪,背钱褡的人顺手将桌上供品拿去,算是酬劳。东家还要将满院房门大开,让冲瘟表演依次进行,生怕遗漏一间房、一个角落。小鬼、判官一出门,东家赶紧放炮,以图吉利。 有的人家为了孩子平安,还要让孩子过“瘟河”,就是从抬的“瘟船”上通过,意思是把灾难疾病都掉到“瘟河”里,来消灾免难。过了“瘟河”后,由家长往船里丢些制钱,道士给念段经,据说这样便可消灾免难。 “冲瘟”年年搞,生老病死时时有,但人们仍执迷不悟,都想图个吉利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类觉悟的提高,再也没有人相信“过瘟河”、“冲瘟”能消灾免难了。 砥洎城金船 砥洎城位于润城村北,沁河三面环绕,东北处的城墙之下,河水深不可测,鱼龙出没,因和墙头黑龙庙上下呼应,人称黑龙汪,也叫黑龙潭。 黑龙潭相传,很早时候,此潭经常于月圆之夜万籁俱寂的三更时分,在水面浮出一条金船,金光闪闪,十分诱人。半夜走路的人见过,看西瓜的老汉见过,就连看黑羊的小孩也说看见过。只是等有人跑到河边时,却又什么都不见了,像是恍惚之中,朦朦胧胧。这一奇特景观,传来传去,不知传了多少个年头,传了一代又一代,都知道砥洎城下的黑龙潭里有一只神秘的金船。它究竟是怎么回事?没人去追究,善良的润城人把它当作镇寨之宝倍加爱护,把它当一方神灵供奉。 有那么一年,据说是民国年间,润城来了两个外地人,后人都说是南蛮子,在镇上游来走去,经常夜半三更不睡觉,或在城头转,或在河边游,像是寻找什么。时间长了,寨里的、寨外的村民琢磨出一个问题:这两个家伙是不是想盗金船?那可是个宝,是保护咱砥洎城的镇寨之宝呀,说什么也不能叫南蛮子给盗走!女人们每到十五前后就满斗焚香,祷告金船不被破坏,男人们则在这个时间巡逻守夜,以防意外。说也奇怪,那金船像懂得人意似的,或者真有灵气,知道有人要寻事一样,好多个月圆之夜总不见它出来现形。人们渐渐地放下心来,也不那么戒备了。 那两个人费了不少的心思,总不得空,不是有人防守,就是船不现形。反正只要有人在岸边走动,金船瞬间就会消逝。那两个人会点邪门歪道,在砥洎城内串来串去,在一个厕所后边找到了一根丈把长的旧竹竿,不知有多少个年头了,外皮发黑,杆体崩裂,倒是还算结实。等到一个月圆夜,俩人鬼鬼祟祟扛着竹竿来到潭边,用竹竿在水中正搅七七四十九圈,反搅九九八十一圈,一个搅累了另一个接着搅。原来那竹竿是能让金船浮出水面而不沉的神物,必须不停地搅。搅来搅去,那金船终于浮出来了,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美不胜言。俩人目不转睛盯着金船,左拨九下,右拨九下,只见那金船缓缓地向岸边漂过来。眼看就要到岸了,两个人已搅得筋疲力尽,手一松,竹竿“嚯”的一声掉入了水中,急得两人就向金船跟前扑去。忽然,一道金光冲天而起,金船不见了,那两个人也不见了。 旅游指南气候与游季 润城镇 润城镇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5-10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550-750毫米,最佳旅游季节为4-10月。 进出交通 从阳城县汽车站坐车到润城,下车再坐三轮车即可。 民间传说据说梭罗树在中国只有两棵。北京有一棵是雄性的,不结果。那么,天上的梭罗树又是怎样从皇宫中来到润城镇的马沟呢? 这还得从康熙皇帝和陈阁老陈廷敬说起。那时,康熙皇帝当政,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社会清明,经济繁荣。康熙皇帝雄才大略,豁达大度,任人唯贤,治国有方。友国邻邦既仰慕中国的强大,又钦佩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纷纷派使者前来朝拜,开展文化交流,进行经济贸易。其中有一个受过大清帝国恩抚的国家,把两株珍稀的梭罗树苗,作为最佳的礼物,敬献给康熙皇帝。康熙帝把其中的一棵栽入皇家园林,另外一棵准备奖给朝中最有功劳的大臣。可是数来数去,觉得开国建功的大臣该给,平乱镇反的大臣该给,戍守京城的大臣该给,远守边疆的大臣也该给……而梭罗树只有一棵,就在他左右为难之际,忽然想起印度国赠与的极具慧眼神力的大象。此象虽为兽类,却能辨忠奸,扶正义,区善恶,识好歹。对忠良亲之近之,对奸臣远之食之。康熙皇帝心想:用神象赠树既可以避免他的亲疏之嫌,又可以看看文武百官的心境,岂不两全其美!于是立即下旨传令文武百官殿前列队,等待神象赠树。 且说那金銮殿前,文武百官两厢分立。康熙皇帝当众宣旨:“今有梭罗神树一棵,欲赠与吾国功臣。众爱卿皆是国之栋梁,朝之重臣,朕之股肱。然树唯一株,权请神象代朕相赠,以资鼓励。”话毕,满朝寂然,只见大象卷起梭罗,漫步在文武行列之内。走走嗅嗅,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直到最后才将梭罗树稳稳地放在陈廷敬脚下,欢奔而去。文武百官见此情景,又惊又吓。康熙皇帝见大象把梭罗赠与德高望重的陈廷敬,自然心满意足。 陈廷敬得到皇帝锡赠的梭罗树苗,心中窃自欣喜,转念一想又不知当栽种何处。皇上似乎看出陈廷敬的心思,便说:“此树乃罕见之物,准汝栽回故里,与民共赏。”陈廷敬乃遵旨回到家乡,把梭罗树小心翼翼地栽到了自己的避暑花园,也就是现在的润城镇东山村的马沟。 如今的老树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仿佛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人们多么希望它能像黄山的迎客松、阿里的神木一样,永远成为家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啊! 如此珍贵的树种,人们自然想让期繁衍生息,怎奈人们试栽多次,却未能成活。后来,不知村中哪一位精心选地栽种,也是精诚所至,终于栽活了一棵梭罗树。就在离老树不远的地方,这棵足有两丈高的年轻梭罗树正迎着朝阳茁壮成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