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软实力 |
释义 | 1 2010年石真语著图书◎ 图书信息作 者: 石真语 著出 版 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 字 数: 141000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512304390 定价:¥28.00 ◎ 内容简介本书从“软实力”的概念分析入手,通过对国际企业的软实力发展路径的回顾,在商业模式与价值、社会责任、品牌商誉、企业精神、系统化整合、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界定,就国内企业面临的国际格局、经济形势、自身发展和公众舆论及其自身软实力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发展途径,并明确了企业成员在软实力建设中的任务,是构建企业软实力与提高员工参与意识精彩、实用的读本。 ◎ 作者简介石真语,智元教育集团董事长,企业共识力理论研究人,企业“智取业绩”实战操作系统创始人。清华、北大、人大等多所知名大学总裁班客座教授。企业赢销竞争力(ESFES)研究与传播导师。 ◎ 目录前言 第一章 什么是软实力 第一节 软实力的概念 约瑟夫·奈的定义 几个关键的问题 第二节 软实力提出的历史背景 何以提出“软实力” 从中国的发展看问题 第三节 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内涵 从国家到企业的演变 企业软实力的内涵 企业的软实力资源 第二章 国际企业软实力发展路径 第一节 国际化扩张中的软实力 霸权式扩张的负面影响 资本扩张与社会冲突 基于软实力的市场培育 第二节 从商业模式到商业价值 “硅谷新秀”的软实力 商业模式中的力量 组织管理的价值制导 组织价值的内生力 第三节 从社会责任中诞生的力量 西方企业的慈善意识 CSR:企业伦理运动 社会责任形象定胜负 第四节 从品牌商誉到企业精神 国际企业的品牌守望 品牌中的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精神的品牌凝聚 第五节 根植于社会服务的系统整合 以社会服务为中心 服务的新内涵和新视野 强有力的产业链整合 外散内聚的国际企业 第六节 创新力:踩在时代的脉搏上 引领变化的创造性力量 创新带来的经济成果 国际化大企业的创新性意识 第三章 国内企业面临的新形势 第一节 国际化竞争的市场格局 文明的冲突 交锋中的败局 艰难的“走出去”战略 第二节 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 资本硬实力的脆弱 为了企业更长远的未来 培育企业的软实力基因 第三节 企业经济水平的再突破 财富大跃进的背后 天花板效应 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第四节 社会舆论和公众认知度的新考验 日益严格的公众监督 消费者的变化与社会舆论 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交融 第四章 国内企业软实力现状和问题 第一节 中国企业的软实力实践 海尔:从市场到管理的系统整合 华为:用技术创新赢得崛起 阿里巴巴:领军先进经济形态 第二节 问题一:普遍的意识差距 一夜坍塌的品牌神话 受挫的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企业的怪现象 第三节 问题二:企业精神的缺失 为什么要说企业精神 亦真亦幻的企业精神 没有企业精神,谈何软实力 第四节 问题三:管理水平不足 从麦当劳看软实力差距 在硬实力膨胀中膨胀 管理水平:软实力的根基 第五节 问题四:人的素质培育 人才培育的普遍性误区 软实力的人才战略基础 商业模式与人才战略的对接 第五章 国内企业软实力发展途径 第一节 从实际出发:软实力战略选择 什么样的企业需要软实力 不同发展阶段的软实力问题 软实力提升的针对性通路 第二节 战略途径一:成为技术和创新的领导者 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力量 摆脱亦步亦趋的商业追随 从独创中提升软实力 第三节 战略途径:更优化的管理与领导力 由内而外的影响源 更富柔性的组织和管理 富有魅力的领导者:影响力方式 第四节 战略途径三:社会责任成就影响力 有影响力的企业公民 企业的道德革命 社会公信,从社会责任中来 第五节 战略途径四:时刻与客户需求对接 作为软实力之源的客户 客户与软实力的相互转化 如何构建基于客户需求的软实力 第六章 软实力与企业成员的新任务 第一节 重新认识你的工作 这件事,与谁有关 组织对个体的新需求 职业角色的意识转变 第二节 价值共建与共享 超越旧的平衡点 契合组织的价值追求 协同发展的增效原则 第三节 用行动展现氽业软实力 从企业大局考虑问题 成为软实力的内生源 做负责任的行动者 第四节 相互依存与心智协同 独立性的个体力量 在相互依存中强化个体 整合集体的心智力量 第五节 持续改善工作成效 面向公众需求 满足组织的发展需要 持续学习、不断创新 后记…… 2 一种能力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20 世纪90 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 Soft Power )概念,从此启动了“软实力”研究与应用的潮流。 软实力时代(软实力时代 颠覆式创新 VS 模仿式创新 抛弃式创新 VS 拓展式创新) “软实力”与企业间的具体联系(“软实力” 概念 “软实力”根基 “软实力”作用) ◎ 基本信息软实力(SOFT POWER):它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的能力。则分为政治价值观(当这个国家在国内外努力实现这种价值观时)、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认为合法且具有道德威信时)。 ◎ 详细介绍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正如约瑟夫·奈所言,“ 硬实力和软实力 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围绕“软实力”的一系列研究, 明示人们以一种新型、全面和平衡的发展路径 ,在提升各级主体综合实力问题上启迪着人们的新思维。 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时,通常将之分为有形力量与无形力量,或硬实力与软实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就将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硬实力(HARD POWER)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软实力(SOFT POWER)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相比之下,硬实力较易理解,而软实力就复杂一些。约瑟夫·奈把软实力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 “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 “软实力”概念一经提出,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积极响应,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并认真谋划提升自己的“软实力”。 美国学者克莱因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有名的“国力方程”,把“战略目标”与“国民意志”作为衡量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战略目标”还是“国民意志”,都是极其复杂的无形因素,也可称为软实力,难以用静态标准来衡量。另一位美国学者斯拜克曼把民族同质性、社会综合程度、政治稳定性、国民士气都视为软力量。英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库伯则认为,合法性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 综上所述,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它们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协调。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信息革命和网络时代的大潮下,硬实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软实力则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超越时空,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综合国力的竞争和博弈将决定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秩序中的排序。由于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日增,世界主要大国在注重硬件的建设之时,也十分重视增强自身的软实力。各种软实力间既相互竞争较量,又相互诱导吸引、融合。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势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大力推行其民主、人权等价值观,这就是以硬实力为依托扩张软实力的例子。早在170年前,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就指出,昔日的君主只靠物质力量进行压制,而今天的民主共和国则靠精神力量进行压制,连人们的意志它都想征服。2003年是美国硬实力展示最充分的一年。布什政府在新保守派的主导下,企图依靠超强的硬实力,通过“先发制人”等强力手段,重塑世界秩序,却使美国的软实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和侵蚀,甚至连美国的传统盟友都觉得美国“越来越陌生”。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美国的开国元勋汉密尔顿所说的,美利坚人“占优势的激情是雄心和私欲” ◎ 产生背景及社会影响◎ 国家层面在国家层面上,约瑟夫·奈的说法——所谓 “软实力”,就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是准确和完备的,它实际上也契合我们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为谋求影响力而诉诸情(吸引力)与理(说服力),以“合情合理”为处事原则。至于国家软实力的来源,我们认为 ,一国的文化、国内政治价值观与作为其贯彻与体现的政策和制度、外交政策、以及国民素质和形象,是软实力的主要资源基础。 ◎ 区域层面在区域层面上, 软实力是指一个地区通过直接诉诸心灵的方式,动员和发挥心智 能量的作用来达到区域的社会和经济目标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要依靠对内激励民众的士气,整合民众的力量,发挥民众的聪明才智,对外 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包括工业技术和管理、组织技术),以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的的能力。现代经济学分析证明,这种能力 以区域文 化、人才素质、公共服务和区域形象为基础。其中的区域文化,既包括具有区域特色的、静态的文化,也包括区域的文化生产力。需要说明的 是,政治地位——如首都、省会城市等具有政治地位上的优势——虽然是一种无形而重要的资源,而且也是区域吸引力的来源之一,但是它一 般并非区域本身争取、建设的结果,而更接近于资源禀赋一类,而资源禀赋主要是作为区域硬实力发挥作用的。 ◎ 企业层面而在企业层面上, 软实力是指企业以直接诉诸心灵的方式,对外占领利益相关方 的心灵,对内依靠运用员工心智能量以达到企业目标的能力。在企业内部, 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组织模式、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其软实力 资源,而在企业外部,品牌和服务、社会责任和企业知名度三个方面则是其软实力的资源基础。 企业软实力与区域软实力概念存在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而这种相似性便是软实力的 本质——源自心灵,诉诸心灵所产生的影响力。归根结底,软实力的核心是人——人的价值观与聪明才智——和制度(广义的,包括作为非正 式制度的文化的制度)。 软实力是一个难以衡量的变量。然而,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可衡量性同样也一直 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但是数量化的 GDP 已经在国际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几十年。各界人士也确信,软实力存在高低之分。因此,软实力同样 也可以在一定的精确与可靠程度上进行测算。北京大学软实力课题组以权威的文献资料为基础,针对各层次的软实力分别研制出一套评测体系 ,作为指导各级主体提升自身软实力的参考与指导。 ◎ 软实力与科学发展观有什么关系?首先,科学发展观是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其次,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一种软实力资源 再次,发展软实力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最后,如何处理软实力建设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 软实力时代行业与行业、业务与业务之间的区隔越来越模糊。如今,IBM不仅仅是商业电脑和应用软件供应商,更是企业咨询服务机构;而Mac不仅仅意味着苹果电脑、Mac OS操作系统和简便易用的IPod,更代表了移动通讯工业设计的最高创意实现;与此同时,Google不再限于互联网领域的搜索技术,它在各个专门知识门类对信息检索技术的开发,和对整个信息的整合理想成为其多元化形象的最佳代表。 一家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在软实力称霸的时代,跨领域混战的大戏已经拉开序幕。 ◎ 软实力时代从创世纪进入到21世纪,对世界的命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3个犹太人:在个体思想层面,被西方社会奉为神明的耶稣·基督;在社会科学层面,缔造共产主义思想并深刻影响了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卡尔·马克思;以及在自然科学层面,提出相对论、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奠定现代自然科学基石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相比起精于制造机器的日耳曼人,相比起擅于制定规章制度的撒克逊人,犹太人更善于用深层而无形的思想去影响世界,并推动历史的车轮更快速地前进。这就是隐含在犹太人大脑中的“软实力”。对于现代企业家而言,是否具备这样的软实力,是决定企业在商业世界沉浮的核心要素。 通过对市场的把握、对传统思维的超越,组织创新资源,根据客户的需求,因地制宜地推出新产品、新生产模式、新服务方式的能力,是企业软实力的集中表现。而具备软实力的企业,在创业的初期往往以隐形冠军的形态存在于业界。譬如民族企业的神话百度,譬如迅速挑战中国人饮奶习惯的蒙牛,譬如应用无处不在的Google,譬如正在与Google争夺网络应用开发商控制权的facebook。 创新的口号已经提了很多年,现在,再提创新力依然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倡议。创新有很多种类,完全颠覆寻常逻辑的是原创式创新,或曰颠覆式创新;在成形模型的基础上修补,螺旋式上升的是模仿式创新;彻底抛弃旧套路,重组资源寻求突破发展的是抛弃式创新;保持既有业务的同时,积极寻求市场空白点,大打蓝海战略的是拓展式创新。 在软实力第一的时代,且看风云企业如何展开十八般武艺在不停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激流勇进。 ◎ 颠覆式创新 VS 模仿式创新微软和苹果都是有创新力的公司,唯一的区别在于鲍尔默的创新相对保守和稳妥,而乔布斯的念头更大胆、更彻底。 “我觉得中国不要去学比尔·盖茨,有一个更好的偶像,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你看苹果做出来的东西,人性化,时尚感强,非常富有艺术气息。相比而言,微软在操作系统里面已经阻碍了整个工业的进步,英特尔也是。”当网易CEO丁磊说出这番话时,即使是五年前还如雷贯耳的微软,正通过开发网络搜索技术和便携式媒体播放器设备,高度紧张地应对来自Google在互联网领域和来自苹果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市场份额蚕食。 Google和苹果是颠覆式创新厂商的最突出代表。 在平衡收入和利润的驱动力下,Google的创新力被激发的淋漓尽致,实行多元化产品和服务战略,广泛涉足消费者在线服务,诸如离线广告、企业主机软件服务和企业搜索市场等。而在消费者在线服务市场,Google向互联网搜索之外的市场拓展,推出图像管理、网络电邮、视频和及时信息等服务,它的胳膊已经伸到了以前人们无法想像的一些领域,这只手伸得太长,以至于在IT业界再次引发了类似于从前人们对微软产生的那种对巨人和垄断的恐惧。 而苹果,总是能给它的粉丝带来无尽的惊喜,让全球为之疯狂的iPhone只是苹果众多惊喜中的一个而已。 2008年5月初,乔布斯宣布同20世纪福克斯、沃尔特迪斯尼影业公司、华纳兄弟、派拉蒙影业公司、环球影业家庭娱乐和索尼影业娱乐等众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这就意味着,在类似《钢铁侠》这样的大片发行DVD的当天,苹果的用户就可以在iTunes网站下载这些电影,在苹果的产品上尽享大片。 苹果精心地选择出最好的合作者。2004年,宝马首次在其年度新款车型的储物小格中加入iPod转接器,克莱斯勒、福特和本田等汽车制造商随后也加入这个潮流。超过20万家公司与苹果签署了制造与苹果相容产品的协议,70%的新款美国车都配备了iPod转接器,大约10万个飞机座位也将同样配上这个绝无仅有的组件。 在乔布斯的哲学里,苹果始终是,也必须是一家能“全盘掌控”的公司,“对未来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而言,软件都将是核心技术”。这样的苹果才不至于像戴尔、惠普或索尼那样,因为等待微软最新操作系统的发布而延迟推出硬件产品。这样的苹果不用看着微软干着急,而可以随意修改系统,还可以为iPhone和iPod制作特别的版本。 Google和苹果的日渐强大给我们的启发是,原来颠覆式创新既可以是技术上的创新,还可以是企业经营战略上的创新。 ◎ 抛弃式创新 VS 拓展式创新企业软实力服务于企业的未来生存,最高层次的软实力是按照从未来到现在的时间序列整合各种资源,也就是,用未来的眼光指导现在的经营管理,为企业的未来生存做准备,立足于创造价值、创新价值,用独特的眼光和管理理念来控制和引导整个企业的发展脉络。 比如IBM把亏损的PC事业部甩给联想,再比如惠普公司与康柏合并后,采取的开放式经营模式,把资源专注在一个特定领域里,同时成为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公司。 对于摩托罗拉而言,也是如此。2007第四季度财报显示第四季度移动终端事业部的销售额同比下降38%,一年前,这个部门还为公司贡献了27亿美元盈利,然而2007年全年,该部门的亏损额为12亿美元。“摩托再好,也要骡来拉”,摩托罗拉在鼎盛时期被大众传播的笑言如今正好在企业发展战略方向中派上用场。 现在摆在MOTO面前的“骡子”比较合适的有两个,一个是微软,一个是Google。这两个巨头未来的发展重点或者说新业务的增长点都和MOTO有关,同时,手机行业也正是这他们眼中的下一个蓝海。一者推,一者拉,抛弃式的和拓展式的创新在同一过程中分别得到实现。企业持续不断的发展依赖于对自身持续不断的改变,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抛弃行为并非消极的选择,相反是战略意义上壁虎断尾式的积极作为。 创新的反义词是灭亡 1917年,《福布斯》杂志首次推出了“福布斯百强企业”排行榜,到了1987年,《福布斯》将这份名单重新刊出,与当年的名单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其中61家企业已经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了,而幸存的39家中,只有18家时隔70载仍然有幸跻身百强之列, 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的绚烂像焰火般短暂?从美国钢铁公司的兴衰过程中可窥一斑。一个世纪前,JP·摩根收购了安德鲁·卡内基创办的卡内基钢铁公司以及其它784家独立公司后组建的美国钢铁(US Steel),是全世界最无与伦比的巨无霸,鼎盛时控制了全球钢铁产量的51%,而当时钢铁是制造一切产品的基础,以至于当时主流的“左派”思想家们以此为理由担心资本家代替政治家统治全世界的“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会到来…… 然而今天,谁还听说过这个公司呢?是它的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吗?当然不是,而是外部市场改变了!二战以后新材料的使用使钢铁的重要性大大下降,而新兴钢铁企业如米塔尔钢铁公司积极发展新型特种钢材的发展战略,又使美国钢铁这样以普通钢材为主的老牌企业失去了业内地位,于是在内部运营平稳的情况下从巨无霸沦为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如今,世界瞩目的IT圈企业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打造着其软实力,异常活跃地跳动着它们创造性的脉搏,譬如涉足企业管理咨询的IBM,譬如进军手机业务领域的苹果,譬如紧随网络搜索需求的微软,譬如紧贴用户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的Google,他们制胜的法宝是企业的软实力,更是各自不同的创新之道。 沈国康认为,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纵观宝洁、福特等数十家生命力旺盛的百年企业,他们的创新并非停留在口号之上,无论是彻底颠覆逻辑,还是渐进地模仿,还是抛弃或者进军某一业务,其创新的圆心日渐清晰,一张一弛、一进一退都始终紧跟外部环境和市场的需求变化。正因为此,他带领着自己的公司始终走在不断自主创新的征途之上,因为创新的反义词并非保守,而是直接的灭亡! ◎ 英文解释From Wikipedia: Soft power is the ability to obtain what you want through co-option and attraction rather than the hard power of coercion and payment. It was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ofessor Joseph Nye, in a 1990 book,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He further developed the concept in his 2004 book,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The term is now widely used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by analysts and statesmen. For example, in 2007, Chinese President Hu Jintao told the 17th Communist Party Congress that China needed to increase its soft power, and the American Secretary of Defense Robert Gates spoke of the need to enhance American soft power by "a dramatic increase in spending on the civilian instruments of national security -- diplomacy,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 foreign assistance, civic action and economic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soft power of a country rests primarily on three resources: its culture (in places where it is attractive to others), its political values (when it lives up to them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ts foreign policies (when they are seen as legitimate and having moral authority.) In 2008, Nye applied the concepts of hard and soft power to individual leadership in "The Powers to Lead".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key examples of soft power resources are charisma, communication, persuasion, symbolic action, and exemplary behavior. The idea of attraction as a form of power is not new, and can be dated back to such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as Lao Tsu in the 7th century BC, but the modern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soft power terminology dates back only to the late 20th century. ◎ “软实力”与企业间的具体联系◎ “软实力” 概念即企业内在的体现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首先提出这个概念。以后有学者把软实力引申应用于企业,形成企业软实力的现代管理科学:即以企业组织模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管理科学、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品牌战略、企业社会公信度、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谐指数等,所构成的影响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诸要素。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 —个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导向性的能力。 ◎ “软实力”根基即企业把握规律及趋势的保障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企业软实力是企业长期积累并在未来能够继续发酵的正确能力和习惯,而正确能力和习惯又在于企业能时时处处对趋势的预见和规律的把握,所以“势”列为企业软实力的根基。 市场需求:一是趋势,企业由现在迈向未来,需一种可以把握的发展方向或变化轨迹; 二是态势,企业由过去走到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确定性状态; 三是优势,企业能够由过去走到现在,由现在迈向未来,所依靠的是什么? 企业拥有:一是择势,就是企业在把握未来趋势、过去态势、现在优势的前提下,选择适应形势的生存方法;二是定势,就是确定企业未来生存的战略目标和企业生存境界;三是造势,着眼于企业未来生存发展,努力培育、塑造坚实的企业文化。 ◎ “软实力”作用即企业发展的核心 企业软实力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其核心部分是如何形成企业特有的资源整合模式,实现良性规模化持续发展的自身独特企业文化,并被员工所认同, ◎ 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价值:◎ 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报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背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曾将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解读〕报告这一新提法,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 为此,就要树立“文化软实力是重要国力”的观念,把文化产业列入国家战略,大力推动和扶植文化产业。要详细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措施和文化发展政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动其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做到“国家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如何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实的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相联系,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要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创新工作,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快构建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到世界各地。 如果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企业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壮大企业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作为现代管理理论,当前,已经成为企业的普遍共识,企业文化建设更是方兴未艾。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应该把握以下三点。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靠什么统一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靠的就是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必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大文化下的亚文化,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从创立、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发展观、社会责任感、企业制度等的复合体。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简言之,即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因为有了这一判断标准,所以员工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可贵的,什么是要抛弃的。表现为行为,即企业的凝聚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自豪感、精神面貌和职业化行为规范。在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才能够更好地统一广大职工的思想和意志,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够进一步调动职工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凝聚一切力量,焕发出创新的激情,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才能够树立起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新风尚。总之,企业的价值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才能达到“以文化人”的要求,否则,就会导致人心涣散,企业无法健康发展,甚至会造成社会混乱。 ◎ 中国软实力建设委员会:◎ 委员会简介(英文简称ccosp,以下简称委员会),是在政界、经济界、学术界的倡议下,在中国决策科学院、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企业战略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支持下成立的。 委员会紧紧围绕提升国家软实力重要战略课题,以企业和城市为服务主体,开展企业和城市软实力研究、咨询、培训、推广等工作,加强企业和城市软实力建设,提升企业和城市软实力。 软实力是支撑未来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还需要社会各界长期不懈的努力,委员会愿与各界人士一起探讨研究软实力战略课题! 提升软实力,铸造新三十年新辉煌! ◎ 领导成员管益忻 主任 邓正红 常务副主任 李季 副主任 王汝平 副主任 郭金生 秘书长 ◎ 专家团队文宗瑜 财政部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 王庆吉 营销策划实战专家 帅新武 华凯实业有限公司总裁 艾 丰 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 孙晓华 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成 波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 吴 澄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声雄 上海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所长 张国有 北京大学副校长 杨志民 北京交通大学企业文化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罗卫国 中国亮点(管理)课题组组长 范恒山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 夏 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柴海涛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 彭剑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潘承烈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会会长 3 《软实力》常桦著◎ 图书信息作 者:常桦 编著出 版 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11-1-1 版 次:1 页 数:272 字 数:210000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9787546340029 包 装:平装 ◎ 内容介绍世界很大。职场很小。面对l3趋激烈的竞争,在职场脱颖而出的关键就是个人软实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实力,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胜出。无论你是刚进入职场的菜鸟还是骨灰级的职场老手,只要你希望自己在职场中出人头地,必须要有对“实力”的重新认识,才能有与众不同的表现;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这是一本职场人相见·限晚的必读书!完全真实的职场生存经验。绝对靠谱的职场实用秘诀。 ◎ 作者介绍常桦 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咨询、营销与策划工作,曾经服务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拥有丰富的管理、咨询、营销和策划经验。出版有《管理大师思想文库》、《企业管理争鸣书系》、《咨询师手册》、《成功创业指南》等。 ◎ 目录第一章 即战力——时刻保持战斗的激情 新时代的生存法则 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处理问题的能力 语言的力量 激情是成功的原动力 用热情造就生命的奇迹 培养卓越的理财能力 第二章 协作力——企业成功运作的保证 单枪匹马难成事 团结就是凝聚力 团队目标高于一切 在合作中追求卓越 只有合作才能双赢 找准你的合作者 他人永远比你重要 满足别人就能满足自己 信任是航船的风帆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第三章 执行力——打造高度负责的铁军 锻造一流的执行力 专注是执行力的集中体现 执行的关键是战胜胆怯 态度决定执行力度 自动自发地执行 …… 第四章 交际力——你的人脉价值百万 第五章 沟通力——处理人际关系的最佳方案 第六章 意志力——蕴藏在人体内的神秘力量 第七章 影响力——改变一切的人格魅力 第八章 自信力——生活和事业长青的基石 第九章 创造力——可持续成功的关键能力 第十章 学习力——把自己的价值提升一百倍 第十一章 发展力——战胜逆境提升自我的动力 第十二章 服务力——企业生存和以展的灵魂 ◎ 编辑推荐硬实力只是存的基础,软实力才是成功的关键拒绝潜规则,提升软实力,让你更有智慧的职场生存之道。 4 个人软实力个人软实力(由刘兴奇首创) 20世纪90 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Soft Power )概念,从此启动了软实力研究与应用的潮流。“软实力”概念一经提出,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积极响应,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并认真谋划提升自己的“软实力”。(百度百科) 与国家、城市和企业软实力不同,刘兴奇创办了中国第一家针对个人的软实力教育企业(长沙软实力教育集团),并首次定义“个人软实力”为: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硬实力是指大学文凭、技能证书等可以证明的能力,而软实力是指暂时没法用证书考核的能力,比如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领导力、分析能力、快速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性格品质等。 个人软实力这种能力是虚的还是实的? 如果说软实力是虚的,那是因为没有将软实力练到极致。任何东西没有练好都发挥不了生产力,就像学英语者众而用英语者寡一样,将英语学成半桶水的时候,英语也是虚的。 如果说软实力是虚的,那是因为很多人凭视觉和手感来判断:凡是没有证书证明的、凡是没有教材可以背的东西,都是虚的。依此类推:国家只需要搞GDP建设,而没必要搞文化建设;企业只需要搞办公场所建设,而没有必要搞制度建设;个人只需要补充奶粉进行身高和肌肉建设,而不要讲求见识阅历和思想建设。依此类推:软实力一级虚(看不见摸不着),英语二级虚(看的见教材摸不着字母),锄头最不虚(看得见摸得着)。 事实是,成大事者不拘专业,有软实力笑傲江湖! 乔吉拉德平均每天能卖出6辆汽车,靠的就是出色的沟通能力,谁能与之比肩? 史玉柱因巨人大厦破产负债2亿,之后凭策划和运作脑白金等项目短短几年再次成为富翁,靠的就是出色的思维策划能力。 马云英语专业出身但在网络上成就阿里巴巴伟业,更多凭的是卓越的思维见识和强悍的沟通管理能力。 个人软实力重要吗? 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你愿意招聘一个人际关系很好的人,还是愿意招聘一个人际关系很烂的人?当然是招聘人际关系好的人。那么,沟通能力重要吗?这就是软实力。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你愿意招聘一个讲话讲的清楚的人,还是愿意招聘一个讲话讲不清楚的人?当然是招聘讲话讲的清楚的人。那么,表达能力重要吗?这就是软实力。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你愿意招聘一个思维幼稚不想事的人,还是愿意招聘一个思想深刻见多识广创意十足的人?当然是招聘思想深刻的人。那么,思维能力重要吗?这就是软实力。 个人缺乏软实力会怎样 沟通能力欠缺:性格胆小自卑孤僻,表情僵硬,不愿意跟人交往,轻则影响同学同事家庭关系,重则影响求职创业事业前途。 表达能力欠缺:说话词不达意,逻辑不清,与简洁流畅幽默风趣相比,个人显得没有表现力和张力。 思维能力欠缺:表现为死记硬背不加思考,盲目跟风做事缺乏判断,迷茫不加选择的学东考西,没有目标瞎忙碌走弯路,缺乏动力颓废堕落,缺乏激情毅力和创造性思维,缺乏独立思考和快速学习能力,盲目排斥和痛恨新概念新事物。 软实力和硬实力那个重要? 如果将硬实力比喻成看得见的电脑硬件,那么软实力就是电脑软件,哪个重要? 如果将硬实力比喻成看得见的肉体,那么软实力就是灵魂,哪个重要? 如果将硬实力比喻成骨头,那么软实力就是经脉,哪个重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