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软传播
释义

图书信息

书 名: 软传播:打造品牌强寿力

作 者:石章强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ISBN: 9787501793464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 元

内容简介

《软传播:打造品牌强寿力》是一本系统论述在新的媒体和商业竞争环境下,个人、组织和企业如何最低成本最高成效地打造品牌的战略-策略-战术全程贯通的原创性著作。它通过对传播环境和商业趋势的分析和预判,创造性地提出了软传播的概念和法则,并构建了相关的体系和架构,以及通过众多的有意识无意识运用的品牌软传播进行品牌建设的成败案例分析,为我们个人、企业和组织如何让品牌有传必播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

石章强,资深营销顾问、上海锦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品牌研究院等研究员;品牌中国产业联盟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商界杂志社等专家委员;联想、万科、友邦、双鹿等知名企业长年营销顾问;2006年中国营销标杆人物、2007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十佳咨询师、2008年中国最佳品牌服务和传播机构顾问;数十年营销、管理及咨询经历,专注于体系化品牌软传播和战略性营销咨询,先后首创“对标战略”、“第一品牌法则”、“热产品理论”、“软传播体系”、“多快好省分销模式”等,为上百家知名企业、政府和组织提供了相关服务。

著有:《冲上五重天:从业务员到营销总经理》《从体系到方法》《对标:非一线品牌的超越之道》《企业过冬》《企业下乡》《热产品》等畅销专著。

周攀峰,商界传媒副总经理、商界杂志社副总编辑;曾历任《商界》记者部主任,商界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商界平论》创办人、主编;兼任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营销策划专家委员会理事专家委员、年度最佳商业模式中国峰会秘书长;数十年财经记者生涯,发表过两百万字财经文章,采访过两百余位知名企业家,获省部级以上新闻奖数十次,其中200B年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系中国杰出营销案例金奖和中国十佳企业管理案例奖的获得者,主编过《基金大势》、《最佳商业模式》、《年度案例典藏》等多部财经畅销专著。

名家书评

黄升民:品牌软传播之道:蛙鸣还是鸡叫?

品牌软传播之道:蛙鸣还是鸡叫?

文/黄升民(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

《墨子》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子禽问他的老师墨子:“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弄得口干舌噪,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你再看那公鸡,在黎明时啼叫几声,大家就知道天快亮了,都很留意。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注意时机和方式的把握,有时滔滔不绝地说了太多,却只会造成反效果,得不偿失。品牌的传播亦是如此,广告满天飞,视觉轰炸等,这些硬广告就像蛙鸣一样,有时只会让叫者有心,听者无意,甚至使听者避之唯恐不及。只有在适当的时间采取适当的方式,品牌传播才能真正触动大众,才能让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中落地生根,这就是鸡叫的力量。

《软传播》一书,是石章强和周攀峰的最新力作,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品牌软传播的“三软法则”——“软三非”、“软三式”和“软三化”,这是软传播的核心精髓,为企业及组织打造自身品牌竞争力的最高境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书中还详细阐述了11类品牌的软传播之道、18种软传播的载体和表现形式、22个品牌的软传播成败案例,加上作者独到的系统的专业的深度分析,使得该书犹如一声清澈嘹亮的鸡鸣,让那些在硬广告道路上迷途忘返的人们,在混乱无序的硬传播形势下,在“听取蛙声一片”的嘈杂环境中,醍醐灌顶,为他们的品牌传播之道注入一针强心剂。

该书中“软传播”理论的提出,是针对当今过度采用“强势传播”而言的,即铺天盖地的硬广告传播形式和手段。品牌传播过程中,传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对信息的理解和吸纳,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和成熟,一些“硬传播”的表现形式容易造成受众的逆反心理,加深受众对品牌的不信任。而相对于“硬传播”,“软传播”是从品牌形象传播的角度入手,注重挖掘品牌形象传播的边际效应,以细腻柔和的方式影响受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诚如书中所说:软传播是“软绳捆硬柴”,用柔性方式,传递坚实内容,这是传播里的上乘功夫,是品牌传播之大道所在。

邱恒明:从阿富汗战争中看品牌的软传播

美国为什么杀不绝“基地”组织——从阿富汗战争中看品牌的软传播

文/邱恒明(著名财经书评人、中信《达观》书摘杂志主编)

10月7日,是阿富汗战争8周年的日子,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最近两周以来,美国民众再一次举行反战游行,要求政府结束这场远离美国本土的、尚未结束的阿富汗战争。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阿富汗战争的支持率已经从八年前的94%跌至43%,跌幅达50个百分点。而2009年对于美国和北约盟军来说,也是战争伊始八年来人员损失最惨重的一年。

然而,遥想美国当年,动用5个航母战斗群和500多架飞机,发射各类弹药2万多枚,在较短时间内,推翻了塔利班政权,摧毁了"基地"组织,建立了阿富汗临时政府。截至2004年2月,美军以阵亡约110人,伤数百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2万多人的战果。但是,战争进行到八年后的今天,美国却伤亡更加惨痛,而且取得战争最后胜利的机会也遥遥无期,由此看来美国光靠飞机大炮是杀不绝“基地”组织的。

在来看一下,市场经济下的传播学,打开电视,便有扑面而来的广告,看看报纸,便有整版的平面广告呈现在面前,走在路上,便能看到路边林立的广告牌,如此等等,现在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广告包围的世界里。但是这些广告就类似于上面提到的,美国凭借飞机大炮狂轰乱炸,只能取得了前期战争的初步胜利,对于企业而言,广告的推力使销售量可能大幅度的增长,知名度都有所提高,但是这种广告效应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就不得而知。因为这种方式不考虑受众群体的感受,只是一味的强制传播,在加上人们都有的叛逆心理,从而造成这种强奸式的传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抵制。

面对人们对广告的抵触情绪,作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又必须让受众了解自己企业的发展以及产品,因此,采用一种迂回的方式,让客户在想了解某些信息或者知识的时候无形中接受广告的软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客户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最近由石章强和周攀峰合著的《软传播》一书的诞生,给软传播奠定了理论基础,让处在软传播迷茫的企业找到了方向,让更多的企业达到有传必播的效果,也让更多的企业从软传播中受益匪浅。

书中详细的阐述了企业为什么要软传播,软传播中的软三非、软三化、软三式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让品牌软起来的经营之道,以及通过什么样的载体来实现软传播,并且通过鲜活的事例,生动的展示了软传播的强大动力。

书中的字里行间中,无处不在透露出那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之道。这种传播方式也可以被看做为一种“水性”传播。正如孙子云:“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能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图书目录

序言:软传播,打造品牌传播力的最高境界

序言:企业传播史的演进

序言:软传播,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创新

自序:让你的品牌有传必播

第一章 为什么是软传播

1.新商业环境下的传播变迁

2.组织和个人的品牌传播误区

3.如何让你的品牌有传必播

第二章 如何传播才算软

1.什么叫软?

2.软三非

3.软三化

4.软三式

5.软传播法则

6.软传播的模式设计和体系构建

第三章 让你的品牌软起来

1.快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2.慢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3.新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4.老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5.强势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6.弱势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7.工业品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8.消费品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9.城市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10.公益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11.个人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第四章 软传播的实现载体和形式

1.内刊:品牌传播的细菌战

2.企业家品牌:捆绑式传播的利与弊

3.网站:传播最优化

4.书籍:小投入大产出

5.新闻发言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6.形象代言人:加分不减分

7.专题片:一片“骗”天下

8.歌曲:好歌上帝也跟着唱

9.FLAsH:病毒式传播

10.软文:一本难念的经

11.新闻:让记者追着要

12.会议:影响并感动你我他

13.论坛:抢占传播制高点

14.活动:口口相传的力量

15.博客:影响该影响的人

16.意见领袖:品牌的助推器还是掘墓人?

17.影响力人群:安抚、遮盖还是感动?

18.消费者:被动口碑变为主动口碑

第五章 软传播的成败之道

1.京东商城:噩梦般的购物体验

2.帅康:病急乱投医

3.嘴长腿短洁丽雅

4.才子男装:面子硬里子软

5.“三聚氰胺门”的九阳机会

6.100年润发:空地一体化破局

7.当当网输给了小书店

8.如家,别给品牌减分

9.招行:巧妙的奥运沾光

10.蒙牛:无招的奥运借势

11.柒牌:错位的品牌喧嚣

12.零点:袁岳式品牌推广

13.新华都:唐骏式品牌传播

14.晋江:城市品牌营销,该如何发力

15.吴江:该出什么样的城市牌

16.友邦:创新终端软传播

17.万科:内刊传播的力量

18.万通:企业家思想的品牌好感

19.联想:企业图书的品牌承载

20.黄鸣:博客的杀伤力

21.步步高:一首歌的品牌味道

22.方太:无声胜有声的品牌代言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