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软包装柔印设备
释义

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传墨辊传递油墨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层叠式柔版印刷机有时也称为堆积型柔版印刷机。独立的印刷单元上下层叠,排列在印刷机主墙板的一端或两端,或者在机架上安装各色印刷单元。每个印刷单元由安装在主墙板上的齿轮转动。卫星式柔版印刷机,有时又成为共用压印滚筒式柔版印刷机。各印刷单元围绕着一个共用压印滚筒安装在两个墙板之间。承印材料围绕在共用压印滚筒上进行套色印刷。因为齿轮直接传动,所以不论是纸张或薄膜即使没有加装特别的控制装置,仍然可以套印的很准确,而且印刷工艺稳定,常用来印刷彩色产品。

工作原理

新型柔性版材及薄版工艺、套筒式印版以及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环保型UV油墨、高网线陶瓷网纹辊激光雕刻技术、封闭式刮墨刀系统、无齿轮传动技术、不停机换卷装置和自动控制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柔印的快速发展。在机组式、层叠式和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中,机组式和卫星式是两种最重要的机型。与机组式相比,卫星式柔印机具有更高的套印精度,且机器的结构刚性好,使用性能更稳定。

套筒式印版滚筒和网纹辊结构

整体式印版滚筒和网纹辊结构简单,刚性好,适应范围广,但更换复杂。套筒式印版滚筒和网纹辊每个组件带有气动快速夹紧松开装置,装卸版容易,更换方便,被广泛应用到柔印、凹印中,并会逐步取代传统印版。

套筒式印版滚筒和网纹辊由芯轴、气撑辊、套筒组成。更换印版滚筒或网纹辊时,只要打开印刷机组上的气压开关,压缩空气输入到气撑辊后,从气撑辊的小孔中均匀排出,形成“空气垫”,使套简内径扩大而膨胀,原来所使用的印版或网纹辊套简会自动弹出,更换产品所需要的新印版或网纹辊套筒,并轻松而方便地在气撑辊上滑动到所要求的位置。关上气压开关,印版滚筒和网纹辊就会固定好。当切断压缩空气后,套筒会立即收缩,并与气撑辊紧固成为一体。新型的柔印机,其印版滚筒(或网纹辊)的套筒周长和直径可以变化,而芯轴尺寸不变,改变了以前套筒式印版滚筒和网纹辊,其周长和直径变化超过一定范围芯轴必须更换的问题。

无齿轮直接驱动技术

老式柔印机的印版滚筒、网纹辊的转动是通过压印滚筒的齿轮带动印版滚筒的齿轮,印版滚筒的齿轮带动网纹辊的齿轮,形成同步转动。印刷品的重复长度取决于印版滚筒和印版滚筒的齿轮,而齿轮受到节距和模数的限制,因此,印刷品的重复周长与齿轮的节距相同。而新型柔印机的网纹辊的转动是通过印版滚筒直接带动的,解决了柔印机印刷产品重复长度受齿轮节距限制的问题。

由于采用无齿轮传动,因此更换不同周长的印刷产品时,不需要更换齿轮。无齿轮卫星式柔印机更换一个机组上的柔性版滚筒和网纹辊仅需1分钟时间。大大缩短了更换产品时换版筒和网纹辊所花费的时间。

当印刷产品套印不准,套准探头通过PLC直接传动马达调整印版滚筒的纵、横向会印位置,而不象凹版的纵向套准是通过辅助电机调整印版滚筒的。

封闭式双刮刀空腔输墨系统

采用两辊式、正向刮刀式、反向刮刀式结构虽可实现定量供墨,但油墨经常性大面积直接暴露于大气之中,使溶剂性油墨的溶剂挥发到周围空气中,造成油墨特性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如使用水性油墨会产生气泡,而影响印刷质量。

封闭式双刮刀空腔输墨系统由陶瓷网纹辊、两把刮刀、密封条、储墨容器、墨泵、输墨软管等部件组成。在全封闭系统中,刮刀、封条、衬垫、压板均装在一个空腔式支架上,用机械方式(或气动式或液压式)把它们推向陶瓷网纹辊,并施加一定压力,再把输墨管和回流管分别接到墨泵和储墨容器上。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定量供墨系统中采用反向刮刀结构,适合高速运转,减少了溶剂性油墨中溶剂的挥发和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了水性油墨使用过程中伴随出现的泡沫问题;排除了通常结构中采用的橡胶墨辊;该系统还可以与自动清洗系统快速对接,便于实现快速清洗,以减少换墨时间和停机时间。

不停机快速换卷装置

压辊装置和断带装置以气动方式工作,采用气电式张力测量和调节装置确保张力恒定。目标接纸机构即使在最大纸卷直径时仍能正常工作,因而保证了在最高印刷速度下的张力控制。为了保证承殛材料进入印刷部分的边缘位置始终正确,印刷纸张或卡纸时,使用光电扫描头或超声波传感器所构成的纠偏装置;印刷塑料薄膜或铝箔时,还要配制电晕处理装置,以提高薄膜表面着墨能力。

温控式压印滚筒和高功率烘干/冷却系统

卫星式柔印机的压印滚筒采用双层壁结构,有利于压印滚筒的温度控制。压印滚筒的表面有一层镀镍保护层,镍层的厚度为0.3mm左右。压印滚筒安装在滚柱轴承上,并配有水循环系统,以保持压印滚筒外表面温度的恒定,从而防止压印滚筒受热膨胀。印刷色间的烘干装置以及桥式烘干装置均采用双回路循环空气,以减少对新鲜空气的需求量,从而降低对加热能源的消耗。

模块化、智能化控制系统

卫星式柔印机的控制管理系统大致有3种形式:以手动调节为主的快速调控系统、以自动调节为主的电子信息系统和以全自动调节为主的数字化控制系统。数字化控制系统7个小进电机来驱动印刷单元,利用PC/PLC技术,管理和监视印刷区,实现轴向和纵向的自动套准以及在停机时网纹辊低速转动,并通过调制解调器为整个印刷机提供故障诊断。现代卫星式柔印机具有模块化自动操作系统、远程遥控系统、机械手换辊系统、供墨及清洗系统、智能化传动系统和定位系统、电子同步调节及计算机控制快进系统等功能

软包装柔印机的维修保养

日保

日保就是日常生产过程中所做的保养,它一般在每天交接班或停机换纸时进行。

1.机器表面的灰尘、干墨要擦拭干净

柔印机在生产过程中,油墨难免从有网纹辊高速转动的墨槽中甩出来,粘在印版上方的支撑架上,如果长时间不擦拭,待墨点干燥后脱落到印版上,可能引起印版的损坏或印刷品上出现脏点。

生产车间内人员的频繁走动,难免引起灰尘附着在机器的各零部件上,可视电眼处积尘太多,可引起检测失灵,机器出现不必要的停机故障;纠偏二极管表面灰尘过多,可引起其不能正常纠偏,出现纸张来回摆的现象,从而引起后面色组的轴向套印不准。

2.清理网纹辊两端的干墨

网纹辊在墨槽中高速转动转移油墨的过程中,难免油墨在网纹辊的两端干固,附着,若不及时清理,则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甩墨的现象,从而引起印刷品上出现脏点。

3.清理印版齿轮,压印齿轮间的干墨

如果网纹辊两边甩出的油墨干固在齿轮间,则易引起齿轮不能正常啮合,出现振动和压力变小,从而影响印品质量。

周保

周保是指每周抽出半天在一批产品印制完成后对机器进行的保养。

1.彻底清洗网纹辊

网纹辊是柔印机的心脏。一批产品印完就要换单,产品不同,色序也就不同,网纹辊的线数也就不同。这批的某些网纹辊在下次可能就用不上了。若长时间不清洗,可能引起下列情况:——网穴被干墨堵塞。经过简单清洗的网纹辊上面还留有一部分干墨,若不上机清洗则干墨会在网穴中沉积下来,从而改变网纹辊的转墨量,引起下次印刷颜色偏浅或糊版。——柔印产品的订单一般是生产周期短、要货急。若接到订单后勿勿忙忙清洗网纹辊或上机后发现色相偏浅再去清洗,则会耽误生产,甚至引起延期交货。

2.清理滑道内的脏物,加入润滑油

柔印机网纹辊与印版压力的调试都是通过旋转手柄改变滑块在滑道中的位置而实现的。滑道内若有干墨、灰尘及脏物,则会阻碍滑块在滑道中的顺畅滑动,印刷压力的精确调试就无法实现。每次清理完滑道内的脏物,要随及加注润滑油,保证滑块能自由来回滑动。

3、彻底清理整机

柔印机的电柜是各种控制元件的所在地。灰尘及纸沫积存太多,会影响控制元件的灵敏性,还会引起保险丝的频繁爆断,从而引起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停机。

月保

月保是指即使在生产任务繁忙的情况下,也要抽出一天对机器进行保养。它除了包括周保的所有内容外,还应有以下部分。

1.检查撑气辊的性能是否良好

撑气辊内的皮囊如果老化破裂或密封不严,在高速生产过程中则会出现上纸充气后,撑气辊还达不到应有的直径大小,从而引起纸张在撑气辊上向某一端移动,造成印刷区内套印不准或纸张打折。

2.检查压印滚筒是否划伤

表面不镀铬的压印滚筒很容易划伤。若划伤后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则会引起印刷品上出现来回移动的斑点,从而影响印刷品的质量。若出现很浅很短的划伤,可用细砂纸在其表面轻轻打磨,可消除它对印刷质量的影响;若出现很深很长的划伤要请专业人士进行修复。

3.检查气缸运动是否正常

气缸运动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印刷压力的调试。因为正常印刷时,两端的气缸同时充气,引起支杆伸长,从而带动网纹辊和印版实现合压,进行油墨转移。若网纹辊或印版两端的气缸在同一气压下支杆伸长度不同,则会引起很大的印刷疵病:网线糊版,实地出现墨杠。

4.给各黄油孔加注黄油

印刷机的主电机在缺乏润滑油的情况下会发出沉闷的声响,加速其内部轴承的磨损;风机各电机在缺乏润滑油的情况下,会发出尖锐的声响,影响吹风效果,甚至引起风机过载的故障。加注标准是:打入新油,完全排出废油。

年保

年保是最大规模、最彻底的保养,每年一次,它除了包括上述三种保养外,还应有以下内容。

1.彻底清洗刀架,墨槽。

可在一个大槽内加入足够的清洗剂,兑入水调至一定的比例,把刀架、墨槽放入其中,浸泡一天后再用劈墨铲除去其上的干墨及脏物。

2.更换已磨损的零部件。

卸下滚筒和网纹辊的离合压结构,拆卸后放在汽油内用毛刷彻底清洗上面的废油和铁屑,并检查是否磨损,更换已磨损的零部件。

3.加入润滑油或更换润滑油。

检查各色组齿轮箱在承受印刷压力的情况下,长期高速运转造成的轴承和齿轮箱内部轴承的间隙,必要时更换轴承。检查齿轮箱内部润滑油位的高低,及时加入润滑油或更换润滑油。

软包装柔印机的技术发展

新型柔性版材及薄版工艺、套筒式印版以及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环保型UV油墨、高网线陶瓷网纹辊激光雕刻技术、封闭式刮墨刀系统、无齿轮传动技术、不停机换卷装置和自动控制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柔印的快速发展。在机组式、层叠式和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中,机组式和卫星式是两种最重要的机型。与机组式相比,卫星式柔印机具有更高的套印精度,且机器的结构刚性好,使用性能更稳定。

1.套筒式印版滚筒和网纹辊结构

整体式印版滚筒和网纹辊结构简单,刚性好,适应范围广,但更换复杂。套筒式印版滚筒和网纹辊每个组件带有气动快速夹紧松开装置,装卸版容易,更换方便,被广泛应用到柔印、凹印中,并会逐步取代传统印版。

套筒式印版滚筒和网纹辊由芯轴、气撑辊、套筒组成。更换印版滚筒或网纹辊时,只要打开印刷机组上的气压开关,压缩空气输入到气撑辊后,从气撑辊的小孔中均匀排出,形成“空气垫”,使套简内径扩大而膨胀,原来所使用的印版或网纹辊套简会自动弹出,更换产品所需要的新印版或网纹辊套筒,并轻松而方便地在气撑辊上滑动到所要求的位置。关上气压开关,印版滚筒和网纹辊就会固定好。当切断压缩空气后,套筒会立即收缩,并与气撑辊紧固成为一体。新型的柔印机,其印版滚筒(或网纹辊)的套筒周长和直径可以变化,而芯轴尺寸不变,改变了以前套筒式印版滚筒和网纹辊,其周长和直径变化超过一定范围芯轴必须更换的问题。

2.无齿轮直接驱动技术

老式柔印机的印版滚筒、网纹辊的转动是通过压印滚筒的齿轮带动印版滚筒的齿轮,印版滚筒的齿轮带动网纹辊的齿轮,形成同步转动。印刷品的重复长度取决于印版滚筒和印版滚筒的齿轮,而齿轮受到节距和模数的限制,因此,印刷品的重复周长与齿轮的节距相同。而新型柔印机的网纹辊的转动是通过印版滚筒直接带动的,解决了柔印机印刷产品重复长度受齿轮节距限制的问题。

由于采用无齿轮传动,因此更换不同周长的印刷产品时,不需要更换齿轮。无齿轮卫星式柔印机更换一个机组上的柔性版滚筒和网纹辊仅需1分钟时间。大大缩短了更换产品时换版筒和网纹辊所花费的时间。

当印刷产品套印不准,套准探头通过PLC直接传动马达调整印版滚筒的纵、横向会印位置,而不象凹版的纵向套准是通过辅助电机调整印版滚筒的。

3.封闭式双刮刀空腔输墨系统

采用两辊式、正向刮刀式、反向刮刀式结构虽可实现定量供墨,但油墨经常性大面积直接暴露于大气之中,使溶剂性油墨的溶剂挥发到周围空气中,造成油墨特性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如使用水性油墨会产生气泡,而影响印刷质量。

封闭式双刮刀空腔输墨系统由陶瓷网纹辊、两把刮刀、密封条、储墨容器、墨泵、输墨软管等部件组成。在全封闭系统中,刮刀、封条、衬垫、压板均装在一个空腔式支架上,用机械方式(或气动式或液压式)把它们推向陶瓷网纹辊,并施加一定压力,再把输墨管和回流管分别接到墨泵和储墨容器上。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定量供墨系统中采用反向刮刀结构,适合高速运转,减少了溶剂性油墨中溶剂的挥发和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了水性油墨使用过程中伴随出现的泡沫问题;排除了通常结构中采用的橡胶墨辊;该系统还可以与自动清洗系统快速对接,便于实现快速清洗,以减少换墨时间和停机时间。

4.不停机快速换卷装置

压辊装置和断带装置以气动方式工作,采用气电式张力测量和调节装置确保张力恒定。目标接纸机构即使在最大纸卷直径时仍能正常工作,因而保证了在最高印刷速度下的张力控制。为了保证承殛材料进入印刷部分的边缘位置始终正确,印刷纸张或卡纸时,使用光电扫描头或超声波传感器所构成的纠偏装置;印刷塑料薄膜或铝箔时,还要配制电晕处理装置,以提高薄膜表面着墨能力。

5.温控式压印滚筒和高功率烘干/冷却系统

卫星式柔印机的压印滚筒采用双层壁结构,有利于压印滚筒的温度控制。压印滚筒的表面有一层镀镍保护层,镍层的厚度为0.3mm左右。压印滚筒安装在滚柱轴承上,并配有水循环系统,以保持压印滚筒外表面温度的恒定,从而防止压印滚筒受热膨胀。印刷色间的烘干装置以及桥式烘干装置均采用双回路循环空气,以减少对新鲜空气的需求量,从而降低对加热能源的消耗。

6.模块化、智能化控制系统

卫星式柔印机的控制管理系统大致有3种形式:以手动调节为主的快速调控系统、以自动调节为主的电子信息系统和以全自动调节为主的数字化控制系统。数字化控制系统7个小进电机来驱动印刷单元,利用PC/PLC技术,管理和监视印刷区,实现轴向和纵向的自动套准以及在停机时网纹辊低速转动,并通过调制解调器为整个印刷机提供故障诊断。现代卫星式柔印机具有模块化自动操作系统、远程遥控系统、机械手换辊系统、供墨及清洗系统、智能化传动系统和定位系统、电子同步调节及计算机控制快进系统等功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6: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