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汝州文庙
释义

简介

汝州文庙(学宫)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城区望嵩路。坐北面南,地势北高南低。南北长300余米,东西宽50多米 ,总面积20870平方米。院内中轴线明显,排列有大成殿、启圣宫、名宦、乡贤等主要大殿及廊房50余间。据建筑形式考证,可能为明代中、晚期所建。整个群体布局合理,保存基本完好。于1986年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汝州学宫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汝州文庙(学宫)又称黉学,是古时童生、秀才们学习、聚会的地方,位于汝州市区望嵩中路东侧,面向中大街,北抵火神庙街,与文庙相互连通成为一片密不可分的建筑群。学宫、文庙建筑群是汝州市区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初建于明洪武三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据《正德汝州志》记载:汝州学宫学基在元朝忠襄王祠堂,明洪武三年改建为学宫,后于明永乐十四年重修。明崇祯二年和民国五年学宫两次被毁,“殿庑渗漏……墙壁多颓”。文庙(学宫)南北长325米,主体部 东西宽50余米,总面积20870平方米,占地约22亩。东西各附一跨院,其特点为:建筑排列有序,中轴线明显。现有大成坊、文明坊、大成殿、启圣宫、名宦祠、乡贤祠等大小殿堂116间,系明、清建筑,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保存基本完整。其中,大成殿系学宫内最大建筑,单檐殿式,面阔5间,进深2间,进深8米,开间面宽4.38米,东西次间面宽3.35米,东西梢间面宽3.1米,绿瓦兽吻,飞檐斗拱,气势雄伟,庄严肃穆,颇具权力象征,殿内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子牌位。殿内设有一排楹柱,孔子塑像一尊,孟轲、曾参、颜回、孔仍塑像各一尊,端木赐、冉雍、宰予等12贤人塑像各一尊。殿门上曾悬挂过清朝历代皇帝书写的匾额,具体为康熙二十三年(1634年)颁“万世师表”、雍正三年(1725年)颁“生民未有”、乾隆三年(1738年)颁“与天地参”、嘉庆四年(1799年)颁“圣集大成”、道光元年(1821年)颁“圣协时中”等5块。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物部门投资了50万元进行整修,重修了明伦堂、名官祠、乡贤祠,收藏有汝瓷、汝石、汝贴等各种文物2000余件。

现状

目前,在原汝州学宫(也称文庙)的部分建筑基础上改建了汝瓷博物馆,该博物馆是汝州市唯一的县级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的以收藏、展览汝瓷为主的专业性场馆。该博物馆于1983年开始筹建,1985年开馆,以陈列古今汝瓷为主,其它陈列为副。2001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年会在汝州召开,得到专家们的赞赏。馆内藏品丰富,有大量的瓷器标本和瓷片资料,有名贵的宫廷汝瓷和艺术汝瓷。其中汝瓷天青釉洗光亮莹润,开片密布,裹足满釉支烧,制作讲究,工艺精湛,系北宋宫廷御用佳品,是国内罕见的珍品;汝瓷荷叶口瓶,器形高大庄重,工艺精良,天蓝色釉层匀净,密布开片,是北宋时期珍品。另外还有新、旧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等珍贵藏品。博物馆现有三个基础陈列室,第一陈列室以陈列建国后县政府遵照周恩来总理“恢复汝瓷生产”的指示,组织恢复汝瓷生产过程中各个时期烧制成功的汝瓷精品和汝瓷生产的新工艺过程为主;第二陈列室陈列各汝窑遗址瓷片、标本、制瓷工艺、窑炉模型及宋代精美瓷器和朱氏仿古汝瓷等;第三陈列室展出汝州三宝之一──汝贴。汝瓷博物馆经过不断的完善,大部分建筑已翻修一新,馆内绿树成荫,松柏成行,各种花卉芬芳争艳,各展厅宽敞明亮,设施齐全。著名书画大师李苦禅曾题词:“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美尽美也。”

详细情况

位于汝州市区为望嵩路中段。坐北面南,地势北高南低。南北长300余米,东西宽50多 米 ,总面积20870平方米。院内中轴线明显,排列有大成殿、启圣宫、名宦、乡贤等主要大殿及廊房50余间。据建筑形式考证,可能为明代中、晚期所建。整个群体布局合理,保存基本完好。于1986年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坊为文庙主要殿堂之一,居文庙南端,系单檐硬山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2间。殿台高筑,柱础作圆鼓形,高檐柱,细小昂,耍头作卷云状殿顶施青瓦,有脊饰。 文明坊居大成殿之后,面阔3间,进深2间。整个建筑被后人改建。 大成殿位于文明坊之后,系单檐庑殿式建筑,面阔5间,进深2间,缘瓦兽吻,正檐斗拱。殿内设楹柱4根,正间正中脊檩有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字样。 启圣宫,居大成殿之后,系单檐硬山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2间,造型简单,无其它装饰。

重点保护范围:自围墙起向南、北、东各30米,向西50米。

一般保护范围:自重点保护区边线外扩,东、西各100米,南北各70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7: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