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乳癖
释义

乳癖(lump in breast),中医病症名,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中青年妇女。乳癖可见于西医学的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囊性增生、乳房纤维瘤等疾病。西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如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的分泌相对增高。

西医学名:乳腺囊性增生症

中医学名:乳癖

英文名称:lump in breast

所属科室:内科 - 肿瘤内科

发病部位:乳房

主要症状:乳房肿块,胀痛

主要病因:情志内伤,忧思恼怒

多发群体:妇女

传染性:无传染性

病因病机

本病多与情志内伤、忧思恼怒有关。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足太阴脾经行乳外,若情志内伤,忧思恼怒则肝脾郁结,气血逆乱,气不行津,津液凝聚成痰;复因肝木克土,致脾不能运湿,胃不能降浊,则痰浊内生;气滞痰浊阻于乳络则为肿块疼痛。八脉隶于肝肾,冲脉隶于阳明,若肝郁化火,耗损肝肾之阴,则冲任失调,《圣济总录》云:“冲任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所以本病多与月经周期相关。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冲任失调,病在胃、肝、脾三经。以乳房有形状大小不一的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病类疾病。

主要症状

本病多见于20~40岁妇女,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块,胀痛或压痛,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推之可动,增长缓慢,质地坚韧或呈囊性感。兼见肿块和胀痛每因喜怒而消长者,证属气滞痰凝;若每于月经来前加重,月经过后减轻者,则为冲任失调。。多数在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可有触痛,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乳房可有胀痛或刺痛,每随喜怒而消长,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

中医类证

1.乳癌:多发生在40~60岁的妇女,肿块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增长迅速,与周围组织粘连,皮肤呈橘皮样变,日久溃烂,形似岩穴,肿块作病理切片检查发现癌细胞。

2.乳痨:发病缓慢,结块如梅李,边界不清,皮肉相连,不痛或隐痛,溃后脓出稀薄,夹有败絮样物质,疮口不易收敛,易后遗成漏管,脓液涂片检查可找到结核杆菌。

3.乳核:多见于20岁左右的妇女,肿块多为单发,形如鸡卵,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好,不痛,与月经周期无关。

检查手段

钼钯X线乳房摄片、冷光源强光照射等检查有助于诊断。必要时作病理学检查。

疾病治疗

辨证分型治疗

乳癖的中医分型甚多,有的分二型,有的分三型,直至四型、五型、六型、七型等,甚或更多。有的过简,有的太繁。但总不外乎肝郁气滞、气滞痰凝、血瘀痰凝、冲任不和、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等。各家的意见虽不尽一致,但其病机都离不开上述观点。李积敏博士治疗乳癖(乳腺增生症),在临床上辨证分为四型进行论治。

1.肝郁气滞:肝郁不舒,乳房胀满,结块胀痛随喜怒消长,时有刺痛,两胁胀痛,口苦烦躁,舌淡苔薄白,脉弦或细弦。

2.冲任失调:乳房结块,隐痛或刺痛,痛有定处。经前肿块明显增大,经后减小变软,或伴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症。舌淡红苔白,脉细濡。

3.脾虚痰凝:乳房肿块较大,但生长缓慢,质坚胀痛,表面光滑,推之可移,边界清楚,乳房外形不变。舌苔薄白、脉弦滑。

4.肾虚血瘀:乳房结块日久,刺痛或隐隐作痛,痛处固定。伴腰酸乏力,经水少而色淡,或闭经、不孕等症。舌暗或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结合治疗

1.敷贴疗法:阳和解凝膏掺阴毒内消散外敷。

2.艾条灸法:以肿块四周及中央5个部位为主要灸点,配合灸足三里、阳陵泉、肝俞、太冲等穴,艾条温和灸40分钟以上。

3.手术疗法:对疑有恶变者,宜尽早行单侧乳房切除术。

针灸治疗

治法: 理气化痰散结,调理冲任。以足阳明、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乳根 人迎 膻中 期门 足三里

配穴: 气滞痰凝者,加内关、太冲;冲任失调者,加血海、三阴交。

操作: 诸穴均针用泻法,乳根、膻中均可向乳房肿块方向斜刺或平刺,针人迎时应避开颈动脉,不宜针刺过深。

方义: 乳房主要由肝胃两经所司,乳根、人迎、足三里可疏通胃经气机,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此外,胃经结于人迎,另据气街理论,胸气有街,其腧前在于人迎,且人迎穴近乳房,故人迎穴对本病尤为有效。膻中为气之会穴,且肝经络于膻中,期门为肝之募穴,两穴均位近乳房,故用之既可疏肝理气,与乳根同用,又可直接通乳络消痰块。诸穴同用,使气调则津行,津行则痰化,痰化则块消。

其他治疗

耳针法 选取内分泌、胸、乳腺、肝、胃,中度刺激,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专家经验

观点

著名中医妇科专家李积敏博士认为肝气郁结为其主要病机,但于冲任失调又有直接关系。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脾与胃相表里,肝气宜疏泄条达;若恚怒忧郁,思虑过度,肝脾受损,气滞痰凝及血瘀,出现乳房结块胀痛。《外科正宗》云:“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外症医案汇编》:“乳症,皆云肝脾郁结,则为癖核。”据李积敏博士临床治疗医案初步统计,约有近九成的患者病因与情志不畅、多思善虑有关。且肿块大小与胀痛情况也随喜怒而消长。再者,乳房为胃经营运之处,也是冲任气血渗灌濡养之所。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隶属于肝肾,关系于脾胃;循胸而行,与乳房生理病理息息相关。冲任失调,痰气郁结,血阻为瘀,气、痰、瘀血互结于阳明之路,则出现乳房结块疼痛。总而言之,肝气郁结、冲任失调为本病的病机特点。

李积敏博士治疗乳癖(乳腺增生症),在临床上辨证分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脾虚痰凝、肾虚血瘀等四型进行论治。在长期临床治疗乳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他的临床治疗特点。

临床用药特点

李积敏博士在临床治疗中,疏肝解郁理气多用柴胡、香附、郁金、青陈皮、荔枝核、桔核、王不留行、夏枯草等;活血化瘀常用当归、丹参、赤芍、桃仁、三棱、血竭等;补肾填精调冲任常用菟丝子、仙茅、仙灵脾、鹿角霜、怀山药、杞子、淡吴萸等;化痰软坚多用半夏、浙贝、牡蛎、海藻、昆布、白芥子、全瓜蒌、穿山甲、莪术、山慈菇等。肿块疼痛者加炙乳香、没药;疼痛抽搐放射者多加僵蚕、炙全竭、蜂房;月经紊乱者加地芍归芎,经痛者加桃仁、红花;肿块较硬者加昆布、海藻、白芥子。

中医内病外治法

中医认为,此病发病原因多与脏腑机能失调、气血失和有关,病变脏腑责之肝脾,尤其是脾土虚弱之人 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损伤脾土,而致脾土运化功能失常,聚湿为痰 或天生性格内向,情绪压抑,好生闷气 或性情急躁、动则易怒 或因七情所伤,忧思过度,而致肝失疏泄,郁而成痰等,均可导致痰湿结聚,气血凝滞而形成肿块。

乳癖(乳腺增生症)临床以乳房疼痛及乳房肿块为主,且多与月经周期情志变化,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或伴乳头痛、溢液。其发病率已占乳腺病的首位,国内外研究表明乳癖(乳腺增生)病与乳癌的发生有肯定联系,乳腺上皮增生明显增加了癌变的危险。

1、疏肝理气,调畅气机。

乳头乳房及肝经循行之处,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易于怫郁。乳癖者,每多有性情抑郁,忧思多虑或心烦急躁易怒,胸闷嗳气,而乳房疼痛与肿块大小变化,亦多情绪变化有关。肝郁气滞在乳癖发病学上有重要影响。七情不畅,肝失条达,肝郁气滞结于肠子络则疼痛结块,故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为治疗乳癖的主要原则。

2、活血化瘀,疏通乳络。

乳房疼痛及肿块为主症,二者均为血瘀证特征性表现。忧思恼怒,抑郁寡欢,必致肝气不畅,气机阻滞,久则由气及内,使血行不畅,经隧不利,下不能充胞宫,上不能溢乳房,乳络闭阻,气滞血瘀,凝结成块,不通则痛。经前冲任血液充盈,乳房肿痛加重,月经后气血得到疏泄,肿痛亦随之减轻。可见乳癖者出现血瘀证势所必然,治疗中必须重视活血化瘀,疏通乳络作用。

3、化痰软坚,消肿散结。

思虑伤脾或肝郁气滞,横逆脾土,均可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肾气不足,冲任失养。不能温煦脾阳,则精液不得运化,聚湿成痰,肝郁日久,化热化火,灼津为痰,痰、气、瘀互结而成乳癖。因此,痰凝在乳癖发病学上有一定影响,化痰软坚,消肿散结可促使肿痛消散于无形。

临床治疗重视经期变化

冲任二脉与乳房生理病理紧密相关,因于冲任,血液上行为乳,下行为经,月经的盈缺、调节无不与冲任有关。验之临床,大多数患者乳房结块之大小和疼痛程度每随月经周期而改变。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李积敏博士在辨证论治遣方的基础上,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气血变化进行加减用药。

(1)经后期(月经周期第5--10天),此期经水适净,精血耗伤,血海空虚待修复,按中医阴阳辨证应属于阴的阶段。应以滋补肾阴(血)而养冲任为主,同时兼顾肾气。

(2)排卵前期(月经周期第11--14天),此期是阴转入阳的过渡阶段。为了适应阴阳消长,并由阴转阳的突变需要,治疗上除了继续使阴精(血)充足并达到一定的水平外,酌情加入益肾助阳及调气活血之品,以阳施阴化,静中求动,通过补肾气,调冲任,使“天癸”旺盛。

(3)排卵后期(月经周期第15--24天),此期阴已转阳,肾气旺,“天癸”充,而冲任盛,为阳气活动旺盛的时期,治疗要考虑以阳为主的特点。肾为水火之脏,“静则藏,动则泄”,治虽着重于阳,但宜于水中补火、阴中求阳,才能使阴阳达到正常水平的平衡。

(4)经前期(月经周期第25--28天),此期为阳转入阴的阶段。治宜因势利导,以通为主,活血化瘀,引血归经。

止痛先于消块,兼顾其他妇科病

根据李积敏博士临床实践经验,治疗本病先要止痛,后消块。如果乳痛不止,肿块很难消失,若乳痛消失,则肿块自然逐渐变软。另外,本病常由其他一些妇科病诱发,治病必求于本,在治疗时可以治其他妇科病为主,如能治好其他妇科病,本病则自然而愈。

治乳不离气

《外证医案汇编》“治乳症,不出一气字定之矣。脾胃土气壅,则为痈;肝胆木气郁,则为疽;正气虚,则为癌;气虚不摄,为漏;气散不收,为悬;痰气凝结,为癖、为核、为痞。气阻络脉,乳汁不行,或气滞血少,涩而不行。若治乳从一气字著笔,无论虚实新久,温凉攻补,各方之中,夹理气疏络之品,使乳络舒通……。”这些观点至今仍崐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李积敏博士在临床上,特别注重疏理气机,舒通乳络之法的应用。

兼用其他方法以求良效

本病在治疗上除辨证论治为主导外,也可兼用其他一些方法进行治疗。如正负离子导入、磁疗、针灸、按摩、局部敷药、敷脐及大量单方验方的应用,在临床上常常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善后治肾以减少复发

本病是一个很容易复发的病种,治愈后,在尽量避免过分疲劳、过激的情绪波动外,应着重在补肾的基础上以预防其复发。肾为先天之本,它控制着冲、任二脉,实际掌管着调节各种激素的活动及其平衡。因此,在治愈本病以后,根据辨证对肾阴、肾阳进行调补,则可以预防其复发。

注意事项

1.中医对本病有较好疗效,但本病为慢性病,需坚持治疗方能获愈。

2.保持心情舒畅,忌忧思恼怒。

3.本病应注意与乳腺癌鉴别。

疾病预防

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情绪不稳会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出现孕酮减少,使雌激素相对增高,导致乳腺小叶增生。

2、要适时婚育。要提倡晚婚晚育,但不宜过迟。女性最好28岁结婚,30岁前生育,过晚生育也不利优。

其次,要做好避孕。因为怀孕6周时,胚胎绒毛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刺激乳腺增生。若作人流,增生的乳腺组织不易萎缩,更难恢复原状,这就容易形成小叶增生了。

3、避免使用含有雌激素的面霜和药物。有的妇女为了皮肤美容,长期使用含有雌激素的面霜,久之可诱发乳腺小叶增生。

4、妊娠、哺乳对乳腺功能是一种生理调节,因此,适时婚育、哺乳,对乳腺是有利的;相反,30岁以上未婚、未育或哺乳少的女性则易罹患乳腺小叶增生。

5、房事有规律。乳房对女性讲,不仅是哺乳器官,同时也是性器官。性生活时,乳房会发生周期性变化:处于性兴奋期时,乳房静脉充血,乳房增大、丰满;性持续期时,乳晕充血,乳头勃起;性高潮时,这些变化也达顶峰;性高潮后,乳晕充血迅速消退,一刻钟后增大的乳房逐渐恢复原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