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乳漏 |
释义 | 乳漏是以疮口脓水淋漓,久不收口而成管道为主要表现的乳房部的漏管。《外科真诠》云:“乳漏乳房烂孔,时流清水,久而不愈,甚则乳汁从乳流出。”本病是乳房感染性疾病的后遗症。常发生于乳房和乳晕两个部位,以前者多见,预后较好;后者常见于未婚妇女,病程较长。相当于西医的乳房瘘管和窦道。 病因病机由于乳痈、乳发失治,脓出不畅;或切开不当,损伤乳络,乳汁从疮口溢出,以致长期流脓、溢乳;或因乳痨溃后,身体虚弱,日久不愈,形成乳房部漏管。由于乳头内缩凹陷,感染毒邪,或粉瘤化脓.疮口久不愈合而形成乳晕部漏管。 疾病诊断一、乳房部漏管发病前有乳痈、乳发、乳痨病史,疮口经久不愈,常流出乳汁或脓血,疮面肉芽不鲜,周围皮肤潮湿浸淫。乳痨溃破成瘘者,疮口多凹陷,周围皮肤紫暗,脓水清稀或夹有败絮样物质。 二、乳晕部漏管多发于非哺乳期的20—40岁的妇女,亦可偶见于男子,常伴有乳头内缩,并在乳头旁(乳晕部)有黄豆大小结块,质软不坚,不痛不痒,不易发现。发作时结块增大,疼痛,色红,约7—10天成脓,夹有豆渣状灰白色粉质,往往不收口,或愈后在乳窍中仍有粉质外溢,反复发作,难以痊愈。 临床表现(1)乳房部漏:发病前患有乳痈、乳发溃脓或切开病史,疮口经久不愈,常流乳汁或脓水,周围皮肤潮湿浸淫。若因乳痨溃破成漏,疮口多为凹陷,周围皮肤紫暗,脓水清稀或夹有败絮样物质,或伴有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等症。 (2)乳晕部漏:又称乳头漏。多发于非哺乳或非妊娠期的妇女。常伴有乳头内缩,并在乳头旁(乳晕部)有结块,红肿疼痛,全身症状较轻;医学教育网整理成脓溃破后,脓性中兼有灰白色脂质样物,往往久不收口。若用球头银丝从疮孔中探查,银丝球头多可从乳窍中穿出。亦有愈合后在乳窍中仍有粉质外溢,带有臭气;或愈后疮口反复红肿疼痛而化脓者。 乳房特征(1)创口:乳房或乳晕部有伤口,创口经久不愈,常流脓水或乳汁,若因乳痨溃破成漏,疮口多凹陷,脓水清稀,或夹有败絮样物质。 (2)皮肤:创口部位的周围皮肤色微红,潮湿浸淫,若因乳痨破溃,周围皮肤紫黯。 (3)男性乳房特征:常伴乳头内陷,并在乳头旁(乳晕部)有黄豆大小结块,质软不坚,不痛不痒,发作时结块增大,肿痛并作,约7~10天成脓,溃后脓液臭秽。 (4)全身症状:本病全身症状轻微,若病程历久,可见气血亏虚或阴虚火旺之证。 辨证论治内治法(一)毒邪未尽乳房或乳晕部漏管,脓出不畅,疮口经久不愈,常流乳汁或脓血,疮周皮色紫暗;可伴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辨证分析:乳痈、乳发失治,脓出不畅,毒邪滞留,甚或旁窜,以致疮口常流乳汁或脓血;而脓液和乳汁均为气血所化,长期流脓溢乳,耗伤气血,正虚毒恋,血脉瘀滞,形成慢性漏管,疮周皮色紫暗;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均为阴虚热毒未尽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若系乳痨溃后阴虚者,治宜养阴清热,用六味地黄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 (二)气血两虚创面肉芽不鲜,时流脓血乳汁,久不收口;伴有纳食不佳,体倦乏力,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分析:毒邪留滞,疮口常流脓血或乳汁,耗伤气血,气血两虚,故创面肉芽不鲜,久不收口,并伴纳食不佳,体倦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为气血两虚之象。 治法:调补气血,养阴清热。 方药:托里消毒饮加减。 外治法(一)敷贴法适用于乳房部漏。先用提脓去腐药,如八二丹或七三丹药捻,外敷红油膏,脓尽改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均用厚棉垫加压。无效时改用扩创。 (二)手术疗法适用于浅层皮下漏,亦可用于乳晕部漏。先把球头细银质探针制成弯形,自乳晕部外口探人,由乳头穿出。探查时动作轻柔,以免造成假道,然后沿探针将漏管(包括乳头)全部切开,修剪切口两侧创缘,使其略呈蝶状,并检查漏管有五分支,如有则需一并切开,术后用八二丹纱条填塞伤口,外敷红油膏。若手术时乳晕部外口已成假性愈合,可在该处作一小切口,再用探针从切口探人从乳头穿出,挤压乳晕部可挤出灰白色脂状物,自乳孔排出,再以探针从该孔探人,从乳晕部假性愈合处穿出,然后按前述方法切开漏管。术后用七三丹油纱条填塞伤口,肉芽新鲜后改用生肌药物。 (三)挂线疗法适用于乳晕部乳漏(具体操作参照总论外治法中“挂线法”)。但乳晕部漏管,其管道通向乳窍,须将球头探针弄成弯形,方能自溃疡口探人,由乳窍穿出。 (四)棉垫压迫法:乳痈溃后,脓液虽尽,但其乳汁常以溃口流出,用消毒纱布折叠6~8层,压迫疮口,并嘱用乳罩适当束紧,2日换药1次,经过3~5次换药后即愈。 (五)头发垫压法:取长发洗净,煮沸消毒后晒干,分作两份,以交替使用。先在疮口用生肌收敛的敷药薄贴,如局部有皮损者,可用燥湿收敛的膏剂,然后以窦道深度加倍为发团的直径数,将头发扭结成扁圆形,垫压在敷料上,以有压迫感而无痛觉为宜。若窦道斜向内,垫压面可偏侧于斜出方向。凉爽季节,发团用乳部包托法固定,时值炎暑,则宜用纱布、三角巾托起患乳,发团用胶布固定,并须注意更换粘贴部位,以防皮损。 药物治疗毒邪未尽症状:由乳痈、乳疽、乳发等溃脓后,疮口红肿,脓稠量较多,或有身热不适,舌红苔黄,脉数。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银花、野菊、地丁、天葵子、蒲公英、赤芍、丹皮、白芷、瓜蒌。加减:本方由五味消毒饮加赤芍、丹皮、瓜蒌、白芷而成。 气血两虚 症状:乳漏经久不愈,面色光白,身疲无力,疮口肉芽不鲜,脓水清稀,舌淡苔薄,脉细。治法:托里消毒。方药:托里消毒散。人参、川芎、当归、白芍、白术、金银花、茯苓、白芷、皂角刺、甘草、桔梗、黄芪。 阴虚火旺症状:乳痨溃后疮口多凹陷,周围皮肤紫黯,脓水清稀或夹有败絮样物,伴有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方药:六味地黄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熟地、山药、丹皮、泽泻、青蒿、鳖甲、山萸肉、白茯苓、银柴胡、地骨皮、花粉、知母。加减:本方由六味地黄汤合青蒿鳖甲汤减桑叶,加银柴胡、地骨皮而成。 预防调摄1.积极治疗乳痈、乳发、乳痨,切开排脓时切口与乳络方向一致。 2.注意乳房局部卫生,乳头内陷者经常用温水清洗乳头,乳房部粉瘤及时行手术切除。 结语乳漏相当于西医的乳房瘘管和窦道。其特点是:乳房或乳晕部见瘘管,疮口脓水淋漓,久不收口,治宜内外结合。毒邪未尽证,治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若乳痨溃后阴虚者,治宜养阴清热,方用六味地黄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气血两虚证,治宜调补气血、养阴清热,方用托里消毒饮加减。乳房部漏可先用敷贴法,无效则改用手术切开和挂线疗法,再酌情外敷不同药膏。对多发性复杂性乳漏,可行患侧乳房单纯切除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