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如来藏
释义

如来藏,梵语 tathāgatagarbha,佛教术语。

概述

如来藏即一般所称之“佛性”,它具有常住、妙明、不动、周圆与神妙真如之性质:常住是不去不来;不动是不生不灭;妙明是寂而常照;周圆是周遍圆满无所不包;妙真如性是真如能生万法,能生一切妙有之性质。

佛理

感觉的生灭去来原本就是如来藏妙用之性。附注:如来藏的意义佛教讲缘起性空,一切诸法都是“虚妄有”,诸法的体性是“空”,即真如,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但“无明”会伴真如而生,无明是一种“劳相”,它是昏而不明、“没有道理”的昏昧。真如一昏昧就有了分别,于是产生诸法万有之相。以真如、无明与阿赖耶识就足以解释本体与现象的关系,为何要用“如来藏”?楞伽经云“开引计我外道故说如来藏”。“计我外道”是妄计有“真我”、“神我”之外道。他们认为有“真我”在轮回、在作主,他们不易接受诸法体性“空”而没有“真我”的观念,释尊可能为了接引这些人而起用“如来藏”一词。如来藏类似佛之胎脏,众生皆有佛性(即如来藏),因此皆能成佛。如来藏出现的时间约在西元三世纪,(但释尊生前应已有提及),在《楞严经》、《楞伽经》、《大般涅盘经》、《大乘起信论》等诸著作中皆有提及此名词。在染中的如来藏是一切众生的本源。阿赖耶识与如来藏之区别在于前者含无明,故属“识”,而后者不含无明,故属“智”。如来藏含藏宇宙一切善、恶、不善不恶诸“种子”,包括由真如所生或由外“返薰”而来者,它亦具阿赖耶识“能藏”等诸功能。当众生除尽一切无明,而转识成智之时,如来藏即称“法身”(或大圆镜智)。如来藏与无明成为众生之源,类似外道“真我”与业障形成众生,只是外道以为“真我”是不变永存之实体,而如来藏具妙真如的“空”性及“虚妄有”之性质。“空”(不可言说)与虚妄缘生的真理与外道的神我永久是完全不同的。外道之大梵、神我皆“自然”生,与妙真如性不同,如来藏体不生灭,众生轮回只是无明而生之虚妄有,这与外道“神我”参与轮回也不相同。·“见”,我们见到一切尘相都不是真有“因缘”或“自然”生灭,而是如来藏的功用,由如来藏“如幻”而生。其它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一切相皆是如此。如来藏体性无生灭,所谓的因缘生灭即是虚妄有无之义。

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之意义

五阴

是色阴及受、想、行、识四阴。这是自性的功用,包括见闻觉知、动静(行阴)及储存等功用。众生之八种识、五蕴身、物质等,也就是身心、世界皆与此用相关。但这些皆是虚妄之相用。

六入

是强调人之六种“器官”之功能,如“眼入”强调眼根对色尘时能“吸入”色尘(此乃识之作用,如科学上的“对焦”作用)而起分别觉知之作用。眼根本是无知,但因识而有知,此六入亦虚妄之相用。

十二处

是“五蕴身”的功用。强调根尘二者之关系,根在内,尘在外,各有处所,故称“十二处”,当取境界时,由根入尘,当领受境界时,由尘入根,故又称“十二入”。如眼根见色尘而成见觉,乃五蕴身色蕴为主之用。

十八界

是“识身”之用。强调尘、根、识三者之关系。如眼根、色尘与眼识三者而成见觉,此乃识身中眼识为主之用。这些亦是自性所生之虚妄相用。·十二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十八界是六根、六尘与六识所成。

意义

如来法身

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之本性。又一切染污与清净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之教法,称作如来藏缘起。经论中常以该思想阐明人之迷、悟对立意义。《胜鬘经·法身章》(大一二·二二一下):‘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大方等如来藏经》亦列举莲花内有化佛、淳蜜在岩树中、真金堕于不净处、弊物裹金像、贱女怀贵子等九喻,详加解说其义。

《佛性论》卷二《如来藏品》谓‘藏’有三义:(一)所摄藏,一切众生悉摄于如来之智内。(二) 隐覆藏,如来法身无论因位、果位,俱不改变;然众生为烦恼所覆,故不得见。(三)能摄藏,如来果德悉摄于凡夫心中。

《佛性论》卷二《自体相品》与《胜鬘经·自性清净章》谓‘藏’有自性、因、至得、真实、秘密等五义,即:(一)万有悉为如来之自性,由自性之义而言,称为如来藏。(二)此藏乃圣人修行正法而生之对境,由成为境界之‘因’义而言,称为正法藏,或法界藏。(三)信此藏可得如来法身之果德,由至得之义而言,称为法身藏。(四)此藏超越世间一切虚伪,由真实之义而言,称为出世藏,或出世间上上藏。(五)一切法若顺此藏则得清净,反之则成染浊,由秘密义而言,称为自性清净藏。以上五项称为五种藏。

《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则列举能藏、所藏、能生之三义;《圆觉经略疏》卷上,亦举出隐覆、含摄、出生等三义,称为三种如来藏。

《胜鬘经·空义隐覆真实章》载,如来藏可分二种:(一)如来藏超越烦恼,或与烦恼不同,亦即于如来藏中烦恼为空,称为空如来藏。(二)如来藏具足一切法,而与烦恼不离、不脱、不异,此即不空如来藏。又同经《法身章》载,如来藏尚可分为二义:(一)在缠,被烦恼所缠缚之状态,包含空与不空二如来藏。(二)出缠,脱离烦恼缠缚之状态。

《大乘起信论》则谓,真如有如实空与如实不空二面;觉之体相若以四镜为喻,即:(一)如实空镜,即空如来藏。(二)因薰习镜,即不空如来藏。(三)法出离镜。(四)缘薰习镜。前二者为在缠,后二者则为出缠。

《释摩诃衍论》卷二归纳以上诸说,而立十种如来藏。即:(一)大总持如来藏、(二)远转远缚如来藏、(三)与行与相如来藏、(四)真如真如如来藏、(五)生灭真如如来藏、(六)空如来藏、(七)不空如来藏、(八)能摄如来藏、(九)所摄如来藏、(十)隐覆如来藏。

有的经典以如来藏与阿赖耶识、阿摩罗识(九识家所立之第九识)为一,如《入楞伽经》卷七(大一六·五五六中):‘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又(大一六·五五六下):‘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此时如来藏即阿摩罗识。

如来藏思想,在印度早于唯识说成立,与中观、唯识等思想不同,然后世并未在唯识说之外别立如来藏,而是于唯识说中论述如来藏。我国地论宗则以如来藏为究竟,而立净识缘起说。天台宗认为如来藏即实相,而视其为不可思议之妙法。于华严宗,在三祖法藏之《起信论义记》卷上立有四宗教判,第四宗即名如来藏缘起宗;内容含摄《楞伽》、《密严》、《起信》、《宝性》等经论之说,就该宗五教判而言,相当于第三之终教。又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之说,即根据如来藏思想而来。

[北本大般涅盘经卷七、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卷四、入楞伽经卷一、大乘密严经卷下、大般若经卷五七八、无上依经卷上、金刚仙论卷五、大智度论疏卷十四、法华经玄义卷五下、大乘义章卷一、卷三末、四分律疏饰宗记卷三本](参阅‘譬喻’6809)

一切经藏

《增一阿含经》卷一(大二·五五〇下):‘其有专心持增一,便为总持如来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