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如果这是宋史
释义

如果这是宋史1:大宋开国卷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页码:33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80685990X/978780685990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如果这是宋史》讲述了从远古流传至今的历史,本就是真假掺半的。也许就在那些古老优雅的繁体字刚刚组合成官方史书时,它们就已经是些谎言。

为了皇权的尊严,为了统治的需要,或者儒家所说的“为尊者讳,为贤者隐”,历代写史的人,把曾经的真相,隐藏在明暗交界的角落里,千年之后,只剩下了“如果”……

尤其是宋史。

宋朝盛产太多的“君子”,随时定性别人是小人,无耻到根据需要篡改事实,甚至人身攻击……一切都太不可信了,我们中国人最引以为傲的文字,连起码的诚信都做不到(也许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什么时候做到过?)。

更何况,我还要在此基础上,添加一些我个人的所谓发现和见解。

所以,只能叫这个名字了。

作者简介

高天流云,本名刘羽权,沈阳人,自由职业,曾出版小说《潘多拉界面》、《血罂粟》。

编辑推荐

全景再现中国最绚丽王朝的盛开与谢幕

白话正说大宋帝国三百年兴衰历程

掀起2008大宋王朝热 《如果这是宋史》——已经打开全新宋史

白话正说全本宋朝大历史,揭示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本书从宋太祖赵匡胤充满传奇和争议的一生说起,全程解析大宋王朝的建立以及帝国初期的历史迷局,把中国五代十(十一)国各个朝代的更替,每一次政权纷争,一个个历史疑案,一一罗织在轻松幽默的解说之中。使一部长达三百年的皇皇宋史,在侃侃而谈中,尽解一切真相,尽得其中真味。

目录

第一章 前因 我本乱世一根草

第二章 冻不死的种子

第三章 皇帝流水线

第四章 让天下人都签投名状

第五章 一个员工是怎样折磨自己老板的

第六章 天下英雄他最强

第七章 冯道之殇

第八章 第一战将赵匡胤

第九章 陨落的太阳

第十章 机关算尽伤聪明

第十一章 北宋诞生记

第十二章 请注意,现在我是皇帝

第十三章 我的江山我装修

第十四章 我有一个梦想

第十五章 六十六天平后蜀

第十六章 胜利者的规矩

第十七章 爱我的间谍

第十八章 啊……天杀的城墙

第十九章 宋朝的内核

第二十章 对这个败类要毫不留情

第二十一章 寄生胎

第二十二章 我的名字叫李煜

第二十三章 五字错千年

第二十四章 烛光摇曳话当年

第二十五章 魂归洛阳川

……

文摘

中国这一段的历史,起源于一个人的离家出走。很偶然吧?是不是觉得历史一点都不严肃,比打个劫还要儿戏?但事实上就是如此。

这人名叫赵匡胤,离家出走时已经二十一岁了,娶了媳妇,也有了儿子,此前的生活平静得像是一潭死水,没有任何特别点的事发生(至少没有记载)。二十一年啊,就这么平淡无聊地活过来了,而且早婚早育,我有时会非常佩服他的耐性,换个人估计会被腻死。

而历史上记载,这个人出生时很不得了,声光电俱有,色香味俱全,而且之前十个月,他老妈就宣称,梦到了太阳钻进了她的肚子(在中国,太阳很好色,隔个百八十年的就钻进女人肚子里一次,真是混账)。最奇异的是,他生出来时体有金光,三日不散,而且胞衣如菡萏。

于是,这都成了他日后之所以伟大非凡的理由。

可怜的赵匡胤,这是多么严重的异形胎加新生儿黄疸啊,一连黄了三天还没好,还被人调侃了一千多年!

在这空洞无聊的二十一年里,赵匡胤实在是一个再乖不过的好孩子,一切都无可挑剔。他干过的唯一一件出点格的事,就是骑了一匹烈马冲出城,结果脑袋命中城门,硬生生栽下马来。旁观的人吓坏了,以为他这下铁定死梗了,却不料他立即就跳了起来,不仅没事,反而冲向那匹害他丢了面子的马,骑上去,直到马服了,面子找回来为止。

但是结果却是郁闷的,千百年来从没有人佩服他意志坚强,年纪轻轻就把铁头功练到炉火纯青,反而大搞封建迷信,说有金甲神时刻守护,根本没他本人什么事。

……

如果这是宋史2:太宗真宗卷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页码:34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45201574

·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内容简介

《如果这是宋史(2)太宗真宗卷》讲述太宗、真宗父子一一朝。兄终弟及,赵光义成了帝国的统治者。他没有太祖的高超武艺和军中资历,却一样做得风生水起、有模有样:对外武力征服北汉,谋略灭亡吴越,并多次打败契丹;对内开科取士,确立文官政治,定下了帝国的基调……真宗赵恒即位于危难之际,镇压王小波起义,签订澶渊之盟,为北宋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目录

第一章 天下不过二三事

第二章 春水向金陵

第三章 命运之巅 睥睨天下

第四章 如果这是契丹

第五章 一夜梦燕云

第六章 剧痛的心灵

第七章 所谓名相

第八章 百年之错

第九章 天国逆子

第十章 契丹,联赌你的全部

第十一章 大宋名相第一人

第十二章 痛烈人生 屹立不倒

第十三章 生死万岁殿

第十四章 啊……衰神

第十五章 温暖贴心王爱卿

第十六章 开业大吉 昏天黑地

第十七章 李继迁时刻

第十八章 我寇准又杀回来了

第十九章 豺狼的末日

第二十章 天不灭赵

第二十一章 澶渊……澶渊

第二十二章 天书降

第二十三章 圣祖临

第二十四章 我们文官有力量

第二十五章 宋朝的味道

……

书摘

第一章天下不过二三事

提起历史,人们总会习惯性说:“历史长河”这没错,只是不大精确。就像提到人生,人们总是用长跑来比喻一样,乍听没错,细想全错

因为真正的人生,是短跑。长年累月的准备,艰苦卓绝的训练,都只为了关键时刻的冲刺。然后,人生定型

历史也正是这样

它的长河中闪烁着无数的关键时刻,这些或光明、或阴暗、或惨烈、或讳莫如深的瞬间时刻,才是我们人类的精华体现。其后所有的漫长岁月,都不过是它们的附属品,用来稀释、淡化当时的浓郁内核

就像公元九七六年十月二十一日这一天

这一天在宋朝历史上的份量并不是特别的重大,只不过它的个性太鲜明了,绝对的独一无二。这一天的清晨时分,宋朝所有的臣民们刚刚从床上爬起来,就突然间全体面无人色,瑟瑟发抖,就像瞬间同时看到了牛头马面,给他们送来了阎王爷的早餐请柬

一点都没有夸张。事实上,他们中稍微有些头脑的人,马上就回想起了十七年前,甚至是二十二年前那时候他们活在五代十一国里,随时都会血肉横飞、妻离子散、人头落地,那是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

一转眼就这么多年了,好日子过得多了,大家也就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似乎这十七年以来他们的富足、安定,甚至都能重新奢谈一下的尊严,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可是这一天的早晨,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一切都是谁带给他们的?

答案是柴荣还有赵匡胤

但是赵匡胤却突然间死了——就在昨天他还好好的,可只是一夜之后,就被宣布已经是一个死人!

恐惧瞬间袭来,这时候,宋朝的全体臣民们才突然发现,他们的全部福祉,还有生命的保障,竟然是这样的脆弱,完全都维系在一个人的生死存亡上。这让他们发抖,因为谁都知道,赵匡胤只有一个,是没有任何人能替代的!

但是别怕,这还不算什么。这一天注定了非常刺激,带给他们的绝不仅仅是害怕这种单调乏味的情绪。没过多久,这些人的眼睛就都瞪圆了,变得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这是真的吗?新皇帝居然马上就诞生了,而且竟然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

历史记载,在这一天的清晨,宋朝原晋王、开封府尹赵光义在其兄长、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灵柩前奉遗诏即位,成为了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这时候,宋朝子民们的感觉就开始分层了。有的人选择继续迷惑,他们要猜,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可有的人就感到了更大的恐惧,并且这种恐惧的加深程度和他们官职地位的高低成正比,越是平时那些不可一世的大人物们,这时候就

……

如果这是宋史3:仁宗盛世卷(上)

作者:高天流云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上海绵绣文章出版社

·页码:27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45203860/9787545203868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如果这是宋史3:仁宗盛世卷(上)》主要内容包括: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贤相辈出,却无力扭转官场的腐败昏庸;名将咸聚,却疲于西陲小国的疯狂进攻;才子云集,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党争;经济富裕,却用于供养禄蠹、购买和平;文化昌盛,却不能力挽颓败的国运、萎靡的民风。堪称北宋鼎盛的仁宗朝,最初的十年却是由一个女人主导。她,本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川蜀弱女,一个困窘的小银匠之妻,一个卖唱的歌女;可她,后来居然母仪天下,垂帘听政,登上权力顶峰,差点儿成为宋代的武则天!她幼丧父母,亦无兄无子,凭什么执掌朝政二十余年?她真是“狸猫换太子”中恶毒的后母?抑或是保护幼主、奠基盛世的女强人?

宋仁宗是个很有底蕴的皇帝,有人说,“仁宗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皇帝)”。身为皇帝,会做皇帝,这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如果赵匡胤是一条奔流的大江,那么宋仁宗就是一面深不见底的湖水,表面虽然平静,但是湖水深处却暗流涌动。

这是数千年来最风雅的时代,历史的夜空中突然迸发出无数璀璨夺目的明星,他们有着享誉宋代三百余年的名号——天圣进士集团。欧阳修、韩琦、范仲淹、宋庠、宋祁、曾公亮、文彦博、石介、蔡襄、包拯、富弼……,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们不仅闪耀在仁宗一朝,还孵化了英宗、神宗二朝的才俊、伟人,“仁宗养士,三代受益”。

“西北望,射天狼”,党项李元昊一飞冲天,所向披靡,不可阻挡,成为折磨宋人神经的恶狼。西陲无宁日,仓惶起狼烟。荣耀三川口,悲怆好水川……

--------------------------------------------------------------------------------

编辑推荐

《如果这是宋史3》:换一种角度看历史,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宋朝,脆弱的王朝也有强悍的一面。

煮酒论史【第一人】2009年度扛鼎大作,解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配称“仁”的帝王,再现“狸猫换太子”中【最】具知名度的传奇皇帝——宋仁宗。

还原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真实面貌,揭秘他们不为人知的官场生涯。

《如果这是宋史3》绝是《如果这是宋史》的颠峰之作。即使你没有读过《宋史1》到《宋史2》,依然不影响你直接读《宋史3》。

白话正说全本宋朝大历史,全景真实再现那个辉煌而又心酸的“另类”盛世。不一样的全新历史解读,《如果这是宋史》。

郁郁文,满满仓,

生齿繁,兵马壮。

堂堂大宋,纳币分疆。

百年盛乐世,南逃何仓惶,

北顾中原空怅望。

强耶?弱耶?

尽此书章。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宋朝能否不姓赵

第二章 天圣手段

第三章 生死两艰难

第四章 三国少年说

第五章 恒河沙数沥明珠

第六章 王钦若之死

第七章 怎样扼杀武则天

第八章 怨恨变毒药

第九章 23年前的狸猫

第十章 蜀川的女儿

第十一章 妈妈,我想你

第十二章 西夏孵化记

第十三章 史上最隆重……离婚

第十四章 举国皆圣贤,皇帝终颓废

第十五章 开封青云路

第十六章 三百年间他第一

第十七章 李元昊的运气

第十八章 宰执功力400年!

第十九章 黑暗前的黎明

第二十章 荣耀三川口

第二十一章 举国思战变茫然

第二十二章 悲怆好水川

第二十三章 绝世胜勇不值钱

……

--------------------------------------------------------------------------------

序言

据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它富足,国家的赋税是唐最强盛时期的2倍、明最强盛时的14倍、清最强盛时的3倍;

民间的生活更是自由而舒畅,店铺都可以摆放到神圣无比的皇宫御街上去,他们的叫卖声,能传进皇宫内院。民乐而帝乐,那位皇帝因此而微笑着;

它文明,人才辈出,中华历史上最享盛誉的宰相、名臣遍布其间,最为人所津律乐道的才子佳人们,更是5000年间之最。并且最让人神往的“言者无罪”,这一制度,相传就起源于这时。

但它还有另一面。

收入是11613万两白银,支出却是12034万两,完全入不敷出;开封城内百业兴旺,是当时全人类最精彩、最快乐的天堂,中原大地上却盗贼蜂起,接连起义,某些地方民不聊生,帝国不得已进行了第一次改革;所谓的名臣贤相,却不能为国家抵御外侮,为祸北宋百余年的西夏王朝,就兴盛于这时。

一切矛盾又虚妄。

这就是文明、昌盛、富足、传奇的仁宗朝。包罗万象,难言错对,唯一能确定的是,它由一个女人和孩子开创。

--------------------------------------------------------------------------------

文摘

1.与其歌颂生命,不如期待死亡。历史的契机,从来都不是随着哪个高人的诞生而出现的,永远都是哪位权贵死了,才给后来者留下了些许的机遇。

2.不说话决不等同于服从,当丁谓不留任何余地的打压寇准、李迪的时候,冯拯等人的确被这种杀鸡给猴看的场面给镇住了,但那顶多只是恐惧,却不是真正认命的屈服。

3.干脆利落的放翻丁谓,这让人激赏,那么接下来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放翻所有朝臣,并且包括外边的契丹、党项两处大敌,还让他们统统的既爱又恨、既敬又怕,这又是什么样人物呢?

4.这个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的邪门,往往深想一步,就会发现“常理”所说的话都愚不可及。就比如说刘娥这时的倒行逆施。她为什么要狠一点?刻薄一点?甚至忘恩负义一点?原因就在于她的丈夫对臣子们太好了。

赵恒一边崇敬神仙,一边体贴臣子,花钱花到了麻木。最后连开始时保证“大计有余”的丁谓都害怕了,私下里警告再这么玩,国家经济就要崩溃了。可他却反过来安慰丁谓,别怕,只要我们不乱花钱,谨慎些,就不会到那步田地……可怎样才算“不乱”、“谨慎”,却一点标准都没有,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那么处在刘娥现在的位置,如果要让这些臣子们衷心地为她服务,能继续赏钱,甚至赏更多的钱吗?那样就会贪得无厌,要起来没完。最后给得少了都会失望,谁是老板谁是打工的彻底颠倒。

何况通过丁谓的事,刘娥也应该看清楚了,所谓的亲信、同党有什么用?该叛变时照样叛变,所以“恩”己经不顶用了,现在需要的是――威。要让这些在宋朝安逸了62年的大臣们重新认清自己的身份,是驴,就得去驮东西。

5.让一位花甲老人、三朝功臣远涉江海,发配万里之外,这是不是一种谋杀呢?不错,目的达到了,而且一切的责任都可以推给奸臣丁谓。尤其是所选的地点之远,更是丁谓的刻毒心肠发作,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刘娥就没有干系了吗?不管当时丁谓有多嚣张,只要她稍微反对一下,那么像李迪被贬的衡州的尺度是不是也有商量?

可是寇准没有这个待遇,他的性格决定了他有什么样的敌人,同时铸就他独特的命运。“生当尽欢,死要无憾”,就算被陷害,都痛快淋漓,置之死地!

6.回到这时的公元1023年,死的寇准被开封城拒之门外,可另一个人却再次活着走了进去,重新干起了老本行――帝国宰相。让人羡慕?还是让人嫉妒?都不会,这只是让人们看到了刘娥的另一面,除了惊人的冷酷之外,她还有着绝顶的聪明,她懂得在什么时候、把什么人挤干榨尽,并且还能借此安定

……

如果这是宋史4:仁宗盛世卷

作 者: 高天流云 著出 版 社: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545205114

定价:¥28.00

内容简介

从“狸猫换太子”到“包青天系列”传闻,宋仁宗好像就是个被庞太师左右的“草包”皇帝,出镜率少得可怜。其实,仁宗是个好皇帝,庞太师也远非传说中的那么坏。别的皇帝为人才太少而苦恼,仁宗烦的却是手下能臣太多。且不说文学史上的晏殊、三苏、宋祁等人,光是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富弼、包拯、文彦博、司马光、王安石这些人就够仁宗头痛的。人人都是腕儿,谁也不买谁的帐,斗得个你死我活。君子们不仅爱内斗,还经常上演官场版“斗地主”,动不动就作死谏状威胁皇帝。身为他们大BOSS的仁宗该如何摆平他们?又将怎样建设和谐朝廷?

另外,朝内朝外也不太平。周边辽、夏等少数民族民风彪悍,时不时就用铁蹄骚扰一下南边的礼仪之邦。国内的恐怖分子三番五次暴动,南蛮叛乱、交趾之乱接踵而至。不得不惊叹,当个皇帝也不易!可人家宋仁宗就是这么厉害,不仅摆平了内忧外患,而且领导诸名臣开创了一个盛世。

有人说,“仁宗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皇帝)”。相较秦皇汉武,仁宗和北宋一样被误读的太多。

目录

第一章 1042年的北风

第二章 西线铁幕

第三章 葛衙内的游戏

第四章 最后一根稻草

第五章 爬满虱子的锦袍

第六章 君子在此诸神退位

第七章 庆历守望者

第八章 独立贺兰山

第九章 仁宗的面纱

第十章 生得奸诈死成笑话

第十一章 花灯节之夜

第十二章 正版包青天

第十三章 鬼面昆仑关

第十四章 梁适升官记

第十五章 掀开名世的袍襟

第十六章 妙不可言的灾难

第十七章 狄青之死

第十八章 百年经营铸高文

第十九章 千年显赫大梁城

第二十章 45年无太子

第二十一章 不识贱人真面目

第二十二章 唯此一仁宗

书摘

1. 宋朝人一直都记得,契丹人有多奇怪。他们是强盗,他们真抢东西,但是也守信,观东亚几千年来,连汉族都算上,他们对盟约的遵守程度是最好的。只要在文件上签了字,就万事大吉。

2. 形势危险,宰执集团里有人坐不住了,副宰相晏殊站了出来,充当老好人劝富弼。说小同志,你要相信组织,相信吕宰相,他不是这样的人,不会做这样的事,恐怕真的是误会了。说得很温和,甚至很体贴,但富弼当天最大的怒火就喷向了他!

3. 再说职务调动,王沿走人,范仲淹上任,这是当时最英明的决定,可惜没产生最好的效果。问题出在了范仲淹本人的身上。

谁说谦虚不会害死人的?

宋朝决定把西北大权交给他一个人,他想了想,决定分出去一半,和韩琦共治泾州,另外把张亢、庞籍、滕宗谅、文彦博等人也都调到西北来,人尽其用,齐心合力,把边疆治理好。除此之外,还新立了一个超级头衔,是陕西四路都部署、经略安抚兼缘边招讨使。这个官,等于这一地区的最高总长官,统一指挥所有事物,用来彻底改变以前四路各自为政的局面。

这个职位范仲淹也没要,由他和韩琦、庞籍来共同担任。这就把这个官职的弊病隐藏了下来,没有谁能一手遮天,独断专行。可隐忧依然在,他们都有走的时候,那时这个职位就搞出了影响庆历新政,阻碍宋朝改革的大事情。综上所述,范仲淹再一次展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万事以国家利益为重。只是这一次,历史证明他做错了。在人生中,你千万不能随便对别人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授人权柄,小心自己遭殃!

4. 幸福就像花开一样,从内外两部涌了过来。先是李元昊杀了野利旺荣,紧接着他又被种世衡严重地忽悠了一次,杀了另一位野利,这样就把西夏国内的皇后一党的实力彻底砍掉,为以后的动乱埋下了伏笔。

这次的忽悠行动,是宋朝对西夏最成功的一次无间道,其复杂程度和操作难度,让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在上一次骗局之后,还能再成功,实在让人兴奋到迷惑。是李元昊突然痴呆了,还是种世衡神奇得让人不敢相信?

5. 从表格可以看出,人还是这些人,只是官位在变动。玄妙就在这里,官大一级压死人,不光是在“小人”当政时互相倾扎,“君子”们也一样。

比如史书里就经常说,“君子”们下朝是无话不谈的知心好友,上朝之后就翻脸无情,为了公事,可以疾言厉色,你争我吵,决不让步。接着下朝之后,继续无话不谈,同志一家亲……结论,这是多么的公而忘私啊,又是多么的高量雅致。

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官位。仍然是官本位说话。就拿上面的人事变动来说,就隐伏着巨大的危机。其凶险性,一次让君子们内部分裂;另一次,让改革无疾而终。前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任免,把范仲淹和韩琦调进了中央,陕西方面的四路马步军都部署兼安抚招讨使的最大头衔就专派了一个人。

郑戬。

这个人主持西北军政之后,立即就让潜伏的矛盾尖锐化,使君子们开始内讧。

第二个,就是第1次任免时的夏竦老先生,其实他没去上班。不是他不愿意,他一万个愿意,谁敢挡他,他记仇一辈子。但他就是被君子们齐心合力地弹劾,赶出的中央,不仅枢密使当不上,就连开封城都呆不了,直接贬到毫州反省。

事大了,这人最大的特性是记仇,最大的能耐是造谣。以后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都在他的手里狼狈不堪。

6. 搞人是一种艺术,所谓指南打北、指桑骂槐、指鹿为马……反正就是让人摸不透。贾昌朝们出手,先没理会京城里气势汹汹的欧阳修,而是悄悄地派人潜入了陕西四路。

7. 局势恶劣,人心险恶……赵祯不禁在心里暗叹,人人都说新政好,唯有王权忘不了;人人都说君子好,唯有朋党戒不了!怎么办?这伙人快危及到江山社稷,还能由着他们折腾吗?立即法办他们。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

8. 范仲淹走时,仍然深深地放不下当时的局势。他想了很久,决定去做一件事。说来真是有些不大光明,但为了光明的目的,也只能这么做了。

当时有个突发事件,在河北方面,突然侦察到辽国有大量的军队在调动,像是有什么预谋。范仲淹趁机提出由他率领重兵去河北布防。如果实现,他就会恢复新政前刚离开陕西时的身价。手握重兵,是宋朝边防上的大救星。

相信这样可以把陷进狂热内讧的宋朝官场拍醒,即使他走后也没人敢动他正在推行中的新政。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既能继续发展,又能撇清谣言。想得很好,可惜用心良苦命更苦。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没等政敌们反对,范仲淹的盟友们就都跳了出来。军方代表枢密使杜衍打头,富弼迅速跟上,两人继续发扬了君子下殿一家亲,上殿死冤家的良好作风,第一时间毁了他的如意算盘。

9. 新政之所以失败,标准的历史教科书上的给出的正解是皇帝的懦弱,外加小人们的陷害。小人们的事就不去说了,他们做了什么,前面已经交代得很清楚。关键点在宋仁宗赵祯。他是皇帝,一言一行都要对国家负责。而这个人在这段时间的确一直在玩沉默,什么都没做,似乎的确很“懦弱”。

那么他该怎么做呢?

不顾一切地支持范仲淹,无论君子党们做了什么,都是对的,都要无条件地实行。甚至像欧阳修所希望的那样,完全放弃自我,君子们的奏章里把做什么事,怎么做的步骤都规定好了,他只管签字照办?这样就全对了?

谁是皇帝?

赵祯是个独特的人,解读他得站在一个相当高的楼顶,长时间的俯视,才能稍微看清楚一些。他的每一步行动,都是与当时的国际形势紧密联系,而不是与宋朝的国家形势紧密联系。这是个根本上的区别,做不到这一点,是没法在民族之林里生存的。

10. 当宋朝的官,只办宋朝的事,这可以。当宋朝的皇帝,只着眼自己的国家,就是找死。赵祯所要看住的人,是耶律宗真和李元昊。

11. 总体来说,这个人一直是半透明的,仁宗卷快写了30万字了,他是怎样的个性,有多大的能力,还是看不清。

先推卸下责任,这不怪我。他今年35周岁了,13岁之前隐藏在他父亲宋真宗赵恒的影子里,24岁以前又被他养母刘娥彻底笼罩,好容易亲政了,又有超级多的大臣、君子、小人来搞事,满天下一直在折腾,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反而出镜率少得惊人。

想分析,也无从谈起。

于是历代史书和学者们就给他送上了很多的头衔——懦弱、懒惰、昏庸甚至好色。那么他又是怎么从一次次的内外动乱、财权纠纷、党争帮派里存活下来的呢?每一次都平安度过,是他天生就戴着玉皇大帝给的不死金牌?

开玩笑,一次不死是偶然,两次不死是幸运,三次不死就只能承认他是超人,不管他的内裤有没有穿在外面。何况他还每次都做到了不动声色,让各方各面的苹果自动掉到他的手里来。

12. 其实当北宋的正规军,待遇是非常好的,甚至可以说非常理想。因为太人性化了,不仅他自己可以衣食无忧,就连他的家属也可以从军,住在军区大院,从军队里领钱领米领布过日子,时不时的还可以背着领导,或者帮助领导出去做买卖,赚些外快。非常好吧?这是当年的老兵赵匡胤给后来同行们想出的最佳安置方案了,应该满意了吧?

可王则不这么想,这个人闹事绝不是什么官逼民反,迫不得已。他有崇高的理想,严密的组织,以及庞大的同伙,甚至还有强大的洗脑工具,从思想上就和其他的暴徒不同。

13. 赵匡胤的强悍中有着平民的可亲,他深深地懂得做一个平凡人需要什么。所以宋朝得国很慢,终其一生都没能恢复唐朝的版图。但是每得到一片土地,都治理得细致入微,发展程度是李世民所不敢奢望的。这一点从他的战争手段就可以初见端倪,革五代之残暴,创宋朝之仁德。这不是句空话。

以此回顾李元昊的一生,欺诈、残酷,无所不用其极,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于是他成功的成色也就没法看了。有个结论是很精彩也很好玩的——他生前所有的努力,死后全都归零。他所骄傲的,正是西夏所痛苦的。

14. 永远跟紧领袖脚步的夏竦被赶了出去,一言不发的文彦博站得稳稳的,想想张美人是他的贵人,在最关键的时候他保持了沉默,这是为什么?

答案在皇帝身上。仁宗当然没有神经错乱,联系到两件事里夏竦一贯的表现,唯一的解释就只有他参与的太深了。知道的秘密太多,会有副作用的。拍马屁一定要有个限度,领导对你好,你也别对领导太好,你是个下属加外人,这一点要永远牢牢记住。

15. 包拯包大人隆重出场!这个人的名望、事迹是诸葛亮那个级别的,他不仅是人,更是神,行走在阴阳两界,无论对方是谁,他都是一张铁脸相对,他的智慧就是个无敌型的放大镜,什么样的罪,什么样的隐私,都别想逃过他的眼睛。当然最最让人神往的就是他的力量。只要你有罪,就肯定罪有应得。不管你是谁。

16. 欧阳修怎么也搞不懂,无论是治河的见解,还是文字的功力,还有他和富弼的交情,都注定了他将扭转治河事件的乾坤,可偏偏就被扔进了废纸篓里,没人去看。

李仲昌的六塔河计划被提上日程,变成了治河主旋律。

欧阳修再一次失败了,他像惯例一样地被主流官场所抛弃。这种遭遇从一些角度上看,是很好玩、很可笑的,他怎么总是出丑啊,干生气没办法。可换一种角度来看,就会别有一番感触。这件事起码潜藏着两个真相。

第一,历尽官场风霜,唯一没有变的人只有欧阳修。以还活着的庆历新政的“君子党”为限,富弼变了,韩琦变了,那些曾经激扬奋发的青年馆阁人员更是找不到踪影。只有欧阳修以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这让他继续在官场上出丑,总是当异类。

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他坚守着从青少年时起就抱定的信念,虽然迂腐,哪怕不合时宜,他在物欲横流的官场上永远都保持着一个书生的本色,从来都只做他自己。这难道不是极端难能可贵的吗?

第二,他这次失败的原因也很简单。治河,至少在古代,从来都不是一件民生工程,而是一种政府工程。欧阳修与庆历故人们渐行渐远,不与同流,属于无党派人士了,那么自然 就不会再有人重视他的意见。

17. 帝国四面八方向开封汴梁汇集的水路码头,据资料考证,都有一个共同的终点站,那就是宋朝京城里富裕的出家人居住区,大相国寺。这里繁华,这里嘈杂,这里非常有钱,可也非常的没品味。于是低调的狄青就选择了在这里避水灾。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他走到哪里都是平民的焦点,何况还到了平民数量超级多的大相国寺。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千万双眼睛的注视下,他就是宋朝当时的迈克尔·杰克逊,就是不老的传奇刘德华。其结果就是他的行踪暴露了,另一些传说迅速流传开来。

传说里外面瓢泼大雨,狄青在相国寺的正殿里行走坐卧,这副场景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啊——神圣庄严的殿堂,魁伟英武的军方第一人高视阔步,轩昂往来,让外面的黎民百姓看得如醉如痴。尤其是当时的主人公还身披着一领黄色的衣袍。

这还是狄青吗?这分明是赵宋的开国之祖赵匡胤!

真是罪大恶极,骇人听闻,宋朝的文官集团迅速达成了统一意见。立国百余年后终于出现了一个顶风作案的奸雄,一旦让他得势,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已经加身了)势必就会重演,那时刀兵四起,国将不国,连带着我们的幸福生活也将彻底泡汤。

同志们,我们还等什么,还不联合起来,把狄青消灭在相国寺里?

18. 第5种皇帝很微妙,完全符合我们传统理论上的智慧最高境界——大巧不工,大智若庸,举重若轻。他们的能力很玄妙,一直看不透到底有多少,在外表上看,都很软弱,就跟第1、2种皇帝差不多。但胆子超大,貌似都在找死。

他们一直容忍着臣子们的发挥,甚至是毫无遮拦的、放肆型的发挥,尤其是到了这一步还不行,更要让全体臣子们都活跃起来,各有理想,各有作张的发挥。

是的,这样很危险,因为一定会形成党派。不过要的就是这个,臣子们一边放心大胆地做人做事,一边你死我活地互相死磕,这样才会形成风暴,皇帝才会坐暴风眼里。

那里是最平静的。历代的伟大皇帝都懂这一点,而公认的,宋朝的皇帝做得最好。

在宋朝皇帝中,做得最好的,就是仁宗陛下。以后有很多例子来证明他高在哪里,眼前这一例也在其中。史书中在富弼血贯瞳仁一样的愤怒之后,突然间变成了真空。没有给出仁宗陛下任何处理的痕迹。

既没有按富弼说的办,把一大堆的奸邪如何怎样,也没有对富弼的君前无礼给出罚单。接下来的事,是招见宋朝的顶级文臣,前状元、现翰林学士王供辰,由这位当时的第一笔杆子重新完成国书。之后群臣散去,各回各家

19. 终人一生,都有困惑,要怎样才能看清楚一个人呢?古人云,懂得看人背后的,是聪明人;能在背后看人的,是奸雄。可是,就算看遍了一个人的前面背后,他还有不同的侧面。更要命的,人生没有平行线,只要两两相看,就总有互相的高低……人生最多的还是上下看。那时贵贱分隔,人情怎一个冷暖了得。就连贵为一国之君,也终有一天会这样伤感。他终究会明白,皇帝这个职称其实跟美人一样,再光辉灿烂的头衔,也会随着年华老去。

20. 你要我配合,我已经配合了。可绝不是你所希望的马前卒、小跟班,我以正道尽臣子的义务,转身把成果交给你时,神圣得无可侵犯,你必须向我低头!这就是司马光的作风,万事都有依据、有道义,谁让他学问大,历史知识强呢。回顾一下倡议阶段的四位名人。范镇、包拯、唐介、司马光,只有他一个人在这件事里得到彩头,就此平步青云名利双收。

21. 贵为有史以来最富足王朝里最繁华时期的帝王,他一生节俭,不仅卧室中那样朴素,就连饮食一直也很简单。史书记载,某次宫廷内宴,有一盘时鲜,乃是28只螃蟹。仁宗问, 每只多少钱?回答,每只一千钱。仁宗当时大怒,一直警告你们不要太奢侈,总是不听。一下箸即是28千钱,让我怎能吃得下去?那顿饭,从始至终,仁宗没动过一只蟹。

他这一生,尽管手里的钱不计其数,可是里忧外患,没有安宁,他从来就不敢乱花一文钱,没敢像他的父祖那样,兴建过哪个超级宫殿。

说到这里,我的眼前总是闪过宋朝历代皇帝的画像,每每沉思,觉得每一个皇帝的性情遭遇,都在相貌里表现了出来。比如开国之君赵匡胤,他端坐在皇座上,双目微闭,暮霭沉沉,喜怒不形于色,不怒自威。那是一位胸怀万物,睥睨天下,举重若轻的人;

宋太宗赵光义是立像,他双手笼在袖里,身姿端凝,微微含笑。显得文质彬彬,大有理想。真是一位看上去温文有度,勤于治国的好领袖。不管他做到了哪一步,至少很努力;

宋真宗赵恒宽眉美髯,喜气洋洋,一生中逢凶化吉,没有灾殃,或许真的是来和天尊转世,让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管他生不生病,一直都很适意;

再看仁宗赵祯,他身穿一领红袍,端坐在皇位上,身子微微前倾,肩膀有些耸起,显得体质虚弱,思虑过度,最让人痛惜的是他的眼睛。宋朝18帝里只有这一双眼睛至清至纯,就像个孩子一样凝望着很远的地方。这是他一生的真相。皇帝只是他的职业,他从来没有盼望过当,也没有当出乐趣来。

在他的心灵深处,有一方净土,尽管身处世间最诡诈机变的权力漩涡中心,历经42年 的风霜雪雨,也一样没法改变他善良、宽厚的性格底蕴。

他是一个异数,在中华五千年冷酷无情,唯力是视的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迹。

如果这是宋史5:王安石变法

内容简介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平装: 280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3943607

条形码: 9787503943607

产品尺寸及重量: 23.4 x 16.6 x 1.8 cm ; 440 g

品牌: 北京磨铁图书

ASIN: B003P2W4J0

宋史里有一个时段是学者的噩梦,读者的干柴。说噩梦,因为它是说不清的,历代研究宋史的学者限于资料、时代的特殊性等原因,没法全面真实地展开它。

而读者们,也会因为它内容的枯燥躲着它走。这就是王安石变法阶段。

在已有的各种书籍里,基本上都是一个论调。比如司马光、王安石都是君子,光明磊落,能力突出,只是出发点不同,才发生了冲突;宋神宗是有理想的,想大有作为,只是太急躁了才导致最终失败……等等等等。这都太模糊笼统了,既有冲突,必有是非。

那么谁是,谁非?

一定要分得清,只要站在一个确定好的参照物上。比如对宋朝的国家实体。本书基本上解决了上述的两个难点。

第一,它以大量详实的资料总结出变法派和反对派的冲突与对错;第二,一贯的轻松、精简、人性化的语言风格,让最使读者头疼的各种新法内容介绍变得生动有趣。

这两点统一起来,是宋史类书籍从来没有过的作品。客观地说,它不见得是最正确的,但一定是最有个性、最有趣、最有阅读快感的。它值得一看。

目录

第一章 宋朝病人

第二章 谦谦君子,从此绝迹

第三章 惊天动地的……龌龊

第四章 流云方寸间

第五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

第六章 法儒不同炉

第七章 指点江山,激扬人物

第八章 千年疑团说青苗

第九章 多面司马光

第十章 士大夫阶层

第十一章 东明县事件

第十二章 宋朝第一策论

第十三章 北宋三人行

第十四章 千夫所指复熙河

第十五章 冏之王唐炯

第十六章 异域铁血铸辉煌

第十七章 王安石罢相全景回放

第十八章 人只为己,天诛地灭

第十九章 辽国分水岭

第二十章 习惯性诬陷

第二十一章 陌上花落怨阿谁

第二十二章 巅峰悄然退

文摘

终于写到了神宗朝,我有一个愿望,要把这段历史,这段在中国古代最乱、最无法辨别真伪的历史说个清楚明白。

涉及到神宗、王安石、司马光、蔡京这些影响历史进程,转变整个中华民族国运的人,我再不想重复之前所有史书和近现代著作里的含糊其辞。说什么“变法的初衷是好的,王安石的学术是高超的,只是用人有误而已;神宗皇帝是有理想的,勃然振作的,只是做得太急,所以效果不好;司马光是大历史学家,尤其心术之正无可质疑……”

这些都是废话,是废物才能说得出口的。历史是门学问,它决不是什么任人妆扮的小女孩儿,谁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成。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1: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