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柔克义 |
释义 | 柔克义(1854年-1914年,William W. Rockhill),又译罗克希尔;美国外交官、汉学家。 中文名:柔克义 外文名:William W. Rockhill 别名:罗克希尔 出生地:美国费城 出生日期:1854年 逝世日期:1914年 职业:外交官 简介柔克义(1854年-1914年,William W. Rockhill),又译罗克希尔;美国外交官、汉学家。1854年生于美国费城,1886年-1887任美国驻韩国参赞。1897年任美国驻罗马尼亚大使。1905年至1909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09年-1911年任美国驻俄罗斯大使。1911年-1913任年美国驻土耳其大使。 柔克义对古代中国和南洋、西洋的交通史,曾作深入的研究。1911年柔克义和德国汉学家夏德合作将宋代赵汝适所著《诸蕃志》翻译成英文。1914年柔克义又将元代航海家汪大渊著《岛夷志略》一书,部分翻译成英文。柔克义对上述二书中的古代南洋和西洋地名多有考证。 1914年柔克义在檀香山逝世 生平经历1854年生于美国费城,1886年-1887任美国驻韩国参赞。 1873年,他在法国圣居尔(St.Cyr)军校毕业后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军队中服役3年。 退役后,他前往巴黎继续学业,研习藏传佛教。此间,柔克义对法国传教士古伯察古伯察(Evariste Régis Huc)一行1844年从内蒙古出发,途经热河、蒙古诸旗、鄂尔多斯、宁夏、甘肃、青海,于1846年1月到达拉萨传教。 1884年,柔克义担任美国驻华公使秘书。在京期间,他为实现其入藏夙愿作了充分准备。他特地物色了一名僧人学习藏语和汉语。 1887年,柔克义辞去秘书一职,在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 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为柔克义提供每月50美元的津贴和用于测量的仪器赴西藏考察的资助下开始对西藏进行考察活动。 1897年任美国驻罗马尼亚大使。 1905年至1909年任美国驻华大使。 1909年-1911年任美国驻俄罗斯大使。 1911年-1913任年美国驻土耳其大使。 柔克义对古代中国和南洋、西洋的交通史,曾作深入的研究。 1911年柔克义和德国汉学家夏德合作将宋代赵汝适所著《诸蕃志》翻译成英文。 1914年柔克义又将元代航海家汪大渊著《岛夷志略》一书,部分翻译成英文。柔克义对上述二书中的古代南洋和西洋地名多有考证。 1914年柔克义在檀香山逝世。 主要著作《 1891-1892 年蒙藏旅行记》 《西藏民俗学》1895 《美国外交:中国事务》1901 《中国人口研究》1904 《十五世记至十九世记末的中韩关系》1905 《佛陀传》1907 《中国的人口调查》1910 《达赖喇嘛和满清皇帝的关系》 《达赖喇嘛之国》 个人影响柔克义是美国近代藏学研究的先驱。19世纪末他的入藏活动及其著述激发了美国人对西藏的关注和考察热情,促进了美国藏学研究的发展。他的著作中关于西藏地位的阐述影响了美国近代西藏地位政策的定位,是他开启了近代美国卷入西藏事务之先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