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荣巷
释义

荣巷,在无锡大规模的老城拆迁中再度受“宠”。在这条屋旧檐漏的老巷里,深烙着中国民族工业先驱留下的足迹。昔日巷前有条小河,名梁溪,为无锡古称,如今已被车轮滚滚的公路所替代。巷内平房见多,院墙高高,露出饱经风雨的青砖。庭园不大,仍留有老井或假山。和主人闲聊,会告诉你巷内多数人家属“梁溪荣氏大家族”。他们曾拥有显赫的家族发迹史,旺族中出现了像荣熙泰、荣宗敬、荣德生等可载入中国民族工业史册的先驱,特别是诞生了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

简介

荣巷位于滨湖区北部东至青山西路、蠡溪路与河埒街道交界,南至梁溪河与蠡园街道相邻,西至青龙山与蠡园、惠山区钱桥街道毗邻,北以惠山为界与北塘区山北街道、惠山区钱桥街道相连。面积22.3平方公里,人口6万。

历史

明代初年,荣氏始祖荣清迁来无锡,定居于梁溪河下游北岸,督率子孙辟草荒、筑河坝、建家宅,逐渐使之成为田地平畴,屋舍俨然,阡陌交通,有粮田、鱼池、桑竹等的安身立命之所,初步建立了上荣、中荣、下荣三个自然村落。

清代康熙二十四年 (1685),梁溪荣氏始建荣氏宗祠,修了第一部宗谱,这表明家族人口已经有了很大的增加。随着外出经商者日渐增多,赚钱归来建房者自然也就愈来愈多。这样,3个自然村落就逐渐联成一片,荣巷的名称也由此而来,并在本邑西乡小有名气。

进入清代后,荣氏家族的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已有人远出荆湘经商致富,且“富甲一乡”,参与一乡的事务,并开始向外拓展。至清道光以后,荣氏家族的经济生活主要以耕、织、渔、航、商等为业。1860-1863年由于太平军与清军作战,战火焚毁了大半个荣巷,人口遂锐减了一半以上。荣氏家族中的人员因避战乱而出奔上海等地,从而开始从事棉花、铁、钱庄、海运等商业活动,以此致富并带动了荣巷地方经济的发展,荣巷的自然经济逐渐被商品经济所取代。男劳动力外出开拓经商,妇女在家饲农桑。同时也从大半个废墟上重建了家园,有了华屋和楼房,形式上从实用型逐步向装饰型转化。

1900年前后,荣氏家族已有一些人成为洋行买办,从而西方文化开始渗入荣巷。荣广大花号是当时全国四大花号之一,它在日本还设有出庄(出口办事处)。以荣宗锦、荣宗铨兄弟为代表的一些荣氏族人兴办和发展了民族工商业,同时还相应发展了教育事业及其它相关服务性行业,开拓了开原路,建立了电灯公司、图书馆、邮局等。小小的荣巷街已形成了近百家店铺,成了方圆几十里的一个商业中心,以此带动了各类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

民国初年 (1912),荣巷正式建镇,属无锡县第四区;民国17年(1928)荣巷归属开原乡。

1978年 荣巷镇并入河埒公社(后改河埒乡、河埒镇),城镇户口归属荣巷街道。

荣巷老街是我国著名民族实业家荣德生先生的故居所在地,位于梁溪路之南,长约380米,呈东西走向,“∽”状, 当地人说是“龙”形。 现在的标准路名叫“荣巷街”。 和很多江南的旧巷一样,百多年前的荣巷街也应该是青石板路。到了20世纪初,荣氏兄弟开厂办业,认识到交通对地方和企业的重要性,于1914年开始修建迎龙桥至梅园的汽车道,即开原路,荣巷街便成了其中的一段。同时,为了适应汽车的需要,光滑的青石板路也改成了弹石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