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荣辱观的价值与向度研究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熊月之 ISBN:10位[7806787968] 13位[9787806787960]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35.00 元 内容提要荣辱观是一个民族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民族自我认同、自我凝聚、自我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本书从哲学、史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宗教学等不同角度,对荣辱观的形成和内涵、荣辱观在历史上的传承、以及不同时代荣辱观的异同与比较研究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展开多侧面的深入探讨。对于加强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理论研究,也有借鉴历史、拓宽视野和启迪思索的多重参考作用。 作者简介熊月之,1949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1966年毕业于江苏省清江中学。其后务农、当兵、做工。1978年春考入苏州大学历史系,同年秋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教授。198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底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现为副院长兼历史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史林》杂志主编,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生导师。1998年被评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市社联委员,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史志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多次到美、英、德、法、日等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区作访问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1986年)、《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1994年)、《上海通史.总论》卷、《万川集》、《冯桂芬评传》;主编《上海通史》(1999年)、《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词典》(1997年)。论文有《论郭嵩焘》、《上海广方言馆史略》、《论上海租界与晚清革命》、《晚清上海私园公用与公共活动空间的拓展》、《照明与文化:从油灯、蜡烛到电灯》等百余篇。 目录引言 传统荣辱观的教化系统 熊月之 荣辱观的历史继承性 程念祺 宗教道德与现代社会的伦理体系的构建 晏可佳 论佛教对“骄奢淫逸”的批判与抵制 芮传明 对于“荣”“耻”的哲学思考 翁绍军 临终关怀中的荣辱观 周武 中国历史名人看荣辱 邵建 荣辱观:在理性与利益的天平上 孙抱弘 我们如何“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童世骏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