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日星铸字行
释义

日星铸字行是一家铸字行的商铺名称,同时它也是台北最后一家铸字行,自20世纪90年代电脑排版技术普及以来,在中文印刷领域占据千年主流之久的活版印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近代印刷业中,铸字行铸造的铅字进入活版印刷厂,经排版、上墨、转印等工序,转化为书报上的字体走进读者手中。随着电子印刷业的飞速发展,原来遍布神州的铸字行已不见踪影,在台湾,也仅存一家日星铸字行,老板张介冠将这些凝聚着铸字匠人体温与情意的活版字体录入电脑,进行数字化修复存储,以便将珍贵的活版字体发扬光大。

日星铸字行简介

电子书的开发与应用

日星铸字行是台北最后一家铸字行。

美国和中国争相发表新一代电子书,预言20年内纸本书将遭电子书取代。在这样一个变化快速的时代,台北最后一家铸字行日星铸字行,却依然每天点燃铸字机的炉火,为我们留住铅字的体温。

日星铸字行老板张介冠打开灯,让光线照在铅字架上。慢慢地,一颗颗铅字浮出金属特有的光泽,美丽的汉字线条逐渐显现。他仔细检视每一颗铅字,脸上泛出微笑,像母亲凝视初生的婴儿。

张介冠每天在这里操作铅字机,铸造出一颗颗铅字。

30岁以下的读者,恐怕没有机会体验铅字的温暖触感。在计算机排版成为印刷业主流之前,书籍报纸多采铅字排版的活版印刷。那时的书页不像现在这样平滑,抚摸纸上的文字,可以感受到淡淡的凸痕,那是活版印刷留下的压痕,就像是铅字的脚印。

张介冠父亲张锡龄,曾是台湾民报的捡字工人。40年前他携妻带子落脚台北后火车站附近的太原路,原本要开印刷厂,却因机器延误,阴错阳差开起了铸字行,负责排版的前置作业:铸造铅字。

日星最鼎盛的时代,拥有30几个工人,随着计算机印刷兴起,活字印刷机、铸字机一步步走进博物馆里。10年前,张介冠优离了最后一位工人;2年前,台北最后两家同业拉下铁门,张锡龄也过世。

七恰节奏声 每日固定响

铸字机“七恰、七恰”的节奏声,每天依然固定在日星响起,彷佛永恒的旋律,“从小,我就习惯听这种声音、节奏。”

问张介冠为什么坚持守住日星?他回答,如果日星灭了,等于断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版印刷的命脉,“而我的子孙将不知道祖先做的是那项行业。”

张介冠在日星的名片上印下这一行小字:“昔字、惜字、习字”。六个字代表日星未来要走的路。

“用铅字印刷的书,独特的触感会让人整个进入文字的世界,在字句之间流连忘返,这是现代书籍做不到的”。张介冠曾收藏了两三百本铅字印刷的章回小说,却在水灾中全部泡汤。他立下心愿:“即便亏损,只要台湾还有活字印刷厂持续营运,日星就会一同努力!”

活字千百种 各自有体温

日前赴台发表摄影集《文字的母亲:活字版印刷之旅》的日本摄影师港千寻,5年前走访法国和日本的大印刷厂,拍下活字版印刷的过程。他用镜头捕捉铸字、捡字、排版的过程,深深感受“一个文字里,隐藏着许多独特感觉的手和眼睛”,“不管是那个活字,都有各自的体温。”

不到三年,这些大厂的活字印刷部门全遭撤除。也因此港千寻参访日星铸字行时,心中满是欢喜赞叹。日星铸字机这炉不熄的火,为铅字留住最后的体温。

日星身为台北最后一家的铸字行、拥有华文世界最后一批繁体铅字铜版模,文创产业潜力雄厚。去年起,陆续有出版社、大学找上张介冠,设计兼具怀旧与创意的“铅字小礼盒”。

亏损多年,张介冠却不急着为日星“加值”,他心头有一项更重要的文化计划:活版字体复刻计划。

日星保有三种中文字体(楷、宋、黑)、七种大小(初号到六号),每种都有一万多字,加起来近30万种字形。

最完美的字体电脑找不到

张介冠说,这批字形有一部分来自中国,而非过去流通于台湾活版印刷业中、经日本工匠修整过的中文字形,“这批字形特别漂亮,保存了中国书法特有的结构与美感,是现在计算机字体所没有的。”

我们看起来长相相似的铅字,在张介冠眼中却有美丑之别。他随手拿起两个铅字,“瞧!这个字歪歪扭扭、没有重心;这个字却结构完美、笔画饱满。”

张介冠打算将这一批保存中国书法美感的汉字字形,从铅字转为计算机字体,让它们重新站上书本,和下一代世代的读者对望。

这项计划耗时费力,需要人手将日星架上铅字一一印出字卡,扫描、建文件上传至工作站,再将这些字修边、复原本来饱满的笔画。张介冠打算召募“文字志工”,第一批共六千多个字,预计一年完成。

活版字体复刻 授课传承

这些文字志工不是懂计算机就行,还必须懂得欣赏汉字美感。张介冠打算请书法家、教授开课,为志工讲解中国书法与印刷史。

这项活版字体复刻计划,复刻的不只是活版铅字,还想将中华文化的美感刻进下一代的心中。

记者离去了,空荡荡的两层楼的日星铸字行只留下张介冠,“七恰”的铸字声响回荡在空间中,显得有些苍凉。然而在他身后,那些铅字就像上百万颗星星,在黑暗中闪闪发亮。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28日参访具有40年历史的台湾日星铸字行,强调支持繁体汉字是“一路走来、一往情深”。参访时,马英九还捐给铸字行10万元新台币,表达对保存中华文化的支持。

日星铸字行是目前台湾保存繁体铅字最完整的铸字行中,马英九首先参观了一楼排列整齐的铅字。在得知目前这家铸字行正在推动“复刻计划”,要把30万个字数字化,马英九特别捐了10万元新台币,支持这个计划。

马英九说,台湾要积极推动繁体字,甚至要加速“申请列入世界遗产”,“不然等一下韩国人又把它申请走了”。 如果不保存繁体汉字,会跟过去断层,会与过去的文化出现脱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6: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