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日攘一鸡 |
释义 | 出处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著有思想核心为“仁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民贵君轻”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四书五经”中的 "五经"有:《诗经》、《尚书》、《礼记》、《易》、《春秋》。 原文戴盈之曰:“什一(1),去关市之征,今兹(2)未能,请轻之,以待(3)来年,然后已(4),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5)邻之鸡者,或(6)告之(7)曰:‘是(8)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9),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10)知(11)其非义,斯速已矣,何(12)待来年?” ——出自《孟子》 注解⑴什一:指税率而言,即十抽一。 ⑵今兹:今年。 ⑶待:等到。 ⑷已:止。 ⑸攘:这里是指偷窃的意思。 ⑹或:有人。 ⑺之:代词,他。 ⑻是:此,这。 ⑼请损之:那就减少一些吧,这句话是偷鸡者说的。 ⑽如:既然。 ⑾知:知道。 ⑿何:为何。 [13]速:马上。 [14]来年:明年。 译文戴盈之说:“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免去关卡和市场上对商品的征税,今年不能实行了,就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废止(现行的税制),怎么样?” 孟子说:“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做法。” (也可以说是“这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做法”) 那个人说:“那我就逐渐改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既然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寓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成事者,必当机立断。 不正确的事应及时改正。 知道错误应及时改正,不能拖。 翻译句子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现在有一个偷他邻居家鸡的人。】 是非君子之道 【这(指偷鸡)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行为。】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那么削减一点,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之后再停止(偷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