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日德兰海战 |
释义 | 日德兰海战(Battle of Jutland;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Skagerrakschlacht),1916年5月31日—6月1日,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最终,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公海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最终胜利。 海战经过(1916.5.30 1916.5.31(上午) 1916.5.31(下午) 1916.6.1) 海战结果(炮弹命中率 伤亡人数 德国设计技术高于英国 战略与战术胜利) 德国海军战战斗序列(战列舰(以下均为德语) 战列巡洋舰 轻巡洋舰) 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柏勒罗丰级战列舰 海王星号 猎户座级战列舰 铁公爵级战列舰 阿金库特号战列舰 圣文森特级战列舰 巨人级战列舰 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爱尔兰号战列舰 加拿大级战列舰 无敌级战列巡洋舰 狮级战列巡洋舰 虎号战列巡洋舰 不倦级战列巡洋舰 玛丽女王号战列巡洋舰 坎帕尼亚号 厄嘉丁号) 德国公海舰队(拿骚级战列舰 恺撒级战列舰 奥斯特弗里兰级战列舰 国王级战列舰 塞德里茨号战列巡洋舰 毛奇级战列巡洋舰 冯.德.坦恩号 得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 德意志级铁甲舰 布伦瑞克级铁甲舰) 背景海战战术此时的舰队通常是排成若干平行纵队前进的,相对而言,这一队形机动性更高。若干较短的纵队能比一字长蛇阵更快地转向,同时也能更快的将旗舰(通常位于中心纵队之首)的信号通过探照灯或旗语传递给整个舰队。而在一字长蛇阵中,位于纵队之首的旗舰上发出的信号往往需要花10分钟甚至更多时间才能被传递到纵队最后的舰船,这是因为战舰烟囱中的冒出的黑烟使人们很难辨认前后发来的信号,每艘船都不得不重复向它后面的(或前面的)船自己所接收的消息。而由于很多消息必须被每艘船确认收到才能付诸实施,因此这样浪费的时间可能会翻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排成平行纵队前进实战中,舰队往往会在交火之前排成一路纵队来迎战敌舰。这就需要每个纵队领航的舰只引领其率领的舰艇左转或右转来排成合适的队形。由于交战双方的舰队都是以高速行进的,因此舰队指挥官们就需要派出侦察舰队(通常由战列巡洋舰和巡洋舰组成)来报告敌方的位置,速度,航向等信息,使得舰队能够尽早地排成最有利的队形来迎战敌舰。侦察舰队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对方的侦察舰队获得类似的信息。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己方排成的纵队正好横在对方舰队的前进路线上,构成一个T字或丁字形(己方舰队位于丁字一横的位置),使得己方所有前后主炮和一侧的所有舷炮都能瞄准对方,而对方只有纵队最前方的舰艇的前方主炮能够予以还击。但构成一个T字形队形的计划有很大一部分要取决运气:由于双方都已高速前进,很有可能因为时机没有掌握好,导致自己从丁字的一横变成了一竖,从而被动挨打。 战前双方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尽管德国加强了海军力量,但在舰只数量和排水吨位上仍然落后于英国,火炮口径和数量也不及英方。因此,在战争开始后的两年半时间里,英国凭借其海军优势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英国的主力舰队像一条看门狗一样蹲在斯卡帕弗洛港,死死盯住了德国的大洋舰队,使其多半时间困在威廉港和不来梅港,成了名副其实的“存在舰队”。 在1916年德国公海舰队只有18艘战列舰,而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有33艘,加上在战争行进之下,德国不能增加更多战列舰, 所以德国公海舰队难以与皇家海军本土舰队进行大规模舰队决战。1916年1月,赖因哈德·舍尔海军上将被任命为德国大洋舰队司令。他沮丧的发现。面对实力强大的英主力舰队,摆在他面前的现实选择只有一个,要么困在港内无所作为,要么拼掉英主力舰队。尽管舍尔好斗,他却避免同较强的英国海军进行全面战斗。他制定了一个富有进攻性的大胆计划:首先以少数战列舰和巡洋舰沿着英国沿海地区开始了一系列打了就跑的袭击,诱使部分英国舰队前出,然后如果形势对他有利的话,就集中大洋舰队主力聚歼,继而在决战中击败英国主力舰队。为实现这一计划,舍尔用了4个月的时间,派出战列巡洋舰、潜艇和“齐柏林”飞艇,多次袭击英国东海岸。并实施布雷和侦察行动。 5月30日,他订出一个方案,想把英国皇家海军诱入圈套。他的诱饵是游弋在挪威海岸的弗兰茨·冯·希佩尔海军上将指挥的由战列巡洋舰和轻巡洋舰组成的舰队。他推论,英国人是不会派出整个舰队来拦截一次有限的侵袭的。舍尔指挥的公海舰队的全部力量在五十英里之后跟踪着。如果英海军出击,希佩尔进行象征性的抵抗后就转舵,把追击者引进舍尔的大舰队的射程内。 日德兰海战中德国的海军战略, 按照莱因哈德·舍尔海军上将,是:“通过在任何可能的时机,对担负监视和封锁德国海岸的英国海军力量的进攻性奇袭,同时对不列颠海岸的布雷和潜艇攻击,达到杀伤英国舰队的目的。当这类行动的成果累积到使双方海军实力相当的时刻,我方所有的力量要准备就绪并且集结,尝试寻找对敌不利的战机实施舰队决战。”舍尔的计划看上去似乎无懈可击,然而,此次行动的天机已经泄露。因为1914年8月,俄国在芬兰湾口击沉德国“马格德堡”轻巡洋舰后,俄国潜水员在德国军舰残骸里,意外发现了一份德国海军的密码本和旗语手册,并将其提供给英国,使英国海军部轻而易举地破译了德国海军的无线电密码。英国海军知道德国的计划。5月30日下午,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司令约翰·杰利科海军上将接到一份来自伦敦的绝密情报:“德国大洋舰队将于明日出航。”获悉情报后,海军上将约翰·杰利科和海军中将戴维·贝蒂都感觉到有意外的行动,杰利科连夜制定出一个与舍尔如出一辙的作战计划:戴维·贝蒂海军中将率领前卫舰队从苏格兰的罗赛思港出发,于31日下午到达挪威以东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以期与德舰队相遇。杰利科则亲自率主力舰队从斯卡帕弗洛港出发,也于31日下午到达贝蒂舰队西北方向60海里处的海域,如果此刻贝蒂与德舰队交上火,在主动示弱后,他应将对方引向舰队主力的方向,这样杰利科庞大的舰群就会出现在德舰的侧后。凭借英舰队庞大的火力和速度,杰利科认为完全有把握歼灭出现在预想海域上的德国舰队。 海战经过1916.5.3012:00 英国本土舰队司令杰里科接到报告,他命令第三战列舰分舰队要在次日凌晨做好战斗准备。 17:40 海军部向贝蒂和杰里科发出警告“德国人明晨将有所行动”。在斯卡帕湾杰里科命令本土舰队主力舰只做好作战准备,而在罗塞斯,贝蒂在他的旗舰-雄狮号战列巡洋舰上发出了“以22节出发”的命令。 21:30 贝蒂率领麾下的战列巡洋舰分队(第一战列巡洋舰分舰队,第二战列巡洋舰分舰队,第五战列舰分舰队和第一,第二,第三巡洋舰分舰队,第一,第九,第十,第十三驱逐舰分舰队)开往海上。而在斯卡帕湾,杰里科和舰队主力--战列舰本队也同时出发。这两支舰队包括除无畏号,印度皇帝号,伊丽莎白女王号和皇权号之外的所有皇家海军战列舰和除澳大利亚号的所有战列巡洋舰。值得注意的是,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在德国公海舰队出发的四个半小时前出发。 1916.5.31(上午)02:00 希佩尔率领分别由战列巡洋舰和巡洋舰组成第一和第二侦察分舰队与第二、第六、第九驱逐舰(鱼雷艇)分舰队出港。 02:30 舍尔率领第三、第一、第二战列舰分舰队和由巡洋舰组成的第四侦察分舰队出航,执行掩护任务的是第一、第三、第五、第七驱逐舰分舰队。 05:00 杰里科命令战列舰本队以16节航速转向南偏东50度与贝蒂会合。 05:30 舍尔收到U23号潜艇的报告,报告指出发现发现战列舰两艘,巡洋舰两艘和数艘驱逐舰正向东南行驶。 06:30 舍尔接到U66号潜艇的报告--八艘战列舰在数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护航下正向东北方向运动,舍尔此后仍决定保持舰队航向不变。 08:00 舍尔将公海舰队主力保持在希佩尔舰队战列巡洋舰分队后五十海里处,公海舰队除帝王号,图林根号以外的所有主力舰只都已加入。 杰里科和贝蒂收到海军部通告,通告称舍尔舰队主力并未出港,而“第四十室”却指出舍尔舰队已经出发,这使英军对战场态势的判断出现混乱(也许这是贝蒂不顾一切追击希佩尔的原因)。 1916.5.31(下午)14:00 贝蒂舰队和希佩尔舰队相距50海里,两舰队处于并行态势。双方都发现丹麦蒸汽轮海峡号冒出异常多的蒸汽。希佩尔命令埃尔平号轻巡洋舰与两艘鱼雷艇前往侦察,同样贝蒂也派出轻巡洋舰加拉第号前去探明情况。 14:20 加拉第号报告:“有两舰正向东南偏东方向行驶,似为敌舰。”贝蒂命令舰队向南偏东南方向转舵。然而由于信号错误第五战列舰分舰队转向较迟。第一轻巡洋舰分舰队被派出支持加拉第号。14:28 加拉第号被一发来自于埃尔平号的炮弹击中,日德兰海战正式展开。由于通讯故障最初来自于埃尔平号的报告无法阅读。希佩尔未改变舰队航向。 14:32 贝蒂命令所有战列巡洋舰提速到22节。 14:47 贝蒂命令厄嘉丁号水上飞机母舰派出飞机进行侦察。但是水上飞机需要近20分钟的准备时间才可以起飞。 14:52 希佩尔发现通讯故障,并重新判读了易北河号的报告,继而转向支持易北河号。 14:55 杰里科命令战列舰本队提速到18节。 15:32 贝蒂和希佩尔都发现了对方。贝蒂的战列巡洋舰舰队由狮号带领,皇家公主号,玛丽女王号,虎号,新西兰号不倦号随后跟进。希佩尔舰队由战列巡洋舰吕佐夫号带领,战列巡洋舰得弗林格号、塞德里茨号、毛奇号、冯.德.坦恩号依次跟进。 15:45 由厄嘉丁号派出,罗宾逊少尉驾驶的侦察机由于机械故障不得不返航。 15:49 贝蒂和希佩尔舰队间的海上决斗开始。但是战场态势对希佩尔十分有利,他的舰队不仅背对太阳而且被一层薄雾笼罩,而随风飘动的煤烟和和炮口硝烟的混合物更降低了英国方面的能见度。英国方面还出现了信号错误,结果造成狮号和皇家公主号向同一目标开炮,而实力最弱的不倦号却被派出与冯.德.坦恩号对决。15:51 吕佐夫号开炮命中狮号,毛奇号击中虎号两次,皇家公主号命中吕佐夫号。 15:53 皇家公主号被得弗林格号发射的两枚12英寸炮弹击中。 15:55 为了赢得时间和转变不利态势,贝蒂命令驱逐舰进行鱼雷攻击。 15:58 玛丽女王号击中塞德里茨号,使其一座炮塔失灵,玛丽女王号此时已经完全侧射。 15:59 玛丽女王号命中得弗林格号,但也被命中一弹。 16:00 狮号被命中Q号炮塔,且Q号炮塔失灵。英勇的哈维少校不顾个人安危,下令向弹药仓注水才得以避免弹药殉爆。 16:00 杰里科再一次命令战列舰本队提速。16:05 不倦号右舷被冯.德.坦恩号用11英寸火炮命中三次,失火不得不退出战斗,在撤离过程中前炮塔附近又被击中两次,短时间后不倦号发生大爆炸。其上的1017名官兵仅有少数幸存。 希佩尔仅用二十分钟就该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此时的贝蒂不得不用四艘伤痕累累的战列巡洋舰迎战希佩尔的五艘尚未严重受创同类舰只。当时此时第五战列舰分舰队(巴勒姆号、马来亚号、勇士号、厌战号)及时赶到,他们在19000码外使用其15英寸火炮迅猛开火。 杰里科派遣第三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在胡德少将的率领下前往支援贝蒂。 16:10 狮号的无线电被摧毁,只能用灯光信号与皇家公主号联系。 16:11 巴勒姆号命中冯。德。坦恩号,勇士号猛攻毛奇号。 16:14 希佩尔命令第九驱逐舰分舰队对英国舰只发动攻击。 16:25 得弗林格号从射击狮号转向射击玛丽女王号并形成跨射。 16:26 玛丽女王号上发生一场可怕的爆炸。在她后面的虎号不得不转向躲避爆炸后形成的烟雾和碎片。新西兰号报告落水官兵正在水中挣扎,但是很快他们就被漩涡吸入水下。她1266名官兵只有9人获救。 贝蒂不顾己方舰只处于劣势,下令继续靠近德舰射击。此时皇家海军官兵士气依旧高涨,他们仍然试图摧毁希佩尔舰队。16:28 第五战列舰分舰队极大的改变了战场局势,此前德军平均命中皇家海军舰只四弹己方才被击中一弹,但是在皇家海军战列舰赶到后毛奇号和冯.德.坦恩号分别被命中两弹,但是他们的还击只击中巴勒姆号一次。 塞德里茨号被一枚鱼雷命中,造成13*39英尺的破口,但是它依旧保持在队列中。 16:38 第二轻巡洋舰分舰队通报贝蒂发现德军战列舰,两分钟后德军战列舰本队在12海里外与贝蒂舰队遥遥对望。 16:39 贝蒂招回他所属的驱逐舰。 16:40 贝蒂命令属下舰只向本土舰队战列舰本队方向撤退,但是由于通讯系统故障,这一指令没有被第五战列舰分舰队收到。第五战列舰分队陷入与德军公海舰队死战的局面。 16:57 巴勒姆号转向,其它战列舰依次跟进。 17:30 贝蒂的战列巡洋舰编队失去德国舰队的踪迹,他将航向调整转向东北。17:40 希佩尔被夹在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和第五战列舰分舰队之间,吕佐夫号,塞德里茨号和得弗林格号又被多次命中。希佩尔赶往与舍尔会合。 17:45 杰里科接到通报,确定德军舰队位置。 18:00 舍尔放弃对第五战列舰分舰队的追击,并将航速减慢到15节,以便舰队中的老式铁甲舰可以跟上。 18:15 杰里科舰队发现德军舍尔舰队,并命令舰队转向东北方向。 18:40 舍尔舰队转向后退,胡德少将座舰无敌号被得弗林格号击中,发生弹药库爆炸,胡德和舰上1026名官兵牺牲。 19:00 英德舰队再一次遭遇,此时英国本土舰队在德军公海舰队以东,舍尔不得不穿越英军舰队。 19:20 舍尔在驱逐舰烟雾的掩护下再一次撤退,双方脱离接触。 20:00 希佩尔放弃吕佐夫号战列巡洋舰换乘毛奇号,杰里科命令舰队重新转向170度。 20:20 杰里科命令神仆号布雷舰前往合恩水道布雷,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分队与德舰发生接触,但很快脱离 23:30 德国公海舰队后卫与英国第四驱逐舰分舰队遭遇,4艘皇家海军驱逐舰沉没,德国老式铁甲舰波美拉尼亚号被击沉。 1916.6.103:30 舍尔到达合恩礁。 04:20 海军部通告杰里科舍尔已经到达合恩礁。 05:30 杰里科率舰队转向前往斯卡帕湾。 随着皇家海军本土舰队返回基地,日德兰海战正式结束。在这场海战中勇敢的德国人实现了他们的目的--用己方小的代价来换取对方更大的损失。但是战略上的胜利无疑属于英国人一方,他们成功地逐回了舍尔的舰队,继续封锁住了北海。 海战结果炮弹命中率德国公海舰队第一和第三战列舰分舰队总共发射1904发大口径炮弹,平均每舰119发,每门炮10.9发(携带量为80-90发); 战列巡洋舰共发射1670发大口径炮弹,平均每舰334发,每门炮37.95发(携带量为80-90发)。 共计发射大口径炮弹3597发,中口径炮弹3952发,小口径炮弹5300发,大口径炮弹命中确认120发,平均命中率3.33%,中口径和小口径命中107发,平均命中率1.16%; 英国战列舰总共发射大口径炮弹4598发,其中有15英寸炮的1239发,平均命中率2.17%。 根据Arthur J Marder教授在《从无畏舰到斯卡帕》(牛津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卷,第199页)指出的,德国战舰近四分之一的大口径命中弹集中在三艘英国装甲巡洋舰上,包括武士(15发),防御(7发)和黑王子(15发),她们都是在极近的距离上被命中的。前两者只有7000码,后者更是只有1000码。而在德国方面统计英国战绩时,并没有计算威斯巴登被击中的次数,根据英国资料,至少被射击200发以上。因此参看双方命中率时,可以认为大致相当。 所有被击沉舰船的中弹数目都是大约统计值,夜间混战中的命中数目更是如此。 伤亡人数德国公海舰队参战官兵总人数在45000名左右,伤亡比例6.79%,其中军官89名,候补军官25名,工程师14名,厨师等非战斗人员5名,医疗官11名,准尉89名,士官572名,普通水兵2253名。 英国大洋舰队参战官兵总人数在60000名左右,伤亡比例11.59%。(英国官方公布数字是6097人战死,510人受伤,177人被俘,总共6784人,占总参战人数的8.84%)。 海战结束后,交战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胜利者,以至于如何评判它成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段著名公案。就战术而言,德国人的确是这场海战的胜利者,大洋舰队向强大的英主力舰队发起了勇猛的挑战,希佩尔舰队重创了贝蒂舰队,舍尔准确的判断和优良的航海技术,使他成攻地摆脱了占极大优势的杰利科的追击。 德国设计技术高于英国海战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英德两国不同的设计哲学。英国建造的舰只强调的是速度和火力,而牺牲的是装甲防护力。德国军舰则在降低航速和武备的基础上强调更好的防护力。德国在技术上的熟练显然胜过英国人。他们装有定时信管的穿甲弹穿过英国船壳爆炸,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英国炮弹往往碰上装甲即炸。英国方面使用的火药也存在着问题,其更易燃易爆。 而皇家海军在运送弹药时不关闭弹药舱门,这也是一个致命的失误。在至关重要的防火系统方面,德海军更是优越得多。德国人在多格尔沙洲一战后,注意到了弹药储藏室和弹药输送机也能导致弹药库火灾,立即对这两个部分进行了封闭改装,海战中炮弹在德国炮塔里爆炸,不会引起进一步的损害,防护得很好的垂直信道,防止火势下窜到弹药库。而皇家海军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至少三艘英国战列巡洋舰的炸裂,是由于炮弹在炮塔里爆炸时,引起了下至火药甲板的一系列炸药的爆炸。没有一艘德国船因这类缺陷而丧失。 同样双方运送发射药包使用的容器也有区别,德国人对发射药用金属容器封闭运送,而英国人则仅仅用蚕丝口袋包裹。德国船的上甲板在长射程的炮战中提供了较好的防护,鱼雷在它们加固了的舷侧爆炸,造成的损伤也较小。而且,德国在信号技术、测距和夜战设备方面,也都超过英国主力舰队。英国海军设计师集中注意力于速度和大口径大炮,而忽视了其它必要的改进,在这次战斗中皇家海军的这种缺陷是很明显的。 1918年初,贝蒂在海军部的一次会议上说,“现在必须认为,德国的战列巡洋舰中队的确比我们的优越。” 战略与战术胜利英国本土舰队吨位损失多于德国公海舰队,但在战斗结束后的六月二日18时的统计显示本土舰队仍有27艘包括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主力舰可以随时投入战斗,公海舰队方面在同一时刻只有10艘主力舰可以随时投入应对,因此可以认为公海舰队并未能打破本土舰队在北海的数量优势。 所以,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 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公海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 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皇家海军本土舰队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海战影响此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海战,令德国最后一次主动突破协约国在北海对德国封锁的努力失败。自此,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再以海军与协约国正面交锋,只能以潜水艇击沉舰艇,其后发展至无限制潜艇战。 海战后,舍尔在他给德皇的报告中说,德意志帝国海军能“予敌以巨创,但……即使在公海上取得最有利的战果,也不能迫使英国和解……我们的地理位置与岛国相比的不利之处……不能靠我们舰队来补偿……”。他最后说。无限制潜艇战是必不可少的,“那怕冒同美国作战的风险也罢”。 英国海军无力摧毁德国海军,从而粉碎了把波罗的海向俄国开放的一切希望,这也许加速了沙皇政府的垮台。在于1916年11月接替杰利科的一个月前,贝蒂就忧郁地承认,如果德国进攻丹麦,英国主力舰队不能提供什么援助。谈到海军力量的有效使用时,这位海军上将断言,“英国主力舰队的正确战略,不再是不惜任何代价力求使敌舰出战,而是使它留在基地,直到……形势变得对我们更为有利。” 然而就战略而言,德国海军没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全球海洋仍然是英国海军的天下,大洋舰队困在港内毫无作用,仍然是一支“存在舰队”。英国损失的舰只,凭着强大工业经济力,很快得到补充,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评论的那样:“德国舰队攻击了它的牢狱看守,但是仍然被关在牢中。” 德国海军战战斗序列战列舰(以下均为德语)第三战列舰分舰队 第五分队:国王号(Konig,国王级)(P. Behncke海军少将旗舰),大选帝侯号(Grosser Kurfürst,国王级),威廉皇太子号(Kronprinz Wilhelm,国王级),边境总督号(Markgraf,国王级) 第七分队:凯撒号(Kaiser,凯撒级)( H. Nordmann海军少将旗舰),皇后号(Kaiserin,凯撒级),路易特波德摄政王号(Prinzregent Luitpold,凯撒级),腓列特大帝号(Friedrich der Grosse,凯撒级)(雷哈德·舍尔海军上将的旗舰) 第一战列舰分舰队 第一分队:东弗里斯兰号(Ostfriesland,赫尔戈兰级)(E. Schmidt海军上将旗舰),图林根号(Thüringen,赫尔戈兰级),赫尔戈兰号(Helgoland,赫尔戈兰级),奥尔登堡号(Oldenburg,赫尔戈兰级) 第二分队:波森号(Posen,拿骚级)( W. Englehardt海军少将旗舰),莱茵兰号(Rheinland,拿骚级),拿骚号(Nassau,拿骚级),威斯特法伦号(Westfalen,拿骚级) 第二战列舰分舰队(此舰队都是前无畏舰,德国人船不够用只好拿它们充数了……) 第三分队:德意志号(Deutschland,德意志级)( F. Mauve海军少将旗舰),黑森号(Hessen,布伦瑞克级),波美拉尼亚号(Pommern,德意志级) 第四分队:汉诺威号(Hannover,德意志级)( F. von Dalwigk zu Lichtenfels海军少将旗舰),西里西亚号(Schlesien,德意志级),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Schleswig-Holstein,德意志级) 巡洋舰 第四巡洋舰分队(担任侦察任务) München,Hamburg,Frauenlob,Stuttgart 鱼雷艇分队 Regensburg(领舰,轻巡洋舰 ) G39(领舰),G40,G38,S32 S53(领舰),V71,V73,G88,S54,V48,G42 G11(领舰)V2,V4,V6,V1,V3,G8,G7,V5,G9,G10 S24(领舰),S15,S17,S20,S16,S18,S19,S23,V189,V186(因机械故障返航) 战列巡洋舰吕佐夫号(Lützow)(弗兰兹·希佩尔海军中将旗舰),德弗林格号(Derfflinger),赛德利茨号(Seydlitz),毛奇号(Moltke),冯.德.坦恩号(Von der Tann) 轻巡洋舰第二轻巡洋舰分队(担任侦察任务) Frankfurt,Wiesbaden,Pillau,Elbing 鱼雷艇分队 Rostock (轻巡洋舰,领舰) B98(领舰),G101,G102,B112,B97,B109,B110,B111 G103,G104 G41(领舰),V44,G87,G86,V69,V45,V46,S50,G37 V28(领舰)V27,V26,S36,S51,S52,V30,S34,S33,V29,S35 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柏勒罗丰级战列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18800吨;满载排水量 22359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526 x 82.5 x 27 动力:蒸气机, 4轴,23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0.75节 舰员:732人 武备:5座双连装45倍径12英寸主炮,16座单连装50倍径4英寸副炮,3座18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5-10,甲板 0.5-4,炮塔 11,指挥塔 11 舰只简介: 柏勒罗丰号、华丽号、勇气号。 备注:这三艘舰为无畏号的改进型,他们是参加日德兰海战的皇家海军舰只中资格最老的战列舰。在日德兰海战中,他们被分配在第四战列舰分舰队中,跟随杰里科的旗舰铁公爵号作战。 海王星号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19680吨;满载排水量 2272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546 x 85 x 28.5 动力:蒸气机,4轴,23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1节 舰员 :759人 武备:5座双连装45倍径12英寸主炮,16座单连装50倍径4英寸副炮,3座18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2.5-10,甲板 0.75-3,炮塔 11,指挥塔 11 舰只简介: 海王星号。 备注:为全新的炮塔布置设计,在日德兰海战中,它被分配在第一战列舰分舰队中。 猎户座级战列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2200 吨;满载排水量 2587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581 x 88 x 25 动力:蒸气机,4轴,27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1节 舰员: 752人 武备:5座双连装45倍径13.5英寸主炮,16座单连装50倍径4英寸副炮,3座21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8-12,甲板 1-4,炮塔 11,指挥塔 11 舰只简介: 猎户座号、帝王号、征服者号、雷电号。 备注:这四艘舰为全新的设计,着重提升了火力,而且火炮布置全位于中轴线上。他们在日德兰海战中组成第二战列舰分舰队第二分队,其中猎户座号作为列维森少将的旗舰。 铁公爵级战列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5000 吨;满载排水量 3038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622.5 x 90 x 29.5 动力:蒸气机, 4轴 ,29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1.75节 舰员 :995-1022人 武备:5座双连装45倍径13.5英寸主炮,12座单连装45倍径6英寸副炮,2座3英寸高射炮,4座21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4-12,甲板 1-2.5,炮塔 11,指挥塔 11 舰只简介: 铁公爵号、马尔伯罗号、本邦号、印度皇帝号。 备注:这四艘舰为副炮加强型型,其中铁公爵号作为杰里科海军上将的旗舰参加了日德兰海战。由于其上装有新型的火控和通讯系统,马尔伯罗和本邦号也同时出任旗舰。 阿金库特号战列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7500吨;满载排水量 3025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671.5 x 89 x 27 动力:蒸气机, 4轴 ,45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2节 舰员 :1070人 武备:7座双连装45倍径12英寸主炮,20座单连装50倍径6英寸副炮,2座3英寸高射炮,3座21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6-9,甲板 1-1.25,炮塔 9,指挥塔 12 舰只简介: 阿金库特号。 备注:原是英国为土耳其建造的奥萨马苏丹号,由于土耳其参加轴心国,所以此舰被英国政府于1916年8月3日没收。在日德兰海战中,其被分配到第一战列舰分舰队。 圣文森特级战列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19560 吨;满载排水量 2280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536 x 84 x 28 动力:蒸气机, 4轴 ,245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1节 舰员 :718人 武备:5座双连装50倍径12英寸主炮,20座单连装50倍径4英寸副炮,3座18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7-10,甲板 0.75-3,炮塔 11,指挥塔 11 舰只简介: 圣文森特号、科林伍德号、前卫号。 备注:这三艘舰为柏勒罗丰级的改进型,主要提升了火力。在日德兰海战中,前卫号被分配在第四战列舰分舰队中,跟随杰里科的旗舰铁公爵号作战,而圣文森特号和科林伍德号则被分在在第一战列舰分舰队。 巨人级战列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0225 吨;满载排水量 2305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546 x 85 x 28.5 动力:蒸气机, 4轴,25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1节 舰员:718人 武备:5座双连装50倍径12英寸主炮,20座单连装50倍径4英寸副炮,3座18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7-11,甲板 1.75-4,炮塔 11,指挥塔 11 舰只简介: 巨人号、武仙座号。 备注:这两艘舰为海王星号的改进型,在日德兰海战中,他们被分在第一战列舰分舰队。 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3000 吨;满载排水量 2570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597.5 x 89 x 28.5 动力:蒸气机,4轴,31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1节 舰员 :782人 武备:5座双连装45倍径13.5英寸主炮,16座单连装50倍径4英寸副炮,3座21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8-12,甲板 1-4,炮塔 11,指挥塔 11 舰只简介: 乔治五世号:、百夫长号、大胆号、阿贾克斯号。 备注:这四艘舰为猎户座级的渐改型,在华盛顿条约签定后为给纳尔逊级战列舰留出空额,全部报废。他们在日德兰海战中组成第二战列舰分舰队组成部分,其中乔治五世号作为杰拉姆海军中将的旗舰。 爱尔兰号战列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2780吨;满载排水量 2525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559.5 x 91.5 x 29 动力:蒸气机,4轴,265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1节 舰员:1070人 武备:5座双连装45倍径13.5英寸主炮,16座单连装50倍径6英寸副炮,2座3英寸高射炮,4座21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4-12,甲板 1.5-3,炮塔 11,指挥塔 11 舰只简介: 爱尔兰号。 备注:原是英国为土耳其建造的瑞斯萨迪赫号,由于土耳其参加轴心国,所以此舰被英国政府没收。在日德兰海战中,其被分配到第二战列舰分舰队。 加拿大级战列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8600吨;满载排水量 3212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661 x 92 x 29 动力:蒸气机,4轴,37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2.75节 舰员:1176人 武备:5座双连装45倍径14英寸主炮,16座单连装50倍径6英寸副炮,2座3英寸高射炮,4座3磅炮,4座22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4-9,甲板 1-4,炮塔 10,指挥塔 11 舰只简介: 加拿大号、未命名,原为智利定购的库瑞恩海军上将号(改为航空母舰后被命名为鹰号)、 备注:加拿大号在日德兰海战中于第四战列舰分舰队作战。 无敌级战列巡洋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17373 吨;满载排水量 2020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567 x 78.5 x 26 动力:蒸气机,4轴,41000马力 最高速度:25.5节 舰员:784人 武备:4座双连装45倍径12英寸主炮,12座单连装45倍径4英寸副炮,7挺机枪,5座18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4-6,甲板 0.75-2.5,炮塔 7,指挥塔 10 舰只简介: 无敌号:、不挠号、不屈号。 备注:世界上第一级战列巡洋舰,设计着重于航速,火力。在日德兰海战中防护不足使得这类舰只损伤颇重。 狮级战列巡洋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6270 吨;满载排水量 2968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700 x 88.5 x 27.5 动力:蒸气机,4轴,70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7节 舰员:997人 武备:4座双连装45倍径13.5英寸主炮,16座单连装50倍径4英寸副炮,2座21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4-9,甲板 1-2.5,炮塔 9,指挥塔 10 舰只简介: 狮号:、皇家公主号。 备注:这一级是在猎户座级战列舰的基础上减轻了装甲而设计的。狮号不仅参加了日德兰海战而且在此前进行的多格尔沙洲一战中也有她的影子,在这两场战斗中它都作为贝蒂的旗舰,日德兰一役,这两艘军舰被敌方击中多枚大口径炮弹,尤其是狮号,多亏哈维少校的勇敢才得以保全。此后皇家海军建造的战列巡洋舰都加强了装甲。 虎号战列巡洋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8340吨;满载排水量 3571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704 x 90.5 x 28.5 动力:蒸气机,4轴,85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7.5节 舰员:1121人 武备:4座双连装45倍径13.5英寸主炮,16座单连装45倍径6英寸副炮,2座3英寸高射炮,4座21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3-9,甲板 1-3,炮塔 9,指挥塔 10 舰只简介: 虎号。 备注:玛丽女王号的改进型,在日德兰海战中配属第一战列巡洋舰分舰队。 不倦级战列巡洋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18500 吨;满载排水量 2208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590 x 80 x 26.5 动力:蒸气机,4轴,44000轴马力 (不倦 43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5节 舰员:800人 武备:4座双连装45倍径12英寸主炮,16座单连装50倍径4英寸副炮,3座18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4-6,甲板 1-2.5,炮塔 7,指挥塔 10 舰只简介: 不倦、新西兰号。 备注:无敌级的加长型,新西兰号在日德兰海战中作为第二战列巡洋舰分舰队的旗舰。 玛丽女王号战列巡洋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6700吨;满载排水量 31650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703.5 x 89 x 28 动力:蒸气机,4轴,75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7.5节 舰员:997人 武备:4座双连装45倍径13.5英寸主炮,16座单连装50倍径4英寸副炮,2座3英寸高射炮,2座21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4-9,甲板 1-2.5,炮塔 9,指挥塔 10 舰只简介: 玛丽女王号。 备注:此舰为狮级战列巡洋舰的改进,在日德兰海战中因为弹药库爆炸沉没。 坎帕尼亚号排水量:1800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622 x 65 x 26 动力:蒸气机,2轴,28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1.5节 舰员 :600人 武备:6门4.7英寸火炮,1门3英寸高射炮,载机10架水上飞机 装甲(英寸):无 舰只简介: 坎帕尼亚号。 备注:在日德兰海战中跟随杰里科舰队,为其提供侦察,但是由于机械故障中途返回,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导致了日德兰海战英国方面的不利局面。厄嘉丁号和坎帕尼亚号同时出现故障(一个是飞机故障,一个是母舰本身故障)正表明了皇家海军对操作这类军舰缺乏经验。 厄嘉丁号排水量:1881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316 x 41 x 16 动力:蒸气机,3轴,6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1.5节 舰员:250人 武备:2门4英寸火炮,1门6磅高射炮,载机4架水上飞机 装甲(英寸):无 舰只简介: 厄嘉丁号。 备注:在日德兰海战中跟随贝蒂舰队,为其提供侦察,但是由于水上飞机发生故障中途返回,使得侦察任务失败。 德国公海舰队拿骚级战列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18570 吨;满载排水量 2021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479 x 88 x 26.5 动力:复式蒸汽机,3轴,22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19.5节 舰员:1008人 武备6座双连装45倍径11英寸主炮,16座单连装45倍径3.5英寸副炮,6座17.7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3.1-11.8,甲板 1-4,炮塔 11,指挥塔 11.8 舰只简介: 拿骚号、威斯特法里亚号、莱茵兰号、波森号。 备注:这四艘舰为德国第一级无畏舰,航海性能较差,且火炮布置也有问题。他们在日德兰海战中组成公海舰队第一战列舰分舰队第二分队。 恺撒级战列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4330 吨;满载排水量 2740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565.5 x 95 x 27 动力:16台燃煤锅炉,三座蒸汽机,3轴,31000轴马力,2舵并列配置 最高速度:21节 舰员:1084 人(战时 1249-1278 ) 武备:5座双连装50倍径12英寸主炮,14座单连装45倍径5.9英寸副炮,4门3.5英寸高射炮,8座单连装45倍径3.5英寸炮,5座19.7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3.1-13.8,甲板 2-4,炮塔 11.8,指挥塔 13.8 舰只简介: 恺撒号、腓特烈大帝号、凯瑟林号、阿尔伯特国王号、路易特波尔德摄政王号。 备注:这五艘舰为全新的设计,航海性能,防护力有飞越性提高,火力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他们是一战中德国海军的主力,皇家海军可怕的对手。他们在日德兰海战中组成公海舰队第三战列舰分舰队第七分队,其中腓特烈大帝号还作为舍尔的旗舰。 奥斯特弗里兰级战列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2440 吨;满载排水量 2520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548.5 x 93.6 x 27 动力:15台燃煤锅炉,三座四缸往复式蒸汽机,3轴,28000轴马力,2舵并列配置 最高速度:19.5节 舰员:1113 人(战时 1284-1390 ) 武备:6座双连装50倍径12英寸主炮,14座单连装45倍径5.9英寸副炮,14座单连装45倍径3.5英寸炮,6座19.7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3.1-11.8,甲板 1.5-4,炮塔 11.8,指挥塔 11.8 舰只简介: 奥斯特弗里兰号、赫尔戈兰号、图林根号、奥尔登堡号。 备注:这四艘舰为拿骚级的改进型,航海性能有较大提高,火力也得到加强。他们在日德兰海战中组成公海舰队第一战列舰分舰队第一分队。 国王级战列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5390 吨;满载排水量 2920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575.5 x 97 x 27 动力:15台锅炉,3座蒸汽机,3轴,31000轴马力,2舵并列配置 最高速度:19.5节 舰员:1136人 (战时 1284-1315 ) 武备:5座双连装50倍径12英寸主炮,14座单连装45倍径5.9英寸副炮,6门3.5英寸火炮,4座3.5英寸高射炮,14座单连装45倍径3.5英寸炮,5座19.7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3.1-13.8,甲板 2-4,炮塔 11.8,指挥塔 13.8 舰只简介: 国王号、大选帝候号、边境总督号、威廉王子号。 备注:这四艘舰为恺撒级的改进型,改进了炮塔布置。他们在日德兰海战中组成公海舰队第三战列舰分舰队第五分队,在日德兰一战中出力颇多。给皇家海军官兵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塞德里茨号战列巡洋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4594 吨;满载排水量 2810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658 x 93.5 x 27 动力:蒸汽机,4轴,63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6.5节 舰员:1068人(战时 1391) 武备:5座双连装50倍径11英寸主炮,12座单连装45倍径5.9英寸副炮,12座单连装45倍径3.5英寸火炮,4座19.7英寸水下鱼雷管(吕佐夫号增加了两座5.9英寸火炮)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3.9-11.8,甲板 1-2.5,炮塔 9.8,指挥塔 13.8 舰只简介: 塞德里茨号。 备注:它是毛奇级的改进型,体积和装甲都得到提高。有不沉战舰之美誉。 毛奇级战列巡洋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2616 吨;满载排水量 25300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612 x 97 x 27 动力:蒸汽机,4轴,52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5.5节 舰员:1053人(战时 1355) 武备:5座双连装50倍径11英寸主炮,12座单连装45倍径5.9英寸副炮,12座单连装3.5英寸副炮,4座19.7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3.9-10.6,甲板 1-2.5,炮塔 9.1,指挥塔 13.8 舰只简介: 毛奇号、戈本号。 备注:毛奇号在日德兰海战中被分配在希佩尔的战列巡洋舰分队中,其在吕佐夫号沉没后作为希佩尔的旗舰。 冯.德.坦恩号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19064 吨;满载排水量 21082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563 x 87 x 26.6 动力:蒸汽机,4轴,436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4.75节 舰员:923人(战时 1174) 武备:4座双连装45倍径11英寸主炮,10座单连装45倍径5.9英寸副炮,16座单连装3.5英寸副炮,4座17.7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3.1-9.8,甲板 0.8-2.5,炮塔 9.1,指挥塔 9.8 舰只简介: 冯.德.坦恩号。 备注:德国第一艘战列巡洋舰,建成时较同时的英国同类舰只优越。在日德兰海战中跟随希佩尔的战列巡洋舰分舰队作战。 得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26180 吨;满载排水量 30707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690 x 95 x 27 动力:蒸汽机,4轴,63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6.5节 舰员:1112人(战时 1391) 武备:4座双连装50倍径12英寸主炮,12座单连装45倍径5.9英寸副炮,4座19.7英寸水下鱼雷管(吕佐夫号增加了两座5.9英寸火炮)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3.9-11.8,甲板 1-2.5,炮塔 10.6,指挥塔 13.8 舰只简介: 得弗林格号、吕佐夫号。 备注:这两艘舰在日德兰海战中被分配在希佩尔的战列巡洋舰分队中,其中吕佐夫号为希佩尔的旗舰 德意志级铁甲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13191 吨;满载排水量 14218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418 x 72 x 26 动力:三座蒸汽机,3轴,20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18.5节 舰员:743人 武备:2座双连装40倍径11.1英寸主炮,14座单连装40倍径6.75英寸副炮,6座17.7英寸水下鱼雷管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3.1-9.5,甲板 3.9,炮塔 11,指挥塔 11.8 舰只简介: 德意志号、汉诺威号、波美拉尼亚号。 布伦瑞克级铁甲舰排水量:标准排水量 13208 吨;满载排水量 14394吨 外形尺寸(英尺 长x宽x高):419 x 73 x 27 动力:三座蒸汽机,3轴,16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18节 舰员:743人 武备:2座双连装40倍径11英寸主炮,14座单连装40倍径6.75英寸副炮,6座17.7英寸水下鱼雷管(后被4座19.7英寸水下鱼雷管取代)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 4-8.6,甲板 2.0-4.7,炮塔 9.84,指挥塔 11.8 舰只简介 黑森号。 备注:这一级舰一共建造5艘,除黑森号外还有布伦瑞克号,阿尔萨斯号,普鲁士号和洛林号,但是到1916年这些舰只已近退役的边缘,只有黑森号参加了日德兰海战,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也都使用到了30年代方拆毁。此时,德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海军扩军 。 海战给英国人的教训日德兰海战对英国人来说是一个悲壮的胜利,其中的教训也是多方面的,但最深刻的莫过于以下三点: 一是战略运筹失策英德两国战略决策者受陈旧军事思想的影响,认为舰队决战是取得制海权最可靠、最简捷的途径。因此,在日德兰海战前,无论在装备建设还是在编制训练上,都以在决战中歼灭敌主力舰队为达成战争目的的最高手段,不惜花费巨资建造和编练庞大的战列舰舰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双方的企图如出一辙,都试图寻找战机以一次舰队决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然而在延续了两年才达成的这场舰队决战后,双方决策者才认识到,科技进步使新型海军兵器不断出现,海军作战手段也日益丰富,企图通过一次决战实现战争目的已不可能。 正如战后贝蒂上将断言,英国正确的战略不应是不惜任何代价力求使敌舰出战,而是把它困在基地,这样形势对我更为有利。德国也认为,就是在海战中取得最有利的战果,也不能迫使英国和解。这一战略调整对以后的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随后不久英德两国的战列舰虽没有在战争中被敌人消灭,却被自己的水兵或搁置于一边,或沉入了海底。 二是作战指挥失误战前,英国海军本来占有客观优势和先机之利,可将计就计,巧打智取,提高作战效益,但由于英军前线指挥员连连失策,先是不分青红皂白,盲目 追杀德军担负诱敌任务的前卫舰队;继而又在主力交战时畏首畏尾,放弃追击逃窜之敌 的有利战机;最后又没有夜间决战的决心和魄力,使得德军有机会突破封锁,返回基地。 从上述情况人们不难看出,正确的作战指挥关键在于审时度势,量敌用兵,不被假象所 迷惑,积极地进行有利的决战,避免不利的决战,趋利避害,因势利导,能动地争取战 争的胜利。力量的强弱和形势的利弊只具备了胜利的可能,如果作战指挥失误,照样要打败仗。 三是协同配合不力在这场激烈搏杀,险象横生的大战中,到处都有不和谐的音符。 1、英国舰队出发时,未通知“坎帕尼亚”号航空母舰,致使其没有参加作战,减少了英军优势; 2、战中,德国舰队在侦察情报力量不足,经常被动挨打时,却叫10艘大型“齐柏林”飞艇在基地睡大觉; 3、当英国舰队奋力追杀德国舰队时,主力战列舰却因航速慢而掉队; 4、当舍尔奋力冲出重围,准备施放水雷阻止英军追击时,才发现全舰队没带一颗水雷。 这充分说明,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使作战力量结构日趋复杂,单凭一两件新式兵器并不能决定作战力量的优势,而需要各种参战力量紧密协调配合,形成整体作战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战兵器的作战效能。这场海战充分说明,装备先进的战列舰,没有 了其他作战力量的密切配合,就成了浮在海上的巨大靶子。 “日德兰”鱼雷传奇鱼雷是消耗性水中兵器,一经发射,要么与目标同归于尽,要么自沉于海底。然而,一枚1916年发射的鱼雷居然像幽灵一样两次周游世界江河湖海,直到1972年才销声匿迹。 幽灵鱼雷1916年5月31日,英德海军在日德兰半岛展开激战。当时,英国海军的“鲁普斯”号超级无畏战舰右前舷第7号鱼雷发射管发射了一枚长5.5米,重655公斤,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白头”鱼雷。未中目标的这枚鱼雷,从此却开始了神秘的旅行。就是这枚鱼雷半个世纪中出现过125次,连续航行了56年。由于它是在日德兰海战中首次发射的,人们习惯称之为“日德兰”鱼雷。 环游世界56年来,“日德兰”鱼雷横冲直撞,先后光临过北海、北大西洋、百慕大三角、美国东海岸、委内瑞拉海岸、巴拿马运河、太平洋、苏门答腊海峡、非洲东海岸、巴西的亚马逊河三角洲、美国和加拿大交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刚果河口、法国卢瓦尔河源头和非洲大湖。各国不少海军、船员曾目睹它的风采,两艘美国军舰还曾围追堵截,最后还是让它乘夜晚溜之大吉。 专家解析专家认为:“日德兰”鱼雷经久不沉是由于雷体中段有一个占鱼雷总长1/3 —1/2的气舱,内储高压空气,由于雷头装药量很少,只有二三十公斤,所以能接近零浮力,故此浮而不沉。且其本身并无动力,只是借助洋流南下北上,东去西来。至于为何绝迹,估计一是气舱进水后沉入海底,一是漂入南半球海域,人们较少涉足故而很难发现。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