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日出东方 |
释义 | 《日出东方》由王进导演,讲述中国的发展成就,探寻成就背后的市场化根源,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规律,对于今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启示。 中文名:《日出东方》 出品时间:2000年 集数:20集 制片人:马润生 总导演:王 进 导演:马润生 原著:黄亚洲 广州亚运会主题曲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谭晶、韦唯、陶喆、容祖儿、金贤重五位歌手演唱主题歌《日出东方》。 《日出东方》录制有谭晶孙楠合唱等多个版本。《日出东方》的原唱一直扑朔迷离,虽然在倒数100天的晚会上,刘亭婷、邓雯心、江若琳、新七小福等演唱了15人的版本,但经亚组委授权,最终,由容祖儿、古巨基、郑源、刘亭婷、邓雯心、泳儿等歌手献唱的2010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主题歌《日出东方》普语版MV,将作为最终版本,于本月24日首发。据悉,这首歌的粤语版本则由谭咏麟、李克勤、黄家强、张敬轩、廖百威等著名歌手在香港录制。 李海鹰联合朱海主创,概念契合亚运理念 《日出东方》由担任本届亚运会开闭幕式音乐总监的著名音乐人李海鹰作曲,国语版歌词则由开闭幕式文学创意总监朱海领衔填写。其概念与广州亚运会徽五羊右上方绚丽的太阳形象完全契合。全曲融合了国际与中国的音乐元素,副歌第一句简单明了的旋律,配合SUNSHINE AGAIN的国际化概念,凝聚了各国人民的热情,更体现出羊城这个包容的城市的国际化形象,同时也有亚运火炬薪火相传、永不熄灭的含义。在采访时,作为土生土长广东人的李海鹰表示:“我在酝酿时就想着音乐必须有世界大PARTY的感觉,能带给大家欢乐和希望。” 《日出东方》作为亚运会会歌重点歌曲,本次录制阵容可谓星光闪耀,容祖儿、古巨基、谭咏麟、郑源、李克勤……粒粒红星。除了祖儿的倾情演绎,“左麟右李”的联袂献声,也为这首歌曲增色不少,特别是他们“左邻右里”般的亲民形象和通俗化又不失大气的演唱风格与李海鹰创作这首歌的初衷十分贴合。MV的制作历时一个月,取景广州、香港两地,全部采用胶片拍摄,借以先进科技,电影级的后期工作站进行剪辑、调试、配光、合成、特技等制作,是亚组委委员会亚运歌曲MV投资最大的倾心制作,值得期待。 《日出东方》助威亚运盛事、传递亚运精神 第16届亚运会是我国继2008年奥运会之后的又一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盛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作为亚运精神强有力的传递工具之亚运歌曲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谈到对歌曲《日出东方》的期望时,李海鹰说:“作为一个广州出生、广州成长的音乐人,努力去制作一首大家真正喜欢的歌曲来奉献给‘2010广州亚运’是我创作的出发点。希望《日出东方》这首歌曲能在众明星的演绎下,为16届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呐喊助威的同时,更将亚运精神传递到大江南北,传递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本月24日,《日出东方》MV的首发仪式将会在广州举行,届时,参与制作的领导与众多明星将齐聚一堂,《日出东方》MV的首发将被载入史册,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期盼2010广州亚运会,为亚运加油,为广州喝彩! 刘惜君受李海鹰钦点献唱亚运主题曲《日出东方》 近日,歌手刘惜君受邀专程前往香港,与谭咏麟、李克勤、黄家强、张敬轩、刘媛媛等众多前辈共同录制了第16届亚运会重点歌曲《日出东方》。这首歌曲的制作人、曲作者,中国著名音乐人李海鹰也专程从北京前往香港亲临现场监唱。 据悉,《日出东方》是本届亚运会三首候选歌曲之一,国语版歌词由开闭幕式文学创意总监朱海领衔填写,整首歌曲以小见大、以柔克刚,用音乐营造出世界大派对的感觉,传递着欢乐和希望。而在广东出生长大的刘惜君,虽然是首次与众多重量级前辈共同合作大气的音乐作品,不过刘惜君在录音和拍摄MV的时候没有显出丝毫紧张,极其稳定和自如的展现了自己音乐科班出身的功底,也代表了80后一代新锐音乐力量的朝气风貌。 刘惜君表示,这一次非常荣幸这能够与李海鹰老师、“左麟右李”等偶像共同来诠释《日出东方》这首歌,很高兴自己能够作为80后内地歌手的代表,参与到如此有意义的作品当中;和之前演绎自己的歌曲完全不同,这一次录制过程,会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一种社会责任感,而且和前辈们合作,可以从点滴的事情当中学习到很多东西!同时出生在广东,并且在广州学习音乐并且开启自己事业旅程的刘惜君,在为第16届亚运会用音乐送上祝福的同时,也会通过自己的力量,期望让更多人关注东方的朝气! 金贤重将演唱广州亚运会主题歌《日出东方》 金贤重将作为韩国代表登上本月12日在中国举行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舞台并演唱官方主题曲。 有45个亚洲国家参与的“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亚洲最大的庆典。参与开幕式的人员尽观众就有10万,将通过各个国家的卫星频道向亚洲及全世界直播,预计总的收视人数会达到10亿左右。 金贤重在拍摄主演的电视剧―10月21日封镜的MBC周三周四剧《恶作剧之吻》时,即大概1个月之前,收到了亚运会组委会方面的联系,收到了正式邀请他他演唱官方主题曲《日出东方》的提议。 电视剧封镜之后,金贤重秘密访问了中国北京,与组委会方就开幕式的舞台准备工作做了交流。受组委会之托进行本次邀请的中国“SLA”的理事朴成镇在介绍邀请金贤重的理由时说:“组委会方面为了打造高水准、有创意的盛大开幕式舞台,邀请了在亚洲具有极高人气和认知度的金贤重参加开幕式活动。” 他还表示:“金贤重将在开幕式的高潮―点燃圣火之前登上舞台,与其他代表中华圈的几名歌手一起为亚洲国家和全世界的和平祝福。” 另,本月11日,金贤重将飞赴广州,于12日登上开幕式的演出舞台,拉开亚运会的大幕。 KEYEAST说:“金贤重在亚洲地区的高人气和受到的认可才促成了其演唱开幕式主题曲。”“金贤重在圣火点燃时将在舞台上用中文演唱歌曲。” 日出东方(粤语版)曲:李海鹰 词:刘卓辉 唱:谭咏麟、李克勤、黄家强、张敬轩、刘媛媛、黄伊汶、刘惜君、廖百威、“八〇后”等 世界有什么风雨(谭咏麟) 放眼有没有大海 无论变改各有神采(李克勤) 不必你我分开 天空有万里(左麟右李) 长路有更远比赛 语气有什么感慨(张敬轩) 眼里有没有幻彩 来自四海抹去尘埃(黄家强) 双手向你张开 心声有共振 长夜也没法掩盖 Sunshine Again 鲜花满露台 地球浅笑 日出东方再加灌溉 别了岁月悠悠梦中 多少盼望的按捺 又见灿烂明媚如盛开 Sunshine Again 今天与未来 艳阳普照 为高速都市的竞赛 在那变幻无常昨天 多少脚步的障碍 在这告别徐徐迎着风 奇妙已渗着爱 世界有什么风雨 放眼有没有大海 (刘惜君) 无论变改各有神采 不必你我分开 天空有万里 长路有更远比赛 (刘惜君合唱) Sunshine Again 鲜花满露台 地球浅笑 日出东方再加灌溉 别了岁月悠悠梦中 多少盼望的按捺 又见灿烂明媚如盛开 Sunshine Again 鲜花满露台(谭咏麟) 地球浅笑 日出东方再加灌溉 Sunshine Again 今天与未来 艳阳普照 为高速都市的竞赛 Sunshine Again 今天与未来 艳阳普照 为高速都市的竞赛 在那变幻无常昨天 多少脚步的障碍 在这告别徐徐迎着风 奇妙已渗着爱日出东方(国语版) 曲:李海鹰 词:朱 海 绚丽耀眼的起点 日出大海的瞬间 这一路充满了考验 每步紧扣心弦 为一个信念 超越自我的极限 繁花似锦的季节 让爱跨越地平线 说着不一样的语言 拥抱一样笑脸 不远千万里 同聚在激情盛典 Sunshine again 梦想在眼前 美丽的画面 温暖着你我的心间 欢笑泪水留在昨天 真情永远不会变 在那太阳升起的东方 Sunshine again 梦想会实现 每一个故事 再次照亮美好明天 海风唱着欢乐的歌 大地拍和着鼓点 在那太阳升起的东方 奇迹在你身边 繁花似锦的季节 让爱跨越地平线 说着不一样的语言 拥抱一样笑脸 不远千万里 同聚在激情盛典 Sunshine again 梦想在眼前 美丽的画面 温暖着你我的心间 欢笑泪水留在昨天 真情永远不会变 在那太阳升起的东方 Sunshine again 梦想在眼前 美丽的画面 温暖着你我的心间 Sunshine again 梦想会实现 每一个故事 再次照亮美好明天 Sunshine again 梦想会实现 每一个故事 再次照亮美好明天 海风唱着欢乐的歌 大地拍和着鼓点 在那太阳升起的东方 奇迹在你身边 独家揭秘《日出东方》MV官方版制作团队经亚组委授权,由容祖儿、古巨基、刘亭婷、邓雯心、郑源、郑东、林可昕、泳儿等众多亚运歌手历时一个多月,制作完成的2010广州亚运会会歌备选歌《日出东方》MV即将与9月24日首发。据悉,这是目前亚组委唯一授权拍摄并监制的官方版本。 《日出东方》SUNSHINE AGAIN 作词Lyrics:朱海等Zhu hai 作曲Music:李海鹰Li Haiying 演唱Vocals:容祖儿、古巨基、刘亭婷、邓雯心、郑源、泳儿、钟舒曼、洪卓立、陈伟霆、洪杰、郑家维、郑东、林可昕等 总监制Executive Producer:许瑞生Xu Ruisheng 总策划Executive Director:古石阳Gu Shiyang 何继青He Jiqing 监制Produced by:李海鹰Li Haiying 宁肖周Ning Xiaozhou 黄南冰Huang Nanb 宣传总监Press Producer:罗京军Luo Jingjun 媒体统筹Media Coordinator:曾伟玉Zeng Weiyu 音乐总监Music Producer:方小聪Fang Xiaocong 策划Planning:林雄Lin Xiong 甄妮Zhen Ni 导演Director:方枪枪Fang Qiangqiang 艺术指导Art Direction:郑源Zheng Yuan 制片Producer:李镜淳Li Jingchun 出品Produced:英皇娱乐集团有限公司 Emperor Entertainment Group 广州市番禺区恒隆广告有限公司 Guangzhou, Heng Long Advertising Co., Ltd 电视剧《日出东方》演员名单王霙饰毛泽东 宋凯饰朱德 孔祥玉饰陈独秀 洪亮饰刘少奇 孙继堂饰李大钊 卢奇饰孙中山 于洋饰周恩来 石佳丽饰宋庆龄 黄薇饰邓颖超 孙维民饰廖仲恺 高倩饰赵纫兰 张光北饰蒋介石 王一楠饰杨开慧 维索科夫饰马林 故事梗概1919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战胜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北洋军阀政府外交官丧权辱国的消息传回国内,北大的师生们愤怒了,5月4日在天安门广场游行示威,遭到武装军警的镇压,大批学生被逮捕。北京的学生们在悲愤之下,奔走天津、长沙、上海等全国各地演讲,抗议政府的暴行,“五四运动”的烈焰迅速传遍全国。 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学说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吸引了一大批先进青年,在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推动和大力宣传下,马克思主义的介绍与宣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李大钊、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代表威金斯基多次交谈后,决定立即组建上海的共产党组织。1920年8月22日,在陈独秀的主持下,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诞生。接着,在北京、湖南、武汉、广东、山东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全力开展了组织工人运动的工作,李大钊亲自去北京长辛店车站给铁路工人讲课,长辛店工人运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引起北京军阀政府的恐惧,冲击了工人俱乐部。面对血雨腥风,个别无政府主义者提出退党的要求。心情愤怒的李大钊当夜就给陈独秀写信,建议立即成立全国性的共产党组织。李大钊、陈独秀在与第三国际代表马林反复磋商后,1921年7月23日晚8时,中国历史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声路106号庄严开幕。 1921年的12月,毛泽东和李立三受张国焘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特派到安源煤矿考察。刘少奇也从莫斯科奉调回国,被派往湖南协助毛泽东工作。 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孙中山紧急避乱于军舰,指挥平叛。由于寡不敌众,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孙中山拟整顿党务,起意联俄、联共。这时,马林传达了共产国际让中共加入国民党的决定,以尽速推动中国革命。中共通过“二大”和“西湖特别会议”,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进行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在国共党内合作正在摸索进行的时候,1923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二七惨案”,使中共的领袖们认识到应尽快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孙中山为推动国共合作,决定召开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正式实现了国共党内的合作。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1924年夏天,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同时,广州商团发生暴乱,孙中山令蒋介石率黄埔军校的学生军出击,叛军溃败,这就为声势浩大的北伐奠定了基础。1926年10月毛泽东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从1927年1月至2月5日考察了湘潭、湘乡等五县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成立农会的农民运动,他深感农村革命的重要、深感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动力,认为农民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将扮演举足轻重的历史角色。3月,毛泽东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4月7日,他向中共“五大”递交了重新分配土地的方案,被陈独秀拒绝了。 形势急剧恶化,5月21日长沙的许克祥发动了马日事变,江西的朱培德驱逐大批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7月15日,汪精卫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1925年至1927年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 由于陈独秀采取投降主义,共产国际指示陈独秀停职,组成了临时中央常委,决定举行南昌起义,毛泽东参与了秋收暴动计划的拟定。 8月1日凌晨,南昌骤然响起枪声,在周恩来、朱德等的领导下,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起义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部队。部队迅速南下,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由于敌强我弱,毛泽东取消攻打长沙的计划,改进军城市为进军农村,在三湾进行了部队改编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胜利到达井冈山,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24日,朱德、陈毅带领南昌起义余部,顺利抵达井冈山,毛泽东与朱德两双大手如山峦相连一样,紧紧地握在一起。 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崭新篇章,由此开始了。 分集剧情第1集 1919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了巴黎和会,北洋军阀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代表中国参加了会议。令人感到震惊的是;会议决定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移交日本。消息传回国内;北大的学生们愤怒了,北大校长蔡元培呼吁莘莘学子奋起救国,陈独秀也鼓励学生们去呐喊。与此同时,毛泽东在长沙也号召学生们在外国列强面前挺直腰杆站起来。 5月4日下午北京各高等院校的学生到天安门去游行示威,还火烧了曹汝霖的宅邸。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军警武力镇压并逮捕了大批的学生…… 第2集 李大钊、胡适等商量营救陈独秀的措施,决定首先在报界造舆论呼吁释放陈独秀。 在上海,孙中山为营救陈独秀紧急会见了徐世昌的代表许世英。 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张敬尧派徐副官去对《湘江评论》发出警告。 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以营救陈独秀为由,向漳州的富豪们募集军饷。 陈独秀在狱中学习和研究了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文章。当陈延年从上海赶到北京,去监狱看望他时,他提醒儿子要认清无政府主义的本质,并让陈延年给李大钊带去他的思念…… 第3集 在陈延年返回上海途径天津火车站时,陈延年看到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学生们为营救陈独秀在奔走呼叫。 毛泽东与《湘江评论》的编辑们正讨论胡适的文章,徐副官奉张敬尧之令带人来查封了《湘江评论》编辑部。 局势略见平静后,李大钊携家小返回北京,紧接着他到天津会见一名来自苏俄的共产党人伯特曼。伯特曼指出要团结和组织工人阶级,发动他们参加政治斗争…… 第4集 9月16日,周恩来、邓颖超等青年在天津成立了“觉悟社”。五天后,李大钊应“觉悟社”之邀去天津南开学校演讲,介绍马克思主义。 在1919年下半年,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宣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 11月16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制造了持械打伤中国六名学生的福州惨案,从而引发了全国性的抵制日货,反帝反封建的浪潮。湖南张敬尧大肆镇压和抓捕学生,毛泽东带领湖南“驱张”请愿团达北京;邓中夏将他们安排住在福佑寺内…… 第5集 “驱张”请愿团到京已经三个多月了,还是毫无结果、李大钊来看望“驱张”的毛泽东一行,指出俄国革命取得成功的经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陈独秀送别儿子之后去武昌进行了演讲,消息传回北京,徐世昌大怒,派警察前去抓捕。陈独秀刚进家门,发现情况异常,从后窗逃了出去。他逃到胡适家,胡适不敢收留,陈独秀只好去了王星拱家。 王星拱找来李大钊,李大钊借了一辆骡车将陈独秀安全地送出北京,取道天津,南下上海。在马车上,两人共商了筹组政党。 192O年1月29日发生了“一·二九”惨案。周恩来等二十四名学生被捕。邓颖超带领同学们大闹了天津警察局…… 第6集 陈独秀在与威金斯基多次交谈后,决定立即组建上海的共产党组织。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翻译完毕,他与沈玄庐、戴季陶一起来向陈独秀报喜,大家举杯通饮,共商党的名称,陈独秀提议取名中国共厂党。兹因事关重大,陈独秀写信征求李大钊的意见;共商将组织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陈独秀越来越关注中国产业工人的力量,他到纺织工人中演讲,号召他们建立自己的组织。警察来抓捕,他得到护士施芝英的掩护。陈独秀将《共产党宣言》送给毛泽东,毛泽东进行了认真的研读…… 第7集 1920年9月北京支部成立。接着,在长沙、武汉、广东、山东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为了帮助工人识字学文化,李大钊与邓中夏在长辛店的工人中间,成立劳动补习学校。 陈独秀经过与李大钊商议后,决定应陈炯明之邀,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 徐世昌听到长辛店工人活动的情况后,今王怀庆派人去镇压长辛店镇压。黄凌霜等五人提出退党。陈独秀在广州广泛地进行了共产主义理论的宣传,引起了封建势力的惊恐,遭到他们的攻击。这时,区声白又提出了退党…… 第8集 李大钊带领北京八大院校的教职工,到总统府抗议政府克扣教育经费和职工薪水遭到政府的镇压,李大钊负伤。 1921年7月中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外地代表陆续抵达上海。7月23日晚8时,由张国焘主持会议,毛泽东与周佛海担任会议记录,共有13人参加的,中国历史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庄严开幕。由于陈独秀有事,李大钊负伤,两人都未能参加这次大会…… 第9集 马林对陈独秀迟迟没有回上海而恼火,建议包惠僧去广州接回陈独秀。1921年9月12日陈独秀从广州到上海后去见马林,他对马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有异议。 1921年10月4日下午,法租界巡捕房以窝藏查禁刊物为名,搜查陈独秀的住宅,搜出了《新青年》,逮捕了陈独秀等人。李达电请孙中山出面营救陈独秀,马林也到处奔走,请大律师巴和出面调解。1921年10月26日陈独秀获释,他非常感谢马林的帮助。马林对中国共产党目前的工作状况很不满意,希望能迅速地发展党员的队伍。他计划去广东进行考察,并去会见孙中山…… 第10集 马林劝说陈独秀,希望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中去活动,去宣传,去改变国民党。马林与陈独秀进行了激烈的辩论。马林又去做李大钊的思想工作。 陈独秀去拜见孙中山共商两党党外合作的问题,被孙中山拒绝。廖仲恺向陈独秀表示了歉意,他认为目前两党合作条件尚不成熟。 陈独秀离开总统府,陈公博告诉他,陈炯明很想见他。陈独秀看出陈炯明部的火药味,劝说他要与孙中山精诚团结,共图国民革命大业…… 第11集 陈炯明叛变,大出孙中山意外,在永丰舰上坚持平叛五十天,终因寡不敌众,转道香港到上海,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廖仲恺被捕,准备就义,何香凝探监,含泪记录“诀别诗”。孙中山拟整顿党务,起意联俄联共。1922年6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指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通过了国共两党“民主联合战线”和加入第三国际的决议案。毛泽东因丢失地址,没能到会,刘少奇被派往长沙领导工运。朱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遭陈独秀拒绝。 “西湖会议”召开,马林带来共产国际让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决议;中国共产党决定有条件地服从。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指出的要求,取消了向个人宣誓和打手模的入党办法,孙中山与李大钊紧紧拥抱…… 第12集 国民党元老反对接受中共党员入党,劝孙中山实行本党主义。获得自由的廖仲恺穿上中山装与孙中山相见喜极而泣。李大钊、陈独秀举杯庆贺党的合作新举措;李达来逐辞呈。安源俱乐部被封,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组织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完全胜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陈独秀被委以重任,张继、林森、邓泽如等十分不满。陈独秀为保卫中共的独立性,与马林分歧;陈独秀后悔拒绝朱德入党,在德国的周恩来鼓励朱德再申请。18岁的邓小平与周、朱相见,带来了陈独秀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大会的情况。陈独秀会后回国,到李大钊家传达会议精神及自己的认识,计划筹备中共“三大”。毛泽东请洋秀才李达到湖南自修大学授课,请何叔衡为杨开慧刚生的儿子起名字…… 第13集 1923年6月12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中心议题是中共全体党员加入国民党。陈独秀决定采取的党员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孙中山派蒋介石等到莫斯科考察。在法国,周恩来与王京歧分别按照国、共两党的指示,走到一起,真诚合作。天津的邓颖超兴奋地与母亲讲着周恩来的信。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本部,鲍罗廷起草的党纲、党章遭国民党要人反对,十一人联署报告弹劾共产党,国民党右派的反扑如此激烈,令孙中山和国民党内拥护联俄联共的左派意外,孙中山决定在国民党代表大会上“放炮”。蒋介石考察回国,他们带回的经验,成为孙中山借助的“东风”…… 第14集 孙中山令蒋介石筹建黄埔军校,建立自己的党军。蒋因对孙中山政策不满,却留下辞信而去,廖仲恺接手筹备,毛泽东号召工农子弟报名入学,父母残死的石花的弟弟石头积极响应,入学心切,为应试,打呼噜的石头嘴含辣椒几天不睡觉,感动得毛泽东为之求情。 黄埔军校于1924年6月16日开学。毛泽东在上海安家。毛泽东向陈独秀报告:张国焘被捕,营救未果。李大钊被通缉,索性做代表,参加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张继、邓泽如继续弹劾共产党,形势险恶,留法的周恩来等人回国…… 第15集 陈独秀失踪,鲍罗廷支持国民党中央第六次会议限制共产党的决议。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同时,广州商团发生暴乱,孙中山命蒋介石率黄埔军校的学生军出击,叛军溃败。孙中山拟北上任国民军大元帅,陈独秀主张劝阻,周恩来则意见与之相左,他被派往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被捕的张国焘因北京政变被释放,参加筹备中共“四大”。瞿秋白家被抄,他拿来译好的“国际歌”。孙中山北上病重,1925年3月12日逝世…… 第16集 毛泽东在韶山组织“雪耻会”,教育陈少爷,放了“洋女人”;韶山支部组织农民开展“平粜”斗争。1925年7月,国民党十六人组成政府委员会,没有孙中山支持,共产党未被蒋介石吸收进去。省政府派人抓毛泽东。他装成重病人,躺在轿中被福顺等人抬着,逃出韶山。戴季陶等人以“仁爱”解释“三民主义”,国民党右派发宣言拥护,分裂国共合作。蔡和森支持瞿秋白的文章,展开批陶,拟召开党的会议,制定对国民党的政策。在广东省总工会,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合。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在广州的惠州会馆被刺杀身亡。蒋介石借机掌握了军权。毛泽东在此险恶形势下,赴广州参加筹备国民党“二大”。离别之时,毛泽东将填写的词留给何叔衡。毛借词以抒怀…… 第17集 面对国民党中右派分子的进攻,中共高层亦在争论是斗争还是退让。国民党“二大”于1926年元旦召开,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得以坚持,处分了西山会议派和另立中央的右派分子。蒋介石扶摇直上,成为中国政界的二号人物。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为陈独秀的失踪焦急,为下一步的工作及北伐问题,在北京的苏联使馆内召开了特别会议。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令世人震惊,汪精卫软弱称病,何香凝挺身而出,毛泽东以茶杯作比,六个军、五比一的态势,与大家讨论出一套完整的反蒋计划。 陈独秀却主张退让妥协。使蒋介石在几个月内当上军委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常委主席及北伐军总司令…… 第18集 武汉召开国民党中央党部临时会议,展开迁都之争。蒋介石被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限制了权力,只剩下总司令一职。上海在中共的领导下三次起义,取得胜利,成立了“苏维埃”、“巴黎公社”式的上海市政府。而蒋介石则宣布要暂缓办公。陈独秀与周恩来对蒋介石的看法有分歧,蒋、汪密谈,拟维持两党合作局面,但蒋介石下决心清党,并下“查办”函,李大钊被捕,英勇就义。 蒋介石在上海请青帮头目协助清共,于1927年4月12日悍然发动政变。上海一片血腥恐怖,中国革命遭受挫折。汪精卫回国,召集会议宣布与蒋介石断绝合作关系,提议开除蒋介石党籍。李立三、罗亦农等人在上海开会,周恩来起草电文,在是检讨右倾思想、东征讨蒋还是支持北伐张作霖的问题上中共有争论,鲍罗廷表态北伐…… 第19集 汪精卫主持国民党常务扩大会,讨论“分党决议”。毛泽东受中央委托,做湖南农民暴动计划。 周恩来、朱德、李立三等领导人在江西南昌暴动前夕,为是否征得张发奎同意,前敌委周恩来等与张国焘产生激烈争论,并动议先绑起张国焘。南昌起义取得成功,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第一支自己的军队。七天之后,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主义错误。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张国焘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会上否决了毛泽东起草的“打共产党的旗”为主要内容的报告。毛泽东据理力争,派石湘送去一面踏满脚印的青天白日旗给汉口的张国焘,在瞿秋白的支持下,中共中央常委开会,确认了毛泽东的主张…… 第20集 毛泽东领导湖南农民举行秋收起义,湖南斗争风起云涌,但敌强我弱,暴动失败。为寻找落脚点保存革命力量以图发展,毛决定放弃打长沙。由于左倾盲动思想统治着中央,前敌委受“警告”处分。毛泽东经过细致深入的工作,团结袁文才、王佐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杨开慧收到毛泽东暗语信,开慧拟送盐巴、药品支援毛泽东。1928年4月,毛、朱部队会合在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翻开了新篇章…… 建党90周年献礼专题片《日出东方》17集大型专题片《日出东方》采用“明星讲述+经典回放+历史揭秘”的方式,以时间、空间交织的红色座标为线索,用经典红色题材电影素材“演绎”银幕内外的建党故事。通过明星的倾情讲述,勾连起几十年风云变幻的恢宏史诗,展示出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小组到执政党艰辛而辉煌的历史进程。 专题片《日出东方》共汇集了刘烨、郭晓冬、潘粤明、刘佩琦、吴刚、杨立新、尤勇、卢奇、刘劲、王霙、陶泽如等十七位重量级男星倾情加盟,讲述银幕内外的建党故事。 播出时间:2011年6月21日-7月7日晚,cctv-6播出。 著作《日出东方》简介《日出东方》是王先金所编写的《东方红丛书》中的第一部,从毛泽东诞生写起,写了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革命活动。 目录第一章 毛泽东的祖籍与韶山的传说 韶山日出 ---------------------------------------------1 韶山冲 -----------------------------------------------2 韶山名称的由来 ---------------------------------------3 毛泽东的祖籍是江西 -----------------------------------4 毛泽东的鼻祖母是云南“蛮女” -------------------------6 毛泽东少年时期的几个故事 -----------------------------8 毛泽东咏井诗 “罢课” --------------------------8 毛泽东巧改前人诗 反抗父亲的专制 ----------------9 帮助贫苦农民 -----------------------------------10 放牛的故事 造旧教育制度的反 -------------------11 彭铁匠的故事 长沙米潮 -------------------------12 读书 毛泽东立志出乡关 -------------------------13 毛泽东求学与“游学” --------------------------------15 毛泽东当兵记 ----------------------------------------29 毛泽东的家人、烈士 ----------------------------------30 几个传说 --------------------------------------------33 天下润之 光泽大海 普照东方 --------------------33 胜不离川 败不离湾 ------------------------------33 一牛生两尾 反手定乾坤 --------------------------33 生门与死门,北平与南京 --------------------------34 毛泽东求签 --------------------------------------34 附:三代领袖 同一祖籍 -------------------------------34 第二章 青年毛泽东的革命活动 杨昌济:栽大木柱长天 --------------------------------37 毛泽东办工人夜校 ------------------------------------38 毛泽东两次到北京 ------------------------------------38 毛泽东来到上海 --------------------------------------39 毛泽东在清水塘 --------------------------------------40 毛泽东料事如神 --------------------------------------41 杨昌济慧眼识英雄 章士钊三助毛泽东 ------------------42 毛泽东用名趣闻 --------------------------------------46 第三章 蔡元培三请陈独秀 毛泽东初进北京城 蔡元培的三次婚姻 ------------------------------------48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49 陈独秀、李大钊在日本相识 ---------------------------51 蔡元培三请陈独秀 -----------------------------------52 李大钊欢呼“庶民的胜利” ---------------------------54 毛泽东初进北京城 -----------------------------------59 鲁迅与胡适 -----------------------------------------60 胡适大叫:“少谈些主义” ---------------------------62 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 ---------------------------------62 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共编《新青年》 -----------------65 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 ---------------------------------68 毛泽东与张国焘相识 ---------------------------------70 毛泽东参加“少年中国学会” -------------------------72 毛泽东早年与胡适的交往 -----------------------------73 陈独秀文科学长被罢免 -------------------------------75 《新潮》干将罗家伦 ---------------------------------76 第四章 赵家楼章宗祥挨打 大世界陈独秀被捕 ----------79 附:挽联两幅 ---------------------------------------90 第五章 陈独秀主编《新青年》 李 达编辑《共产党》 ------------------------92 第六章 戴季陶起草“共产党纲领”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 --------------------99 《国际歌》的几位翻译者 ---------------------------- 第七章 毛泽东创建新民学会 董必武成立武汉党组 毛泽东组织新民学会 ---------------------------------106 中国留法第一人:李石曾 -----------------------------108 北京传来赴法勤工俭学的消息 -------------------------109 蔡和森敦促毛泽东来北京 -----------------------------110 毛泽东突然声明他不去留法了 -------------------------111 李富春和蔡畅留学法国 -------------------------------113 毛泽东批判“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114 湘江的怒吼 -----------------------------------------114 湖南六年自治 ---------------------------------------116 毛泽东结识陈独秀 -----------------------------------117 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与“俄罗斯研究会” -----------118 新民学会会员的一次聚会 -----------------------------120 成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122 董必武筹建共产主义研究小组 -------------------------126 王尽美在山东点燃共产主义之火 -----------------------127 陈公博在广东建党 -----------------------------------128 周佛海在日本建共产主义小组 -------------------------129 张申府在法国成立党小组 -----------------------------131 新民学会五烈士 -------------------------------------134 蔡和森 张昆弟 陈昌 何叔衡 罗学瓒 第八章 张太雷出席国际“三大” 张国焘主持中共“一大” 维经斯基来到中国 -----------------------------------137 第一个去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共代表张太雷 ---------------138 中国第一个访问红色苏俄的记者瞿秋白 -----------------139 共产国际“三大”在莫斯科召开 -----------------------139 马林来到中国 ---------------------------------------140 中国共产党命名经过 ---------------------------------141 中共“一大”代表陆续来上海 -------------------------142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145 忽然来了一个陌生人 ---------------------------------147 到嘉兴南湖游船上开会 -------------------------------149 周佛海代理书记 陈公博游山玩水 ---------------------151 陈独秀上任总书记 -----------------------------------151 第九章 中共一大代表和主要人物的结局 (一) 第一个离开人世的“一大”代表王尽美 -------------154 (二) 李大钊从容就义绞刑架 ---------------------------155 (三) 张太雷血染羊城 ---------------------------------156 (四) 李汉俊遭捕后当天被处决 -------------------------156 (五) 邓恩铭“不惜唯我身先死” -----------------------157 (六) 何叔衡沙场捐躯 ---------------------------------159 (七) 杨明斋死因终于大白 -----------------------------159 (八) 马林死于法西斯屠刀 -----------------------------161 (九) 陈独秀病死江津 ---------------------------------161 (十) 陈潭秋遇害于新疆 -------------------------------164 (十一) 沦为巨奸的陈公博 ----------------------------165 (十二) 卖国求荣的周佛海 ----------------------------166 (十三) 维经斯基病死莫斯科 --------------------------168 (十四) 李达在“文革”中蒙难 ------------------------168 (十五) 董必武“九十初度”而逝 ----------------------169 (十六) 毛泽东离世震撼世界 --------------------------170 (十七) 陈望道重新入党 ------------------------------171 (十八) “栖梧老人”包惠僧 --------------------------172 (十九) 张国焘冻死加拿大 ----------------------------174 (二十) 刘仁静因车祸丧生 ----------------------------175 (二十一) 一个耐人寻味的共产党创始人张申府 ----------178 附:早期中苏关系中的苏方名人结局 -------------------179 第十章 杨开慧初到婆家 毛泽东韶山脱险 杨家有女初长成 ----------------------------------------182 漫步北海,游览故宫 ------------------------------------183 简朴的婚礼 --------------------------------------------184 毛泽东伤了妻子的心 ------------------------------------186 长沙泥木工人大罢工 ------------------------------------187 成立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 --------------------------------189 同赵恒惕的当面说理斗争 --------------------------------190 杨开慧首次回婆家 --------------------------------------191 韶山农民成立“雪耻会” --------------------------------193 杨开慧在农民夜校上课 ----------------------------------195 成立韶山党支部 ----------------------------------------196 发动农民同地主开展平粜斗争 ----------------------------198 毛泽东韶山脱险 ----------------------------------------199 毛泽东写《沁园春.长沙》 -------------------------------200 杨开慧生下了第三个儿子毛岸龙 --------------------------200 第十一章 张国焘贪生怕死 李大钊英勇就义 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202 李大钊参加国民党“一大” ------------------------------203 张国焘出卖李大钊 --------------------------------------204 北洋政府通缉李大钊 ------------------------------------205 “八.一三”惨案 ---------------------------------------207 张作霖搜捕苏联大使馆 ----------------------------------208 绞刑架绞死革命者 --------------------------------------211 安葬李大钊 --------------------------------------------212 熊希龄保护李大钊家属 ----------------------------------213 附:捕杀李大钊的凶手落网 ------------------------------214 第十二章 蔡锷:昆明重九起义 朱德:云南学武欧洲入党 叶剑英:跟日本考官比武 蒋介石:秘密访问苏联 朱德假填籍贯考取讲武堂 --------------------------218 云南陆军讲武堂 ----------------------------------219 讲武堂培养出来的将军 ----------------------------220 讲武堂培养了7位黄埔红色教官 ---------------------221 蔡锷巧遇恩师 ------------------------------------222 拒开后门的蔡锷 ----------------------------------223 维护共和,反对帝制 ------------------------------224 “护国三杰” ------------------------------------224 追赠上将举行国葬 --------------------------------227 荣归故里岳麓山 ----------------------------------227 朱德参加重九起义 --------------------------------228 护国名将朱德 ------------------------------------228 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 ------------------------------229 朱德赠映空诗文 ----------------------------------230 有作家如此描写朱德 ------------------------------231 陈独秀没有立即答应朱德加入共产党 ----------------231 朱德在欧洲加入共产党 ----------------------------233 朱德在德国两次被捕 ------------------------------235 朱德说服杨森参加北伐 ----------------------------236 梁启超给女儿写信 --------------------------------236 叶剑英刀术降服东洋教官 --------------------------237 第十三章 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 周恩来回国邓颖超结婚 廖仲恺遇刺蒋介石夺权 ---------------------241 蒋介石与“蒋该死” ------------------------------241 蒋介石与陈其美日本三结义 ------------------------242 陈其美遇刺 --------------------------------------243 蒋介石秘密访苏 ----------------------------------244 孙中山的全权代表 ----------------------------244 喜欢苏联建军经验 ----------------------------245 未获列宁接见 --------------------------------246 蒋介石身价倍增 ----------------------------------247 蒋介石写《游俄报告书》 --------------------------248 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 ------------------------------249 蒋介石当上黄埔军校校长 --------------------------251 蒋介石的“三宝” --------------------------------253 毛泽东与黄埔军校 --------------------------------253 苏联送来武器弹药 --------------------------------254 轰动黄埔军校的枪击事件 --------------------------255 鲁迅在黄埔军校演讲 ------------------------------256 黄埔军校的六位政治部主任 ------------------------257 戴季陶不辞而别 邵元仲“催眠术”主任 周恩来充满魅力 包惠僧四平八稳 邵力子无为而治 熊雄刚直不阿 中共黄埔第一人:张申府 --------------------------260 周恩来的身世 ------------------------------------262 周恩来的诗碑 ------------------------------------263 周恩来回国到黄埔军校任职 ------------------------267 周恩来和蒋介石第一次握手 ------------------------267 周恩来和邓颖超恋爱 ------------------------------268 陈赓把新娘接丢了 --------------------------------270 文强参加了周恩来的婚礼 --------------------------271 邓颖超有过两个孩子 ------------------------------271 廖梦醒叫周恩来“阿哥” --------------------------272 廖仲恺遇刺蒋介石夺权 ----------------------------272 是谁杀了廖仲恺? --------------------------------275 何香凝与廖仲恺合墓 ------------------------------276 第十四章 毛泽东广州当部长 李之龙与中山舰事件 恽代英和他的婚姻 -------------------------------280 代理宣传部长毛泽东 ------------------------------280 陈明仁带头攻克惠州城 ----------------------------282 “黄埔三杰”与贺衷寒告密 ------------------------288 黄埔学生的“群殴事件” --------------------------289 “中山舰事件”发生的时候 ------------------------290 李之龙与“中山舰事件” --------------------------291 蒋介石为何发起中山舰事件 ------------------------294 有人说“中山舰事件”不是蒋介石发动的 ------------295 建国后李之龙未被追认为烈士 ----------------------295 艺术品《日出东方》瓷瓶一、物品规格1.尺寸:瓶高约56厘米 口径约12厘米 肚径约34厘米 底径约24厘米 2.作者:王怀俊 3.题材: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 4.产地:景德镇 5.原料:麻仓高岭土 6. 发行量:全球限量发行960套 7. 配套物品:《日出东方》艺术瓷瓶、红木底座、云锦织袋材质证书、和田美玉收藏牌、王怀俊亲笔签名的大师创作证书、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出具的监制证书、中华国学国艺发展研究会出具的收藏证书、北京市东方公证处出具的限量发行证书、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的防伪查询标、收藏家协会出具的收藏证书 8. 监制单位: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9. 出品单位: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协会、 国学国艺发展研究会 二、画面寓意南湖一叶扁舟,代表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冉冉升起的红日,代表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朝气蓬勃。万古长青的松柏,咬定青山不放松,见证中华光辉盛世,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千秋伟业。红日寓意鸿运高照,扁舟寓意一帆风顺,青松寓意万古长青,远山寓意高瞻远瞩,绿水寓意智圆行方。 三、制作工艺皇家御窑,釉上粉彩绝技,采用稀缺麻仓高岭土烧制。麻仓高岭土,陶瓷艺术界素有“一用高岭土,不是文物也称古”、“一两土十两金”的说法。《日出东方》盛典宝瓶的烧制过程完全按照皇家御窑的制作流程进行,水碓脚踩,手工制胚、手工绘画,柴窑烧制。底款印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怀俊印章。 四、作者简介安徽黟县人,1943年12月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祖父王大凡老先生是景德镇著名的陶瓷艺术家,“珠山八友”发起人之一,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父亲王晓帆先生为景德镇著名的陶瓷艺术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界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6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专业,后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中国画系学习,师从周昌毅等教授,专习中国人物画,兼学山水、花鸟画。贾瑞南长期以来受家庭的艺术熏陶,学院派的专业训练,形成了其作品古朴、高雅、飘逸的艺术风格。早年从事陶瓷粉彩人物画的创作,近年多作青花山水画,部分艺术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所收藏,深受高层人士的青睐。 全国第九、十、十一届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专业技术职称:中国艺术陶瓷研究员、教授,荣誉称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就职于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馆专家评委,景德镇陶瓷艺术名家协会副主席。名列英国剑桥国际知识分子传记中国《世界名人大辞典》,获银质勋章,并获美国名人传记学院“名人成就奖”。 任贤齐歌曲《日出东方》基本信息歌曲:日出东方 演唱:任贤齐 词:小虫 曲::任贤齐 编曲: 梁伯君 专辑:《很受伤》 语言:国语 日期:1997年12月 歌词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woo la la junm gi da la la bunm jia 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woo la la junm gi da la la bunm jia re same fe lee 日出东方这里充满一片希望 人间有天堂从此不再怕黑暗 红红的太阳温暖每个人脸上 牵住我的手 让我的爱传到你的心上 (music) 人在他乡爱在哪儿都一样 只要有希望飞得再远也不孤单 遥望著远方很想知道你别后无恙 有你在心上我的心会永远留在你身旁 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woo la la junm gi da la la bunm jia 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woo la la junm gi da la la bunm jia re same fe lee 日出东方大地耀眼一片金黄 迎风展翅膀飞得越万越坚强 人在他乡爱到哪儿都一样 有你在心上我的心到哪儿都一样 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woo la la junm gi da la la bunm jia 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woo la la junm gi da la la bunm jia 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woo la la junm gi da la la bunm jia 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woo la la junm gi da la la bunm jia 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woo la la junm gi da la la bunm jia 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re same fe lee woo la la junm gi da la la bunm jia re same fe lee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