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认知失真
释义

概念理解

所谓认知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点、阐释事物的思维模式、评价是非的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

认知失真就是歪曲事实、丧失了客观性的不合理性,它是不健康心理的导火索。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认知,可以通过自我对话、自我评析而达到自我支持。可以创意地决定对同样的情景产生不同的感受,从而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明朗。

(以上内容摘自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认知失真的表现方式

认知失真,是形成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它在日常心理行为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

自我评价过低 这可是认知失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面对事情、处理问题,不会看到自身优势和潜力,尤其当遇到挫折,更是心灰意冷,视自己为失败者,常常怨叹自身,这种认知上的偏差,让当事人抑郁情绪绵绵。

片面放大现象 对已出现的小小挫折或失误,会看得非常严重,且视为是无法原谅的错误;在与人相处中,当对方给自己提出善意的提醒和建议,会认为是对自己的不满,会觉得自己在他人眼中已是一无是处;当生活中出现某种不良现象,会看成是社会的主流,且产生许许失望心理……待人处世、看问题这么片面放大一些负面现象,就使其心情一直很低落,步入忧郁境地。

无法感知美好 生活中的美好东西,不会去感受、去触摸,总觉得这个世界充满着邪恶、充满着欺骗;听到别人赞美自己,又会认为是在讽刺挖苦;看到他人想帮助陷入困难的自己,又会误断对方难怀好心……如此的消极心理给当事人留下无限惆怅,凝成浓浓悲郁情绪。

以偏概全论事 当去做某件事而未能做好,会无端怀疑自己能力,担心往后做其他事也会同样如此;看待问题和事件,会把某一局部缺陷看成是全局现象而难以容忍;与人稍产生隔阂,会视彼此关系无法融洽,难走到一起;看到对方某一不足,就认定其不是一个可交往的人,难以接纳对方,难以宽容对方。

消极暗示自己 遭逢人生不顺利,会对自己暗示:看来我是真的不行;遇上爱情寒流,会自我放弃:爱情是空中搂阁,不大好寻;给予上司、同事建言没得到积极反应,会持否认心理:我没多少能力,人家不会拿我当回事;当有好的想法、筹划与人分享而得到他人的疑义,会对自己的人际吸引力产生怀疑:我在他人眼中没什么魅力;推算自己想去做一件蛮有意义的事时,陡然会对自己说:不行,我肯定做不好,做了也会被人耻笑;遇到困难想去跨越,又会飘出一个暗示:这样的困难,我能克服得了吗……常给自己下消极结论,又常给自己作消极预言,把一个自我已否定得一无是处,于是,沮丧之情由然而升。

由于抑郁心理而形成认知失真的十种现象

(一)放大化

有位青年想与女友约会,结果汽车久候不至,他愤然道:“我无法容忍这件事,这个世界糟透了。”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放大化吗?只能说,不能按时与女友约会,这件事不尽如人意,但也不是无法挽回的,更谈不上整个世界糟透了。其实,等汽车也许只有10分钟,但他感到很长很长。如果不是赴约会,而是在与女友亲密交谈,即使是一个小时,他也会觉得约会的时间太短。

(二)疑心病

凡有疑心病的人,总是虚构-些因果关系去解释别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止言谈。例如,有位教师上课时发现,有一名学生打瞌睡,竟得出这样的推论:“看来,我的确是个不受欢迎的教师。”据了解,这个学生前晚熬了夜。又如,有位妇女见到别人小声交谈,就认为是在议论她。

(三)争公平

具有讲公平心理的人,要求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应该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应当享受同样的待遇。其实,世界不可能是绝对公平的,人吃鸡,鸡吃虫,虫吃草,这公平吗?企求绝对公平的结果,总是抱怨世界的不公平,忌恨比自己强的人。

(四)应该论

许多人的情绪被“应该式”所操纵。例如如果我对某人好,他就应该对我表示感谢,如果我为某事努力工作,就应该获得成功,否则,就要忧郁寡欢,这种人总是认为自己有资格立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一切。实际上,这只是幻想。

(五)贴标签

人在愤怒时,最常发生的感情变形,是给他人“贴标签”。例如:“品质恶劣”、“落井下石”、“蠢驴”等等,这样一来,根本就看不到对方的任何优点,只能从标签出发来对待人,从而造成彼此之间相互仇视的态势。

(六)依赖癖

有的人依赖异性,有的入依赖父母,有的人依赖子女。一旦离开他人,便无法支撑起自己的情感生活。这种情感的依附性,使人注定会生活在对孤独的极度恐惧之中。离开这种情感陷阱的最好办法是要人格独立。

(七)寻赞许

许多人把获得他人的赞许,作为自己的一种强大的支配力量。一旦别人不再施舍赞许,就会变得一无所有,就会觉得自己一钱不值。寻赞许者的错误在于,把别人的赞许做为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质是:“不相信自己。”

(八)至善迷

至善狂要求自己或别人的所作所为一定要十全十美,尽善尽美,到头来,却使自己或别人变得无法接受。完美无缺在这个世界上是根本找不到的。人的感觉一旦陷入这种绝对化的境地,就会与现实撞车,就会泛起一种幻灭感。

(九)自封心

具有自封心的人,总是借口秉性难易,不愿再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例如,“我这个人特爱冲动,这辈子无法改了。”仔细一想,他这是先给自己扣个帽子,然后,在大帽底下开了小差。其实是害怕约束自己,企求原谅自己。

(十)内疚狂

分的内疚是一种畸形责任感,总是主动承担本来不是自己的责任。例如,有位妇人认为:“我对女儿的离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我没有同女婿好好谈谈。”这种负罪感,使她经常在心绪不宁的情绪下生活,似乎女儿离婚,完全是她的过失。这种心情自然是于身体极有害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