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任末削荆为笔 |
释义 | 作者选自王嘉《拾遗记》:《拾遗记》是魏晋时代的志怪小说。王嘉(?~公元390年),字子年,东晋安阳郡安阳县人。 原文汉之任末,年十四,负笈(jí,书箱)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成就事业)?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ān,茅草小屋),削荆(一种有刺的灌木)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燃麻蒿(hāo,野草)以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之好学,虽死犹存;其不好学者,虽存犹死。” 原文解释东汉的任末十四岁时,背着书箱到处拜师,不怕路途中的危险与阻碍。他经常说:人如果不学习,将来凭什么去成就事业。他有时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任末常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字词解释负:背着 每:经常 或:有时 书:写 存:存活 虽:即使 易:交换 文言知识夫。“夫”用在句子的开头,大多作发语词用,无实在含义,一般可不译出。上文“夫人之好学……”,只要按“人只好学……”理解即可。但有时也只“那”、“那个”,如“夫人有功,何能忘之”,意为那个人有功劳,怎么能忘记他呢? 启示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虽存犹死”这句话就说明了其中的精神。“一个人,如果他爱去学习,去发现,即使死了,也还活着!他的精神将永远存在;不爱学的人,即便是活着,也像死了一样生活毫无意义“ 人,只有学习才能进步,才能充实自己!学习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想要获得进步,使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得到升华,我们就要去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发现…… 夫。“夫”用在句子开头,大多作发语词用,无实在含义,一般可不译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