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
释义 |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1973年出土于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细泥红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口做圆雕人头像,披发,前额短,发整齐下垂。鼻呈蒜头形。鼻、眼均雕成空洞,口微张。两耳各有一小穿孔,头顶圆孔做器口,腹以上施浅淡红色陶衣。黑彩画弧线三角纹和斜线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三组。造型以抽象的线条与人头像相结合,颇具特色。装饰以雕塑与彩饰构成一体,极其自然。是一件既具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的古代艺术品。 相关信息马家窑文化前期(包括石岭下类型和马家窑类型)的陶塑人像,多数还是女性的形象,男性形象仅占少数。甘肃秦安寺嘴1975年出土人头形红陶瓶,属距今5100年前的石岭下类型遗物,瓶高26厘米,器表施橙黄色陶衣,瓶口塑一个额上有短发、耳垂有穿孔的人物。眼眶用泥条圈贴而成,显得炯炯有神。青海大通后子河马家窑类型墓地,1978年出土一件人像陶瓮,夹砂黄陶质,器身已残,器肩部位堆塑着一位浅浮雕的女孩形象,像高11.5厘米,五官锥划而成,体型瘦弱,神态悲伤,头侧垂发辫,整体作挥臂迈步状。这件人像陶瓮可能是为装敛一位夭折女孩而特制的。此外,传为甘肃出土的一件马家窑类型旋涡纹彩陶勺,柄端捏塑成人头,嘴巴旁边绘黑圈,颇似有胡须的男子头像。这种男女塑像共存的状况表明:甘肃、青海地区在马家窑文化前期,氏族公社尚处在由母系向父系过渡的剧烈变革阶段。马家窑文化后期(包括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伴随着父权制的确立,装饰在陶器上的人物,几乎都是男子的形象。甘肃东乡、宁定等地出土的 3件半山类型人头形器盖,或在嘴巴及两腮部位画着胡须,或在脸上画着黑色的直线纹和锯齿纹,形貌狞猛,论者称之为古代黥面文身习俗的写照,或系装扮成野兽的猎人头像,而按照当时的社会分工,狩猎是男子的职业。此外,青海乐都柳湾马厂类型墓地出土一件人头形器口彩陶壶,塑造了一位中年男子闭目养神的模样。70年代中期,青海乐都柳湾曾出土一件引人注目的人像彩陶壶,属距今4000多年前的马厂类型遗物,作者运用浮雕与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在壶颈和壶腹上部,堆塑着一位正面站立的裸体人像,不少研究者根据人像嘴旁涂黑彩和乳房很小等特征分析,认为是男子形象,反映了当时流行男性崇拜的习俗;但是从刻画的性器官形状来看,有的研究者又认为是女性的形象,或认为兼有男女两性特征的复合体。(见彩图人像彩陶壶(马家窑文化)青海乐都柳湾出土)。 历史意义许多古代文明是由大河的滋养而繁衍的,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了伟大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以彩陶为特征的,绚丽精美的甘肃远古彩陶,是黄河文明序章中最辉煌的部分。甘肃彩陶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在黄土高原西南麓的陇山山前地带,由于渭河经久不断地暴涨泛滥,两岸冲积出肥沃的土壤,宜于人们居住和耕作,成为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纯净细腻的土质,为制作陶器提供了优良的陶土。这不仅使陇原一带较早地产生了陶器,而且成为中国最早产生彩陶的地区。 在甘肃秦安县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的考占发掘,发现了比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更早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大地湾文化。大地湾一期遗址的碳素测定年代,为距今8000年左右,将甘肃已知的新石器时代的年限上提了1000多年,与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同为黄河流域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这表明了甘肃远古文化有本土的渊源。 大地湾一期遗址中出土了少量的陶器,主要器形有圆底钵、深腹罐等,并由圆底钵或三足钵的口沿外,绘一圈红色宽带纹,这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彩陶样式。大地湾文化的彩陶钵内,还绘有红色的独体符号,现已发现了14种,大部分属于指事符号,有的符号可能与数字有关。大地湾文化彩陶上的彩绘符号,是继起的半坡类型彩陶上刻划符号的前奏,这为研究中国古文字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距今8000年左右的大地湾文化彩陶,不仅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彩陶,而且与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两河流域的哈苏纳文化的年代大致相当,也是世界上最早含有彩陶的古文化之一,表明中国彩陶产生的时间并不晚于两河流域,甘肃彩陶并非西方传入,从这个意义上讲,甘肃可以称作彩陶的故乡。 继大地湾文化之后,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发展起来,半坡类型因首先发现于西安半坡村而命名。半坡类型的碳素测定年代为距今6000年左右。在甘肃东部也分布着许多半坡类型的遗址,其中以秦安县大地湾和王家阴洼的半坡类型遗址为代表。甘肃的半坡类型彩陶较为发达,制陶技术和绘画技艺有很大的发展。鱼类纹是半坡类型彩陶的主要纹样,并且有许多样式的变体鱼纹。王家阴洼出土的一件彩陶瓶的腹部上,绘着进跃、折回等不同姿态的游鱼。 除去鱼纹外,半坡类型彩陶上还有猪面纹、鹿纹、鸟纹、兽面纹等动物纹样,这些动物纹样有着各种变体样式,富有想像力地运用各种图案构成法则,摆脱了自然主义对动物写实摹绘,而是用示意的手法,表现超现实的复杂内涵。在秦安县王家阴洼半坡类型墓葬中,发掘出一件细颈彩陶壶,壶的上腹饰着一圈连续的猪面纹,猪的双眼向上突翻,横鼻的鼻孔圆张,显示出一副狰狞猛厉的面貌,给人以强烈的威慑感。连续的每一个猪面纹的图形,都是相同的,画工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纹的装饰手法,将并列的猪面共用一个眼睛,以共用形的重叠构成二方连续的图案。 在半坡类型向庙底沟类型过渡的发展时期,已能制作精良的大型陶器。大地湾1号房基中出土了一对鱼纹圆底彩陶大盆,盆的口径达51厘米,但盆口很圆,十分规整。盆壁厚薄均匀,盆内底部有泥条盘筑的痕迹,因此已使用陶轮来制陶。在绘制鱼纹时也使用了陶轮,鱼纹身子的线条长达一尺多,画得流畅而有力。在绘制时,将画笔不动而接触在陶盆腹部欲画花纹处,利用陶轮和旋动延展出遒劲挺拔的长线条,显示出熟练高超的绘画技艺。 大地湾出土的一件珍罕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属于庙底沟类型早期。位于口部的圆雕人头像,披着整齐的短发,五官位置均匀端正。双耳有系挂饰物的小穿孔。整个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宛如穿着花衣的美丽少女。从人像的发式来看,正是古羌族的披发样式。因此,这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甘肃地区的庙底沟类型彩陶,明显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彩陶花纹中出现了变体鸟纹,花纹由原先以直线为主变为以弧线为主。许多图案采取了自由的格式,将圆点、弧边三角、弧条和斜线组成生动活泼的图案纹样。 距今5000年左右,除甘肃外,其它地区的彩陶先后衰落,而甘肃彩陶仍发展着。分布在甘肃东部和中南部的石岭下类型,是上承庙底沟类型、下启马家窑文化的过渡性文化类型。石岭下类型的彩陶具有更多的地域性特点。彩陶的器形,虽然仍以用于饮食的盆、钵、碗为主,但出现了在这些器内的底绘图案花纹的做法,当人们使用这些大口的饮食器时,从上方很容易看到装饰在口内的图案纹样。早先作为水器的尖底陶瓶, 由于使用不方便,逐渐被平底陶瓶代替,并成为主要的彩陶器形之一。原先彩陶上流行的鱼纹,被两栖类的动物纹样取而代之,最常见的是鲵鱼纹及其变体纹样。鲵鱼由于含有一些带着神秘色彩的特性,一直被视作神异的灵物。鲵鱼俗称娃娃鱼,古代又名鲶鱼,《山海经·北山经》载:“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鲶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由于鲵鱼具有类人的特点,因此易被氏族人们视作神物,而彩陶上的鲵鱼图像被神化了,还进一步加以人格化。甘谷县西坪出土的彩陶瓶腹部的一面上,绘着鲵鱼的单独纹样,鲵鱼纹的头部似人面,在脸面下部有用直线绘出的胡须,身上饰有表示鳞甲的网状花纹。由于这件彩陶瓶出土于甘谷,而这一带正是传说中的伏羲氏的诞生地,因此人格化的鲵鱼纹被认为是“龙身而人头”的伏羲氏的雏形。这件鲵鱼纹彩陶瓶,由于表现了中华民族始祖神的原始面貌,而且还显示出纯熟的绘画技巧,是中国彩陶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代表作品,因此由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石岭下类型的彩陶纹样,除了鲵鱼纹等动物纹样外,大多数为抽象的几何形纹样,常以均匀的弧形条纹,构成柔和的图案花纹。出现了类似飞鸟盘旋的旋纹,还有由变体鱼纹简化成的杏圆形纹和弧边三角纹组成的连续图案。由于石岭下类型彩陶图案增强了装饰性,因而丰富了图案结构的变化和连续性。石岭下类型彩陶出现的新因素,反映出图案纹样的表现手法,由写实向写意转变,不再被自然界的具体形象所束缚,更着意彩陶图案的装饰美,这为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