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人工免疫
释义

概念

是根据自然免疫的原理,用人工的方法,使人体获得的特异性免疫.人工免疫广泛的应用于预防传染病,也用于治疗某些传染病.

人工免疫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主动免疫是注射或服用疫苗,是当今最为广泛的人工诱导的免疫方法,如天花,脊髓灰质炎,肝炎,破伤风,百日咳,白喉都是使用这种方法来免疫的。被动免疫是指注射同种或异种抗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在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医生给患者注射病愈后患者含抗体的血清就是被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但人工被动免疫可维持的时间就较短。

分类

一、人工自动免疫

是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菌苗,疫苗,类毒素),刺激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疾病的特异性预防. (一)疫苗

1.死疫苗 收获经培养增殖的免疫原性强的细菌,用理化方法灭活而制成.如百日咳,伤寒,乙脑等疫苗.

2.活疫苗 亦称减毒疫苗,从自然界发掘或通过人工培育筛选的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体.如卡介苗,流感,脊髓灰质炎等活疫苗.活疫苗经自然感染途径接种,免疫效果好,但具有潜在的危险性:① 毒力恢复(虽然极少发现);② 引起其它部位并发症,如种痘后脑炎;③活化潜伏病毒;④ 引起持续性感染等.

3.新型活疫苗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控制病毒变异,制备可在机体内增殖,诱发抗病毒免疫应答的疫苗.

活疫苗和死疫苗各有优缺点:

活疫苗 经自然感染途径接种,免疫效果好,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优点:

① 增殖而不致病,用量小,次数少;

② 产生局部和全身免疫,免疫效果好;

③ 有扩大的免疫效应,免疫力持久.

缺点:

① 易失活,运输,保存不便;

② 有复毒的可能;

③ 免疫缺陷,免疫抑制者禁用;

灭活疫苗 供肌肉注射,通常只激发体液免疫应答.

优点:

①便于保存,运输;

②无复毒危险;

③ 生产方法简单;

缺点:

①不能产生局部免疫;

② 需多次接种,剂量较大;

③局部和全身反应明显;

4.基因工程疫苗 获得带有病原体保护性抗原表位的目的基因,将其导入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从而获得该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如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具安全,高效,经济,可批量生产等优点.

5.重组载体疫苗 将编码某一蛋白抗原的基因转入减毒的病毒或细菌而制成的疫苗.

6.合成疫苗 根据病原体抗原的氨基酸序列合成的多肽,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7.亚单位疫苗:指用人工方法裂解病毒,提取衣壳或包膜上的与感染有关的亚单位成分制成的疫苗.优点是除去病毒核酸(可能转化细胞)和其它成分(可能引起发热等副作用).

8.DNA疫苗 又称基因疫苗或核酸疫苗.将能编码引起保护性免疫应答的病原体免疫原基因片段和质粒重组,重组体直接注入宿主机体,使体内持续表达该抗原,进而诱导出保护 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新型疫苗.这种核酸既是载体,又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而有效的免疫反应.其优点:免疫效果好,可激发机体全面免疫应答,免疫力持久,制备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储存运输,既能联合免疫,又具预防和免疫治疗双重功能,缺点是安全性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9.转基因植物疫苗 将编码某一病原保护性抗原的基因转入植物并再植物中表达,吃这些植物性食物的同时,就完成了一次预防接种.

10.治疗疫苗 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新兴疫苗,如葡萄球菌的自身疫苗.

(二)类毒素

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毒性消失而仍保持其免疫原性,即成类毒素.如破伤风,白喉类毒素等.

二、人工被动免疫

指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其他细胞免疫制剂,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两种人工免疫的比较(见教科书P123 表8-2)

1.抗毒素 用类毒素多次给马注射,待马产生高效价抗毒素后采血,分离血清,纯化制成.临床上常用的有破伤风,白喉,气性坏疽,肉毒杆菌等抗毒素.使用时应注意防止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2.抗菌血清 仅用于多重耐药菌株所致疾病的治疗.

3.胎盘丙种球蛋白 一般用于预防.

4.其他免疫制剂现试用的有转移因子(TF),免疫核糖核酸(iRNA),胸腺素,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2(IL-2),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LAK细胞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7: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