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人格
释义
1 汉语词语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词语概念

词目:人格拼音:rén gé

英语:personality; moral integrity; human dignity

词义: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如同电脑的软件。)它可以离开人的肉体,离开人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独立存在在人类的精神文化维度里。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里特征的总和。

人格是法律上做人的资格,是自然人法上的概念。是自然人主体性要素的总称。人格在法律上不得转让和剥夺。

什么是人格?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格作出了相应界定。总体而言,从心理学角度对人格所下的概念有以下五种。

(1)罗列式概念。通常采用”人格是…的总和”的形式来描述人格,显然有助于确定人格的外延,但无法构建外延之间的关系,而且外延的边界有多大也难以说清楚。

(2)整体性概念。强调人格是个人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罗列式概念的缺陷。

(3)层次性概念。在整体性的基础上,层次性概念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把人格特征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而最高层次的属性或特征具有统合的作用。

(4)适应性概念。此类概念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人格看作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的结果。

(5)区别性概念。如果说前面四种概念都反映了人们在人格上的共同性的话,区别性概念更多地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更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特性方面。

基本解释

1.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

2. [human dignity]∶人的道德品质

在商务印书馆最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05年修订版中,人格一词的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的道德品质,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从词典中的解释可以看出,人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大到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到一个人的能力道德,小到一个人的个性习惯,无所不包。而且无论哪一点无疑都对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详细解释

人格一词有多义。有时与品格同义,一般人在常识上所了解的人格一词即系指品格而言,其所云人格之高尚或低下,即系指品格之高尚或低下而言。此乃常识义之人格涵义。在心理学上,人格指个人之特质,人格之研究在教育心理学上与教育学上尤其重要。在法律上人有自然人有法人,皆具有法律人格,可以成为权利义务之主体与客体。吾人不必执人格必有一确切之定义,而只能因所用地方之不同,情况之差异,而分别去了解其真正的含义。然而,不管在常识上、心理学意义上或法律意义上,人格一词都有相当重要性,与吾人密切相关;或品性之不修,或个人特质之不具,或法律人格之不备,则均难以称之为完整的人。在哲学的层次上,人格一词或更为广包,尤以中国哲学为然。在中国哲学之领域,哲人即哲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可以不著书,也可以不建立严密的理论,他只须活出一完美人格的形象,他的人生的完成即在于塑造一完美人格。即或一字不识,也可以活出一圣哲的形象出来,人格的完美即哲学的完成。是则在中国哲学的领域,人格不光是常识义的,也非只是心理学层次的,而是义理层次的,人格的完成即是义理的完成,也就是哲学的完成。以上内容节选自君友会王爱君文集《人格论》。

1. 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蔡元培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闻一多 《<李白之死>序》:“此诗所述亦凭臆造,无非欲藉以描画诗人的人格罢了。”老舍 《四世同堂》二五:“他以为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一点课本上的知识,而也需要师生间的感情的与人格的接触。”

2. 人的道德品质。

梁启超 《新民说》第五节:“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陈学昭 《工作着是美丽的》九:“﹝她﹞又没有卖淫,损害了家庭的名誉和自身的人格。”

3. 谓人按照法律、道德或其他社会准则应享有的权利或资格。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四:“把一般争人格的青年学生,打得落花流水。”茅盾 《动摇》八:“公家发配,太不尊重女子人格。”

汉语大词典的解释

“人格”一词在生活中有多种含义。有道德上的人格,它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有法律意义上的人格,它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人;有文学意义上的人格,它指人物心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在心理学上,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对人格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我们认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①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公民人格平等,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

②在心理学上,即“个性”。

③人的道德品质:人格卑下|高尚的人格。

2 心理学术语

人格的定义和特征

①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里的“本性”是就人格而言的。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类似于我们平常说的个性。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

②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包括两部分,即性格与气质。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性格从本质上表现了人的特征,而气质就好像是给人格打上了一种色彩、一个标记。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方面的特点,赋予性格光泽。同样是热爱劳动的人,可是气质不同的人表现就不同:有的人表现为动作迅速,但粗糙一些,这可能是胆汁质的人;有的人很细致,但动作缓慢,可能是黏液质的人。气质和性格这样构成了人格。

③人格养成是根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阶段进行的,主要是对十六岁、即将成人的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形式。日常生活里我们所说的人格包含了许多含义,道德意义上的人格(与伦理、道德相对)、法律上的指一种资格(与权利义务有关)等等。。。。。。

而,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能感受到书中作者所刻画的各种人物的心理特征,有的人英勇、有的人懦弱;有的急躁,有的沉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觉察到周围人各不相同的特征,有的人勤奋、有的人懒惰。等等,这些心理特征其实都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

人格一词的起源(英文personality)自古希腊语persona。persona最初指古希腊戏剧演员在舞台演出时所戴的面具,与我们京剧中的脸谱类似。而后指演员本人,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现代心理学沿用persona的含义,转意为人格。其中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即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的要求而戴的面具,反应出一个人外在表现。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

关于心理学中人格的定义,比较流行的是: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在心理学中,还经常运用“个性”一词表达人格的概念。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就有人格即个性的提法。

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本质特征。

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有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但是,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毫无相同之处。在人格形成与发展中,既有生物因素的制约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既包括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相同的方面,如每个民族、阶级和集团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点。人格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个体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不能表征他的人格。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指人格。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有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是人格可塑性的一面,正因为人格具有可塑性,才能培养和发展人格。人格是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

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出现人格分裂。

功能性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愤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据此根据其特征我们可以在心理学上将人格定义为:是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它由个人在其遗传,环境,成熟,学习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并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研究简史

人格特点的最早记载见诸文学与传记素描,随后又出现了对人格心理现象的解释和分类。在中国先秦时期,孔子曾多次论述人的个别差异,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认为差异来自环境和教养,但也承认素质是基础。后来又有荀子性恶和孟子性善的争论。在中国古医籍中也有人从体质出发把人分为“阴阳二十五人”(《内经·灵枢》)。三国时的刘劭在《人物志》中对“材能”和“情性”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鉴定的方法及影响效度的7种可能原因(“七缪”)。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及随后的C.加伦关于 4种分型的说法是西方最早的气质分类。但M.T.西赛罗提出的一些概念则与后来及现今的人格心理研究相似性最大。他认为人格就是给人的印象、人在生活中的角色、适合其工作的那些个人品质的总和以及人的优越和尊严。公元 6世纪A.M.S.波爱修视人格为真实而有理性的个人本性。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则重视人格为个性的最高尊严。到19世纪初和近代则出现C.G.荣格及C.罗杰斯等的观点,前者认为人格是当社会习俗和惯例向一个人提出要求,他对这种要求作出反应时所具备的外壳;后者强调真实的“自我”、经验的主体。

然而,人格的现代理论和今后的研究趋向都受到心理科学发展史的重要影响,这主要有4个方面:①欧洲临床医学促进了人格结构与类型的科学探讨,另外关于催眠与神经症的早期研究的思想倾向也孕育了精神分析及有关的人格体系;②心理测量学的兴起使众多人格特点的数量化在一定限度内成为可能;③行为主义出现后,人格发展的学习观点得以确立,人们开始承认在研究人格的某些问题时采用严格客观方法是必要的,也使人考虑研究动物所获得的材料对人格某些方面有参考意义;④完形学说给人的启发,使人认为人格的研究有可能在时空结构形式中进行,并把人格看成为一个动力整体。此外,当代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如跨文化的研究、认知心理学、人际关系和自我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的不断发展都给人格研究开辟了新的课题。

什么是人格

在1937年出版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中,奥尔伯特把人格研究状况介绍给美国。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反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某些公认的观点。奥尔波特早期理论的创建主要受到哈佛大学毕业后在德国吸收的格式塔心理学和早期形成的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的影响。我们在第四章中已经看到,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意识经验的完整和相互联系,它的致命弱点是不能为了更透彻地了解它而试图对它进行任何分解。它几乎完全忽视了潜意识心理。奥尔伯特认为,格式塔心理学“是那种我一直在渴求的但并不是知道它存在的心理学”(1968,第387页)。事实上,奥尔伯特怀疑把科学作为人格信息的来源。他对文学和哲学看到的有关人类的描述感到更为满意。这并不是说,奥尔伯特忽视科学方法提供的信息,显然他不是这样。但是,他并不希望在致力理解人格的研究工作中被圄于科学方法之内。他认为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积累了许多有用的而却是非科学的信息。不对它们加以利用是极为愚蠢和鲁莽的。

1937年,奥尔波特考证了人格这个词的词源,开始把它与意指面具的希腊语Persona相联系。他还对无视中有关人格的定义进行考证,最后得出了自己对人格的著名定义:“人格是个体内部的那些心里物理系统中决定其独特地顺应环境的动力组织”。

1961年,奥尔波特把“独特地顺应环境”改为“决定行为和思想的特性”。既然奥尔波特的人格定义是对它的大多数重要概念的总和,那么我们究竟对它的一些基本的组成部分做更细致地考证。

动力组织

它说明这样的事实:虽然人格往往具有组织性,但是他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根据奥尔波特的理论,人格从来就不是某种固定之物,而是某种正在生成着的东西。虽然人们在经验的变化中保持同一性的方面存在着相当多的相似性,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在面对一种特定的经验时,绝非一模一样。他这种思想是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那里继承过来的。赫拉克里特说:“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格也是如此,虽然他在个人的内部具有组织性和延续性,但是它又在经常变化,或者说经常转变为某些不相同的东西。

心理物理系统

根据奥尔波特的理论:“心理物理”这一术语提醒我们记住,人格即非纯属心理方面,又非纯属于神经方面。这个组织需要身心双方的作用,它们被不可分割地融合成一个个人的整体。

决定

根据奥尔波特的理论,人格即不是一种抽象物,也不是一种任意编造之物,它的的确确存在着,“人格是某种存在的东西,它的确是某种存在的东西……它是隐藏于独特的行为之后和个体中的某种东西”。奥尔波特认为个人绝非仅仅是环境的消极反应者。相反,个人行为的产生全在于它的人格结构本身。

行为和思想的特性

前面已经谈到奥尔波特于1961年修订了人格的定义,删掉“独特地顺应环境”,改为“行为和思想的特性”。这样做的原因是他感到原先这句话过分重视生存因而强调了生理需要的满足。修改过的定义涉及到所有的行为和思想,不论它们是否与顺应环境有关。例如,个人对未来的思想,就像饥饿内驱力需要满足一样重要,但是它与有机体的生存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奥尔伯特的人各定义的两种陈述都强调了个性的重要性。在1937年所作的定义中,它是用了“独特”(unique)这个词,而在1961年所作的定义中他用了“特性”(characteristic)这个词。的确,据我们所知,注重研究个体而不注重研究支配全人类的规律是一个贯穿奥尔波特研究活动始终的永恒主题。他三番五次地重申,绝不会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了解某个特殊个体的唯一途径是研究这个特定的人。 奥尔波特区分了人格、性格、气质和类型等术语。

性格

奥尔波特认为“性格”这个术语有些含糊,因为它意味着人们对某人的道德判断。例如当我们说某个人具有“良好的性格”时,就含有这种道德判断。奥尔波特更愿意:“把性格定义为加以评定的人格,而把人格定义为不加以评定的性格”。

气质

奥尔波特把气质、智力和体质都看作人格形成的原料。这三个组成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气质是人格的情绪组成部分,奥尔波特对气质作了如下叙述: …….个人情绪本质的特有现象,包括对情绪刺激的易感性,一贯反应的强度和速度,主导心境的性质,以及心境波动的特殊表现形式和强度,这些现象度被看作是依赖于本质构造的,所以它们主要是器官的遗传特质。

类型

类型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分类。换言之,当我们描述别人时,我们就使用了这一术语。所以类型是把人们分类的方法。若某人常常产生攻击性行为,我们也许会说,他或她的行为适合这种类型。另一方面,人格是某种存在于个体内部激起他或她按照某种方式行动的东西。我们可以这样说,人格产生了被描述成不同类型的行为模式。

人格在灵魂心理学中的概念

灵魂心理学属于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范畴,灵魂心理学给人格定义为,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禀承的内外信使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 灵魂医学认为信使是一切能够表达生物体内部之间以及与外界沟通联系并发生相应生物效应的各种生物语言。

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则。

人格类型

有生理类型和心理类型两类。生理类型分类如古希腊体液的气质分类、中国古代阴阳25人分类、E.克雷奇默的体型分类等。心理类型分类如荣格把人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类;E.施普兰格尔把人格分为理论、经济、艺术、社会、政治、宗教6型。这些是根据人的思想、情感、感觉、意志等特点来划分的。

人们常常由于强调个别差异而把人分属为简单类别,如归入2型、3型或4型之中。例如,某人不是内倾者就是外倾者,不属矮胖型就属虚弱型或健壮型等。这种归类称为种系类型,它们是分立的、非连续的、不能标度的。实际上这种归属并不合适,它只表现质的不同,而无量的差异。理想的内倾和外倾人数分配是双峰曲线,但实际的人数分配是中间型最多,极端的内倾者和外倾者都是极少数。以特质为变量(人格维度)描述人格时并不采用单一的行为特点,而是用多种人格特质来表现人的差异。每个人都有某一特质,但各人所具有的程度不同。在特质的维度上,根据量的不同,每个人都占一定的位置,而全体样本的分配则呈常态曲线,这种归类称为连续类型。

人格理论

心理学家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由于各自观点及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先后出现了几十种人格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人格进行了探讨,现仅介绍其中的四种人格理论:特质论、多元类型论、心理动力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十八型人格理论。

有代表性的人格理论有以下几种:

特质理论

一种很自然的看法是把人格当作许多个别特点的组合。对一个人的描述如能确实代表此人在某种情境下的行为特点,而且它也预示在另外的场合下他将会怎样表现。这种行为的一致性和倾向性可概括为某人的人格结构,即特质,它是人格最基本的测量单元,也是行为不同于他人又相似于他人的原因。特质在刺激反应的功能变化上甚为重要,许多刺激可因某些特质的存在而在功能上等值起来,而且反应也有了一致性,即个体对不同种类的刺激以相同方式进行回答。

R.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将众多的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人的外显特质,它可解释外表行为,代表行为的属性和功能。根源特质共有16种人格因素,是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是深层的、代表行为属性和功能的决定因素。16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普遍地存在于各年龄和社会环境不同的人身上,每个人的不同行为都由这16种因素在各人身上的不同组合所决定。

中国心理学家林传鼎在1939年曾对中国古代从唐宋至清朝的34位历史人物进行了心理特质的分析。他采用的历史评估和心理测量法与当时奥尔波特的研究方法极为相似,并改制了奥尔波特心志图包括特质太少、形式不完善的地方。林传鼎分析了10种类别下的50个特质,包括好奇、斗争、体格、情绪、独断、男女性、暗示性、适应性、志气大小等,结论是历史人物生活兴趣广大,各种主要活动都能顾全。

特质理论直接从人的行为特点出发探讨人格问题,从而有可能将研究对象的各种变量置于实验、测验的分析之中,摆脱了心理学中长期以来对人格研究只作描述和讲解的困境。但是在特定的研究领域里,常常由于分析材料的方式和所采用的因素分析的具体技术的差别,而使发现的人格因素有所不同,至今分歧已经十分明显。特质理论只对人格的结构进行描述,而未能对人格的动态作出具体的说明,这也是不足之处。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创始人S.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只占心理生活的小部分,是浅层的经验部分;无意识是深层的、更重要的部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主导和决定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动力组织,其能量的来源是“里比多”(即性力)。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也就是人格的发展阶段。任何阶段的发展阻止或停滞都会对个体的人格产生持续的后效。

人格结构有 3个组成部分:“本我”与生俱来,以“快乐原则”行事,属于无意识状态,但在幻想、梦、失误、精神病症状等情况中可以知其运动的真象。本我是人格的原始系统,人格其他部分由它分化而来。“自我”是人格的指挥部分,它决定本我的各种要求是否允许其满足。因此,自我是本我与外界之间的中界者,是本我与超我的调停者,它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超我”是进行纠察的人格部分,代表良心或道德规范。儿童在与父母接触中,通过摄取机制将父母的人格及祖先的社会道德变成自己的东西。

弗洛伊德通过对神经症和心理动机的研究创立了人格的动力学说,对后来的人格研究有较大影响。他提出的内心冲突的作用及儿时经验对人的影响受到后人的重视,并对促进现在许多心理治疗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他过分强调人格的本能和生物方面,这就首先受到他的学生和其他新精神分析论者的批评和修正。后者强调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被称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但他们指的是人的文化教养和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不是人的生产关系。精神分析片面夸大无意识作用,说它支配着人的全部活动和整个社会,认为人格形成是按宿命论的心理性发展阶段进行的,把人格结构看成由原始欲望派生而来。这些都未能得到充分证实。

人格学习理论

认为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目前社会学习的作用在人格形成上尤其受到重视。个人和环境彼此影响,每个人的人格特点是个人和情境变量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经验的差异就是个别差异的原因。

A.班杜拉等在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中还提出“示范”和“观察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类学习包括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和“示范者”所受到的强化。由于看到他人的行为被强化(奖励或惩罚)而影响自己的行为。学习者通过意象和语言编码获得和储存了内部反应,从而形成人格。

学习理论没能解释各种习得行为是怎样整合的,对形成连续一致的人格没有给出一个清楚的概念。学习理论过分强调情境因素对行为的重要性,忽略了个人差异,也否定了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现象学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重视个人的过去以解释人格,特质理论强调现今的行为趋向和特点。现象学观点则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当前和未来,常被称为健全人格或成长心理学。这种理论由某些心理学观点结合而成,如罗杰斯强调人的功能的完善性;A.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观点等。虽然他们各有自己的特点,但都围绕一个一般性主题,即主观经验。他们都强调个人是如何知觉和解释事物的,都重视个体对世界的独有的观点。

现象学观点致力于解决健全人格的实质问题,企图提出心理发展和完善的措施。尽管他们所主张的方面不尽相同,但都看到潜在于人的东西比人现在所具有的更多、更好。人不是外界刺激、生物本能和社会冲突的牺牲品。这些力量对人来说不是必然的。人的动机是向上的,自我具有发展、丰硕、成全的趋向。对人来说摆脱情绪性障碍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精神病和神经症还不能视为正常人格。

这一理论不否认人的主观方面,并对人抱乐观态度,这些都是可取的。但是他们提出的许多概念(如自我实现)则难以证实,过分夸大主观经验,把它说成为第一性的则违背了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实际。一个人理解和解释事件的方式对了解人格是重要的,但对人格的科学研究还必须考察许多外界因素和条件,它们对这个人自我观念的形成、潜在性的实现都有极大影响。一味强调人格完善依赖于动机的满足和实现趋向,就会抹煞人格实现和发展中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与人格相关的心理疾病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人格疾患可分为三大群:

A群(奇怪型或异常型疾患)

妄想型人格违常

类精神分裂型人格违常

分裂病型人格违常

B群(戏剧型或情感型疾患)

反社会人格违常

边缘型人格违常

戏剧化人格违常

自恋型人格违常

C群(焦虑型或恐惧型疾患)

畏惧型人格违常

依赖型人格违常

强迫型人格违常

早期的人格理论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某种体液占主导,其行为方式,反应和情绪表现就带有这一类型的特点,这就是他的气质类型的体液说,他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制质四种,但他还不能对气质作科学的解释。

多血质

优点:外向、活泼好动;轻松愉快、热情、可亲、开朗、豁达;好交际、健谈、机敏;适应能力强、善组织、工作有效率、富有朝气;表情丰富、情绪发生迅速丰富多变;反应敏捷、对新事物敏感而不深刻。

缺点:兴趣广泛而浮躁、易随波逐流;轻率不踏实、事不遂心则热情锐减;情感不易深沉、易见异思迁;缺乏耐力与毅力、易轻率作决定。

胆汁质

优点:外向而兴奋精力充沛;情绪发生迅速、强烈、热情、乐观、率直、语言、行动迅速、雷历风行;能克服困难埋头工作、果敢、坚持。

缺点:冲动、莽撞、易怒而难以自制;刚愎、暴躁、倔强甚至挑衅;一旦精力耗尽则情绪低落、信心受挫;烦躁、粗心。

粘液质

优点:内向、沉静、谨慎、稳重;语言动作迟缓、不易暴露内心活动、性情平和;办事认真、细心、有韧性、严守秩序、有条理;不善言谈、交际、忍让、务实、可依赖。

缺点:执拗、不灵活、适应能力差;迟钝、被动、冷淡、显得落落寡合、有惰性、保守、萎蘼不振。

抑郁质

优点:内向、柔弱、敏感、腼腆;情绪发生慢而体验强烈;严肃、不怕困难、善于体察别人不易发现的问题。

缺点:情绪脆弱,畏缩、顺从;多愁善感;胆小,忧心忡忡;落落寡合、冷漠、多疑、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常为小事而动感情。

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theoryofpersonalitytrait)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医学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1897~1967)和卡特尔(R.B.Carttell,1905~)。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从而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SixteenPersonalityFactorQuestionair,16PF)。

类型理论

类型理论是20世纪30~40年代在德国产生的一种人格理论,主要用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personalitytype)的差异。人格类型理论有三种,即:单一类型理论、对立类型理论、多元类型理论。以下仅对对立类型理论作一简要介绍,至于多元类型理论,在后面的章节将分别以气质和性格类型学说加以讨论。对立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A—B型人格是这一理论的代表。福利曼和罗斯曼(Friedman&Rosenman,1974)描述了A—B人格类型,近年来,人们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压力时,常使用这种人格类型。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人易患冠心病。对冠心病患者的调查发现,A型人格的人数是B型人格人数的两倍。B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属于安定型人格。

心理动力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相互影响,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的内部支配作用。其中本我是属于无意识的,自我和超我则一部分属于无意识,一部分属于有意识的。本我代表本能的力量,超我则是社会规范,两者从根本上讲是相互冲突的。自我的作用就是协调本我、现实和超我之间的关系,在遵循“现实”和“道德”的原则下,满足本我的要求。可见,自我要为三个对象服务,而本我和超我在无意识领域中的冲突不可避免。健全的本我就是能寻求到某种方式,把这种内心冲突降低到最低限度。如果自我功能减弱、人格的三部分失去平衡彼此就会相互冲突,则容易导致心理疾患的发生。

人本主义理论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论者提出了更为积极的人格理论。他们认为人是积极主动、追求自我实现的健全的机体,自我实现是人性的本质。人本主义提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包括自我观念、积极关注、自我和谐和自我实现四个要点。自我观念(selfconcept)是个体在其生活环境中对每一经验的评估及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作用于环境事物,产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评价性)经验相一致,就会顺利形成自我观念。否则,自我观念的形成就会遇到困难。积极关注(positiveregard)就是个体希望别人以积极的态度支持自己,如果获得外界的积极关注越多,他的自我观念将会越来越明确,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自我和谐(selfcongruence)是指一个人自我观念中没有自我冲突时的心理现象。反之,自我不和谐包括:直接经验与评价性经验之间的不和谐;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的不一致。改变自我不和谐的方法在于向当事人提供一个和谐环境,对他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他在这种自然环境中促进对自我的积极探索,形成健康和谐的自我观念,发挥其实现自我的潜能。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是指个体趋向完美、趋向实现、趋向自我的保持与提高的倾向。它是激发个体行为和发展的基本推动力。个体要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关键在于自我结构与经验的协调一致,要具备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客观正确的自我估价、无条件关注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五个心理素质特征。

十八型人格理论

18型人格,又名人性人格学、十八种性格。是中国学者尧谷子(原名张鹏)的最新人格理论,他以人性为根本出发点,先分析出人性要素的十大层次,且在研究九型人格理论、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人格大五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十八种人格类型。其内容囊括人格的方方面面,在纵向上能把握人格的静态结构,在横向能解释它的发展及动态过程,同时具有主动、灵活、开放的属性,这样一个框架就基本能使整个人格研究系统化。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生物遗传因素

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作出遗传对人格作用的简要归纳如下:

1.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3. 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在胚胎状态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的“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这里的“勤劳勇敢”的品质便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的人格特征。

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自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地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早期童年经验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依(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中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需要强调的是,人格发展尽管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溺爱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另外,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作用,它与其它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多研究说明了生态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另外气温会提高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例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反应,发生反社会行为。总之,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常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教师的气氛中,学生常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的公正性对学生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教师的期望引起的效应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另外,学校是同龄群体聚集的场所,同伴群体常对人格的形成起到巨大的影响。

人格因素在团队绩效作用中的路径分析

一、人格在团队绩效研究中的概况

随着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团体协作成为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主要方式,个体人格和团体人格特征与团体绩效的关系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组织管理中常常强调员工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依存,在完成组织任务时重视团队的力量而不是个人的独立表现。由全体员工构成的组织团队是被认可的,是核心所在。团队提供的服务满足了员工的社会需求,培养了员工的参与感和情感卷入,那些需要弹性和一定难度的决策工作,尤其需要在团队组织的背景下完成。

用人格特质来预测职务绩效,长期以来一直是工业组织心理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但其预测效度却因缺乏一个统一的可以接受的人格分类框架而受到很大争议。研究人格与职务绩效的关系需要一个能全面反映正常人群人格特征的人格模型在这个基础上对各种影响团队绩效的人格因素进行分析。

二、人格因素影响团队绩效作用的三种路径

(一)个体人格因素层次对团队绩效的影响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最早提出了人格特质词汇学假设理论,卡特尔在其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描述人格的词汇进行因素分析,找到了16种人类普遍存在的特质。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通过临床研究和大量的实验,发现了3个独立存在的人格维度。后继的研究者围绕这些人格特质进行广泛的研究,在人格对绩效的预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自大五人格理论提出后,一个比较统一的人格分类框架逐渐形成,大量研究围绕大五人格因素和绩效的关系全面展开。Barrick&Mount( 1991)元分析发现大五人格对绩效有一定的预测力。其中责任感是个体绩效稳定而有效的预测源,其他四个维度的预测力局限于特定职业群体或绩效指标,或者两者相关系数较小。

在这之前,我国学者刘玉凡、王二平对国外的一些研究进行综述,发现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大五”可以较好地预测工作绩效,特别是周边绩效。而在人格五因素里,责任感又是最为有效的预测因子。新近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结论,该研究还考虑了不同工作类型和多种绩效效标,结果发现宜人性对服务类工作有较好的预测效度,外向性对管理类工作有较好的预测效度,责任感可以最有效的预测不同工作类型和不同绩效标准。而Tett&Burnett提出了人格和绩效关系的模型,认为人格特质通过影响个体的工作行为进而影响绩效,而作业特征、个体所属群体和组织的因素是人格特质和工作行为之间,以及工作行为和作业绩效之间的调节变量。随着团队研究的开展与深入,大五人格与绩效的研究由个体水平上升到团队水平,团队人格特征与团队绩效的关系受到关注。

(二)团队人格特征层次对绩效的影响

1、团队人格特征对作业绩效的影响

Hofman(1959)注意到团队成员的人格特征与团队绩效的关系。他发现,异质性群体能采用更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其问题解决质量优于同质性群体。概括相关研究,发现有三种基本的研究模式:

第一种模式用得分高(T>55)的成员所占团队人数比例来定义团队人格特征。Barry&Stewart用此法考察了责任感和外向性与团队绩效的关系,发现责任感和团队过程变量以及团队绩效不存在显著相关。但是,外向性和团队对任务的专注程度呈线性负相关,即外向的成员越多,团队就越难集中精力于团队任务;两者还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具体而言,外向成员所占比例中等的团队,共任务专注程度不如低比例或高比例的团队。外向性与团队绩效的关系呈倒U型,即外向成员所占比例中等的团队,其团队绩效高于低比例或高比例的团队。

第二种模式用得分最低的成员的分值作为团队人格特征。Barirck&Stewart发现,团队平均的能力、外向性和神经质得分与团队生命力呈正相关;外向性和团队生命力成正相关;团队能力、责任感、宜人性、神经质的平均得分与团队绩效呈正相关,责任感、宜人性和外向性的最低得分和团队绩效正相关,责任感得分的方差和团队绩效负相关。此外,团队凝聚力是外向性的平均得分与团队生命力、神经质的平均得分与团队生命力之间的中介变量。Neuman和Wright验证了人格对团队绩效有额外预测力。 他们把团队特征定义为得分最低成员的工作技能、认知能力和人格的得分。

第三种模式为控制其它变量后团队人格对团对绩效的影响。LePine发现,控制了认知能力的影响后,团队的人格特征仍能有效预测团队在新环境下的绩效。[7]开放性和成就动机与团队绩效呈正相关,而可依赖性与团队绩效则呈负相关。团队成员角色转换能力在团队的人格特征和认知能力与团队的适应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2、团队人格特征对关系绩效的影响

LePine认为团队人格特征和团队的关系绩效可能存在关系。他对团队沟通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发现:比较成员能力最低和责任感最低各自三个团队的沟通过程,发现前者克服不便进行沟通的数量是后者的一倍;队友对低能力者的需求的关注比对低责任感者的关注多一半。在2001年他提出了团队成员对低绩效者的反应模型,并在2003年扩展并实证检验该模型,结果发现:低绩效者的特征如能力,动机水平和遵从性会影响到队友对他的归因,进而影响到队友对他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

后援行为被认为是关系绩效的一种表现。Poter和Hollenbeck等人直接证明了团队人格特征和团队内的后援行为的关系[3].他们发现,后援需求合理性越高,队友间的后援行为越多。研究还发现后援行为的接受者和提供者的人格特征与需求合理性存在交互作用。提供者的神经质得分也有类似影响,当提供者的神经质得分较高,高的合理性导致较多的后援行为,但若提供者的神经质得分低,合理性高低对后援行为没有影响。

(三)团队人格的特征的整合模式

研究水平从个体扩展到团队,需解决的核心问之一是如何将个休特质表现整合为团队特征。Barrick等首次系统论述了团队特征的整合方法及其依据。他认为,常用的整合方法有三种:一是均值法,用所有成员特质表现的均值作为团队特征。该方法含义明确,操作简单,但有时总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简单相加可能会掩盖某些重要信息。二是方差法,将团队特征定义为所有成员特质表现的方差。这种方法常常用于研究团队的同质或异质性对团队的影响。三是极值法,分为最优表现和最差表现两种形式。前者把表现最优的成员的特质当作团队特征,后者则采用表现最差的成员的特质作为团队人格特征。

团队成员对团队资源的支配能力会制约本人对团队的影响程度。比如团队正式领导或团队的精神领袖,对团队资源的支配能力高于其他成员,所以他们的表现对团队的影响较其他成员大。Lim发展了均值法的一种变式,适用于有层级关系的团队。结果表明,应用这种方法操作的团队人格特征对团队绩效的预测力强于均值法和最高得分法。方差法的变式是比例法,即计算拥有某种特质的成员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在选取整合方法时,进团队作业特征是选取整合方法的主要依据,要进一步关注作业特征和拟考察的特质的交互作用。LePine等发现,分析团队责任感和团队决策有效性的关系时,分别用最差表现法、均值法和最佳表现法整合得到的结果不一致。用最差表现法整合的责任感影响团队决策,而其他两种方法的整合结果则无显著相关。但是二种方法整合的团队认知能力都能有效预测团队决策质量。这说明同一种团队作业对不同特质而言,其性质不一样。

三、结论

综合文献发现,团队成员的个性与团队运行的各个方面有关,团队人格特征和团队绩效的多种测量指标关系密切。研究者需要从既往研究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在未来研究中加以改进:

首先,对团体人格特征定性方面要根据团队的作业目标选择整合方法。团队作业目标的性质不同、要求不同的人格维度,同时要求不同的整合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研究者选出团队里的被试,已经被认为具备某种人格特质,所以要在相关员工安排的调查中进行权衡,与此同时,特定的角色和职位需要完全不同的人格特质。

其次,目前的研究还在静态化的水平上考察团队人格特征与团队绩效的关系,没有反映出群体动力学因素的作用。这种研究模式只反映团队成员当前特质表现及其组合形式,还没有真正上升到考察团队水平的表现,所以实质上没有超越个体水平的研究。还需要纳入更多变量。虽然团队人格特征对团队的作业绩效和关系绩效都会产生影响,但这些研究相互独立,不能回答团队人格特征对两种绩效有何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有何不同,无法弄清复杂的非线性的结构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

最后,由于文化差异,中西方对团队绩效的理解还存在差异。对团队成员的个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因素模型方面。目前,我们已经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些已经定论的广泛人格因素是如何对团体功能和绩效进行影响的。然而,五因素之外的其他特质也是值得考虑的,不能仅仅来验证狭窄的五因素人格模型,还要统一考虑哪些不太明确的和五因素模型不相吻合的人格特质。

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的差别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的方式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别是:

(1)能力是指成就水平;而风格是指认知方式。

(2)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行为;而风格是指人们的典型行为。

(3)能力是一种单极变量,有高低或好坏之分;而风格是指一种双极或多极变量。无高低与好坏之分。

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的方法很多。典型的有:自陈量表、投射测验、情景测验、自我概念测验。

1.自陈量表法。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2.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3.情景测验。性格教育测验和情景压力测验。

4.自我概念测验。形容词列表法、Q分类法。

人格测验量表

人格测验多达数百种,由于其依据的人格理论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但总的来讲,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结构明确的自陈量表;一类为结构不甚明确的投射技术。由于投射技术的实施、记分和结果解释均太复杂,不是专业的心理测验人员很难掌握。人格自陈量表的题量较大,多数用于测量人格的若干特质。人格量表中人格调查表和人格问卷数量多,使用频率高,国际和我国常用的人格量表主要包括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加州心理问卷(CPI)、NEO人格问卷(NEO PI)、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著名的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可以测量人格的10种特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用以测量人格结构的16种特质。也有的量表只测人格的一个方面,如“内外向量表”。

十六种人格因素

因素A——乐群性:

低分特征:缄默,孤独,冷漠。

高分特征:外向,热情,乐群。

因素B——聪慧性:

低分特征: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考能力弱。

高分特征: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学习能力强,思考敏捷正确。

因素C——稳定性:

低分特征:情绪激动,易生烦恼,心神动摇不定,易受环境支配。

高分特征: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

因素E——恃强性:

低分特征:谦逊,顺从,通融,恭顺。

高分特征:好强固执,独立积极。

因素F——兴奋性:

低分特征:严肃,审慎,冷静,寡言。

高分特征:轻松兴奋,随遇而安。

因素G——有恒性:

低分特征: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

高分特征:有恒负责,做事尽职。

因素H——敢为性:

低分特征: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

高分特征:冒险敢为,少有顾忌。

因素I——敏感性:

低分特征:理智的,着重现实,自恃其力。

高分特征:敏感,感情用事。

因素L——怀疑性:

低分特征:依赖随和,易与人相处。

高分特征:怀疑,刚愎,固执已见。

因素M——幻想性:

低分特征:现实,合乎成规,力求妥善合理。

高分特征:幻想的,狂放不羁。

因素N——世故性:

低分特征:坦白,直率,天真。

高分特征:精明能干,世故。

因素O——忧虑性:

低分特征:安详,沉着,有自信心。

高分特征:忧虑抑郁,烦恼自扰。

因素Q1——实验性:

低分特征:保守的,尊重传统观念与行为标准。

高分特征:自由的,批评激进,不拘泥于现实。

因素Q2——独立性:

低分特征:依赖,随群附众。

高分特征:自立自强,当机立断。

因素Q3——自律性:

低分特征:矛盾冲突,不顾大体。

高分特征:知已知彼,自律谨严。

因素Q4——紧张性:

低分特征:心平气和,闲散宁静。

高分特征:紧张困扰,激动挣扎。

二、二元个性因素含义

适应与焦虑型X1:

X1=[(38+2×L+3×O+4×Q4)-(2×C+2×H+2×Q2)]/10

低分特征:生活适应顺利,通常感到心满意足,能做到所期望的及自认为重要的事情。也可能对困难的工作缺乏毅力,有事事知难而退,不肯奋斗努力的倾向。

高分特征:对生活上所要求的和自己意欲达成的事情常感到不满意。可能会使工作受到破坏和影响身体健康。

内向与外向型X2:

X2=[(2×A+3×E+4×F+5×H)-(2×Q2+11)]/10

低分特征:内倾,趋于胆小,自足,在与别人接触中采取克制态度,有利于从事精细工作。

高分特征:外倾,开朗,善于交际,不受拘束,有利于从事贸易工作。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X3:

X3=[(77+2×C+2×E+2×F+2×N)-(4×A+6×I+2×M)]/10

低分特征:情感丰富而感到困扰不安,它可能是缺乏信心,颓丧的类型,对生活中的细节较为含蓄敏感,性格温和,讲究生活艺术,采取行动前再三思考,顾虑太多。

高分特征:富有事业心,果断,刚毅,有进取精神,精力充沛,行动迅速,但常忽视生活上的细节,只对明显的事物注意,有时会考虑不周,不计后果,冒然行事。

怯懦与果断型X4:

X4=[(4×E+3×M+4×Q1+4×Q2)-3×A+2×G)]/10

低分特征:怯懦,顺从,依赖别人,纯洁,个性被动,受人驱使而不能独立,为获取别人的欢心会事事迁就。

高分特征:果断,独立,露锋芒,有气魄,有攻击性的倾向,通常会主动地寻找可以施展这种行为的环境或机会,以充分表现自己的独创能力,并从中取得利益;

心理健康因素Y1:

Y1=C+F+(11-O)+(11-Q4)

低于12分者仅占人数分配的10%,情绪不稳定的程度颇为显著。

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Y2:

Y2=Q3×2+G×2+C×2+E+N+Q2+Q1

平均分为55,67以上者应有其成就。

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Y3:

Y3=(11-A)×2+B×2+E+(11-F)×2+H+I×2+M+(11-N)+Q1+Q2×2

标准分高于7者属于创造力强者的范围,应有其成就。

创造能力原始分转化标准分:15-62;63-67;68-72;73-77;78-82;83-87;88-92;93-97;98-102;103-150的标准分分别是1;2;3;4;5;6;7;8;9;10。

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Y4:

Y4=B+G+Q3+(11-F)

平均值为22分,不足17分者仅占分配人数的10%左右,从事专业或训练成功的可能性极小。25分以上者,则有成功的希望。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它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成长,又要面临一个新世纪的挑战时,我们希望展望它的未来,而这必然离不开对它的过去和现在做出现实的评估。

人格心理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人格心理学曾经有过光辉的过去,各大心理学流派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理论等都曾在人格心理学的园地中争奇斗艳,但现在的人格心理学却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甚至有分化瓦解的危险。那么它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McClelland 以TAT研究成就动机闻名于世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当前的人格心理学有四个特征:第一,人格大体上仍然是对自我印象的研究。这是针对人格研究方法而言。目前它仍以自我报告为主;第二,当前的人格研究仍然基本上只涉及意识的或认知的变量;第三,人格研究远未成为一门日益积累的科学,而只是众多分散工作的总称。他说每个人似乎更醉心于提出一个新途径。第四,与心理学的其他很多研究一样,人格研究还主要集中在过程上,而不是内容。心理学还是一门研究“ing”的科学。

刘兆永在谈到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现状时也认为,当前传统的人格理论并未死去,而又产生了更多的新的人格理论,但又缺乏能整合前人资料、进一步指导研究的人格理论。

Epstain认为人格心理学衰落的原因不在于它太狭隘,而是它没有一个大的人格理论可以有效地与经典理论竞争。

人格的分类

人格有生理类型和心理类型两类。生理类型分类如古希腊体液的气质分类、中国古代阴阳25人分类、E.克雷奇默的体型分类等。心理类型分类如荣格把人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类;E.施普兰格尔把人格分为理论、经济、艺术、社会、政治 、宗教6型。这些是根据人的思想、情感、感觉、意志等特点来划分的。

有代表性的人格理论分类

特质人格分类

1.特质理论把人格当作许多个别特点的组合。认为对一个人的描述如能确实代表此人在某种情境下的行为特点,它也预示在另外的场合下他将会怎样表现。这种行为的一致性和倾向性可概括为某人的人格结构,即特质,它是人格最基本的测量单元,也是行为不同于他人又相似于他人的原因。

精神分析人格分类

2.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创始人S.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只占心理生活的小部分,是浅层的经验部分;无意识是深层的、更重要的部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主导和决定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动力组织,其能量的来源是“里比多”(即性力)。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也就是人格的发展阶段。任何阶段的发展阻止或停滞都会对个体的人格产生持续的后效。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人格的本能和生物方面,受到其他新精神分析论者的批评和修正。他们强调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被称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现象学人格分类

3.现象学人格理论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当前和未来。如C.罗杰斯强调人的功能的完善性;A.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观点等。他们都强调个人是如何知觉和解释事物的,都重视个体对世界的独有的观点。

人格的组成部分包括:本我、自我、超我。

能需均衡主义人格分类

4. 能需均衡主义以人性为根本出发点,从人性要素及环境要素的能需均衡关系中并在各大人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八型人格类型。人性就是人的性质,尧谷子认为,性格是人性发展的格调(级别或程度),人格是人性发展的定格。十八型人格类型依次是:一号开放型,二号完美型,三号研究型,四号知识型,五号成就型,六号领导型,七号艺术型,八号给予型,九号享乐型,十号现实型,十一号疑惑型,十二号和平型,十三号经验型,十四号理想型,十五号先验型,十六号超理想型,十七号多元人格,十八号多变人格。其内容囊括人格的方方面面,在纵向上能把握人格的静态结构,在横向能解释它的发展及动态过程,同时具有主动、灵活、开放的属性,这样一个框架就基本能使整个人格研究系统化。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中国古代亦有着丰富的思想。综合古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主要有三大方面:即人格形成思想、人格分类思想、人格鉴定思想。

1 人格形成思想

中国古代关于人格形成的思想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即染积说、差异说、阶段说。

2 人格分类思想

古代思想家为了增进对人的认识,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格进行分类。如孔子、荀子、刘劭等人以及《黄帝内经》等著作,都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

3 人格鉴定思想

在古人看来,知人是最难的一件事。如庄子就说:“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夏秋冬,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8]诸葛亮也说:“夫知人之性最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尽忠者。”[9]所以,古代思想家在如何鉴定人格的问题上多有探讨。如孔子、 庄子、鬼谷子、荀子、韩非子、吕不韦、王充、刘劭、诸葛亮、魏征、李翱等分别提出各自的人格鉴定方法,又称知人法。

3 民法理论术语

民法中的人格,即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具体表现为人格权,如自然人的身体权、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肖像权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