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仁兴镇
释义
1 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仁兴镇

仁兴镇位于禄丰县东北部的罗次坝子,距县城禄丰51公里,距州府楚雄136公里,距省城昆明110公里,东部与昆明市富民县接壤,北与武定县为邻,南部和西部分别与县内的碧城镇与和平镇接壤,国土面积231平方公里。另外有海南省澄迈县仁兴镇的信息。

简介

仁兴镇位于禄丰县东北部,是罗次坝子三镇之一,距县城51里,东部与昆明市富民县接壤,北与武定县为邻,南部和西部分别与县内的碧城镇和路溪乡接壤,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总面积231平方公里,高海拔为东部范家山2506米,最低海拔为彰保村东河上的工农兵大桥1760米,全镇平均海拔2133米。

地理气候

平均海拔2133米,镇政府所在地大猪街海拔1810米,平均日照2246小时,年降雨量770-1125毫米,5-10月份降雨量占89.6%。

资源环境

仁兴镇位于禄丰县东北部,全镇国土面积231平方公里,拥有林地面积249000亩,经济林果面积5591亩,总耕地面积34113亩(其中:水田20971亩,旱地13142亩),人均耕地1.02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烤烟等作物。镇内拥有水利设施119件,其中:小(一)型水库3个,小(二)型水库14个,小坝塘102座,常年蓄水1224万立方米,水利化程度达89%,有河流6条,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自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农村能源工程。全镇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861.3亩,封山育林面积21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7%。对重点污染的工业项目进行了技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沙石厂进行了关闭。通过综合治理,人居环境、生产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取得明显进展。?

人文地理

孔子曰:"仁者,爱人"。仁兴,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观点。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则兴,仁和更兴。书的名字不仅诠释了仁兴这个地名的寓意,更蕴含着仁兴近三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所取得的显著成就的经验总结。

黑城遗址是禄丰县及楚雄州现存较早的一处古代城址,位于古城北面,今

称“水城”,在南诏初期,罗次的独锦蛮与南诏王室有着婚姻关系,时代联姻的殊荣关系,黑城就是在这一背景小产生的。黑城遗址对研究云南城市发展历史及当时罗次地区的社会历史状况有交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2003年6月,禄丰县人民政府将黑城遗址列为第六批禄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白龙井古瓷窑遗址和三家村古瓷窑遗址是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的地方。这两处遗址瓷窑创烧于元末明初,延烧至清代。以烧制青釉禄瓷器为主,色有青、黄、禄、灰白等,同时也烧制青花瓷器,器型以碗、碟、盘、杯、瓶等小件器物为多。这两处遗址对研究元代云南地方瓷器烧制历史,尤其是研究云南青花瓷器的烧制历史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2003年6月,禄丰县人民政府将这两处瓷窑遗址列为第六批禄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民族风俗

“花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在文化方面,大箐苗族文艺队及大箐金芦笙农民合唱团是仁兴最具有代表性的歌舞组织,曾多次到省、州参加表演并获奖,得到各级领导及广大群众的赞誉。苗族喜欢打篮球、赛马及射弩等,曾代表仁兴参加民簇运动会并获得奖牌。苗族的敬酒较为独特,边唱歌边用牛角敬酒。

“火把节”是彝族的主要节日,跳脚是彝族人的共同爱好。彝族还有用唱歌对调子交流感情的习惯,并流传着多种敬酒歌。此外,傈僳族主要分布在马鞍村委会,传统节日为“六月六”,这一天上山祭龙(旱龙),傈僳族还有一个特别的节日是“男人节”,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傈僳族同胞便上山杀羊拜神、喝酒、载歌载舞表达对山神的敬意。

农村经济

(一)烤烟

仁兴镇是滇中优质烟主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是楚雄州第二大乡镇。烤烟是仁兴镇现有的最大的农村经济支柱,是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渠道。2006年,种植烤烟11600亩,共计收购烟叶174.3万公斤,其中:收购出口备货27.3万公斤,斤价3.73元;完成指令性收购任务147万公斤,平均斤价达13.1元,比2005年提高0.33元。烟叶总产值2027万元,亩产值达1748元,实现农特税405.5万元。(二)萝卜、油菜

萝卜、油菜是仁兴镇传统种植作物之一。近年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坚持“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原则,进一步培强以鑫旺公司为龙头的农业企业,有效推进“公司+协会+农户”的农业产业经营模式。紧紧围绕“四个一万亩”农业产业化建设,巩固和提升农产品种植水平,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品种改良。2006年种植萝卜13106亩,实现产值1086万元;种植油菜10300亩,实现产值502万元。萝卜、油菜两项产值达1588万元,种植户户均收入2208元。

(三)高山反季无公害大白菜

从2003年镇政府扶持大箐村委会种植高山反季无公害大白菜以来,发展较快,影响广泛,已成为高寒山区脱贫致富的一项主要产业。2006年,大箐村委会苗族群众种植高山反季无公害大白菜350亩,总产值达131.9万元,亩产值达3769元,种植户户均收入6102元。

仁兴镇农村经济主要以粮、烟、畜支撑。2006年,农业总产值14062万元,比上年增长3.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41元,比上年增长8.8%。

(四)粮食。

2006年,种植优质水稻13300亩,种植新品种优质稻样板500亩,玉米包衣种推广种植5000亩、新品种样板300亩,萝卜样板1000亩,油菜育苗移栽样板263亩,新品种啤酒大麦样板500亩,白菜样板350亩。继续加大“三熟”立体化种植推广力度,三熟立体套种1300亩,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粮食丰产丰收。全年大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8260亩,其中:粮食作物24200亩,经济作物14060亩,粮经作物比例63:37。

(五)畜牧

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进一步巩固生猪“三元杂”项目,加大品种改良和科学养殖力度,强化检疫执法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抓好防治禽流感工作。2006年,畜牧业总产值达2823.7万元。

特色产业

仁兴镇结合镇情,进一步加大引种试验示范力度,发展名、特、优、新产品,2005年以来,投资8万元扶持大箐苗族群众种植高山反季无公害大白菜450亩,种植户户均增收2225元,投资发展300亩美国红提葡萄,努力探索农民增收新路子。

基础设施

仁兴镇水利资源丰富,水利化程度高,现有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14座,小坝塘44件,总蓄水量1114万立方米,全镇水利化程度89%。有自来水厂1个,日供水能力为2500立方米。

2006年,全镇共投入水利工程建设资金241.27万元,工程动工245件,完工238件,其中:新建小水窖251个,衬砌沟渠25件13.6公里,完成人畜饮水工程2件,新修田间道路20条8.6公里,修复水毁工程5处。完成彰保村委会早荞地基本烟田建设项目,启动彰保村委会大美桥龙潭小(二)型水库建设。偿还了历年水利、基本农田建设工程欠款44万元。实施了投资387.9万元的银沙、白沙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盘活土地资源5228.4亩。

人口

仁兴镇现有农户7804户,共有乡村人口31083人,其中男性16100人,女性14983人。其中农业人口30952人,劳动力2016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彝族、苗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4962人,彝族1871人,苗族3202人,其他民族1048人。

文化教育

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完小及校点16所,教师总数283人,在校学生总数4181人。

全镇有文化站1个,农民文化室12个。在文化工作中,始终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大力实施“文化保护开发”、“民间文化人才培养”和“文化活村”工程,镇内银沙白龙井古瓷窑遗址、三家村古瓷窑遗址、古城村黑城遗址3处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建有村组文化活动室8户,业余文艺宣传队12支,业余篮球队33支,镇书画协会1个,各类文化经营户6户,1个晨、晚、练点。近年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筹资48万余动工建盖文化中心综合楼,投入20余万元建设集镇广场文化广场,修建了大箐文娱活动场,并积极开发一批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艺演出节目,例《大箐苗族芦笙滚锅舞》、民族民俗表演,例西村、白沙花灯表演,民族服装(大箐苗族服装营销协会)、民族节庆活动和民族旅游产品,成立了苗族服装营销协会,力争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品牌,培育做大特色文化产业,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文化精品佳绩倍出。大箐文艺队参加了2次省级文艺表演获得较高声誉,大箐苗族金芦笙农民合唱团脱颖而出参加1次省级歌咏会、1次州级社区文艺展演获荣誉奖,西村花灯在县级文艺表演获二等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

2 海南省澄迈县仁兴镇

简介

仁兴镇是一个革命老区,有苗村一个,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澄迈县西南部,总范围面积33平方公里,距海口99公里,距县政府所在地金江40公里,路面全部高标硬化;紧靠海南农垦总局规划开发的国营西达农场热闹非凡的温泉旅游景点资源。全镇管辖6个村委会,36个自然村,总人口8446多人。

自然资源

仁兴镇地处平缓合地和丘陵地带,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力较高,土层深厚,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200毫米),四季如春,光、温、湿、热等生态资源丰富。发展橡胶等热带农业大有可为,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发展橡胶、水稻、竹子等作物和畜牧业。

发展

仁兴镇有群星小乙型水库一宗,加运、松头电门各一座。为发展农业和人畜饮水安全创造条件。

仁兴镇有橡胶初加工产品的加工厂3家;还有外来高投资兴建橡胶资源的木材加工点二个,使橡胶产业链条得到延伸。

仁兴镇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仁兴镇政府,扣紧“三农”工作,在着力抓计生工作的同时,致力于抓教育,促进人文环境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道路设施,电网改造,乡村面貌和社会治安等项目环境的改善,在经济社会方面凸显出一些亮点,2004年荣获澄迈县人口计生工作先进镇。

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和仁兴镇的实际情况,其工作总的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三农”为着力点,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精神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继续调整优化热带农业结构,既打造橡胶产业牌,增加农民收入,壮大经济实力,又要不忽视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快文明生态村和城镇化进程,此外,发展农村外出打工经济。可望带来可持续性的效益。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仁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