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仁怀市第四中学 |
释义 | 仁怀市第四中学坐落在中国酒都——仁怀市南面的鲁班镇,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是莘莘学子深造的好地方。学校占地90余亩,校园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整个校园布局合理,古色古香,绿化有致,环境幽雅,四季常青,环境优美宜人,是中国酒都驰名的花园学校。 简介仁怀市第四中学又名:鲁班四中。因为坐落在仁怀市南面的鲁班镇,很多当地人称呼“仁怀市第四中学”为“鲁班四中” 学校现有43个教学班,在校生达2400余人,教职工165人。全体教师坚持教学科研同步,1998年以来有几百余篇论文佳作见诸国家、省、市书刊报端。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启动了 “名师工程”,与时俱进的推进全员聘任制,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书育人、敬业爱生的教师队伍。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发展前景2003学年度至2006学年度,学校先后荣获“国家先进德育课题研究实验学校”、仁怀市先进集体、仁怀市先进工会、仁怀市先进单位、仁怀市高中生冬季长跑运动会第一名、仁怀市体育先进集体、仁怀市卫生工作先进集体、仁怀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遵义地区教育质量同类学校第二名等荣誉称号。 教学成果建校以来,仁怀市第四中学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有的成为专家、学者、教授,通晓古今,博闻而强识;有的成为科学家,遨游知识殿堂,发明创造,著书立说;有的成为体育明星;有的身居党政军部门要职,运筹帷幄,施展治国安邦之雄才大略;有的在改革大潮中成为企业家,经天纬地为增强综合国力而拚搏;有的走出国门,越洋留学,为国争光;还有的在各条战线普通岗位上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建功立业,为祖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母校争得了很大荣誉。“可谓四中66春秋,桃李芬芳华夏,英才驰骋五洲”。历经风雨,百年树人,美国宾卅卅立大学博士现匹兹堡大学教授王庆明、青年科学家李仕海、全国中长跑冠军李长中、中国政法大学在校生王昭杰等从这里振翼飞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仁怀市第四中学的建设和发展,首期投资两千多万元对新校区进行整体规划,力争五年把仁怀四中建设成“精神文明的示范园,全面育人的学园,个性发展的乐园,优美整洁的花园,管理有序的校园,和谐温馨的家园”。以此为契机,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全新的办学模式(二.一分段,高三分流),努力将仁怀市第四中学建设成为“培养大学预科型,就业预备型、技术推广型、生产经营型”人才的综合性高级中学! 特别是从2003年以来,在总结建校以来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了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教学激励机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成功地走出了“贯彻三条原则(一是着力于学生,这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二 是着力于教师,这是学校工作的根本;三是着重于增强学校活力与创新,这是学校工作的关键,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办学水平。),坚持一条道路(“聘进来,派出去” ,走开放办学之路,即教改体改,不断整合人力资源),调动两个积极性(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积极性。),完善一套运行机制(以推行“三制一管”管理机制,真正形成“绩效优先,优能先上”的改革发展态势。),实现一个宗旨(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路子,形成了“看齐示范校,推陈四中,创建‘六园’,三年见效,五年成型”的奋斗目标,从而使学校走向新的辉煌。 2004年高考,该校被录取人数创四中高考历史人数新高,本科指标升学率位居全市之首。2005年,该校高考再创佳绩,重点、本专科合计录取230人。2006年高考,该校重点7人、本科134人,重点、本科及专科合计录取人数为500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